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8678U -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8678U
CN213928678U CN202022691731.9U CN202022691731U CN213928678U CN 213928678 U CN213928678 U CN 213928678U CN 202022691731 U CN202022691731 U CN 202022691731U CN 213928678 U CN213928678 U CN 213928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oil
hole
cylinde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17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丝琦
方彬
方景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angxian Gongqiao Chemic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angxian Gongqiao Chemic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angxian Gongqiao Chemic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angxian Gongqiao Chemic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917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8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8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8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包括油底壳,油底壳内盛有润滑油,油底壳的前后侧壁之间连接曲柄连杆装置,油底壳顶部连接活塞筒,活塞筒顶部开设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连接进气阀,活塞筒顶部开设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连接排气阀,活塞筒内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底部有盛油筒,盛油筒内有第二活塞,盛油筒的侧壁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有第一单向阀。本装置通过曲柄连杆装置实现第一活塞的上下移动,进而压缩气体,使第二活塞上下方产生压力差从而使第二活塞上下移动,压迫盛油筒内的润滑油并将其从第一单向阀喷射出来,喷射而出的润滑油能够均匀的润滑活塞筒的内壁,有效防止了第一活塞出现移动受阻而卡死的情况,提高了润滑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活塞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转化为高压气体的流体装置,从古人为了生火使炉火旺盛制造出的风箱到现代社会的活塞式压缩机,压缩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是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一大动力,作为压缩机不同类别中被使用得最多的类别,活塞式压缩机对制冷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难以磨灭的作用,活塞式压缩机能够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对气体进行压缩,并将高压气体排入气体容器内以供使用,作为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工作部分,活塞成为了关键,只有使活塞正常工作,才能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为了保证活塞能在活塞筒内移动顺畅,人们通常会使用润滑油对活塞筒内壁进行润滑,传统的压力润滑结构复杂,主要依靠油泵强制输送润滑油,油泵损坏时的维修和替换十分不便,而传统的飞溅润滑通过曲轴甩油飞溅至活塞筒内壁,供油量难以控制,润滑油的润滑还很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包括上端开口的上小下大的油底壳,油底壳的上部内腔和下部内腔分别呈圆台形和圆柱形,油底壳内盛有润滑油,油底壳的前后侧壁之间轴承连接有曲柄连杆装置,油底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的活塞筒,活塞筒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单向的进气阀,活塞筒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单向的排气阀,排气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排气接口,排气接口上连接有排气管道与高压气体容器相连,活塞筒内配合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盛油筒,第一活塞的顶部中间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与盛油筒的内部连通,盛油筒内配合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盛油筒的底部对应第二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固定连接有竖向的活塞杆,活塞杆与第二通孔密封接触配合,活塞杆的顶部与第一活塞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底部与曲柄连杆装置的上端铰链连接,盛油筒的侧壁靠近下端处开设有数个环形均匀分布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所述的曲柄连杆装置包括曲轴和连杆,曲轴与盛油筒的前后侧壁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连杆下端与曲轴转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活塞杆的下端铰链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所述的盛油筒内壁的同一高度固定连接有数块限位块,限位块均位于第二活塞底部与盛油筒内的润滑油液面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所述的第一活塞的底部与第二活塞的顶部通过数个弹簧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所述的第四通孔的外端均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所述的油底壳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位于油底壳内润滑油液面的上方,注油孔内密封接触配合有塞子。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所述的活塞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孔道,第一孔道上端与第二活塞和盛油筒内润滑油液面之间的空腔连通,连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孔道,第二孔道的下端始终与油底壳内的润滑油相连,第一孔道的下端与第二孔道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弯管,第一孔道内靠近上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所述的第一活塞的侧壁靠近上端处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刮油环,刮油环的外侧与活塞筒内壁密封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气体压缩时,先从进气阀吸入待压缩气体,本装置外部的电机装置控制曲柄连杆装置转动,曲柄连杆装置会推动其上端的活塞杆和第一活塞向上移动,从而将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以供使用,由于压缩过程中第一活塞上部的气体压力不断增大,高压气体通过第二通孔传递到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之间的空腔内,形成高压区,由于第二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力大于其下方气体的压力,在压力的推动下,第二活塞开始向下移动并逐渐压缩其下方的空气,随着第二活塞下方的气体压力不断增大,盛油筒内的润滑油将通过第一单向阀被挤压出去,并随着第一活塞的上移被均匀喷射到活塞筒的内壁,实现对活塞筒内壁的均匀润滑;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曲柄连杆装置实现第一活塞的上下移动,进而压缩气体,稳定可靠;使第二活塞上下方产生压力差从而使第二活塞上下移动,压迫盛油筒内的润滑油并将其从第一单向阀喷射出来,不需要油泵的强制动力输送,减少了润滑成本;从第一单向阀中喷射而出的润滑油能够均匀的润滑活塞筒的内壁,有效防止了第一活塞出现移动受阻而卡死的情况,提高了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如图所示,包括上端开口的上小下大的油底壳1,油底壳1的上部内腔和下部内腔分别呈圆台形和圆柱形,油底壳1内盛有润滑油,油底壳1的前后侧壁之间轴承连接有曲柄连杆装置,油底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的活塞筒3,活塞筒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单向的进气阀7,活塞筒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单向的排气阀28,排气阀2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排气接口26,排气接口26上连接有排气管道与高压气体容器相连,活塞筒3内配合连接有第一活塞5,第一活塞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盛油筒16,第一活塞5的顶部中间处开设有第一通孔6与盛油筒16的内部连通,盛油筒16内配合连接有第二活塞21,第二活塞21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23,盛油筒16的底部对应第二通孔23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25,第三通孔25内固定连接有竖向的活塞杆10,活塞杆10与第二通孔23密封接触配合,活塞杆10的顶部与第一活塞5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活塞杆10的底部与曲柄连杆装置的上端铰链连接,盛油筒16的侧壁靠近下端处开设有数个环形均匀分布的第四通孔17,第四通孔17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18。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气体压缩时,先从进气阀7吸入待压缩气体,本装置外部的电机装置控制曲柄连杆装置转动,曲柄连杆装置会推动其上端的活塞杆10和第一活塞5向上移动,从而将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以供使用,由于压缩过程中第一活塞5上部的气体压力不断增大,高压气体通过第二通孔6传递到第二活塞21与第一活塞5之间的空腔内,形成高压区,由于第二活塞21上方气体的压力大于其下方气体的压力,在压力的推动下,第二活塞21开始向下移动并逐渐压缩其下方的空气,随着第二活塞21下方的气体压力不断增大,盛油筒16内的润滑油将通过第一单向阀18被挤压出去,并随着第一活塞5的上移被均匀喷射到活塞筒3的内壁,实现对活塞筒3内壁的均匀润滑;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曲柄连杆装置实现第一活塞5的上下移动,进而压缩气体,稳定可靠;使第二活塞21上下方产生压力差从而使第二活塞21上下移动,压迫盛油筒16内的润滑油并将其从第一单向阀18喷射出来,不需要油泵的强制动力输送,减少了润滑成本;从第一单向阀18中喷射而出的润滑油能够均匀的润滑活塞筒3的内壁,有效防止了第一活塞5出现移动受阻而卡死的情况,提高了润滑效果。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曲柄连杆装置包括曲轴14和连杆13,曲轴14与盛油筒16的前后侧壁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连杆13下端与曲轴14转动连接,连杆13另一端与活塞杆10的下端铰链连接。通过曲轴14与连杆13的配合,将曲轴1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一活塞5的上下往复运动,以向活塞筒3内的气体加压,实现增压功能。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盛油筒16内壁的同一高度固定连接有数块限位块24,限位块24均位于第二活塞21底部与盛油筒16内的润滑油液面之间。盛油筒16内壁均固定连接数块有限位块24,限位块24能够有效防止第二活塞21在受到过大压力时下移至润滑油液中,导致第二活塞21复位之后顶部滞留有润滑油,从而造成润滑油浪费。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活塞5的底部与第二活塞21的顶部通过数个弹簧22固定连接。第一活塞5的底部与第二活塞21的顶部之间设有数个弹簧22,第二活塞21受压力下移之后,由于弹簧22此时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弹簧22的拉力有利于第二活塞21向上移动,使第二活塞21复位变得更加容易,提高了装置可靠性。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四通孔17的外端均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19。第四通孔17的外端均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19,雾化喷头19能将被挤出第一单向阀18的润滑油雾化为油雾喷出,使润滑油能够更加均匀的喷洒在活塞筒3的内壁,有效防止了第一活塞5与活塞筒3内壁之间因为润滑不均而导致第一活塞5的上下移动受阻,提高了本装置的润滑效果。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油底壳1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位于油底壳内润滑油液面的上方,注油孔内密封接触配合有塞子。油底壳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注油孔26,注油孔26内设有塞子2,使用者可以通过注油孔26往油底壳1内添加润滑油,方便快捷。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活塞杆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孔道11,第一孔道11上端与第二活塞21和盛油筒16内润滑油液面之间的空腔连通,连杆1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孔道12,第二孔道12的下端始终与油底壳1内的润滑油相连,第一孔道11的下端与第二孔道12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弯管4,第一孔道11内靠近上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20。第一活塞5在活塞筒3内向下移动吸入气体时,第二活塞21上方的气体压力减小,此时第二活塞21在盛油筒16内向上移动,第二活塞21与盛油筒16内的润滑油液面之间的气压减小,因此油底壳1内的润滑油便会被压入第二孔道12内,通过弯管4和第一孔道11进入盛油筒16内,实现对盛油筒16内润滑油的补充,有效防止了盛油筒16内油量不够导致无法润滑,第二单向阀20有效防止了盛油筒16内油液被挤入油底壳1内,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活塞5的侧壁靠近上端处开设有环形凹槽8,环形凹槽8内安装有刮油环9,刮油环9的外侧与活塞筒3内壁密封接触配合。第一活塞5的侧壁靠近上端处开设有环形凹槽8,环形凹槽8内设有刮油环9,刮油环9能够将活塞筒3内壁上多余的润滑油刮下,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上小下大的油底壳(1),油底壳(1)的上部内腔和下部内腔分别呈圆台形和圆柱形,油底壳(1)内盛有润滑油,油底壳(1)的前后侧壁之间轴承连接有曲柄连杆装置,油底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的活塞筒(3),活塞筒(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单向的进气阀(7),活塞筒(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单向的排气阀(28),排气阀(2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排气接口(26),排气接口(26)上连接有排气管道与高压气体容器相连,活塞筒(3)内配合连接有第一活塞(5),第一活塞(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盛油筒(16),第一活塞(5)的顶部中间处开设有第一通孔(6)与盛油筒(16)的内部连通,盛油筒(16)内配合连接有第二活塞(21),第二活塞(21)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23),盛油筒(16)的底部对应第二通孔(23)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25),第三通孔(25)内固定连接有竖向的活塞杆(10),活塞杆(10)与第二通孔(23)密封接触配合,活塞杆(10)的顶部与第一活塞(5)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活塞杆(10)的底部与曲柄连杆装置的上端铰链连接,盛油筒(16)的侧壁靠近下端处开设有数个环形均匀分布的第四通孔(17),第四通孔(17)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连杆装置包括曲轴(14)和连杆(13),曲轴(14)与盛油筒(16)的前后侧壁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连杆(13)下端与曲轴(14)转动连接,连杆(13)另一端与活塞杆(10)的下端铰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油筒(16)内壁的同一高度固定连接有数块限位块(24),限位块(24)均位于第二活塞(21)底部与盛油筒(16)内的润滑油液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活塞(5)的底部与第二活塞(21)的顶部通过数个弹簧(2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通孔(17)的外端均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底壳(1)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位于油底壳内润滑油液面的上方,注油孔内密封接触配合有塞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孔道(11),第一孔道(11)上端与第二活塞(21)和盛油筒(16)内润滑油液面之间的空腔连通,连杆(1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孔道(12),第二孔道(12)的下端始终与油底壳(1)内的润滑油相连,第一孔道(11)的下端与第二孔道(12)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弯管(4),第一孔道(11)内靠近上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活塞(5)的侧壁靠近上端处开设有环形凹槽(8),环形凹槽(8)内安装有刮油环(9),刮油环(9)的外侧与活塞筒(3)内壁密封接触配合。
CN202022691731.9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 Active CN213928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1731.9U CN21392867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1731.9U CN21392867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8678U true CN213928678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72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1731.9U Active CN21392867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86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1356A (zh) * 2021-09-09 2021-11-02 刘继峰 一种气动自行车
CN117889063A (zh) * 2024-03-14 2024-04-16 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压缩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1356A (zh) * 2021-09-09 2021-11-02 刘继峰 一种气动自行车
CN117889063A (zh) * 2024-03-14 2024-04-16 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压缩机
CN117889063B (zh) * 2024-03-14 2024-05-17 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28678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新型活塞
CN111502794B (zh) 一种利用活塞运动对发动机自动补油的设备
CN111271255A (zh) 一种用来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的空压机
CN203404048U (zh) 压缩机用增压供油润滑的机构
CN111794933A (zh) 一种双向活塞驱动式水泵
CN207162085U (zh) 一种高压气动油脂加注器
CN207728737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的负压型轴承废旧油脂收集瓶
CN201535429U (zh) 润滑装置吸油泵
CN111140623A (zh) 高铁以及高铁用底部加压供油式的雨刷
CN212838212U (zh) 一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润滑系统
CN100370173C (zh) 油枪
CN201176920Y (zh) 自助式润滑高压柱塞泵
CN206830412U (zh) 节能型空压机
CN216896707U (zh) 一种利用压缩气体快速润滑的加油装置
CN2292962Y (zh) 手动润滑油脂加注器
CN220228696U (zh) 一种电机组装用点油装置
CN2665156Y (zh) 多臂机的润滑装置
CN2432352Y (zh) 油润活塞双筒喷灌泵
CN208340672U (zh) 一种自润滑的六面顶压机铰链梁活塞组件
CN107388003A (zh) 一种高压气动油脂加注器
CN203067227U (zh) 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及使用该刮油器的活塞式压缩机
CN2725690Y (zh) 油枪
CN204003353U (zh) 一种无油空气压缩机
CN214533407U (zh) 一种卧式单缸注浆泵
CN216447063U (zh) 一种带离合器的轴承式连杆活塞注浆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