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1883U - 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81883U CN213981883U CN202023057362.4U CN202023057362U CN213981883U CN 213981883 U CN213981883 U CN 213981883U CN 202023057362 U CN202023057362 U CN 202023057362U CN 213981883 U CN213981883 U CN 2139818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gear
- planetary gear
- motor
- eccen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属于直线行程机构技术领域,该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包括外壳、马达、齿轮环、连杆、偏心轮、行星齿轮和调节杆,齿轮环旋转连接在外壳的开口端上,马达的输出轴与偏心轮一端固连,行星齿轮旋转连接在偏心轮另一端并与齿轮环内啮合传动,行星齿轮上设有偏心柱,连杆一端与偏心柱旋转连接且另一端设有活塞,调节杆一端与齿轮环外壁连接,外壳上设有定位结构,采用该结构,通过调节杆旋转齿轮环来改变行星齿轮与齿轮环的啮合起始位置,使偏心柱的往复运动轨迹与活塞直线运动方向的夹角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活塞前后直线运动的行程,行星齿轮传动啮合稳定、传动精度高、结构紧凑,行程变化大小精确可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线行程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
背景技术
直线运动机构是一种在机械领域内比较重要的传动结构,现有的直线运动机构的行程大小一般不能改变、或者只能通过电控单元来改变,结构较为复杂,不能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来调节行程的大小。
因此,一种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亟待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线运动机构不能通过机械结构的改变来调节直线行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包括外壳、马达、齿轮环、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偏心传动机构,所述外壳一端开口且另一端设有中心孔,所述齿轮环可旋转连接在外壳的开口端上,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通过中心孔伸入所述外壳内与所述偏心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固连,所述偏心传动机构与齿轮环内啮合传动,所述连杆一端与偏心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可旋转连接且另一端设有用于直线运动的活塞,还包括用于改变所述偏心传动机构与齿轮环啮合起始位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与齿轮环的外壁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调节杆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偏心传动机构包括偏心轮和行星齿轮,所述偏心轮一端与马达的输出轴固连且另一端设有固定轴,所述行星齿轮可旋转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行星齿轮与齿轮环内啮合。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行星齿轮上设有偏心柱,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偏心柱可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行星齿轮与固定轴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杆与偏心柱之间设有第二轴承。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设置在所述调节杆另一端的U形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壳壁上与调节杆位置对应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槽底设有若干个档位槽,所述定位销穿过U形槽并配合插接在任意一个所述档位槽内。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环形盖,所述环形盖盖合在齿轮环外,所述环形盖的内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簧碰珠,所述弹簧碰珠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环形盖的内壁,所述齿轮环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弹簧碰珠嵌接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的数量与所述档位槽的数量相同,所述凹槽与档位槽在圆周方向上的夹角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套在所述调节杆上,所述调节手柄上对应U形槽的位置设有贯通孔,所述定位销穿过贯通孔和U形槽并与贯通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节手柄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调节杆抵接且另一端与调节手柄抵接。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包括外壳、马达、齿轮环、连杆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偏心轮和行星齿轮,外壳顶部开口且底部设有中心孔,齿轮环可旋转连接在外壳的开口端上,马达的输出轴通过中心孔伸入外壳内并与偏心轮的一端固连,行星齿轮可旋转连接在偏心轮的另一端并与齿轮环内啮合传动,行星齿轮上还设有偏心柱,连杆一端与偏心柱可旋转连接且另一端设有用于直线运动的活塞,还包括用于改变行星齿轮与齿轮环啮合起始位置的调节杆,调节杆一端与齿轮环的外壁连接,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调节杆的定位结构,采用该结构,马达驱动偏心轮使行星齿轮绕马达的输出轴公转,行星齿轮与齿轮环的啮合关系使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还以自身圆心为轴心自转,从而使行星齿轮上的偏心柱复合出呈椭圆形的往复运动轨迹,进而带动连杆做往复摆动并传递给另一端的活塞,实现活塞的前后直线运动,前后直线的行程取决于偏心柱的往复运动轨迹与活塞直线运动方向的夹角大小,通过调节杆旋转齿轮环并通过定位结构锁紧定位,改变了行星齿轮与齿轮环的啮合起始位置,也改变了偏心柱和连杆的初始位置,使得偏心柱的往复运动轨迹与活塞直线运动方向的夹角大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活塞前后直线运动的行程,行星齿轮传动啮合稳定、传动精度高、结构紧凑,行程变化大小精确可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底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杆与调节手柄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1-外壳;2-马达;3-齿轮环;4-连杆;5-偏心轮;6-行星齿轮;7-偏心柱;8-活塞;9-调节杆;10-固定轴;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定位销;14-U形槽;15-避让槽;16-档位槽;17-环形盖;18-弹簧碰珠;19-凹槽;20-调节手柄;21-弹簧;22-环形凸台;23-插槽;24-凸块;2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外壳1、马达2、齿轮环3、连杆4以及设置在上述外壳1内的偏心轮5和行星齿轮6,具体的,上述外壳1顶部开口且底部设有中心孔,上述齿轮环3可旋转连接在上述外壳1的开口端上,上述马达2的输出轴通过中心孔伸入上述外壳1内并与上述偏心轮5的一端固连,从而带动上述偏心轮5绕输出轴公转,上述行星齿轮6可旋转连接在上述偏心轮5的另一端并与上述齿轮环3内啮合传动,从而使上述偏心轮5带动行星齿轮6公转的同时上述行星齿轮6还保持自转,上述行星齿轮6上还设有偏心柱7,上述偏心柱7用于与上述连杆4连接,上述连杆4一端与上述偏心柱7可旋转连接且另一端设有用于直线运动的活塞8,还包括用于改变上述行星齿轮6与上述齿轮环3啮合起始位置的调节杆9,上述调节杆9一端与上述齿轮环3的外壁连接,上述外壳1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述调节杆9的定位结构。
采用该结构,上述马达2驱动偏心轮5使上述行星齿轮6绕马达2的输出轴公转,上述行星齿轮6与齿轮环3的啮合关系使上述行星齿轮6在公转的同时还以自身圆心为轴心自转,从而使上述行星齿轮6上的偏心柱7复合出呈椭圆形的往复运动轨迹,进而带动上述连杆4做往复摆动并传递给另一端的活塞8,实现上述活塞8的前后直线运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活塞8用于与设备上的直线轴承配合,上述活塞8在直线轴承内做直线运动,直线轴承固定安装从而确定了活塞8的前后直线运动方向,于是,前后直线运动的行程大小取决于上述偏心柱7的往复运动轨迹与上述活塞8直线运动方向的夹角大小,通过上述调节杆9旋转上述齿轮环3并通过上述定位结构锁紧定位,改变了上述行星齿轮6与上述齿轮环3的啮合起始位置,也改变了上述偏心柱7和上述连杆4的初始位置,使得上述偏心柱7的往复运动轨迹与上述活塞8直线运动方向的夹角大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上述活塞8前后直线运动的行程,上述行星齿轮6传动啮合稳定、传动精度高、结构紧凑,行程变化大小精确可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更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偏心轮5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轴10,上述固定轴10位于偏心轮5的上表面且与偏心轮5一体成形,上述固定轴10上套设有第一轴承11,上述行星齿轮6通过第一轴承11可转动安装在上述固定轴10上,其中,上述第一轴承11的内圈与上述固定轴10过盈配合,上述第一轴承11的外圈与上述行星齿轮6过盈配合,上述固定轴10顶部还螺接有用以防止上述第一轴承11脱离固定轴10的防掉螺栓25。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偏心柱7上设有第二轴承12,上述连杆4一端设有配合孔,上述连杆4一端通过上述第二轴承12可转动安装在上述偏心柱7上,上述第二轴承12的内圈与上述偏心柱7过盈配合,上述第二轴承12的外圈与上述连杆4过盈配合,上述偏心柱7顶部也螺接有用以防止上述第二轴承12脱离偏心柱7的防掉螺栓25。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13、设置在上述调节杆9另一端的U形槽14以及设置在上述外壳1壳壁上与调节杆9位置对应的避让槽15,上述定位销13用以穿过U形槽14后插接固定在避让槽15内,从而将上述调节杆9固定在外壳1上,上述调节杆9以及与之连接的上述齿轮环3不会发生周向偏转,上述避让槽15的槽底设有若干个档位槽16,上述定位销13穿过U形槽14并配合插接在任意一个上述档位槽16内,本实施例中,上述档位槽16的数量优选为三个,上述定位销13卡位在第一个档位槽16内时,此时为上述行星齿轮6与齿轮环3啮合的起始位置,此时行星齿轮6的公转和自转复合出偏心柱7的椭圆形运动轨迹,该运动轨迹与上述活塞8前后直线运动方向的夹角决定了活塞8前后直线运动的行程大小,此为第一个档位槽16对应的行程,当上述调节上述调节杆9转动齿轮环3,使上述定位销13卡位在第二个档位槽16内时,此时上述齿轮环3原本与行星齿轮6啮合的点产生了位移,导致此时行星齿轮6与齿轮环3啮合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由于行星齿轮6的公转和自转复合出偏心柱7的椭圆形运动轨迹的形状和大小是不变的,且行星齿轮6上的外齿与齿轮环3的内齿的啮合对应关系也是不变,因此,当行星齿轮6重新与齿轮环3啮合于第一个档位时的起始啮合位置时,行星齿轮6相对于外壳1的位置就相应的也发生了位置,从而使其复合出来的偏心柱7的椭圆形运动轨迹与上述活塞8前后直线运动方向的夹角也发生了改变,夹角变大时,活塞8前后直线运动的行程会变小,夹角变小时,活塞8前后直线运动的行程则会变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环形盖17,上述环形盖17盖合在上述齿轮环3外,上述环形盖17的内壁设有安装孔,上述安装孔内设有弹簧碰珠18,上述弹簧碰珠18的端部凸出于上述环形盖17的内壁,上述齿轮环3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凹槽19,上述弹簧碰珠18嵌接在上述凹槽19内,调节上述齿轮环3时,上述弹簧碰珠18从凹槽19内弹入或弹出,从而产生段落感,便于了解调节是否到位,其中,上述凹槽19的数量与上述档位槽16的数量相同,上述凹槽19与上述档位槽16在圆周方向上的夹角一一对应,从而在转动上述齿轮环3时,一个上述档位槽16对应一个上述凹槽19。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调节手柄20,上述调节手柄20中空且前端开口,使上述调节手柄20套在上述调节杆9上,上述调节手柄20上对应上述U形槽14的位置设有贯通孔,上述定位销13穿过上述贯通孔和U形槽14并与贯通孔过盈配合,作为优化,上述调节手柄20内设有弹簧21,上述弹簧21一端与上述调节杆9抵接且另一端与调节手柄20抵接,使用时朝上述调节杆9的方向推动调节手柄20,使上述定位销13脱离上述档位槽16同时上述弹簧21受压收缩,上述U形槽14可容上述定位销13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进而扳动上述调节手柄20使上述调节杆9及齿轮环3转动,当上述调节杆9与下一个上述档位槽16位置对应时卸力,上述弹簧21恢复形变推动上述调节手柄20外移,使上述定位销13卡位于该档位槽16内,上述弹簧21可提供持久的推力使上述定位销13保持在上述档位槽16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马达2的马达2壳上设有环形凸台22,上述环形凸台22的边缘均匀设有多个插槽23,上述外壳1底部设有多个与上述插槽23位置对应的凸块24,多个上述凸块24与插槽23配合插接,从而在周向上锁紧外壳1与马达2,防止上述外壳1发生相对于马达2的周向转动,进而使得上述行星齿轮6复合出偏心柱7的椭圆形运动轨迹的方向可以在上述外壳1内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上述外壳1底部还设有沉头孔,上述马达2的马达2壳上设有与上述沉头孔位置对应的螺孔,上述外壳1与马达2通过螺栓25穿过沉头孔和螺孔紧固,从而在轴向上紧固上述外壳1和马达2,防止上述外壳1发生相对于马达2的轴向位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马达、齿轮环、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偏心轮和行星齿轮,所述外壳顶部开口且底部设有中心孔,所述齿轮环可旋转连接在外壳的开口端上,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通过中心孔伸入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偏心轮的一端固连,所述行星齿轮可旋转连接在偏心轮的另一端并与所述齿轮环内啮合传动,所述行星齿轮上还设有偏心柱,所述连杆一端与偏心柱可旋转连接且另一端设有用于直线运动的活塞,还包括用于改变所述行星齿轮与齿轮环啮合起始位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与齿轮环的外壁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调节杆的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行星齿轮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柱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连杆一端设有配合孔,所述连杆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偏心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设置在所述调节杆另一端的U形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壳壁上与调节杆位置对应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槽底设有若干个档位槽,所述定位销穿过U形槽并配合插接在任意一个所述档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盖,所述环形盖盖合在齿轮环外,所述环形盖的内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簧碰珠,所述弹簧碰珠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环形盖的内壁,所述齿轮环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弹簧碰珠嵌接在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与所述档位槽的数量相同,所述凹槽与档位槽在圆周方向上的夹角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套在所述调节杆上,所述调节手柄上对应U形槽的位置设有贯通孔,所述定位销穿过贯通孔和U形槽并与贯通孔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调节杆抵接且另一端与调节手柄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马达壳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边缘均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插槽位置对应的凸块,多个所述凸块与插槽配合插接以锁紧外壳与马达的周向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还设有沉头孔,所述马达的马达壳上设有与沉头孔位置对应的螺孔,所述外壳与马达通过螺栓穿过沉头孔和螺孔紧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57362.4U CN213981883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57362.4U CN213981883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81883U true CN213981883U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724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57362.4U Active CN213981883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8188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12740A (zh) * | 2021-10-25 | 2021-12-21 | 新联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直发卷发双用美发器 |
CN114887791A (zh) * | 2022-05-20 | 2022-08-12 | 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耐用高压无气喷涂机 |
CN115519011A (zh) * | 2022-09-05 | 2022-12-27 | 昆山品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医用超声波切割刀的折弯工艺加工方法 |
-
2020
- 2020-12-17 CN CN202023057362.4U patent/CN2139818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12740A (zh) * | 2021-10-25 | 2021-12-21 | 新联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直发卷发双用美发器 |
CN114887791A (zh) * | 2022-05-20 | 2022-08-12 | 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耐用高压无气喷涂机 |
WO2023221381A1 (zh) * | 2022-05-20 | 2023-11-23 | 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耐用高压无气喷涂机 |
CN115519011A (zh) * | 2022-09-05 | 2022-12-27 | 昆山品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医用超声波切割刀的折弯工艺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981883U (zh) | 一种可调节直线行程机构 | |
CN101290041B (zh) | 偏心齿轮机构及由此传递转动力的方法 | |
DE4036451C2 (de) | Türspiegel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
US4506400A (en) | Electrically operated toothbrush | |
CA2714773A1 (en) | Electric shears | |
CN101445127A (zh) | 转向角比可变转向装置 | |
CN109510280A (zh) | 一种三合一多功能充电设备 | |
CH707144A2 (de) | Zeitmessgerät. | |
DE20320362U1 (de) | Spielzeugfahrzeug | |
CN109984591B (zh) | 锅盖和烹饪器具 | |
JPH0322175B2 (zh) | ||
KR20030063389A (ko) | 이동 매커니즘 | |
WO2012041302A2 (de) | Interaktive uhr mit analoger zeitanzeige | |
GB2054794A (en) | Adjustment mechanism | |
CN208364712U (zh) | 一种齿轮箱及带有该齿轮箱的电动工具 | |
CN219847320U (zh) | 一种无级调节振幅的按摩器 | |
JP4233817B2 (ja) | バルブ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4387478B2 (ja) | 差動歯車式バルブ駆動装置 | |
CN113891785B (zh) | 铰接设备 | |
DE4120014C1 (zh) | ||
CN219982773U (zh) | 一种左右通用智能电动翻盖装置 | |
CN116531241A (zh) | 一种无级调节振幅的按摩器 | |
JP4378934B2 (ja) | 遊星歯車式クラッチ機構 | |
CN214104227U (zh) | 一种手摇结构及应用该手摇结构的磨豆机 | |
JP2004019937A (ja) | バルブ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