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9968U - 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9968U
CN213929968U CN202022715227.8U CN202022715227U CN213929968U CN 213929968 U CN213929968 U CN 213929968U CN 202022715227 U CN202022715227 U CN 202022715227U CN 213929968 U CN213929968 U CN 213929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annular
air bag
annular ai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52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川振
孙超
毕金灿
刘兴延
丁熠
林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eco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teco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ecol Corp filed Critical Steco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7152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9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9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99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非开挖修复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通过在支撑筒上套设环形气囊,环形气囊充气后实现了支撑筒上连接缝隙的密封,通过将软管套于环形气囊上,再利用绑带进行绑扎,实现了软管与环形气囊之间的软连接,使得软管绑扎处密封效果更好。环形气囊的设置不仅解决了支撑筒连接缝隙处的漏气问题,同时解决了软管绑扎褶皱处漏气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软管扎头的密封效果,有利于压缩空气的填充,并有利于提高管道的最终修复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非开挖修复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下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也随时得到发展,在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中,紫外光固化非开挖修复技术是指采用机械牵引力将浸满感光树脂的软管拖入待修复的管道,灌注压缩空气使软管紧贴管道内壁,通过紫外光灯照射使树脂在管道内部固化,形成高强度内衬树脂新管的管道整段内衬修复技术。在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过程中,尤其针对大管径管道修复时,软管两端的支撑筒通常由两个半圆弧的壳体组装而成,两个半圆弧的壳体组装成圆柱状的支撑筒后,在两个半圆弧的连接处往往存在一定的缝隙,软管套在支撑筒上,需要做好密封处理措施才能确保灌注压缩空气时软管不会漏气。现有的密封处理方式通常为软管端部套于支撑筒上,然后采用绑带将软管绑扎于支撑筒上,现有的上述密封方式为硬接触密封,一方面并不能完全密封支撑筒上的缝隙而发生漏气,另一方面软管绑扎于支撑筒上时,软管绑扎的褶皱处也往往存在密封不严而漏气的现象,从而影响压缩空气的填充,进而影响管道的修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密封不严而产生漏气从而影响管道修复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包括:
支撑筒,由两个半圆弧形壳体组装而成,两个半圆弧形壳体之间存在连接缝隙;
环形气囊,套设于所述支撑筒的外表面上,所述环形气囊的外部套设用于固化修复的软管,所述环形气囊用于密封所述连接缝隙;
绑带,绑扎于所述软管的外表面用于将所述软管与所述环形气囊固定于所述支撑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用于限制所述环形气囊沿所述支撑筒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凸棱为环形凸棱。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缝隙处设置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筒的端部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充气接口和导线接口,所述环形气囊位于所述充气接口和所述导线接口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气囊的表面设有充气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通过在支撑筒上套设环形气囊,环形气囊充气后实现了支撑筒上连接缝隙的密封,通过将软管套于环形气囊上,再利用绑带进行绑扎,实现了软管与环形气囊之间的软连接,使得软管绑扎处密封效果更好。环形气囊的设置不仅解决了支撑筒连接缝隙处的漏气问题,同时解决了软管绑扎褶皱处漏气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软管扎头的密封效果,有利于压缩空气的填充,并有利于提高管道的最终修复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筒;11、连接缝隙;12、凸棱;13、充气接口;14、导线接口;2、环形气囊;3、绑带;4、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周向”、“径向”、“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连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包括支撑筒1、环形气囊2以及绑带3,支撑筒1由两个半圆弧形壳体组装而成,两个半圆弧形壳体之间存在连接缝隙11;环形气囊2套设于支撑筒1的外表面上,环形气囊2的外部套设用于固化修复的软管4,环形气囊2用于密封连接缝隙11;绑带3绑扎于软管4的外表面用于将软管4与环形气囊2固定于支撑筒1上。
具体地,支撑筒1的结构有一体成型的,也有组装而成的。尤其针对大管径的管道修复时,由于支撑筒1需要放置于井下管道口进行作业,因此,为了方便支撑筒1下放至井内,便于在管道口进行支撑筒1的安装,通常由两个半圆弧形壳体组装成支撑筒1,组装之后的支撑筒1在两个半圆弧形壳体之间往往存在连接缝隙1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4的两端通过圆柱状的支撑筒1进行固定,圆柱状支撑筒1两个半圆弧形壳体之间存在连接缝隙11,环形气囊2套设于组装之后的圆柱状支撑筒1的外表面上,实现了连接缝隙11的密封。同时,用于固化修复的软管4套于环形气囊2的外表面上,环形气囊2充气后将软管4的端口撑开,环形气囊2与软管4均为弹性可变形的材质,因此,二者的接触属于软接触,在环形气囊2充气后二者之间可以实现良好的密封。再通过绑带3在软管4的外部进行绑扎,绑带3绕支撑筒1的周向绑扎多圈,以对软管4进行进一步固定,同时也对环形气囊2进行固定,防止其在支撑筒1上发生移动。同时,在绑带3的绑扎作用力下,支撑筒1的两个半圆弧形壳体之间的连接缝隙11将逐步缩小,实现密封。
可选地,绑带3可以是任何可用的材质,如橡胶绑带、铁丝、布条绑带等,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在支撑筒1上套设环形气囊2,环形气囊2充气后实现了支撑筒1上连接缝隙11的密封,通过将软管4套于环形气囊2上,再利用绑带3进行绑扎,实现了软管4与环形气囊2之间的软连接,使得软管4绑扎处密封效果更好。环形气囊2的设置不仅解决了支撑筒1连接缝隙11处的漏气问题,同时解决了软管4绑扎褶皱处漏气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软管4扎头的密封效果,有利于压缩空气的填充,并有利于提高管道的最终修复质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筒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棱12,凸棱12用于限制环形气囊2沿支撑筒1轴向移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撑筒1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凸棱12可以是间断的多个凸点,多个凸点布设于支撑筒1的外表面上以增大支撑筒1与环形气囊2之间的摩擦,从而限制环形气囊2沿支撑筒1轴向移动。当然,凸棱12还可以为连续的肋条。肋条可与支撑筒1一体成型,也可为通过一定连接方式外接于支撑筒1的表面上。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凸棱12为环形凸棱12。
环形的凸棱12凸出设置于支撑筒1的表面,其直径大于支撑筒1的外径,环形的凸棱12可设置为一条以上,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设置两条环形的凸棱12,当环形气囊2套设于支撑筒1外表面上处于充气状态时,环形气囊2与环形凸棱12接触的位置将会适应凸棱12的形状而发生弹性形变,凸棱12将阻碍环形气囊2沿支撑筒1外表面上的移动,从而确保了稳定的密封效果。
如图2所示,连接缝隙11处设置有密封胶条(图中未示出)。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加强扎头结构的密封效果,在支撑筒1的两个半圆弧形壳体之间的连接缝隙11处设置密封胶条。可选地,密封胶条可以通过一定方式直接固定于连接缝隙11处,当然,为了实现更牢固的密封,可在两个半圆弧形壳体的连接缝隙11处沿轴向设置凹槽结构用于放置密封胶条,密封胶条安装于凹槽结构中,当绑带3对软管4和环形气囊2进行绑扎时,连接缝隙11逐步缩小,同时密封胶条在绑扎力的作用下,随着连接缝隙11的逐步缩小也将被挤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连接缝隙11处进一步实现了良好的密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筒1的端部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充气接口13和导线接口14,环形气囊2位于充气接口13和导线接口14的一侧。
设置于支撑筒1上的充气接口13用于连接充气管以填充压缩空气,导线接口14用于管道修复装置相关的导线穿过。充气接口13和导线接口14通常凸出于支撑筒1的表面,环形气囊2套设于支撑筒1上时,环形气囊2位于充气接口13和导线接口14的一侧,即环形气囊2套设时避开了充气接口13和导线接口14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环形气囊2的表面设有充气孔(图中未示出)。
具体地,环形气囊2为可充放气、可循环使用的气囊,环形气囊2的表面设置有充气孔。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筒1的外端还设有端盖(图中未示出)。
当进行软管4密封绑扎时,首先将未充气状态的环形气囊2套于支撑筒1外表面上,然后将软管4套于环形气囊2的外表面上,接着通过环形气囊2上的充气孔对其进行充气,充气的量在环形气囊2的最大充气量范围之内,且以能够实现连接缝隙11的良好密封为宜,充气过少将会影响连接缝隙11的密封效果,充气过饱和将会影响软管4最后的绑扎且会减少环形气囊2对连接缝隙11的覆盖面积,影响密封效果。随着环形气囊2的充气,软管4端部的开口将逐渐被撑开。充气结束后,再使用绑带3在软管4外周进行绑扎,以实现软管4的固定,防止其从环形气囊2上滑脱。绑扎结束后,整个软管4扎头装置完成密封处理工作。通过在支撑筒1上套设环形气囊2,环形气囊2充气后实现了支撑筒1上连接缝隙11的密封,通过将软管4套于环形气囊2上,再利用绑带3进行绑扎,实现了软管4与环形气囊2之间的软接触连接,使得软管4绑扎处密封效果更好。环形气囊2的设置不仅解决了支撑筒1连接缝隙11处的漏气问题,同时解决了软管4绑扎褶皱处漏气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软管4扎头的密封效果,有利于压缩空气的填充,并有利于提高管道的最终修复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筒,由两个半圆弧形壳体组装而成,两个半圆弧形壳体之间存在连接缝隙;
环形气囊,套设于所述支撑筒的外表面上,所述环形气囊的外部套设用于固化修复的软管,所述环形气囊用于密封所述连接缝隙;
绑带,绑扎于所述软管的外表面用于将所述软管与所述环形气囊固定于所述支撑筒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用于限制所述环形气囊沿所述支撑筒轴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为环形凸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缝隙处设置有密封胶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的端部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充气接口和导线接口,所述环形气囊位于所述充气接口和所述导线接口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的表面设有充气孔。
CN202022715227.8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29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5227.8U CN213929968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5227.8U CN213929968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9968U true CN213929968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71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522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29968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9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1891U (zh) 一种管道封堵装置
CN107947061B (zh) 固线装置
US7845372B2 (en) Bladderless pipeliner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EP2593610B1 (en) Manhole with a manhole lin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lining the manhole
CN208703398U (zh) 一种油气储运管道封堵器
US10518583B2 (en) Inner tube
CN210318897U (zh) 一种建筑管道防漏结构
US5503188A (en) Inflatable air bag pipeline stopper
US20170276285A1 (en) Main/Lateral Connection Liner with Resin Putty Mainline Portion
CN213929968U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装置的软管扎头
US4377184A (en) Plug
US200200839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a pipeline
CN112944064A (zh) 管道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
CN213632949U (zh) 一种塑料管道高压充气夹具
CN214444020U (zh) 一种不锈钢管道焊接充氩气装置
CN212774209U (zh) 一种用于固井井口的密封装置
TWI549805B (zh) Branch tube lining method and branch pipe lining device
US20210131603A1 (en) Pipeline Repair Assembly and Method Having Hydrophilic Containment Bands
CN211083272U (zh) 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
CN212509532U (zh) 充气式高效密封结构
CN206159493U (zh) 气嘴焊接式充气密封带
CA2852227A1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forming a liner
JP4232107B2 (ja) 管内補修装置
CN210398117U (zh) 过压堵漏器
CN214889480U (zh) 管道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