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管间歇旋转喷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命科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离心管间歇旋转喷码装置。
背景技术
压盖离心管,即带压盖的离心管,以按压方式密封的离心管。在压盖离心管生产的最后一个工序需要对其进行喷码操作。
但是,现有的离心管喷码机构只能对离心管的管壁,按照一个方向进行喷码,由X、Y轴电机驱动离心管移载至喷码头下方进行喷码,一方面,受到此种喷码方式的限制,喷码只能打印两行信息,信息丰富度不足,另一方面,受离心管表面曲率影响较大,使得两侧信息变形较严重,最后,也无法实现在不闭合压盖的情况下对管壁进行喷码,自动化程度降低,浪费人工成本。
因此,提供一种喷码清楚完整的离心管间歇旋转喷码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管间歇旋转喷码装置,对离心管进行旋转喷涂,使得管身最大可喷涂4行信息,信息丰富度大幅提升,字符清晰好辨认,并且可实现在不闭合压盖的情况下,一个流程完成对离心管管壁的喷码工作,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管间歇旋转喷码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旋转定位支撑机构、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搬运机构、缓存气动夹爪机构和喷码头,
所述旋转定位支撑机构包括离心管装夹喷码部和连接支撑件,所述离心管装夹喷码部通过所述连接支撑件安装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部;
所述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部和支撑组件,所述旋转驱动部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部;所述旋转驱动部与其下方的所述离心管装夹喷码部相对应;
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搬运夹持部和滑轨支撑部,所述搬运夹持部通过滑轨支撑部安装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部;所述滑轨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旋转定位支撑机构与所述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之间;所述搬运夹持部将所述缓存气动夹爪机构存放的待喷码离心管搬运放置于所述离心管装夹喷码部;
所述喷码头与所述离心管装夹喷码部相对应。
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搬运机构将缓存气动夹爪机构上的待喷码离心管搬运放置在旋转定位支撑机构,又通过其上方的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使待喷码离心管在旋转定位支撑机构上旋转,喷码头对准待喷码离心管管壁进行喷码,使得管身最大可喷涂4行信息,信息丰富度大幅提升,字符清晰好辨认,并且可实现在不闭合压盖的情况下,一个流程完成对离心管管壁的喷码工作,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工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定位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撑件上;所述离心管装夹喷码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升降气缸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管装夹喷码部包括夹紧旋转载板、离心管定位件和轴承,
所述夹紧旋转载板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旋转载板具有通孔;
所述离心管定位件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通孔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待喷码离心管放置在离心管定位件中,在第一升降气缸的作用下,带动夹紧旋转载板以及离心管定位件上移,与下压的旋转驱动部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滑台和第二升降气缸,
所述支撑组件侧面具有竖直导轨;所述滑台安装在所述竖直导轨上;
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并且其活塞杆与所述滑台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驱动部固定在所述滑台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部包括电机、电机支撑座、旋转头和联轴器,
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滑台的侧面;
所述旋转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头与其下方的所述离心管定位件相对应。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电机在第二升降气缸的作用下,随着滑台向下移动,旋转头顶住待喷码离心管,带动其在离心管定位件中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搬运夹持部包括滑块、承载板、多个夹持机械手、横移气缸和纵移气缸,
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滑轨支撑部上;所述滑块具有纵向导轨;
所述承载板嵌合在所述纵向导轨中;
多个所述夹持机械手间隔固定在所述承载板上部;所述夹持机械手将所述缓存气动夹爪机构存放的待喷码离心管搬运放置于所述离心管定位件中;
所述横移气缸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支撑部上横向移动;
所述纵移气缸驱动所述承载板在所述滑块上纵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支撑部包括横移滑轨和多个支撑块,
所述横移滑轨通过多个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部,并且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撑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
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横移滑轨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在横移气缸、纵移气缸共同作用下,推动承载板横向及纵向移动,带动夹持机械手,将缓存气动夹爪机构上的待喷码离心管取下,送至离心管定位件中。
进一步的,所述缓存气动夹爪机构包括L型支撑件、夹持气缸和仿形气动手指,
所述L型支撑件固定在靠近所述喷码头一侧的所述横移滑轨一侧的工作台上;
所述夹持气缸安装在所述L型支撑件上且驱动所述仿形气动手指夹持待喷码离心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夹持气缸驱动仿形气动手指能够牢固可靠的夹持待喷码离心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离心管间歇旋转喷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定位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存气动夹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离心管间歇旋转喷码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旋转定位支撑机构1、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2、搬运机构3、缓存气动夹爪机构4和喷码头5,旋转定位支撑机构1包括离心管装夹喷码部11和连接支撑件12,离心管装夹喷码部11通过连接支撑件12安装固定在工作台上部;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2包括旋转驱动部21和支撑组件22,旋转驱动部21通过支撑组件22安装固定在工作台上部;旋转驱动部21与其下方的离心管装夹喷码部11相对应;搬运机构3包括搬运夹持部31和滑轨支撑部32,搬运夹持部31通过滑轨支撑部32安装固定在工作台上部;滑轨支撑部32设置在旋转定位支撑机构1与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2之间;搬运夹持部31将缓存气动夹爪机构4存放的待喷码离心管搬运放置于离心管装夹喷码部11;喷码头5与离心管装夹喷码部11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搬运机构3将缓存气动夹爪机构4上的待喷码离心管搬运放置在旋转定位支撑机构1,又通过其上方的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2使待喷码离心管在旋转定位支撑机构1上旋转,喷码头5对准待喷码离心管管壁进行喷码,使得管身最大可喷涂4行信息,信息丰富度大幅提升,字符清晰好辨认,并且可实现在不闭合压盖的情况下,一个流程完成对离心管管壁的喷码工作,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工成本。
具体的,旋转定位支撑机构1还包括第一升降气缸13,第一升降气缸13安装在连接支撑件12上;离心管装夹喷码部11固定在第一升降气缸13上部。
具体的,离心管装夹喷码部11包括夹紧旋转载板111、离心管定位件112和轴承113,夹紧旋转载板111与第一升降气缸13上部固定连接;夹紧旋转载板111具有通孔;离心管定位件112通过轴承113安装在通孔内。
具体的,离心管旋转驱动机构2还包括滑台23和第二升降气缸24,支撑组件22侧面具有竖直导轨;滑台23安装在竖直导轨上;第二升降气缸24安装在支撑组件22上,并且其活塞杆与滑台23顶部固定连接;旋转驱动部21固定在滑台23侧面。
具体的,旋转驱动部21包括电机211、电机支撑座212、旋转头213和联轴器214,电机211通过电机支撑座212固定在滑台23的侧面;旋转头213通过联轴器214与电机211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旋转头213与其下方的离心管定位件112相对应。
具体的,搬运夹持部31包括滑块311、承载板312、多个夹持机械手313、横移气缸314和纵移气缸315,滑块311安装在滑轨支撑部32上;滑块311具有纵向导轨;承载板312嵌合在纵向导轨中;多个夹持机械手313间隔固定在承载板312上部;夹持机械手313将缓存气动夹爪机构4存放的待喷码离心管搬运放置于离心管定位件112中;横移气缸314驱动滑块311在滑轨支撑部32上横向移动;纵移气缸315驱动承载板312在滑块311上纵向移动。
具体的,滑轨支撑部32包括横移滑轨321和多个支撑块322,横移滑轨321通过多个支撑块322固定在工作台上部,并且设置在连接支撑件12与支撑组件22之间;滑块311安装在横移滑轨321上。
具体的,缓存气动夹爪机构4包括L型支撑件41、夹持气缸42和仿形气动手指43,L型支撑件41固定在靠近喷码头5一侧的横移滑轨321一侧的工作台上;夹持气缸42安装在L型支撑件41上且驱动仿形气动手指43夹持待喷码离心管。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