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4352U - 甲板结构及船舶 - Google Patents
甲板结构及船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74352U CN213974352U CN202022714608.4U CN202022714608U CN213974352U CN 213974352 U CN213974352 U CN 213974352U CN 202022714608 U CN202022714608 U CN 202022714608U CN 213974352 U CN213974352 U CN 2139743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deck
- deck structure
- length direction
- joi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甲板结构及船舶,涉及船舶技术领域。该甲板结构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连接组件;第二面板间隔设置在第一面板的下方,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相较于现有的甲板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甲板结构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连接在一起,可以提升甲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进而使得该甲板结构可以承受较强的冲击载荷,以及使得该甲板结构可以在不设置有支柱的情况下,作为较大的舱室、物资装载及转运空间的顶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甲板结构可以在不设置托梁和支柱的情况下提升甲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从而便于在甲板下方布置舱室及物资装载、转运等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甲板结构及船舶。
背景技术
甲板是船舶结构中位于内底板以上的平面结构,用于封盖船内空间并将其水平分隔成层。
现有的甲板结构设计均采用单甲板结构形式,虽然甲板强度可以满足船级社规范及使用要求,但是甲板板架整体刚度较弱。如甲板受到较强的冲击载荷或甲板下需布置较大的舱室、物资装载及转运空间时,如图1和图2所示,甲板1’下表面上还需设置多个托梁2’,多个托梁2’下再设置多个支柱3’来提高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及刚度。
但是在甲板1’下设置支柱3’会导致甲板1’下方的空间布置受限,对甲板1’下的装载空间带来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板结构及船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甲板板架整体刚度较弱,当甲板受到较强的冲击载荷或甲板下需布置较大的舱室、物资装载及转运空间时,需在甲板下表面上设置多个托梁,多个托梁下再设置多个支柱来提高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及刚度,进而导致甲板下方的空间布置受限,对甲板下的装载空间带来一定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甲板结构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连接组件;
所述第二面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条形的第一隔板;
沿所述第一面板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隔板依次固定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隔板的其中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一面板的板面上,另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条形的第二隔板;
沿所述第一面板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二隔板依次固定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每个所述第二隔板均与多个所述第一隔板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二隔板的其中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一面板的板面上,另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减轻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轻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减轻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的靠近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均沿所述第一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板的靠近所述第一面板的板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均沿所述第二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甲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船舶还包括单层甲板;
所述单层甲板包括第三面板、托梁和支柱,所述托梁安装在所述第三面板的板面上,所述支柱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托梁连接,且所述支柱垂直于所述第三面板;
当所述单层甲板位于所述甲板结构的上方时,所述单层甲板中的支柱的远离所述托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甲板结构中的第一面板上;
当所述单层甲板位于所述甲板结构的下方时,所述单层甲板中的第三面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甲板结构中的第二面板的一侧,且所述单层甲板中的支柱位于所述第三面板的远离所述第二面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甲板结构及船舶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甲板结构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连接组件,第二面板间隔设置在第一面板的下方,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该甲板结构中的第一面板可以与现有的甲板结构中的甲板相同,而该甲板结构中的第二面板则可以提升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相较于现有的甲板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甲板结构通过连接组件将间隔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连接在一起,提升了甲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进而使得该甲板结构可以承受较强的冲击载荷,以及使得该甲板结构可以在不设置有支柱的情况下,作为较大的舱室、物资装载及转运空间的顶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甲板结构可以在不设置托梁和支柱的情况下提升甲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从而可以防止支柱影响甲板结构下方的空间,便于在甲板下方布置舱室及物资装载、转运等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包括上述甲板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与上述甲板结构能够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甲板结构的宽度方向上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甲板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甲板结构的宽度方向上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甲板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甲板结构中的第二面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船舶的宽度方向上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标:1’-甲板;2’-托梁;3’-支柱;1-第一面板;10-第一加强筋;2-第二面板;20-第三减轻孔;21-第二加强筋;22-第三加强筋;3-连接组件;30-第一隔板;300-第一减轻孔;31-第二隔板;310-第二减轻孔;4-第三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甲板结构包括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连接组件3。第二面板2间隔设置在第一面板1的下方,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在一起。
其中,第一面板1的远离第二面板2的一侧可以为该甲板结构的上表面,第二面板2的远离第一面板1的一侧可以为该甲板结构的下表面。在实际应用中,该甲板结构可以安装在船体的舱壁的内侧,且位于船体的内底板的上方。
该甲板结构中的第一面板1可以与现有的甲板结构中的甲板相同,而该甲板结构中的第二面板2则可以提升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与现有的甲板结构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甲板结构通过连接组件3将间隔设置的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连接在一起,提升了甲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提升了甲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进而使得该甲板结构可以承受较强的冲击载荷,以及使得该甲板结构可以在不设置有支柱的情况下,作为较大的舱室、物资装载及转运空间的顶板。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甲板结构可以在不设置托梁和支柱的情况下提升甲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从而可以防止支柱影响甲板结构下方的空间,便于在甲板下方布置舱室及物资装载、转运等空间。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甲板结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甲板板架整体刚度较弱,当甲板受到较强的冲击载荷或甲板下需布置较大的舱室、物资装载及转运空间时,需在甲板下表面上设置多个托梁,多个托梁下再设置多个支柱来提高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及刚度,进而导致甲板下方的空间布置受限,对甲板下的装载空间带来一定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间隔设置,连接组件3包括多个条形的第一隔板30。沿第一面板1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一隔板30依次固定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且多个第一隔板30的其中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第一面板1的板面上,另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第二面板2的板面上。
其中,第一面板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面板2的长度方向相同,且第一面板1的长度方向、第二面板2的长度方向、该甲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和该甲板结构所在的船舶的长度方向同向。
第一隔板30能够将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连接在一起,且第一隔板30可以在该甲板结构的宽度方向上,加强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而多个第一隔板30间隔设置可以在保证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要求和刚度要求时,防止该甲板结构过重。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整相邻两个第一隔板30之间的间距,以及通过调整第一隔板30的高度,可实现对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的调整。
其中,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可以平行设置,第一隔板30可以垂直安装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
进一步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连接组件3还包括多个条形的第二隔板31。沿第一面板1的宽度方向,多个第二隔板31依次固定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每个第二隔板31均与多个第一隔板30连接,且多个第二隔板31的其中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第一面板1的板面上,另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第二面板2的板面上。
第二隔板31能够将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连接在一起,且第二隔板31可以在该甲板结构的长度方向上,加强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而多个第二隔板31间隔设置可以在保证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要求和刚度要求时,防止该甲板结构过重。
第二隔板31的高度与第一隔板30的高度相同,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整相邻两个第二隔板31之间的间距,以及通过调整第二隔板31的高度,也可以可实现对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的调整。
因此,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甲板结构,可以通过调整相邻两个第一隔板30之间的间距、相邻两个第二隔板31之间的间距,以及调整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的间距,灵活的改变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及刚度。
进一步的,第二隔板31也可以垂直安装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隔板31均与多个第一隔板30连接,每个第一隔板30均与多个第二隔板31连接。此时多个第一隔板30和多个第二隔板31呈格栅状分布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
其中,第一隔板30与第二隔板31的连接位置处可以设置有贯穿第一隔板30两侧长度方向侧边的开口,该开口用于通过第二隔板31,且第一隔板30的该开口处与第二隔板31之间固定连接。
或者,第二隔板31与第一隔板30的连接位置处可以设置有贯穿第二隔板31两侧长度方向侧边的开口,该开口用于通过第一隔板30,且第二隔板31的该开口处与第一隔板30之间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隔板30和第二隔板31的材质均可以为金属或者合金,第一隔板30和第二隔板31的连接位置处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此外,现有的甲板结构下表面设置有托梁时,为了保证托梁的提升强度效果,托梁的尺寸通常较大,会牺牲较大一部分现有的甲板结构下方的舱室的层高。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甲板结构中的第一隔板30和第二隔板31也会牺牲部分甲板结构下方的舱室的层高,但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甲板结构采用了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甲板结构的强度,因而第一隔板30和第二隔板31的高度尺寸通常小于托梁的高度尺寸,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甲板结构中的第一隔板30和第二隔板31牺牲的舱室的层高,较现有的甲板结构中的托梁牺牲的舱室的层高更小,进而可以进一步的节约甲板结构下方的舱室的空间,便于在甲板下方布置舱室及物资装载、转运等空间。
如图3所示,第一隔板30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减轻孔300。
第一减轻孔300用于降低第一隔板30的重量,进而可以降低该甲板结构的重量,使得第一隔板30能够在提升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的同时,保证该甲板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第二隔板31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轻孔310。
第二减轻孔310用于降低第二隔板31的重量,进而可以降低该甲板结构的重量,使得第二隔板31能够在提升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的同时,保证该甲板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第二面板2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减轻孔20。
第三减轻孔20用于降低第二面板2的重量,进而可以降低该甲板结构的重量,使得第二面板2能够在提升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的同时,保证该甲板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多个第三减轻孔20的大小、形状可以不相同,第三减轻孔20的大小、个数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该甲板结构的强度预算结果合理设置。
由于第一面板1的远离第二面板2的一侧为该甲板结构的上表面,该甲板结构上表面用于支撑行人、货物等外部物体,而第二面板2的远离第一面板1的一侧为该甲板结构的下表面,且该甲板结构的下表面不需设置托梁2’和支柱3’,因而本实施例优选在第二面板2上设置第三减轻孔20,而不是在第一面板1上设置减轻孔。
如图3所示,第一面板1的靠近第二面板2的板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加强筋10,每个第一加强筋10均沿第一面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加强筋10用于增强第一面板1的强度和刚度,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该甲板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面板2的靠近第一面板1的板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加强筋21,每个第二加强筋21均沿第二面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加强筋21用于增强第二面板2的强度和刚度,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该甲板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第二面板2的板面上位于第三减轻孔20的周侧的位置处还可以安装有第三加强筋22,第三加强筋22用于增强第二面板2的位于第三减轻孔20的位置处的强度,进而可以保证第二面板2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甲板结构通过在第一面板1上设置第一加强筋10、在第二面板2上设置第二加强筋21,且通过设置有第一减轻孔300的第一隔板30和设置有第二减轻孔310的第二隔板31,将第一面板1和设置有第三减轻孔20的第二面板2连接在一起,可以提升该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以及可以保证该甲板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包括实施例一中的甲板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中的甲板结构为实施例一中的甲板结构时,该船舶中的甲板结构也可以利用连接组件3将第二面板2与第一面板1连接在一起而保证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不需在甲板结构下表面处设置支柱和托梁,进而也可以防止支柱影响甲板结构下方的空间,便于在甲板下方布置舱室及物资装载、转运等空间。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还可以包括单层甲板。单层甲板包括第三面板4、托梁2’和支柱3’,托梁2’安装在第三面板4的板面上,支柱3’的其中一端与托梁2’连接,且支柱3’垂直于第三面板4。
当单层甲板位于实施例一中的甲板结构的上方时,单层甲板中的支柱3’的远离托梁2’的一端固定在实施例一中的甲板结构中的第一面板1上。
当单层甲板位于实施例一中的甲板结构的下方时,单层甲板中的第三面板4间隔设置在实施例一中的甲板结构中的第二面板2的一侧,且单层甲板中的支柱3’位于第三面板4的远离第二面板2的一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还可以包括舱壁和内底板,舱壁沿内底板的周侧竖立固定在内底板的周侧上,当单层甲板位于甲板结构的下方时,单层甲板可以位于内底板和甲板结构之间,此时单层甲板中的支柱3’的远离托梁2’的一端可以固定在内底板上。
其中,单层甲板可以为现有的甲板结构。单层甲板的数量和实施例一中的甲板结构的数量没有限制,但实施例一中的甲板结构可以仅设置在需要甲板1’能够承受较强的冲击载荷或甲板1’下需布置较大的舱室、物资装载及转运空间的位置处。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同样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甲板板架整体刚度较弱,当甲板受到较强的冲击载荷或甲板下需布置较大的舱室、物资装载及转运空间时,需在甲板下表面上设置多个托梁,多个托梁下再设置多个支柱来提高甲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及刚度,进而导致甲板下方的空间布置受限,对甲板下的装载空间带来一定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结构包括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连接组件(3);
所述第二面板(2)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1)的下方,所述第一面板(1)和所述第二面板(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3)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1)和所述第二面板(2)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多个条形的第一隔板(30);
沿所述第一面板(1)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隔板(30)依次固定在所述第一面板(1)和所述第二面板(2)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隔板(30)的其中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一面板(1)的板面上,另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二面板(2)的板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还包括多个条形的第二隔板(31);
沿所述第一面板(1)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二隔板(31)依次固定在所述第一面板(1)和所述第二面板(2)之间;
每个所述第二隔板(31)均与多个所述第一隔板(30)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二隔板(31)的其中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一面板(1)的板面上,另一侧长度方向的侧边固定在所述第二面板(2)的板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30)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减轻孔(3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31)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轻孔(3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2)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减轻孔(2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1)的靠近所述第二面板(2)的板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加强筋(10),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0)均沿所述第一面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2)的靠近所述第一面板(1)的板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加强筋(21),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21)均沿所述第二面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
9.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甲板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还包括单层甲板;
所述单层甲板包括第三面板(4)、托梁(2’)和支柱(3’),所述托梁(2’)安装在所述第三面板(4)的板面上,所述支柱(3’)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托梁(2’)连接,且所述支柱(3’)垂直于所述第三面板(4);
当所述单层甲板位于所述甲板结构的上方时,所述单层甲板中的支柱(3’)的远离所述托梁(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甲板结构中的第一面板(1)上;
当所述单层甲板位于所述甲板结构的下方时,所述单层甲板中的第三面板(4)间隔设置在所述甲板结构中的第二面板(2)的一侧,且所述单层甲板中的支柱(3’)位于所述第三面板(4)的远离所述第二面板(2)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14608.4U CN213974352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甲板结构及船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14608.4U CN213974352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甲板结构及船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74352U true CN213974352U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7265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14608.4U Active CN213974352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甲板结构及船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7435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98449A (zh) * | 2020-11-20 | 2021-02-02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甲板结构及船舶 |
CN113998051A (zh) * | 2021-10-21 | 2022-02-01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船用门型支柱及其制备方法 |
-
2020
- 2020-11-20 CN CN202022714608.4U patent/CN2139743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98449A (zh) * | 2020-11-20 | 2021-02-02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甲板结构及船舶 |
CN113998051A (zh) * | 2021-10-21 | 2022-02-01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船用门型支柱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974352U (zh) | 甲板结构及船舶 | |
CN102438889B (zh) | 用于超大型油轮的货舱结构 | |
CN211167287U (zh) | 一种垂向槽形横舱壁 | |
CN112550605A (zh) | 一种集装箱船横舱壁支撑结构 | |
WO2019019270A1 (zh) | 一种双体居住船 | |
CN112298449A (zh) | 甲板结构及船舶 | |
KR102530022B1 (ko) | 컨테이너 적재 보조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컨테이너 운반선 및 컨테이너 하역방법 | |
CN114379703A (zh) | 一种lng船混合式货舱横舱壁结构 | |
KR102605871B1 (ko) | 래싱 브리지 | |
KR20110000590U (ko) | 개방형 횡격벽 구조를 갖는 화물 운반선 | |
KR102719526B1 (ko) | 컨테이너 적재 보조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컨테이너 운반선 및 컨테이너 하역방법 | |
KR102719525B1 (ko) | 컨테이너 적재 보조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컨테이너 운반선 및 컨테이너 하역방법 | |
CN218877508U (zh) | 一种新型散货船顶边舱肋板扶强材结构 | |
EP4316973A1 (en) | Auxiliary container loading apparatus, container carrier comprising same, and container unloading method | |
KR102605874B1 (ko) | 래싱 브리지 | |
KR102719532B1 (ko) | 컨테이너 적재 보조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컨테이너 운반선 및 컨테이너 하역방법 | |
KR102719544B1 (ko) | 컨테이너 적재 보조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컨테이너 운반선 및 컨테이너 하역방법 | |
KR102719541B1 (ko) | 컨테이너 적재 보조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컨테이너 운반선 및 컨테이너 하역방법 | |
CN219340508U (zh) | 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 |
KR102605680B1 (ko) | 래싱 브리지 | |
CN210311775U (zh) | 一种集装箱运输单元架及集装箱运输架 | |
CN115871868A (zh) | 一种新型散货船顶边舱肋板扶强材结构 | |
CN117842266A (zh) | 纸浆船专用箱型横舱壁 | |
JP5613288B1 (ja) | チップ専用船の貨物倉内構造 | |
KR20240002146A (ko) | 컨테이너 적재 보조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컨테이너 운반선 및 컨테이너 하역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