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2604U - 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 - Google Patents

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2604U
CN213952604U CN202022421818.4U CN202022421818U CN213952604U CN 213952604 U CN213952604 U CN 213952604U CN 202022421818 U CN202022421818 U CN 202022421818U CN 213952604 U CN213952604 U CN 213952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al column
wall
material inlet
constructional
fix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218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德民
石建彬
徐建陇
刘洋
宋涛
秦鹏
郭利红
刘晓锋
程秀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218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2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2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2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包括:圈梁、砌体墙和构造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拉螺杆将构造柱支模体系进行固定,并与定型化入料口组成稳固的支撑体系,实现了构造柱支模体系的装配式施工,可拆卸重复使用,既节约的成本,又方便周转;定型化入料口为锥形喇叭口状结构,且通过移动式挡板对浇筑完成后的入料口进行封堵,无需剔凿进料口部位凸出的混凝土,操作方便,有效提高构造柱端部混凝土施工质量,节约人工,保护环境;通过入料口固定件呈对称式设置在定型化入料口的两侧,设置底部固定件对定型化入料口进行限位,并通过高强螺栓与构造柱模板进行连接,方便定型化入料口的拆卸与安装。

Description

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
背景技术
砖混结构教学楼由于使用功能上要求教室的开间一般为9.0m~11.7m,进深6.3m~7.2m,教学楼的横间距较大,在结构布置上,需设置跨度大于等于6m的大梁支承于纵向砖墙上这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承载力均产生不利的影响。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当梁跨度大于6m时,240厚砖墙的支承处宜设壁柱或其他加强措施。如果在大梁支承处设置砖壁柱,这虽然在刚度、稳定性及承载力上满足了结构安全要求,但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无论壁柱设于教室还是走廊,对教室这样一种人员密集、人流量大的建筑物来说,在使用过程中对人流交通的影响是很大的,也容易发生碰伤等安全事故,同时也影响建筑物的室内美观,因此建筑上要求取消该壁柱。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然而,构造柱施工过程中,传统构造柱模板支撑架体采用钢管搭设固定架,投料口采用木质投料口,安装周转困难,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并且支撑架固定效果不够好,造成构造柱成型质量差。在构造柱投料口内剩余混凝土形成的牛腿无法利用,后期需要人工剔打,剔打后表面形成蜂窝面。
为此,研发一种实施简单、构造柱施工成型质量好,确保、结构安全的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
这种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包括圈梁、砌体墙和构造柱;圈梁位于砌体墙顶部,构造柱顶部伸入圈梁中,构造柱的主体嵌所述的砌体墙内;砌体墙上预留有马牙搓;在所述构造柱与砌体墙中均水平放置有拉结筋;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模型为构造柱支模体系,混凝土浇筑完成的构造柱与砌体墙形成整体;所述的构造柱支模体系包括构造柱模板、方木、硬质PVC管、对拉螺杆、定型化入料口和海绵条;构造柱模板顶部一侧设置有定型化入料口;所述构造柱模板紧贴砌体墙布置,所述构造柱模板外侧设置有海绵条,所述海绵条外侧沿竖直方向布置有若干根方木,所述方木外侧水平设置有若干根硬质PVC管,每根对拉螺杆两端均延伸至硬质PVC管外,所述的硬质PVC管上预留有螺栓孔,对拉螺杆两端均穿过螺栓孔后通过对拉螺杆上的螺母固定在硬质PVC管上;对拉螺杆从砌体墙一侧的构造柱模板的两端向砌体墙方向穿过,直至穿过位于砌体墙另一侧的构造柱模板的两端,形成对拉的模板固定结构;所述的定型化入料口包括入料口、入料口固定件、底部固定件、移动式挡板和挡板固定件;所述的入料口通过加强螺栓与入料口固定件及底部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式挡板在与挡板固定件的接触面上水平布置有两条平行的连接凹槽,连接凹槽内设置有滑槽和滑块;挡板固定件上预留有孔洞,连接螺杆穿过孔洞与滑块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圈梁下部设置有钢筋笼,且钢筋笼与圈梁通过锚固方式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拉结筋沿砌体墙高度方向每隔100~500mm设置一处,且拉结筋的两端伸入砌体墙内的深度均在1000mm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对拉螺杆沿构造柱模板的高度方向布置有若干组,位于最下方的一组对拉螺杆与地面的距离在250~300mm范围内;每组所述的对拉螺杆对应连接有两根平行布置的硬质PVC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型化入料口为锥形喇叭口状结构,定型化入料口通过螺栓与构造柱模板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式挡板可相对于挡板固定件左右移动,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移动式挡板打开;当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移动式挡板水平推移,至封堵入料口。
作为优选,连接凹槽断面呈凸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拉螺杆将构造柱支模体系进行固定,并与定型化入料口组成稳固的支撑体系,实现了构造柱支模体系的装配式施工,可拆卸重复使用,既节约的成本,又方便周转。
2)定型化入料口为锥形喇叭口状结构,且通过移动式挡板对浇筑完成后的入料口进行封堵,无需剔凿进料口部位凸出的混凝土,操作方便,有效提高构造柱端部混凝土施工质量,节约人工,保护环境。
3)本实用新型通过入料口固定件呈对称式设置在定型化入料口的两侧,设置底部固定件对定型化入料口进行限位,并通过高强螺栓与构造柱模板进行连接,方便定型化入料口的拆卸与安装,实现了对装置的重复循环使用,可周转性强,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柱支模体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柱支模体系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柱支模体系侧部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型化入料口结构示意图;
图6为移动式挡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圈梁、2-构造柱、3-砌体墙、4-马牙槎、5-拉结筋、6-构造柱模板、7-方木、8-硬质PVC管、9-对拉螺杆、10-定型化入料口、11-钢筋笼、12-海绵条、13-入料口、14-入料口固定件、15-加强螺栓、16-底部固定件、17-移动式挡板、18-连接凹槽、19-挡板固定件、20-滑槽、21-滑块、22-连接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包括圈梁1、砌体墙3和构造柱2,砌体墙3砌筑成马牙搓4形状,在构造柱2与砌体墙3中水平放置有拉结筋5,构造柱2采用构造柱支模体系进行施工,待构造柱2混凝土浇完成后与砌体墙3形成整体;
如图2至图4所示,构造柱支模体系包括构造柱模板6、方木7、硬质PVC管8、对拉螺杆9、定型化入料口10、海绵条12,其中一侧的构造柱模板6顶部设置有定型化入料口10;构造柱模板6紧贴砌体墙3布置,构造柱模板6外侧设置有海绵条12,海绵条12外侧沿竖直方向布置有若干根方木7,方木7外侧水平设置有若干根硬质PVC管8,硬质PVC管8预留有螺栓孔,对拉螺杆9两端伸出硬质PVC管8,并从砌体墙3一侧的构造柱模板6的两端向砌体墙3方向穿过,直至穿过位于砌体墙3另一侧的构造柱模板6的两端,拧紧对拉螺杆9,形成对拉的模板固定结构。
如图5所示,定型化入料口10包括入料口13、入料口固定件14、底部固定件16、移动式挡板17、挡板固定件19,入料口13通过加强螺栓15与入料口固定件14和底部固定件16进行固定连接;移动式挡板17在与挡板固定件19接触面上水平布置有两条平行的连接凹槽18,连接凹槽18断面呈凸字形;如图6所示,连接凹槽18内设置有滑槽20和滑块21,滑块21可沿滑槽20左右移动,连接螺杆22穿过挡板固定件19预留的孔洞,并与滑块21进行连接。
圈梁1下部设置有钢筋笼11,且钢筋笼11与圈梁1通过锚固方式相连接。
拉结筋5沿砌体墙3高度方向每隔100~500mm范围内设置,且拉结筋5的两端伸入砌体墙3内的深度在1000mm以上。
对拉螺杆9沿上下方向布置有若干组,位于最下方的一组对拉螺杆9与地面的距离在250~300mm范围内;每组的对拉螺杆9对应有两根平行布置的硬质PVC管8。
定型化入料口10呈为锥形喇叭口状结构设置,定型化入料口10通过螺栓与构造柱模板6进行可拆卸连接。
移动式挡板17可相对于挡板固定件19左右移动,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将移动式挡板17打开,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将移动式挡板17水平推移,封堵入料口。

Claims (7)

1.一种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圈梁(1)、砌体墙(3)和构造柱(2);圈梁(1)位于砌体墙(3)顶部,构造柱(2)顶部伸入圈梁(1)中,构造柱(2)的主体嵌所述的砌体墙(3)内;砌体墙(3)上预留有马牙搓(4);在所述构造柱(2)与砌体墙(3)中均水平放置有拉结筋(5);构造柱(2)的混凝土浇筑模型为构造柱支模体系,混凝土浇筑完成的构造柱(2)与砌体墙(3)形成整体;
所述的构造柱支模体系包括构造柱模板(6)、方木(7)、硬质PVC管(8)、对拉螺杆(9)、定型化入料口(10)和海绵条(12);构造柱模板(6)顶部一侧设置有定型化入料口(10);所述构造柱模板(6)紧贴砌体墙(3)布置,所述构造柱模板(6)外侧设置有海绵条(12),所述海绵条(12)外侧沿竖直方向布置有若干根方木(7),所述方木(7)外侧水平设置有若干根硬质PVC管(8),每根对拉螺杆(9)两端均延伸至硬质PVC管(8)外,所述的硬质PVC管(8)上预留有螺栓孔,对拉螺杆(9)两端均穿过螺栓孔后通过对拉螺杆(9)上的螺母固定在硬质PVC管(8)上;对拉螺杆(9)从砌体墙(3)一侧的构造柱模板(6)的两端向砌体墙(3)方向穿过,直至穿过位于砌体墙(3)另一侧的构造柱模板(6)的两端,形成对拉的模板固定结构;
所述的定型化入料口(10)包括入料口(13)、入料口固定件(14)、底部固定件(16)、移动式挡板(17)和挡板固定件(19);所述的入料口(13)通过加强螺栓(15)与入料口固定件(14)及底部固定件(16)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式挡板(17)在与挡板固定件(19)的接触面上水平布置有两条平行的连接凹槽(18),连接凹槽(18)内设置有滑槽(20)和滑块(21);挡板固定件(19)上预留有孔洞,连接螺杆(22)穿过孔洞与滑块(2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圈梁(1)下部设置有钢筋笼(11),且钢筋笼(11)与圈梁(1)通过锚固方式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结筋(5)沿砌体墙(3)高度方向每隔100~500mm设置一处,且拉结筋(5)的两端伸入砌体墙(3)内的深度均在1000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拉螺杆(9)沿构造柱模板(6)的高度方向布置有若干组,位于最下方的一组对拉螺杆(9)与地面的距离在250~300mm范围内;每组所述的对拉螺杆(9)对应连接有两根平行布置的硬质PVC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化入料口(10)为锥形喇叭口状结构,定型化入料口(10)通过螺栓与构造柱模板(6)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挡板(17)可相对于挡板固定件(19)左右移动,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移动式挡板(17)打开;当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移动式挡板(17)水平推移,至封堵入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其特征在于:连接凹槽(18)断面呈凸字形。
CN202022421818.4U 2020-10-27 2020-10-27 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 Active CN213952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1818.4U CN213952604U (zh) 2020-10-27 2020-10-27 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1818.4U CN213952604U (zh) 2020-10-27 2020-10-27 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2604U true CN213952604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5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21818.4U Active CN213952604U (zh) 2020-10-27 2020-10-27 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2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6731B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楼层模板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643938B (zh) 煤矿深井巷道光面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50060A (zh) 基于装配式连墙件外墙脚手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7859435A (zh) 一种全装配轻钢结构围墙系统及组装方法
CN113389379A (zh) 一种具有独立支撑后浇带楼板的施工方法
CN201908380U (zh)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小拟框架结构
CN109024676A (zh) 一种现浇综合管廊的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3952604U (zh) 构造柱框架砖混组合结构造型外墙
CN113323189A (zh) 一种基于槽钢连接件的装配式保温节能剪力墙及实施方法
CN204780635U (zh) 一种超宽变截面连续梁0#块固结及解除施工结构
CN114277672B (zh)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15291438U (zh) 后浇带独立支撑结构
CN214116678U (zh) 一种装配式胎膜
CN211228607U (zh) 构筑物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与底板整体成型施工结构
CN212866842U (zh) 一种框构式建筑脚手架
CN105422140A (zh) 井巷工程混凝土支护施工用支模装置
CN219691021U (zh) 一种用于临空alc墙板施工工具
CN217500229U (zh) 用于坑中坑单边支模结构体系
CN210194680U (zh) 用于城市明挖隧道的满堂支护结构
CN212358267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导墙轻量化模板支撑体系装置
CN214195509U (zh) 一种脚手架与清水混凝土结构的拉结装置
CN210263917U (zh) 一种混凝土仓顶锥壳与仓顶室钢模板一体化支撑系统
CN211816354U (zh) 装配式预制板免拆薄板胎膜复合式固定体系
CN220133513U (zh) 一种爬模的一体化集成式操作平台装置
KR200426155Y1 (ko) 토담집의 벽체 건축용 거푸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