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8718U - 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8718U
CN213978718U CN202022828942.2U CN202022828942U CN213978718U CN 213978718 U CN213978718 U CN 213978718U CN 202022828942 U CN202022828942 U CN 202022828942U CN 213978718 U CN213978718 U CN 213978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stopping
stopping device
inflatable
lifting
traf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89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喆
郝敏铭
郑艳敏
门茂琛
马明明
郭赛男
许朋杰
刘振宇
仝国正
王震
吕雅飞
翁华阳
朱永超
宋孝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zhou Univers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zhou Univers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zhou Univers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zhou Univers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289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8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8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8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包括设置在地面下的升降阻车装置和设置在升降阻车装置上方的充气护柱,充气护柱包括柱帽、警示段、伸缩杆和充气囊,伸缩杆为多节设置且竖直延伸的金属空心杆,每节空心金属杆上均设置有与充气囊内部连接的气囊进气孔,充气囊环绕伸缩杆竖直设置且位于柱帽的下方,安装底座环绕充气护柱的底部设置且与充气护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控制仓包括位于升降阻车装置底部的气仓和水平穿过升降阻车装置侧壁的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门,充气囊上设置有检测充气囊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依靠重力自动降落、施工方便、占用地下空间小、撞击缓冲效果显著和不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
背景技术
阻车升降柱又叫升降地柱、升降地桩,其主要结构是护桩,目前最普遍的是固定金属护柱,这些用于保护行人、基础设施和建筑,能够有效的防止车辆对行人、基础设施和建筑的冲击,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阻车升降柱的功能不断的扩展,目前还存在许多对环境进行美化同时还能区分人行道和车行道的阻车升降柱,这些阻车升降柱不仅需要具备于防护作用,同时还还需要这些阻车升降柱会根据交通情况进行对应的调整,从而适应交通高峰期等情况,并且也不能阻挡的车辆或者其对应的驾驶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
目前这些进行划分或者控制机动车行走的阻车升降柱主要通过升降型阻车装置进行控制,而一般的升降型阻车装置体积要大于护桩,所以在正常施工时需要在施工位置进行深坑挖掘来放置升降型阻车装置,整体施工效率不高,而且整体成本也比较高,同时阻车升降柱在车辆撞击之后,其坚硬的金属材质很容易对车辆出来的驾驶人员操作二次损伤,也会进一步影响后续对车辆的撤离工作以及对驾驶人员的救助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解决不能自动升降、施工速度慢、占用地下空间大、缓冲效果不好和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包括设置在地面下的升降阻车装置和设置在升降阻车装置上方的充气护柱,充气护柱包括柱帽、警示段、伸缩杆和充气囊,升降阻车装置包括设置在充气护柱底部的安装底座和位于安装底座下方的控制仓,伸缩杆为多节设置且竖直延伸的金属空心杆,每节空心金属杆上均设置有与充气囊内部连接的气囊进气孔,伸缩杆的底部与安装底座连接,充气囊环绕伸缩杆竖直设置且位于柱帽的下方,安装底座与升降阻车装置的内侧壁连接,安装底座环绕充气护柱的底部设置且与充气护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控制仓包括位于升降阻车装置底部的气仓和水平穿过升降阻车装置侧壁的通气管,气仓的上端与伸缩杆的底部连通,通气管设置在气仓的一侧且与气仓的内部连通,通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门,充气囊上设置有检测充气囊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设置在控制板上的处理器电连接且通过控制板上的处理器控制电磁阀门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的,警示段设置在充气囊位于地面上方部分的外侧,警示段的外壁上设置有反光字。
进一步的,伸缩杆上的金属杆数目为七个,七个金属杆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内径依次变大,相邻的金属杆的下端依次深入到下方金属杆的内部,位于最下方的金属杆底部与安装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安装底座包括固定圆盘和平行设置在固定圆盘下方的固定底盘,固定圆盘和固定底盘的外圈与升降阻车装置的内侧壁连接,固定圆盘和固定底盘之间设置有多个竖直延伸的固定杆,多个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圆盘和固定底盘连接且围绕着充气护柱均匀分布,充气护柱的底部竖直穿过固定圆盘,伸缩杆和充气囊的底部均与固定圆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控制板设置在气藏的下方且位于升降阻车装置的前侧,控制板上的处理器通过传感器线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控制板上的处理器通过阀门控制线与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的,柱帽为圆形盘,升降阻车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位于柱帽下方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面积与柱帽的面积相同且在柱帽移动到地面位置时用于容纳和固定柱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充压固化柱帽进行阻车,在受到外力冲撞时快速泄压,减轻碰撞对车辆或驾驶员带来伤害,避免因升降阻车装置对驾驶员带来的二次伤害,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充压的方式,可大大减小升降阻车装置的体积,为施工带来方便,采用柱帽加速充气护柱的下降,采用警示段加强充气护柱的警示作用,采用安装底座对充气护柱进行固定和限位,从而方便充气护柱在伸缩杆和充气囊的支撑下保持直立,采用气仓和通气管能够方便充气护柱的下降,从而方便对充气护柱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充气囊和柱帽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伸缩杆和气囊进气孔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1-升降阻车装置、2-充气护柱、3-柱帽、4-警示段、5-伸缩杆、6-充气囊、7-气囊进气孔、8-安装底座、9-圆形凹槽、10-控制仓、11-固定圆盘、12-固定底盘、13-固定杆、14-气仓、15-通气管、16-电磁阀门、17-控制板、18-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包括设置在地面下的升降阻车装置1和设置在升降阻车装置1上方的充气护柱2,充气护柱2包括柱帽3、警示段4、伸缩杆5和充气囊6,伸缩杆5为多节设置且竖直延伸的金属空心杆,每节空心金属杆上均设置有与充气囊6内部连接的气囊进气孔7;伸缩杆5上的金属杆数目为七个,七个金属杆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内径依次变大,相邻的金属杆的下端依次深入到下方金属杆的内部,位于最下方的金属杆底部与安装底座8连接;柱帽3设置在充气护柱2的顶部,柱帽3与伸缩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柱帽3为圆形盘,升降阻车装置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位于柱帽3下方的圆形凹槽9,圆形凹槽9的面积与柱帽3的面积相同且在柱帽3移动到地面位置时用于容纳和固定柱帽3;伸缩杆5的底部与安装底座8连接,充气囊6环绕伸缩杆5竖直设置且位于柱帽3的下方,警示段4设置在充气囊6位于地面上方部分的外侧,警示段4的外壁上设置有反光字,从而使充气护柱2起到警示的作用。
升降阻车装置1包括设置在充气护柱2底部的安装底座8和位于安装底座8下方的控制仓10,安装底座8与升降阻车装置1的内侧壁连接,安装底座8环绕充气护柱2的底部设置且与充气护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底座8包括固定圆盘11和平行设置在固定圆盘11下方的固定底盘12,固定圆盘11和固定底盘12的外圈与升降阻车装置1的内侧壁连接,固定圆盘11和固定底盘12之间设置有多个竖直延伸的固定杆13,多个固定杆1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圆盘11和固定底盘12连接且围绕着充气护柱2均匀分布,充气护柱2的底部竖直穿过固定圆盘11,伸缩杆5和充气囊6的底部均与固定圆盘11固定连接。控制仓10包括位于升降阻车装置1底部的气仓14和水平穿过升降阻车装置1侧壁的通气管15,气仓14的上端与伸缩杆5的底部连通,通气管15设置在气仓14的一侧且与气仓14的内部连通,通气管15上设置有电磁阀门16,充气囊6上设置有检测充气囊6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8与设置在控制板17上的处理器电连接且通过控制板17上的处理器控制电磁阀门16的打开和关闭,控制板17设置在气藏的下方且位于升降阻车装置1的前侧,控制板17上的处理器通过传感器线与压力传感器18连接,控制板17上的处理器通过阀门控制线与电磁阀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通过处理器接受压力传感器18的信号控制电磁阀门16打开是现有技术,压力传感器18的位置设定也是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底座8对充气护柱2进行固定,通气管15通过气仓14与伸缩杆5的顶部连通,当车辆或者其他交通工具撞击阻车升降柱使,充气护柱2上的充气囊6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车辆受到坚硬升降柱的撞击而产生的损坏,然后在撞击结束后,压力传感器18受到压力挤压,从而将传递对应的信号到处理器,然后通过处理器电磁阀门16,然后充气囊6的气体进入到伸缩杆5的内部并输送到气仓14内,经过气仓14内的缓冲气体从电磁阀门16排出,然后伸缩杆5失去充气囊6的支撑后,在柱帽3的重力和伸缩杆5的限位下,充气护柱2开始下降,最终柱帽3进入到对应的圆形凹槽9内部;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依靠重力自动降落、施工方便、占用地下空间小、撞击缓冲效果显著和不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下的升降阻车装置和设置在升降阻车装置上方的充气护柱,所述充气护柱包括柱帽、警示段、伸缩杆和充气囊,所述升降阻车装置包括设置在充气护柱底部的安装底座和位于安装底座下方的控制仓,所述伸缩杆为多节设置且竖直延伸的金属空心杆,每节空心金属杆上均设置有与充气囊内部连接的气囊进气孔,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安装底座连接,所述充气囊环绕伸缩杆竖直设置且位于柱帽的下方,所述安装底座与升降阻车装置的内侧壁连接,安装底座环绕充气护柱的底部设置且与充气护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仓包括位于升降阻车装置底部的气仓和水平穿过升降阻车装置侧壁的通气管,所述气仓的上端与伸缩杆的底部连通,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气仓的一侧且与气仓的内部连通,通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充气囊上设置有检测充气囊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设置在控制板上的处理器电连接且通过控制板上的处理器控制电磁阀门的打开和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段设置在充气囊位于地面上方部分的外侧,警示段的外壁上设置有反光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上的金属杆数目为七个,七个金属杆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内径依次变大,相邻的金属杆的下端依次深入到下方金属杆的内部,位于最下方的金属杆底部与安装底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固定圆盘和平行设置在固定圆盘下方的固定底盘,固定圆盘和固定底盘的外圈与升降阻车装置的内侧壁连接,固定圆盘和固定底盘之间设置有多个竖直延伸的固定杆,多个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圆盘和固定底盘连接且围绕着充气护柱均匀分布,所述充气护柱的底部竖直穿过固定圆盘,所述伸缩杆和充气囊的底部均与固定圆盘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气仓的下方且位于升降阻车装置的前侧,控制板上的处理器通过传感器线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控制板上的处理器通过阀门控制线与电磁阀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帽为圆形盘,所述升降阻车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位于柱帽下方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面积与柱帽的面积相同且在柱帽移动到地面位置时用于容纳和固定柱帽。
CN202022828942.2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 Active CN213978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8942.2U CN213978718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8942.2U CN213978718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8718U true CN213978718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8942.2U Active CN213978718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87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5533A (zh) * 2022-01-10 2022-05-13 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 警示机器人及其警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5533A (zh) * 2022-01-10 2022-05-13 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 警示机器人及其警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03321U (zh) 夜光防撞道路护栏
CN213978718U (zh) 一种用于交通的阻车升降柱
CN206591458U (zh) 一种单向升降式电动限高门架的防撞毁避让结构
CN211057662U (zh) 一种智慧交通的多功能路障组件
CN107190672A (zh) 一种磁性缓冲智能道路隔离带
CN109898441B (zh) 市政工程用防撞护栏
CN107012810B (zh) 一种缓冲弹性可调智能道路隔离带
KR101420587B1 (ko) 가드레일판이 구비된 지주 보강구조
CN107044096A (zh) 一种气囊缓冲道路隔离带装置
CN106245973B (zh) 预制基座式通信杆塔
CN107237281A (zh) 一种气囊缓冲智能道路隔离带
CN210975653U (zh) 一种沙漠地区用道路防撞护栏
CN107142873A (zh) 一种气囊液压缓冲智能道路隔离带
CN216156431U (zh) 一种公路边有危险区域的防护桩
CN106223700B (zh) 多抱杆通信杆塔
CN206829024U (zh) 一种高速公路柔性安全防护栏
CN210597123U (zh) 一种城市道路用防撞吸能柱结构
CN211370307U (zh) 一种多功能海上安装平台
CN210416286U (zh) 一种具有防撞击功能的充电桩
CN107165091A (zh) 一种缓冲弹性可调道路隔离带装置
CN207659875U (zh) 限高装置
CN208309463U (zh) 一种叠层变形耗能防撞护栏
CN207109644U (zh) 一种交通标志
CN218861381U (zh) 一种路口预警装置
CN216155246U (zh) 一种带有安全防护装置的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