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3797U - 一种警灯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警灯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3797U
CN213973797U CN202022489818.8U CN202022489818U CN213973797U CN 213973797 U CN213973797 U CN 213973797U CN 202022489818 U CN202022489818 U CN 202022489818U CN 213973797 U CN213973797 U CN 213973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
support rod
short
ro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98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勇
程志能
刘英婕
方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98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3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3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3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包括可放置在车顶上的一组支架平台组件和与其连接的两组支撑杆组件。支架平台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台和其下方的两个橡胶软垫,警灯安装在支架平台组件的支撑台上,橡胶软垫有效阻止了车身的钣金和漆面的破坏,提高整车抗腐蚀能力,并且对警灯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支撑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长支撑杆与短支撑杆,长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台侧面相连接,中部与短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接,长支撑杆另一端与短支撑杆另一端构成扣合部,夹紧车顶盖侧面的凸起部从而实现装置的固定。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拆装便捷,稳定性高,其固定方式适用于车顶盖带流水槽结构或车顶盖有台阶面结构的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警灯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警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警灯常在出警时安装于车顶,以起到警示作用。为出警的迅速,警灯的固定与安装需方便快捷。
目前车灯类的固定结构已有较多的公开的技术方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60757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车灯固定装置,主要靠车身斜面上所开设的固定孔与勾角实现对车灯的固定;授权公告号为CN208325033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固定装置和汽车灯固定装置,车灯等照明设备在被固定件上或者照明设备的连接部分被设计成被固定件的结构,固定件的压紧组件的顶杆通过滑动可压在被固定件开口处从而锁死达到固定的作用。据目前公开的技术方案,车灯的固定方式、结构和锁止方式均较为复杂,且对车本身结构均有较高要求,对于警灯来说拆装不便利,并且也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警灯固定装置。
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包括可放置在车顶上的支架平台组件和与其连接的支撑杆组件,所述的支架平台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台和位于支撑台下方的两个橡胶软垫;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长支撑杆与短支撑杆;长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台相连接,短支撑杆的一端与长支撑杆的中部相连接,长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短支撑杆的另一端形成扣合部与车顶盖侧面的凸起部相连接。
所述的长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片,中部设置有垂直于杆面的固定凸台,另一端设置有折弯的上固定片,固定凸台与上固定片之间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的方向朝向支撑面并设有内螺孔。
所述的短支撑杆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凸台平行的连接凸台,中部的杆面设置有长圆孔,另一端设置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折弯,第二折弯垂直于第一折弯构成下固定片。
所述的支撑台的一个侧面设置有两个钩状凸起,通过螺栓可与长支撑杆一端的连接片相连接。所述的长支撑杆中部的固定凸台与短支撑杆一端的连接凸台可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的扣合部包括长支撑杆的另一端折弯的上固定片与短支撑杆的另一端折弯的下固定片构成的扣合空间。所述的长支撑杆的导向柱与短支撑杆的长圆孔通过第一螺栓配合连接,从而实现对长支撑杆与短支撑杆的连接预固定。
所述的钩状凸起的第一通孔处背焊有第三连接螺母。
所述的连接凸台的第四通孔处背焊有第四连接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警灯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警灯安装的支撑台的下方有橡胶软垫,橡胶软垫压紧在车身的车顶盖,有效阻止了车身钣金及漆面的破坏,可提高整车抗腐蚀性能力,并且对警灯起到了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该警灯固定装置安装时,先将支撑杆组件初步扣合在车顶盖侧边的凸起部;然后将第一螺栓通过长圆孔与导向柱的内螺孔对两个支撑杆进行连接预固定,长圆孔的设计可使短支撑杆在固定过程中沿圆孔长边移动,从而固定更加牢靠;再将长支撑杆与短支撑杆固定连接,使得长支撑杆通过钩在车顶盖侧边的凸起部下方的短支撑杆往下拉紧;然后将第一螺栓拧紧,将短支撑杆压紧在导向柱上;自此通过“一拉一压”的操作,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形成扣合部并夹紧车顶盖侧面的凸起部,即实现了整体结构的牢靠固定。该装置在一些通孔处背焊螺母,使装置更为实用,安装连接更为便利。。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警灯固定装置简单,实用性强,拆装便捷,稳定性高,其固定方式适用于车顶盖带流水槽结构或车顶盖有台阶面结构的车辆。
附图说明
图1为警灯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警灯固定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警灯固定装置C区域的爆炸图。
图4为警灯与警灯固定装置安装细节图。
图5为警灯和警灯固定装置的安装整体示意图。
图6为警灯固定装置的安装细节示意图。
其中:A-支架平台组件;B-支撑杆组件;1-支撑台;1.1-橡胶软垫连接通孔;1.2-第一连接螺母;1.3-第二连接螺母;1.4-警灯连接通孔;1.5-警灯固定螺母;2-长支撑杆;3-短支撑杆;3.1-长圆孔;4-橡胶软垫;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7-第三螺栓;8-连接螺杆;9-导向柱;9.1-内螺孔;10-钩状凸起;10.1-第一通孔;10.2-第三连接螺母;11-连接片;11.1-第二通孔;12-固定凸台;12.1-第三通孔;13-上固定片;14-连接凸台;14.1-第四通孔;14.2-第四连接螺母;15-下固定片;16-警灯;16.1-警灯固定螺柱;17-车顶盖;17.1-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实用新型构成限定。实施例中所述的位置关系均与附图所示一致。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警灯16的两侧各配有一组警灯固定装置,其中,一组警灯固定装置由一组支架平台组件A和两组支撑杆组件B组成,警灯16固定在两侧的支架平台组件A上,通过两侧的支撑杆组件B与车顶盖17侧面的凸起部17.1相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平台组件A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台1和位于支撑台1下方的两个橡胶软垫4;支撑杆组件B包括相互连接的长支撑杆2与短支撑杆3。
如图2所示,支撑台1的平台上开有橡胶软垫连接通孔1.1与警灯连接通孔1.4,警灯16底部的警灯固定螺柱16.1可通过警灯连接通孔1.4与警灯连接螺母1.5配合将警灯16与支撑台1连接固定,具体见图4;橡胶软垫4置于支撑台1下方,橡胶软垫4上方自带的连接螺杆8通过连接通孔1.1,与连接通孔1.1上下方的第一连接螺母1.2与第二连接螺母1.3配合将橡胶软垫4与支撑台1连接固定。支撑台1的一个侧面设置有两个钩状凸起10,钩状凸起10上开有第一通孔10.1,第三连接螺母10.2焊接在第一通孔10.1处。
如图2所示,长支撑杆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片11,连接片11上开有第二通孔11.1,第三螺栓7先后通过第二通孔11.1和第一通孔10.1与背焊的第三连接螺母10.2配合将支撑台1与长支撑杆2连接固定。
如图3所示,长支撑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折弯的上固定片13,上固定片13与连接片11之间设置有垂直于杆面的固定凸台12,固定凸台12上有第三通孔12.1;固定凸台12与上固定片13之间设置有朝向支撑面并设有内螺孔9.1的导向柱9,对应的短支撑杆3的支撑面中部开有长圆孔3.1,第一螺栓5通过长圆孔3.1与导向柱9的内螺孔9.1进行连接固定。
如图3所示,短支撑杆3一端设置有与长支撑杆2的固定凸台12相连接的连接凸台14,连接凸台14上有第四通孔14.1,第四连接螺母14.2焊接在第四通孔14.1处,第二螺栓6先后通过第三通孔12.1和第四通孔14.1与背焊的第四连接螺母14.2配合将长支撑杆2与短支撑杆3连接固定;短支撑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折弯,第二折弯垂直于第一折弯构成下固定片15。
图4、图5及图6为警灯及警灯固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下面对警灯及警灯固定装置的安装过程进行说明,以便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
在安装前,警灯固定装置的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第三螺栓7均先不进行连接固定,具体安装步骤如下所述。
第一步、先将警灯16固定连接在支架平台组件A上:将警灯16两侧底部的警灯固定螺柱16.1通过两侧的支撑台1的警灯连接通孔1.4,然后拧紧警灯连接螺母1.5,将警灯16的两侧均与支撑台1连接固定。
第二步、将长支撑杆1与支架平台组件A向连接:支撑台1的一个侧面设置有两个钩状凸起10,钩状凸起10上开有第一通孔10.1,第三连接螺母10.2焊接在第一通孔10.1处;长支撑杆2的一端为连接片11,连接片11上开有第二通孔11.1,第三螺栓7先后通过第二通孔11.1和第一通孔10.1与第三连接螺母10.2配合将支撑台1与长支撑杆2连接固定。
第三步、将支撑杆组件B固定在车顶盖17侧边的凸起部17.1处:将长支撑杆2的上固定片13与凸起部17.1的上端面平行接触并压紧,将短支撑杆3的下固定片15钩住凸起部17.1的下端面,使支撑杆组件B初步扣合在车顶盖17的凸起部17.1处;然后将第一螺栓5通过短支撑杆3的长圆孔3.1与长支撑杆2的导向柱9的内螺孔9.1相配合,对两个支撑杆进行连接预固定,此时第一螺栓5处于未完全拧紧的状态;接着将第二螺栓6先后通过第三通孔12.1和第四通孔14.1与第四连接螺母14.2配合将长支撑杆2与短支撑杆3连接固定,使得长支撑杆2往下拉紧;最后完全拧紧第一螺栓5,将短支撑杆3压紧在导向柱9上;自此,支撑杆组件B通过第一螺栓5与第二螺栓6配合的“一拉一压”的操作,上固定片13和下固定片15形成扣合部夹紧车顶盖17侧面的凸起部17.1,实现了整体结构的牢靠固定。
以上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包括可放置在车顶上的支架平台组件(A)和与其连接的支撑杆组件(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平台组件(A)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台(1)和位于支撑台(1)下方的两个橡胶软垫(4);所述的支撑杆组件(B)包括相互连接的长支撑杆(2)与短支撑杆(3);
所述的长支撑杆(2)的一端与支撑台(1)相连接;所述的长支撑杆(2)的中部与短支撑杆(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长支撑杆(2)的另一端与短支撑杆(3)的另一端构成扣合部与车顶盖(17)侧面的凸起部(17.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支撑杆(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片(11),中部设置有垂直于杆面的固定凸台(12),另一端设置有折弯的上固定片(13),固定凸台(12)与上固定片(13)之间设置有导向柱(9),导向柱(9)的方向朝向支撑面并设有内螺孔(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支撑杆(3)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凸台(12)平行的连接凸台(14),中部的杆面设置有长圆孔(3.1),另一端设置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折弯,第二折弯垂直于第一折弯构成下固定片(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台(1)的一个侧面设置有两个钩状凸起(10),通过螺栓可与长支撑杆(2)一端的连接片(1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支撑杆(2)中部的固定凸台(12)与短支撑杆(3)一端的连接凸台(14)可通过螺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合部包括长支撑杆(2)的另一端折弯的上固定片(13)与短支撑杆(3)的另一端折弯的下固定片(15)构成的扣合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支撑杆(2)的导向柱(9)与短支撑杆(3)的长圆孔(3.1)通过第一螺栓(5)配合连接,从而实现对长支撑杆(2)与短支撑杆(3)的连接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状凸起(10)的第一通孔(10.1)处背焊有第三连接螺母(10.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警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凸台(14)的第四通孔(14.1)处背焊有第四连接螺母(14.2)。
CN202022489818.8U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警灯固定装置 Active CN213973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9818.8U CN213973797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警灯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9818.8U CN213973797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警灯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3797U true CN213973797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59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9818.8U Active CN213973797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警灯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3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73797U (zh) 一种警灯固定装置
CN108725358B (zh) 一种商用车蓄电池框结构
CN109342083B (zh) 用于双轮电动平衡车安全性能测试的固定方法及夹具
CN108023044A (zh) 新能源车型蓄电池及bmu组件
CN210888069U (zh) 一种建筑模板锁定夹具
CN210147530U (zh) 一种接线盒加工用夹具
CN202758906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压装装置
CN219873803U (zh) 一种启动电池防盗结构
CN221097320U (zh) 一种工程车用减振弹簧下座
CN219740248U (zh) 一种光伏安装支座
CN219116303U (zh) 一种货架用隔板卡扣
CN220693053U (zh) 安装连接结构及光伏系统
CN215067260U (zh) 一种空中侦测用机载雷达安装结构
CN213017202U (zh) 一种安装在光伏支架中立柱抽芽螺母
CN217469813U (zh) 光伏系统安装结构及其组件固定结构与支架装配结构
CN220764575U (zh) 车篮的转换安装装置、前车架、车辆
CN215001292U (zh) 灯杆快接件
CN214492733U (zh) 一种行李架固定结构及汽车
CN212716246U (zh) 固定式门把手装置及汽车
CN212063881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卡具
CN220769861U (zh) 连接卡扣及电气设备组件
CN210800717U (zh) 一种具备安全保护机构的车载氢气瓶
CN211254865U (zh) 电梯安全钳安装座
CN219627608U (zh) 光伏板用快速安装夹具
CN220884636U (zh) 电动车用可折叠伸缩的置物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