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6083U - 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6083U
CN213976083U CN202022796797.4U CN202022796797U CN213976083U CN 213976083 U CN213976083 U CN 213976083U CN 202022796797 U CN202022796797 U CN 202022796797U CN 213976083 U CN213976083 U CN 213976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unit
feed bin
atmospheric pressure
storage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967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勇
张玲珑
彭云华
杨腾
刘昶林
冯长江
陈伯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olo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lo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lo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lo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967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6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6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6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cuum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包括料仓、真空单元、气压控制单元、滤网单元、反吹单元和自动卸料单元,所述料仓一侧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真空单元用于使料仓内部产生真空度,所述气压控制单元用于开启或关闭真空单元,当真空单元关闭时,料仓内部气压与外部大气压保持平衡,所述自动卸料单元设置在料仓的出料口处,当料仓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时,其处于关闭状态,当料仓内部气压与外部大气压平衡时,其在物料重力的作用下处于打开状态,并能够在下料完成后自动关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真空上料、全自动下料的功能,具有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寿命长、节约人力物力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上料装置属于气力输送系统的部件,现国内外均处于普遍推广阶段,该设备的应用取代了以前人工转运和倒料,有效地防止了粉尘飞扬,且结构比较简单,使用该设备具有减少了粉尘污染和节省劳动力等优点。
但是,目前所使用的真空上料装置还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与不足:首先,目前的真空上料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筒很容易堵塞,需要经常拆卸进行清洗,费时费力;其次,目前的真空上料装置均需要安装一个控制阀来控制下料,导致时序控制程序和设备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供的一种可以实现真空上料、全自动下料的功能,并且可自动清理滤筒吸附的粉尘,减少专门拆卸滤筒清洗的频率,提高工况连续工作效率的真空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包括:
料仓,所述料仓一侧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
真空单元,所述真空单元用于使料仓内部产生真空度;
气压控制单元,所述气压控制单元用于开启或关闭真空单元,当真空单元关闭时,料仓内部气压与外部大气压保持平衡;
滤网单元,所述滤网单元设置在料仓内部,用于阻隔物料进入真空单元和气压平衡单元;
反吹单元,所述反吹单元连接在滤网单元远离物料的一侧,用于滤网单元的表面清洁工作;
自动卸料单元,所述自动卸料单元设置在料仓的出料口处,当料仓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时,其处于关闭状态,当料仓内部气压与外部大气压平衡时,其在物料重力的作用下处于打开状态,并能够在下料完成后自动关闭。
优选的,所述料仓上方设有料仓盖,所述真空单元包括设置在料仓盖一侧,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的出气口,以及设置在料仓盖内部,能够开启或关闭出气口的真空切换装置。
优选的,所述真空切换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端部连接有与出气口相配合的密封板,通过密封板的左右移动能够实现开启或关闭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气压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料仓盖另一侧的气压平衡口,所述气压平衡口通过橡胶管与筒体连接,且气压平衡口内设有与气缸连接的气源管,所述气源管上设有电磁阀和过滤减压阀。
优选的,所述滤网单元包括通过硅胶垫片与料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滤筒。
优选的,所述反吹单元包括反吹气包,所述反吹气包的下端设有手动球阀,上端通过脉冲阀与滤网单元连接,所述反吹气包上还设有与压缩气源连接的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自动卸料单元包括与出料口焊接的阀体,所述阀体通过重锤连杆与阀盖转动连接,所述重锤连杆上设有位置可调的配重块,通过配重块的位置移动,能够控制阀盖在配重块作用下关闭速度的快慢。
优选的,所述料仓上还设有与气压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料位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单元的设计,能够利用真空与外部大气压的气压差,形成内部气体流动,带动粉状物料运动,从而完成粉体的输送,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工作环境的无尘化,同时杜绝了物料的浪费;通过气压控制单元的设计,能够根据料仓内的物料量控制真空单元继续上料或控制真空单元关闭进行下料,实现真空上料、全自动下料的功能;通过反吹单元的设计,可以自动清理滤筒吸附的粉尘,减少专门拆卸滤筒清洗的频率,提高工况连续工作的效率;通过自动卸料单元的设计,无需单独安装一个控制阀,能够避免增加时序控制程序和设备成本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真空上料、全自动下料的功能,具有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寿命长、节约人力物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自动卸料单元处于打开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上料装置的侧视图(自动卸料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上料装置的主视图(自动卸料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上料装置的剖视图(自动卸料单元处于打开状态,真空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切换装置关闭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切换装置打开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卸料单元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卸料单元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料仓1、进料口2、出料口3、料仓盖4、出气口5、真空切换装置6、筒体7、气缸8、密封板9、气压平衡口10、橡胶管11、气源管12、电磁阀13、过滤减压阀14、硅胶垫片15、滤筒16、反吹气包17、手动球阀18、脉冲阀19、进气口20、阀体21、重锤连杆22、阀盖23、配重块24、料位计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料仓1、真空单元、气压控制单元、滤网单元、反吹单元和自动卸料单元。
所述料仓1上方设有料仓盖4,且料仓1与料仓盖4之间通过抱箍连接,所述料仓1一侧设有进料口2,底部设有出料口3。
所述料仓盖4内设有真空单元和气压控制单元,所述气压控制单元用于开启或关闭真空单元,当真空单元开启时,能够使料仓1内部产生真空度,将物料由进料口2吸入料仓1,当真空单元关闭时,料仓1内部气压与外部大气压保持平衡,物料能够从出料口3排出,具体的,所述真空单元包括设置在料仓盖4一侧,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的出气口5,以及设置在料仓盖4内部,能够开启或关闭出气口5的真空切换装置6,所述真空切换装置6包括筒体7,所述筒体7内设有气缸8,所述气缸8活塞杆端部连接有与出气口5相配合的密封板9,通过密封板9的左右移动能够实现开启或关闭出气口5,如图6-7所示;所述气压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料仓盖4另一侧的气压平衡口10,所述气压平衡口10通过橡胶管11与筒体7连接,且气压平衡口10内设有与气缸8连接的气源管12,所述气源管12上设有电磁阀13和过滤减压阀14,通过电磁阀13能够切换气缸8的气路,从而控制气缸8的伸缩运动,即控制出气口5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滤网单元设置在料仓1内部,用于阻隔物料进入真空单元和气压平衡单元,具体的,所述滤网单元设置在料仓1与料仓盖4的连接处,包括通过硅胶垫片15与料仓1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滤筒16。
所述反吹单元连接在滤网单元远离物料的一侧,用于滤网单元的表面清洁工作,具体的,所述反吹单元包括反吹气包17,所述反吹气包17的下端设有手动球阀18,上端通过脉冲阀19与滤网单元连接,所述反吹气包17上还设有与压缩气源连接的进气口20,在吸料过程中,物料被滤筒16阻隔,部分粉尘会附着在滤筒16的表面上,长此以往,会造成滤筒16的堵塞,使吸料能力降低,当滤筒16堵塞到影响吸料能力时,脉冲阀19打开,反吹气包17的气压冲洗滤筒16,多次冲洗后可使滤筒16表面干净如初。
所述自动卸料单元设置在料仓1的出料口3处,当料仓1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时,其处于关闭状态,当料仓1内部气压与外部大气压平衡时,其在物料重力的作用下处于打开状态,并能够在下料完成后自动关闭,具体的,所述自动卸料单元包括与出料口3焊接的阀体21,所述阀体21通过重锤连杆22与阀盖23转动连接,所述重锤连杆22上设有位置可调的配重块24,通过配重块24的位置移动,能够控制阀盖23在配重块24作用下关闭速度的快慢。
进一步的,所述料仓1上还设有与气压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料位计25,当吸料到达一定量后,通过料位计25将料仓1内的物料量反馈给气压控制单元,气压控制单元关闭真空单元,停止吸料,物料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上料装置使用时,自动卸料单元的阀盖23在配重块24的重力作用下处于自动关闭状态,真空切换装置6的气缸8驱动密封板9远离出气口5,出气口5连通料仓1内部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通过真空发生装置使料仓1内部产生真空,真空状态下的料仓1通过进料口2开始吸料工作,当吸料一定时间后物料到达料位计25设定的高度时,料位计25发出一个信号,电磁阀13切换气路使气缸8推动密封板9关闭出气口5,当出气口5关闭时气压平衡口10平衡料仓1内部与外部大气压的气压平衡,料仓1内的物料重力克服配重块24的重力,推动阀盖23向下转动,即打开阀盖23下料,当下料完成后,阀盖23在配重块24的重力作用下向上转动自动关闭,重复循环上述工作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上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真空上料、全自动下料的功能,具有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寿命长、节约人力物力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1),所述料仓(1)一侧设有进料口(2),底部设有出料口(3);
真空单元,所述真空单元用于使料仓(1)内部产生真空度;
气压控制单元,所述气压控制单元用于开启或关闭真空单元,当真空单元关闭时,料仓(1)内部气压与外部大气压保持平衡;
滤网单元,所述滤网单元设置在料仓(1)内部,用于阻隔物料进入真空单元和气压平衡单元;
反吹单元,所述反吹单元连接在滤网单元远离物料的一侧,用于滤网单元的表面清洁工作;
自动卸料单元,所述自动卸料单元设置在料仓(1)的出料口(3)处,当料仓(1)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时,其处于关闭状态,当料仓(1)内部气压与外部大气压平衡时,其在物料重力的作用下处于打开状态,并能够在下料完成后自动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上方设有料仓盖(4),所述真空单元包括设置在料仓盖(4)一侧,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的出气口(5),以及设置在料仓盖(4)内部,能够开启或关闭出气口(5)的真空切换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切换装置(6)包括筒体(7),所述筒体(7)内设有气缸(8),所述气缸(8)活塞杆端部连接有与出气口(5)相配合的密封板(9),通过密封板(9)的左右移动能够实现开启或关闭出气口(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料仓盖(4)另一侧的气压平衡口(10),所述气压平衡口(10)通过橡胶管(11)与筒体(7)连接,且气压平衡口(10)内设有与气缸(8)连接的气源管(12),所述气源管(12)上设有电磁阀(13)和过滤减压阀(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单元包括通过硅胶垫片(15)与料仓(1)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滤筒(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单元包括反吹气包(17),所述反吹气包(17)的下端设有手动球阀(18),上端通过脉冲阀(19)与滤网单元连接,所述反吹气包(17)上还设有与压缩气源连接的进气口(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卸料单元包括与出料口(3)焊接的阀体(21),所述阀体(21)通过重锤连杆(22)与阀盖(23)转动连接,所述重锤连杆(22)上设有位置可调的配重块(24),通过配重块(24)的位置移动,能够控制阀盖(23)在配重块(24)作用下关闭速度的快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上还设有与气压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料位计(25)。
CN202022796797.4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Active CN213976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6797.4U CN213976083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6797.4U CN213976083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6083U true CN213976083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7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96797.4U Active CN213976083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6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58784U (zh) 一种小袋无尘投料装置
CN203294801U (zh) 间排型连续式真空上料机
CN206735401U (zh) 一种不合格ZrO2真空吸料混合回收装置
CN104150224B (zh) 吸入式粉料加料系统
CN112299016A (zh) 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CN213976083U (zh) 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CN211920162U (zh) 一种真空上料机
CN202265205U (zh) 一种高效混合真空上料装置
CN211685978U (zh) 一种粉料封闭式加料装置
CN207046444U (zh) 一种节能真空吸料机
CN213556518U (zh) 一种循环过滤系统
CN109250164A (zh) 一种快速、高精度的粉状活性炭包装机及其包装方法
CN204485513U (zh) 一种脉冲布袋收尘器
CN208482565U (zh) 球磨机筛分系统
CN219897992U (zh) 一种粉体上料机构
CN208278974U (zh) 一种新型粉料真空料斗
CN2743224Y (zh) 气压式流态化包装机
CN212067847U (zh) 一种方便快捷更换滤料的纤维球结构
CN204872947U (zh) 粉状物料自动精确称重系统
CN211337949U (zh) 反应釜粉体物料上料机
CN218985690U (zh) 一种挤出机用真空上料装置
CN218748704U (zh) 一种工程塑料粒状自动上料装置
CN216037343U (zh) 一种连续真空上料机
CN210176019U (zh) 一种新型的连接负压泵就能使用的粉体上料机
CN209631334U (zh) 一种雷蒙磨自动给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