CN214006629U -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6629U
CN214006629U CN202022113937.3U CN202022113937U CN214006629U CN 214006629 U CN214006629 U CN 214006629U CN 202022113937 U CN202022113937 U CN 202022113937U CN 214006629 U CN214006629 U CN 214006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late
movable
fixedly connected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139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g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1139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6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6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6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包括顶板跟底板,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转动第一操作杆可以将夹板进行左右夹动,对不同顶板都有效果,在簧片的作用下,可将活动块通过穿孔,将第一圆管与第二圆管牢牢固定,螺杆在第三圆管内腔转动,使横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房门,横板底部左右两侧的限位机构限制了横板只能进行上下移动,而第一操作杆以及第二操作杆外侧边缘均套设有防滑套,使其防滑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梁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已由大规模的新建时期转到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时期,一些原有建筑物,特别是城市综合体改造都面临着改造加固问题,我们知道,在房屋改造或者维修的过程中往往都需要对门梁或房梁进行支撑与固定,这样才能对门房进行建筑施工。
而施工人员所使用的支撑房梁的装置一般都是直接使用木杆进行支撑,不利于施工人员对不同房门进行支撑需要更换木杆或者重新制作木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大大降低,影响房屋改造或者维修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顶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顶端与顶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圆管底端与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内腔设有簧片,所述簧片左侧与相邻的第一圆管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簧片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第一圆管右侧开设有与活动块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二圆管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若干个穿孔,所述活动块右端贯穿通孔和穿孔,并延伸至第二圆管右侧,所述第二圆管上套接有两个横板,两个所述横板为上下设置,两个所述横板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为左右设置,所述连接杆靠近第二圆管的一端插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两端均插接在相邻的横板上,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板顶部开设有与滑块相互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内腔,所述固定板底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三圆管,所述第三圆管内腔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外侧边缘靠近底端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操作杆,所述底板顶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螺杆底端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底部,两个所述活动杆底端均套设有与之相互匹配的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的右端为弧形设置,且弧形面朝向第二圆管。
进一步的,所述穿孔与活动块相互匹配,且若干个所述穿孔以第一圆管的为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管外侧边缘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操作杆,且第一操作杆外侧边缘套设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圆管内腔开设有与螺杆相互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杆通过内螺纹活动连接在第三圆管内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顶板、第一圆管、第二圆管、横板、转轴、连接杆、夹板、簧片、活动块和第一操作杆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转动第一操作杆可以将夹板进行左右夹动,对不同顶板都有效果,然后在簧片的作用下,可将活动块通过穿孔,将第一圆管与第二圆管牢牢固定;
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三圆管、螺杆、第二操作杆、轴承、滑槽、活动杆和套筒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转动第二操作杆,在内螺纹的作用下,螺杆在第三圆管内腔转动,使横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房门,横板底部左右两侧的限位机构限制了横板只能进行上下移动,而第一操作杆以及第二操作杆外侧边缘均套设有防滑套,使其防滑效果更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部件横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部件第二圆管的正视图。
图中:1、顶板;2、底板;3、固定板;4、第一圆管;5、第二圆管;6、簧片;7、活动块;8、第一操作杆;9、横板;10、转轴;11、连接杆;12、夹板;13、第三圆管;14、螺杆;15、第二操作杆;16、轴承;17、滑槽;18、活动杆;19、套筒;2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包括顶板1和底板2,顶板1与底板2之间设有固定板3,顶板1与固定板3之间设有第一圆管4,第一圆管4顶端与顶板1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一圆管4底端与固定板3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圆管4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二圆管5,第一圆管4内腔设有簧片6,簧片6左侧与相邻的第一圆管4内腔左侧固定连接,簧片6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活动块7,活动块7的右端为弧形设置,且弧形面朝向第二圆管5,穿孔与活动块7相互匹配,且若干个穿孔以第一圆管4的为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便于活动块7移动,第一圆管4右侧开设有与活动块7相互匹配的通孔,第二圆管5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若干个穿孔,活动块7右端贯穿通孔和穿孔,并延伸至第二圆管5右侧,第二圆管5上套接有两个横板9,两个横板9为上下设置,两个横板9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杆11,两个连接杆11为左右设置,连接杆11靠近第二圆管5的一端插接有转轴10,两个转轴10两端均插接在相邻的横板9上,两个连接杆11远离转轴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2,夹板12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0,固定板3顶部开设有与滑块20相互匹配的滑槽17,滑块20活动连接在滑槽17内腔,固定板3底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三圆管13,第三圆管13内腔设有螺杆14,第三圆管13内腔开设有与螺杆14相互匹配的内螺纹,螺杆14通过内螺纹活动连接在第三圆管13内腔,便于螺杆14在第三圆管13内腔上下移动,螺杆14外侧边缘靠近底端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操作杆15,底板2顶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轴承16,螺杆14底端与轴承16固定连接,固定板3底部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两个活动杆18,第二圆管5外侧边缘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操作杆8,且第一操作杆8外侧边缘套设有防滑套,两个活动杆18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底部,两个活动杆18底端均套设有与之相互匹配的套筒19,两个套筒19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2顶部,便于将固定板3进行限位。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二操作杆15,在第二操作杆15转动时,带动螺杆14进行旋转,因第三圆管13内有螺杆14相互匹配的内螺纹,使螺杆14在转动下能带动第三圆管1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3上下移动的同时还能旋转,而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使固定板3只能进行上下移动,而活动杆18的外侧边缘为抛光面设置,使活动杆18在套筒19内活动效果更加明显,在将固定板3上下移动时,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房门,减少了人工重新制作木杆使增加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顶板1与第一圆管4活动连接,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顶板1,通过转动第一操作杆8,使第二圆管5进行旋转,而第二圆管5的转动,带动了横板9进行转动,在转轴10的作用下带动夹板12进行移动,使其夹持,而在滑块20以及滑槽17的作用下,使夹板12滑动效果更好,当夹持好以后,需要将其进行固定,按动活动块7,在簧片6的作用下,使活动块7贯穿穿孔,移动至第二圆管5外侧,最后将第二圆管5进行固定,不仅操作便捷,而且提高了安全性能,更主要的是提高此加固结构的效果,最后以此完成建筑梁的加固作业。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包括顶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底板(2)之间设有固定板(3),所述顶板(1)与固定板(3)之间设有第一圆管(4),所述第一圆管(4)顶端与顶板(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圆管(4)底端与固定板(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4)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二圆管(5),所述第一圆管(4)内腔设有簧片(6),所述簧片(6)左侧与相邻的第一圆管(4)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簧片(6)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活动块(7),所述第一圆管(4)右侧开设有与活动块(7)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二圆管(5)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若干个穿孔,所述活动块(7)右端贯穿通孔和穿孔,并延伸至第二圆管(5)右侧,所述第二圆管(5)上套接有两个横板(9),两个所述横板(9)为上下设置,两个所述横板(9)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杆(11),两个所述连接杆(11)为左右设置,所述连接杆(11)靠近第二圆管(5)的一端插接有转轴(10),两个所述转轴(10)两端均插接在相邻的横板(9)上,两个所述连接杆(11)远离转轴(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2),所述夹板(12)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0),所述固定板(3)顶部开设有与滑块(20)相互匹配的滑槽(17),所述滑块(20)活动连接在滑槽(17)内腔,所述固定板(3)底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三圆管(13),所述第三圆管(13)内腔设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外侧边缘靠近底端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操作杆(15),所述底板(2)顶部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轴承(16),所述螺杆(14)底端与轴承(1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底部设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活动杆(18),两个所述活动杆(18)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底部,两个所述活动杆(18)底端均套设有与之相互匹配的套筒(19),两个所述套筒(19)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2)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7)的右端为弧形设置,且弧形面朝向第二圆管(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与活动块(7)相互匹配,且若干个所述穿孔以第一圆管(4)的为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管(5)外侧边缘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操作杆(8),且第一操作杆(8)外侧边缘套设有防滑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管(13)内腔开设有与螺杆(14)相互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杆(14)通过内螺纹活动连接在第三圆管(13)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杆(18)以固定板(3)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活动杆(18)的外侧边缘为抛光面设置。
CN202022113937.3U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Active CN214006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3937.3U CN214006629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3937.3U CN214006629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6629U true CN214006629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8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13937.3U Active CN214006629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6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09581U (zh) 用于钢筋一次成型的自动成型机
CN211421416U (zh)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
CN214006629U (zh) 一种建筑梁的加固结构
CN208303946U (zh) 一种挂锁生产用钻孔装置
CN21186643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节能钢筋折弯设备
CN206898272U (zh) 钢筋弯方成型机
CN20970408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CN114150768B (zh) 一种增强刚度的装配式木结构及连接节点
CN21472414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管件放置架
CN213731302U (zh) 一种高效率离合器用弹簧装夹装置
CN209924440U (zh) 一种建筑施工主体施工快速拆装模板
CN108265967A (zh) 一种可组装的清水施工用混凝土模板
CN21201732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空气干燥装置
CN103498556A (zh) 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用过口卡
CN20902527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框架通用连接件
CN203155882U (zh) 一种杆式钢筋自动成型机
CN217631627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混凝土电杆内部加固机构
CN113202227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便于安装的墙体板
CN218028304U (zh) 一种alc墙板的l形转角连接结构
CN219993092U (zh) 一种具有拆解结构的一体化组合式模板
CN214404250U (zh) 一种螺纹自旋式不锈钢管定位机构
CN220868529U (zh) 一种无缝幕墙拼装结构
CN212191387U (zh) 一种用于生产钢结构的多角度打孔装置
CN21235909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防形变铝模板
CN219732430U (zh) 一种花格幕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9

Address after: Room A14-102-17, Anhui Longb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the intersection of JAC Avenue and Mold Avenue, Gangji Tow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g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0, Bibo Road, Shashi District,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