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2121U -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2121U
CN213992121U CN202021249309.1U CN202021249309U CN213992121U CN 213992121 U CN213992121 U CN 213992121U CN 202021249309 U CN202021249309 U CN 202021249309U CN 213992121 U CN213992121 U CN 213992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yfish
red
main body
hole
cement br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93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霄
娄建明
杨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Shanshui Recyc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Shanshui Recyc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Shanshui Recyc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Shanshui Recyc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93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2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2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21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主要包括:水泥砖主体,其形状为采用天然砂石或人工砂石压合而成的立方体;所述水泥砖主体的表面为粗糙表面;通洞,可以贯穿所述水泥砖主体的上下2个表面,其排列结构为2x2–3x2;所述通洞内表面为多孔粗糙面,以增加便于红螯螯虾苗爬行的摩擦力;每个所述通洞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16cm、6‑7cm和17‑19cm;通过对准每个所述红螯螯虾养殖虾巢的所述通洞,可将所述红螯螯虾养殖虾巢整齐堆叠起来,以供红螯螯虾在所述通洞中爬行活动并增加红螯螯虾养殖虾巢的使用率。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红螯螯虾的养殖密度和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殖虾巢,尤其是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
背景技术
红螯螯虾(拉丁名: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红螯螯虾的形态构造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相似。红螯螯虾为雌雄异体,性比为雌:雄=1.16:1,雌雄比例接近,雌性略为优势。整个躯体由体表被覆几丁质甲壳的头胸部和腹部组成,全身有20节,头胸部13节。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援食有机碎屑,着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马来眼子菜、青萍、面条草。动物性食物喜食水丝蚓、蚯蚓、水生昆虫的卵、蛹、螺、蚌、鱼肉等。红螯螯虾在河流、水库、池塘都能生活,白天潜伏在水体中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营底栖爬行生法。常在砖、瓦、砾石的间隙中爬行或潜伏在池塘的天然洞穴中及人工洞穴中,在较软的池底中有掘穴能力。有时亦沿池壁上爬或攀伏于水生植物的根和密叶中。
目前,红螯螯虾的养殖方式中包括将虾通过在池塘中投放下种后在自然条件下自行繁殖。该方法受到养殖密度的限制以及红螯螯虾的领地意识,相互打斗,而造成伤亡,导致出现产量不高的问题。针对自然繁殖的问题,现有的养殖方法还采用将虾放置在塑料虾巢内的方式来养殖,以降低其相互打斗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虾在多孔的塑料散热片叠加形成的虾巢中生活。
塑料虾巢孔径小,只适合虾躲藏不适合虾脱壳,因而严重影响虾的成活率;
此外,还存在着塑料虾巢边径薄,不适合虾攀爬,多层叠加后虾并不能从下层爬到中上层孔洞,虾巢使用率低,严重浪费空间很难增加虾的养殖密度,造成标苗产量提高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螯螯虾养殖密度低和产量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主要包括:
水泥砖主体,其形状为采用天然砂石或人工砂石压合而成的立方体;所述水泥砖主体的表面为粗糙表面;
通洞,可以贯穿所述水泥砖主体的上下2个表面,其排列结构为2x2–3x2;所述通洞内表面为多孔粗糙面,以增加便于红螯螯虾苗爬行的摩擦力;每个所述通洞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16cm、6-7cm和17-19cm;
通过对准每个所述红螯螯虾养殖虾巢的所述通洞,可将所述红螯螯虾养殖虾巢整齐堆叠起来,以供红螯螯虾在所述通洞中爬行活动并增加红螯螯虾养殖虾巢的使用率。
优选的,所述通洞的排列结构为2x2。
优选的,每个所述通洞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5cm、6.5cm和18cm。
更优选的,每个所述通洞的形状可以为四边形,所述通洞的左右条两边为弧形边。
更优选的,所述水泥砖主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48-50cm、17-19cm和19-21cm。
特别优选的,所述水泥砖主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49cm、18cm和20cm。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以天然砂石或人工砂石压合而成的立方体水泥砖主体并结合可以贯穿水泥砖主体的上下2个表面,排列结构为2x2–3x2的通洞,其中,通洞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16cm、6-7cm和17-19cm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虾巢可随水面高低任意叠加,为红螯螯虾提供相对独立的养殖空间,以及便于红螯螯虾往上爬行的摩擦力和脱壳的空间,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红螯螯虾因领地意识而相互打斗的风险,提高了红螯螯虾的存活率,另一方面为红螯螯虾的生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提高了水里的养殖空间利用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红螯螯虾养殖密度低和产量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6孔设计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通孔的多孔粗糙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水泥砖主体,20-通洞,21-多孔粗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螯螯虾养殖密度低和产量低的问题,在以天然砂石或人工砂石压合而成的立方体水泥砖主体10中使用排列结构为2x2–3x2的通洞20,其中,通洞20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16cm、6-7cm和17-19cm的下实现了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采用以天然砂石或人工砂石压合而成的立方体水泥砖主体10并结合可以贯穿水泥砖主体10的上下2个表面,排列结构为2x2–3x2的通洞20,其中,通洞20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16cm、6-7cm和17-19cm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虾巢可随水面高低任意叠加,为红螯螯虾提供相对独立的养殖空间,以及便于红螯螯虾往上爬行的摩擦力和脱壳的空间,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红螯螯虾因领地意识而相互打斗的风险,提高了红螯螯虾的存活率,另一方面为红螯螯虾的生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提高了水里的养殖空间利用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
水泥砖主体10,其形状为采用天然砂石或人工砂石压合而成的立方体;水泥砖主体10的表面为粗糙表面;
通洞20,可以贯穿水泥砖主体10的上下2个表面,其排列结构为2x2;如图3所示,通洞20内表面为多孔粗糙面21,以增加便于红螯螯虾苗爬行的摩擦力;每个通洞20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cm、6cm和17cm;
通过对准每个红螯螯虾养殖虾巢的通洞20,可将红螯螯虾养殖虾巢整齐堆叠起来,以供红螯螯虾在通洞20中爬行活动并增加红螯螯虾养殖虾巢的使用率。
更具体的,每个通洞20的形状可以为四边形,通洞20的左右条两边为弧形边。
更具体的,水泥砖主体10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48cm、17cm和19cm。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以天然砂石或人工砂石压合而成的立方体水泥砖主体10并结合可以贯穿水泥砖主体10的上下2个表面,排列结构为2x2的通洞20,其中,通洞20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cm、6cm和17cm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虾巢可随水面高低任意叠加,为红螯螯虾提供相对独立的养殖空间,以及便于红螯螯虾往上爬行的摩擦力和脱壳的空间,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红螯螯虾因领地意识而相互打斗的风险,提高了红螯螯虾的存活率,另一方面为红螯螯虾的生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提高了水里的养殖空间利用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红螯螯虾养殖密度低和产量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技术效果。
实施例2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
水泥砖主体10,其形状为采用天然砂石或人工砂石压合而成的立方体;水泥砖主体10的表面为粗糙表面;
通洞20,可以贯穿水泥砖主体10的上下2个表面,其排列结构为3x2;如图3所示,通洞20内表面为多孔粗糙面21,以增加便于红螯螯虾苗爬行的摩擦力;每个通洞20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5cm、6.5cm和18cm;
通过对准每个红螯螯虾养殖虾巢的通洞20,可将红螯螯虾养殖虾巢整齐堆叠起来,以供红螯螯虾在通洞20中爬行活动并增加红螯螯虾养殖虾巢的使用率。
具体的,每个通洞20的形状可以为四边形,通洞20的左右条两边为弧形边。
特别具体的,水泥砖主体10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49cm、18cm和20cm。
其中,通洞20外还可以设有网状门,在没有人工按压开门按钮的情况下,网状门呈只能从里面撞开的状态,避免外面的其他生物进入到通洞20中影响到红螯螯虾的生活。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以天然砂石或人工砂石压合而成的立方体水泥砖主体10并结合可以贯穿水泥砖主体10的上下2个表面,排列结构为3x2的通洞20,其中,通洞20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16cm、6-7cm和17-19cm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虾巢可随水面高低任意叠加,为红螯螯虾提供相对独立的养殖空间,以及便于红螯螯虾往上爬行的摩擦力和脱壳的空间,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红螯螯虾因领地意识而相互打斗的风险,提高了红螯螯虾的存活率,另一方面为红螯螯虾的生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提高了水里的养殖空间利用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红螯螯虾养殖密度低和产量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技术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水泥砖主体,其形状为采用天然砂石或人工砂石压合而成的立方体;所述水泥砖主体的表面为粗糙表面;
通洞,贯穿所述水泥砖主体的上下2个表面,其排列结构为2x2–3x2;所述通洞内表面为多孔粗糙面,以增加便于红螯螯虾苗爬行的摩擦力;每个所述通洞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16cm、6-7cm和17-19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养殖虾巢,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洞的排列结构为2x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螯螯虾养殖虾巢,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洞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15.5cm、6.5cm和18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螯螯虾养殖虾巢,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洞的形状为四边形,所述通洞的左右两条边为弧形边。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螯螯虾养殖虾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砖主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48-50cm、17-19cm和19-21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螯螯虾养殖虾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砖主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49cm、18cm和20cm。
CN202021249309.1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92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9309.1U CN213992121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9309.1U CN213992121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2121U true CN213992121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87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930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92121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21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2675B (zh) 刺参池塘多物种立体综合生态养殖方法
KR101443851B1 (ko) 새우종묘의 생산 시스템 및 생산 방법
Lowe-McConnell The roles of tilapias in ecosystems
KR101343099B1 (ko) 다기능성 해삼어초
CN104855310A (zh) 一种光唇鱼仿生态工厂规模化繁育驯养方法
CN102939924A (zh) 一种拟目乌贼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5454113A (zh) 一种鱼虾贝海水围塘循环养殖方法
CN104521839B (zh) 一种上升流式人工鱼礁
CN104041449A (zh)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松江鲈鱼繁育养殖车间系统
CN103651257A (zh) 甲鱼养殖方法
KR102037627B1 (ko) 성게 육상 축양을 위한 양식수조, 이를 이용한 성게 육상 양식 방법
KR20140116306A (ko) 문어 해중림 인공어초
CN103518657B (zh) 一种提高大珠母贝苗种成活率的中间培育方法
CN213992121U (zh)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
KR102037626B1 (ko) 성게 육상수조 양식용 사료 및 제조방법
CN104381178A (zh) 小刀蛏苗种培育方法
CN104663541B (zh) 小刀蛏的人工育苗方法
CN203912975U (zh) 一种用于野生花鲈鲤驯养的隔音驯养池
WO2013120322A1 (zh) 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
CN111802288A (zh) 一种红螯螯虾的外塘高密度养殖方法
CN103026990B (zh) 简易塑料大棚水泥池培育菊黄东方鲀夏花鱼种方法
CN106818592B (zh) 一种巴氏丝尾脂鲤集约型观赏繁殖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KR102200440B1 (ko) 해상용 해삼 양식장치
JP2000279051A (ja) 藻場造成型魚礁
CN114651761A (zh) 一种零换水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