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7227U - 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7227U
CN213997227U CN202022661200.5U CN202022661200U CN213997227U CN 213997227 U CN213997227 U CN 213997227U CN 202022661200 U CN202022661200 U CN 202022661200U CN 213997227 U CN213997227 U CN 213997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hole
mold core
holder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12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伟伟
许丁
梁坤
辛选荣
贺成松
王伟亮
董飞龙
卢正良
耿浩宇
高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 Anode Top Cold Forging Co ltd
Luoyang Qinhan Precision Indust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 Anode Top Cold Forging Co ltd
Luoyang Qinhan Precision Indust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 Anode Top Cold Forging Co ltd, Luoyang Qinhan Precision Indust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 Anode Top Cold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612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7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7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7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包括凸模组件、外模座、内模座、凹模组件和顶件器,所述凹模组件安装在外模座的安装孔内,凹模组件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模芯、凹模中圈和凹模外圈,模芯包括环形的上凹模和四个下凹模单元,四个下凹模单元能够组合成具有长方体形模孔的下凹模,上凹模的圆柱形模孔和长方体形模孔上下对接并连通;凹模中圈的中心设有用以安装模芯的模芯安装孔,在凹模中圈顶部设有与模芯安装孔上下连通的凹孔,凹孔底部的圆周设有径向延伸的挡圈,以顶住上凹模的上端面,凹模中圈的底部设有直径大于所述模芯安装孔的螺纹孔,以安装用于压紧模芯的螺纹垫圈。本实用新型采用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相结合的模芯组合方式,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挤压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触刀零件是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路上的一种保险装置,该保险装置是一种熔断器,触刀零件安装在熔断器的两侧起连接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刀零件主要包含A、B两部分:A为带腰形孔的长方体部分,B为圆法兰部分,长方体部分A位于圆法兰部分B的一个圆面中心位置。
目前在生产此类触刀零件时,一般采用的是正挤压模具对金属棒料进行正挤压成型得到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在凹模的台肩处由弯曲应力引发过大的拉应力,使得凹模的过渡圆角处容易出现裂纹,凹模中与触刀零件长方体部分对应的模孔内凹尖角处也会由弯曲应力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从而出现裂纹,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该模具的凹模组件的模芯采用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相结合的组合方式,降低了凹模台阶处及内凹尖角处由弯曲力引发的拉应力,避免过渡圆角处和内凹尖角处裂纹的出现,改善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包括凸模组件、外模座、内模座、凹模组件和顶件器,所述凹模组件安装在外模座的安装孔内,并且凹模组件套装在所述内模座的顶部,所述凸模组件和凹模组件上下配合设置;所述凹模组件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模芯、凹模中圈和凹模外圈,所述的模芯包括环形的上凹模和四个下凹模单元,所述四个下凹模单元能够组合成具有长方体形模孔的下凹模,所述上凹模的圆柱形模孔和所述长方体形模孔上下对接并连通;所述凹模中圈的中心设有用以安装所述模芯的模芯安装孔,在凹模中圈的顶部设有与模芯安装孔上下连通的凹孔,凹孔的大小与所述凸模组件的正挤压凸模尺寸相适应,凹孔底部的圆周设有径向延伸的挡圈,以顶住所述上凹模的上端面,所述凹模中圈的底部设有直径大于所述模芯安装孔的螺纹孔,以安装用于压紧模芯的螺纹垫圈,所述螺纹垫圈的内孔套装在所述内模座的顶部。
所述模芯整体呈锥台型,其上凹模为锥台的小直径端,所述模芯安装孔为与模芯锥面过盈配合的锥孔。
所述下凹模的上端面为两级台阶面,上一级台阶面和所述上凹模的底面对接,下一级台阶面和上一级台阶面之间设有过渡圆角。
所述内模座设置在外模座安装孔底部的垫块上,所述顶件器活动设置在内模座的中心孔内,顶件器的上端插入到所述长方体形模孔的底部,顶件器的底部和贯穿外模座底板和垫块的顶杆相对接。
所述外模座的上端面还通过螺栓固定一个压圈,压圈的内径小于所述凹模外圈的外径,使得压圈将凹模组件压紧在外模座的安装孔内。
所述凸模组件的正挤压凸模设置在凸模套内,正挤压凸模的上端面和凸模套内的凸模垫块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凹模组件的模芯采用上凹模和下凹模的横向分割和多块下凹模单元的纵向分割相结合的组合方式,降低了凹模台阶处及内凹尖角处由弯曲力引发的拉应力,避免过渡圆角处和内凹尖角处裂纹的出现,而模芯在过盈配合压装到凹模中圈时,采用螺纹垫圈施加轴向预紧力,凹模中圈和凹模外圈对模芯施加圆周向预紧力,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上凹模和下凹模之间的分割属于横向分割,上凹模的上端面为台阶面,上一级台阶面和所述上凹模的底面对接,所述的过渡圆角设置在下一级台阶面和上一级台阶面之间,这样作为分割平面的上一级台阶面就位于过渡圆角的上方,在正挤压时,可以避免材料进入横向分割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刀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棒料放入本实用新型所述正挤压模具后的示意图;
图3为圆棒料被挤压成型后正挤压模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模芯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模芯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凹模中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凸模垫块,2、凸模套,3、正挤压凸模,4、模芯,5、凹模中圈,6、凹模外圈,7、螺纹垫圈,8、顶件器,9、内模座,10、垫板,11、顶杆,12、外模座,13、连接螺栓,14、压圈,15、触刀正挤压锻件;
401、上凹模,402、下凹模,403、圆柱形模孔,404、长方体形模孔,405、过渡圆角,406、下凹模单元,407、上一级台阶面,408、下一级台阶面;
501、模芯安装孔,502、凹孔,503、挡圈,504、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的依据。
参照附图2所示,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包括凸模组件、外模座12、内模座9、凹模组件和顶件器8。所述外模座12中心设有顶部开口的安装孔,外模座12的底板中心设有通孔,并放置有带孔的垫板10,垫板10的通孔和所述底板的通孔上下连通,所述内模座9放置在所述垫板10上,内模座9中心的通孔和垫板10的通孔上下连通,所述顶件器8可活动的设置在内模座9中心的通孔内,用于推动顶件器8的顶杆11活动设置在垫板10和外模座12底板的通孔中。所述凹模组件安装在外模座12的安装孔内,并且凹模组件套装在所述内模座9的顶部,所述凸模组件和凹模组件上下配合设置,所述凸模组件包括凸模垫块1、凸模套2和正挤压凸模3,凸模垫块1和正挤压凸模3上下设置在凸模套2的中心孔中,正挤压凸模3的下端伸出凸模套2。使用时,凸模组件连接到压机活动横梁上。
继续参考图2,所述的凹模组件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模芯4、凹模中圈5和凹模外圈6,所述的模芯4结构如图4、5所示的整体示意图和拆分示意图,包括上凹模401和下凹模402,上凹模401为环形,中心具有圆柱形模孔403,用于触刀零件中圆法兰部分B的成型;所述下凹模402由四块下凹模单元406组合而成,每个下凹模单元406的内侧面为平面,且相对的两个下凹模单元406具有相同的平面,这样四块下凹模单元406组合后,四个所述平面就可以在其中心形成截面为长方形的长方体形模孔404,用于触刀零件中长方体部分A的成型;所述下凹模单元406的上端面为两级台阶面,上一级台阶面407和所述上凹模401的底面对接,下一级台阶面408和上一级台阶面407之间设有过渡圆角405,以形成触刀零件圆法兰部分B外圆的圆角。
如图6所示,所述凹模中圈5的中心设有用以安装所述模芯4的模芯安装孔501,在凹模中圈5的顶部设有与模芯安装孔501上下连通的凹孔502,凹孔502的大小与所述凸模组件的正挤压凸模3尺寸相适应,凹孔502底部的圆周设有径向延伸的挡圈503,以顶住所述上凹模401的上端面,所述凹模中圈5的底部设有直径大于所述模芯安装孔501的螺纹孔504,以安装用于压紧模芯4的螺纹垫圈7,所述螺纹垫圈7的内孔套装在所述内模座9顶部的缩径部外侧。
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模芯4组合装配后的整体呈锥台形,其小直径端为所述的上凹模401;可参看图6,所述凹模中圈5的模芯安装孔501为与模芯4锥面过盈配合的锥孔。
作为优选,所述外模座12的上端面还通过连接螺栓13固定一个压圈14,压圈14的内径小于所述凹模外圈6的外径,可以将凹模组件压紧在外模座12的安装孔内,并使凹模组件支撑在内模座9缩径部位置形成的台阶上。
在所述模芯4的安装时,先将模芯4的上凹模401压入凹模中圈5的模芯安装孔501,然后将四块下凹模单元406依次压入模芯安装孔501,最后将螺纹垫圈7安装在凹模中圈5底部的螺纹孔504中,旋紧螺纹垫圈7以轴向预紧模芯4。安装在凹模中圈5外的凹模外圈6可以和凹模中圈5对模芯4施加周向预紧力。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对棒料进行正挤压生产触刀零件时,先将圆棒料放入模芯4的圆柱形模孔403中,压机的活动横梁带动凸模组件向下运动合模,凸模组件中的正挤压凸模3通过凹模中圈5的凹孔502伸入模芯4的圆柱形模孔403,对圆棒料正挤压,成型得到一端为圆法兰、另一端为长方体的触刀正挤压锻件15,触刀正挤压锻件15如图2所示;然后,压机的活动横梁带动凸模组件向上运动,由顶杆11推动顶件器8向上运动将成型后的锻件顶出,完成正挤压程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在生产触刀零件时,能够充分利用材料的近净成形的特点,成型精度高,后续加工量少,无需对长方体部分的四面继续加工,只需要对长方体部分端面形成的圆弧切掉即可,然后就可以加工长方体部分上腰型孔和圆法兰部分上必要的圆孔。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参照上述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包括凸模组件、外模座、内模座、凹模组件和顶件器,所述凹模组件安装在外模座的安装孔内,并且凹模组件套装在所述内模座的顶部,所述凸模组件和凹模组件上下配合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组件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模芯、凹模中圈和凹模外圈,所述的模芯包括环形的上凹模和四个下凹模单元,所述四个下凹模单元能够组合成具有长方体形模孔的下凹模,所述上凹模的圆柱形模孔和所述长方体形模孔上下对接并连通;所述凹模中圈的中心设有用以安装所述模芯的模芯安装孔,在凹模中圈的顶部设有与模芯安装孔上下连通的凹孔,凹孔的大小与所述凸模组件的正挤压凸模尺寸相适应,凹孔底部的圆周设有径向延伸的挡圈,以顶住所述上凹模的上端面,所述凹模中圈的底部设有直径大于所述模芯安装孔的螺纹孔,以安装用于压紧模芯的螺纹垫圈,所述螺纹垫圈的内孔套装在所述内模座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整体呈锥台型,其上凹模为锥台的小直径端,所述模芯安装孔为与模芯锥面形成过盈配合的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模的上端面为两级台阶面,上一级台阶面和所述上凹模的底面对接,下一级台阶面和上一级台阶面之间设有过渡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座设置在外模座安装孔底部的垫块上,所述顶件器活动设置在内模座的中心孔内,顶件器的上端插入到所述长方体形模孔的底部,顶件器的底部和贯穿外模座底板和垫块的顶杆相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座的上端面还通过螺栓固定一个压圈,压圈的内径小于所述凹模外圈的外径,使得压圈将凹模组件压紧在外模座的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组件的正挤压凸模设置在凸模套内,正挤压凸模的上端面和凸模套内的凸模垫块相接触。
CN202022661200.5U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 Active CN213997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1200.5U CN213997227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1200.5U CN213997227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7227U true CN213997227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5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1200.5U Active CN213997227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7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7567B (zh) 冷挤成型车用平头六角螺栓的加工工艺
CN101693264B (zh) 大型等通道转角大应变挤压模具
CN102357645A (zh) 圆棒料一步多向复合成形中部法兰管接头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0695303B (zh) 一种菱形点焊螺母的冷镦成型工艺及冷镦模组
CN201815555U (zh) 冷挤成型车用平头六角螺栓的加工设备
CN213997227U (zh) 一种触刀零件的正挤压模具
CN201112736Y (zh) 用于电连接的插针
CN104985013A (zh) 球头销冷挤压模具
CN204159810U (zh) 铝合金小拔模斜度锻造模具
CN201205591Y (zh) 将制动踏板臂与支撑管连成一体的冷镦模
CN201275588Y (zh) 一种改进的圆锥内圈锻件挤压成形模
CN204685697U (zh) 球头销冷挤压模具
CN110216221B (zh) 刹车调节轴套的冷镦成型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208131898U (zh) 方向机螺栓的精锻成型模具
CN207238910U (zh) 一种外六角螺母成型模具
CN201841233U (zh) 截齿齿靴锻造锥形镦粗模具
CN202137264U (zh) 汽车减震器下支座下压板缩颈和圆弧面整形专用模具
CN204953796U (zh) 轴管空心管加工模具
CN211027561U (zh) 钢接头冷挤压专用模具
CN101367165B (zh) 将制动踏板臂与支撑管连为一体的制作方法
CN110886756A (zh) 一种异形偏心销柱及其生产工艺
CN213288531U (zh) 带中心定位顶杆的锻造模具
CN217223432U (zh) 一种多工位农机轴承内圈锻造模具
CN209716247U (zh) 一种座椅手柄球形缩口模具
CN203979082U (zh) 螺栓衬套组合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