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13080U - 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13080U
CN213913080U CN202022053924.1U CN202022053924U CN213913080U CN 213913080 U CN213913080 U CN 213913080U CN 202022053924 U CN202022053924 U CN 202022053924U CN 213913080 U CN213913080 U CN 213913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bevel gear
pipeline
motor
mobil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539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卫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Ruifenl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0539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13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13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130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传动锥齿轮进行转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大小相同且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锥齿轮和第二传动锥齿轮,提高了装置的移动效率,通过转动块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偏移使装置进行转向,提高了装置的转向效率,通过第二传动轴带动扇叶进行转产生吸力,提高了装置对废气的收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
然而,现在的废气处理装置基本都是先对废气进行收集在进行净化处理,但是一些密闭的空间不适合提前收集废气,只能使废气处理装置进入密闭的空间内进行工作,但现在的废气处理装置大都不能进行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解决了废气处理装置无法进行移动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正面设置有转动轮,所述移动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腿,所述移动台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设置有转向轮,所述移动台的顶部设置有聚风外壳,所述聚风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表面设置有扇叶,所述聚风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网,所述聚风外壳的侧面设置有聚集管道,所述聚集管道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气体传输管道,所述第一气体传输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电解仓,所述电解仓的内部设置有电解装置,所述电解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体传输管道,所述第二气体传输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有净化仓,所述净化仓的内部设置有细布过滤板,所述净化仓的内部设置有棉花过滤板,所述净化仓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所述净化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以移动台的中心相互对称。
优选的,所述扇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扇叶均匀的分布在第二传动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聚集管道的形状为圆锥状,且聚集管道分别连接在聚风外壳和第一气体传输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与第二传动锥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一传动锥齿轮与第二传动锥齿轮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内部开设有槽口,且槽口与移动台顶部开设的槽口相连接,且槽口与旋转轴相互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传动锥齿轮进行转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大小相同且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锥齿轮和第二传动锥齿轮,提高了装置的移动效率,通过转动块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偏移使装置进行转向,提高了装置的转向效率,通过第二传动轴带动扇叶进行转产生吸力,提高了装置对废气的收集效果,通过第一气体传输管道将废气传输至电解仓的内部,提高了装置的传输效果,通过电解装置对电解仓内部的水进行电解去除进入至电解仓内部的废气进行电解净化,提高了装置的净化效果,通过第二气体传输管道将电解后的废气传输至净化仓的内部,提高了装置的传输效果,通过净化仓内部设置的细布过滤板、棉花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提高了装置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腿剖面结构图。
图中:1移动台;2第一支撑腿;3支撑板;4第一电机;5第一传动轴;6第一传动锥齿轮;7第一转动轴;8第二传动锥齿轮;9转动轮;10第二支撑腿;11第二电机;12旋转轴;13转动块;14第二转动轴;15转向轮;16聚风外壳;17安装板;18第三电机;19第二传动轴;20扇叶;21防护网;22聚集管道;23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4电解仓;25电解装置;26第二气体传输管道;27净化仓;28细布过滤板;29棉花过滤板;30活性炭过滤板;31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台1,移动台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腿2,第一支撑腿2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轴5,第一传动轴5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6,第一支撑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7,第一转动轴7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锥齿轮8,第一转动轴7的正面设置有转动轮9,移动台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腿10,移动台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块13,转动块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4,第二转动轴14的表面设置有转向轮15,移动台1的顶部设置有聚风外壳16,聚风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的侧面设置有第三电机18,第三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传动轴19,第二传动轴19的表面设置有扇叶20,聚风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网21,聚风外壳16的侧面设置有聚集管道22,聚集管道22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3,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3的表面设置有电解仓24,电解仓24的内部设置有电解装置25,电解仓2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体传输管道26,第二气体传输管道26的输出端连接有净化仓27,净化仓27的内部设置有细布过滤板28,净化仓27的内部设置有棉花过滤板29,净化仓27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30,净化仓27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31。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机4控制第一传动轴5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一传动轴5带动第一传动锥齿轮6进行转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大小相同且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锥齿轮6和第二传动锥齿轮8,使第一传动锥齿轮6转动时带动第二传动锥齿轮8进行转动,使第二传动锥齿轮8带动第一转动轴7进行转动,从而使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装置的移动效率,通过第二电机11控制旋转轴12旋转,从而使旋转轴12带动转动块13进行转动,使转动块13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14进行偏移使装置进行转向,提高了装置的转向效率,通过第三电机18控制第二传动轴19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二传动轴19带动扇叶20进行转产生吸力,将空气中的废气吸收至聚风外壳16的内部,提高了装置对废气的收集效果,通过聚集管道22将聚风外壳16聚集的废气经过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3将废气传输至电解仓24的内部,提高了装置的传输效果,通过电解仓24内部设置有的电解装置25,使电解装置25对电解仓24内部的水进行电解去除进入至电解仓24内部的废气进行电解净化,提高了装置的净化效果,通过第二气体传输管道26将电解后的废气传输至净化仓27的内部,对电解后的废气进行净化,提高了装置的传输效果,通过净化仓27内部设置的细布过滤板28、棉花过滤板29和活性炭过滤板30,使进入至净化仓27内部的废气经过细布过滤板28、棉花过滤板29和活性炭过滤板30的过滤,再由出气管道31排除净化仓27,提高了装置的净化效果。
具体的,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均以移动台1的中心相互对称,通过两个以移动台1的中心相互对称的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使装置可以自动进行移动和转向,使装置实现自动化巡航,提高了装置的移动效率。
具体的,扇叶20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扇叶20均匀的分布在第二传动轴19的表面,通过四个均匀的分布在第二传动轴19表面的扇叶20,使第二传动轴19带动扇叶20进行转动时可以将废气吸引至聚风外壳16进行净化,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具体的,聚集管道22的形状为圆锥状,且聚集管道22分别连接在聚风外壳16和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3,通过形状为圆锥状的聚集管道22分别连接在聚风外壳16和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3,使聚集管道22可以将聚风外壳16收集起来的废气进行压缩后传输至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3,提高了装置的传输效率。
具体的,第一传动锥齿轮6与第二传动锥齿轮8相互啮合,且第一传动锥齿轮6与第二传动锥齿轮8的大小相同,通过大小相同且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锥齿轮6和第二传动锥齿轮8,使第一传动锥齿轮6转动时带动第二传动锥齿轮8进行转动,使第二传动锥齿轮8带动第一转动轴7进行转动,从而使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装置的移动效率。
具体的,第二支撑腿10的内部开设有槽口,且槽口与移动台1顶部开设的槽口相连接,且槽口与旋转轴12相互适配,通过移动台1顶部开设的槽口与第二支撑腿10内部开设的槽口相连接,且槽口与旋转轴12相适配,使旋转轴12在第二支撑腿10的内部进行旋转使转动块13进行转动,提高了装置的转向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4控制第一传动轴5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一传动轴5带动第一传动锥齿轮6进行转动,通过大小相同且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锥齿轮6和第二传动锥齿轮8,使第一传动锥齿轮6转动时带动第二传动锥齿轮8进行转动,使第二传动锥齿轮8带动第一转动轴7进行转动,从而使装置进行移动,通过第二电机11控制旋转轴12旋转,从而使旋转轴12带动转动块13进行转动,使转动块13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14进行偏移使装置进行转向,通过第三电机18控制第二传动轴19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二传动轴19带动扇叶20进行转产生吸力,将空气中的废气吸收至聚风外壳16的内部,通过聚集管道22将聚风外壳16聚集的废气经过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3将废气传输至电解仓24的内部,通过电解仓24内部设置有的电解装置25,使电解装置25对电解仓24内部的水进行电解去除进入至电解仓24内部的废气进行电解净化,通过第二气体传输管道26将电解后的废气传输至净化仓27的内部,对电解后的废气进行净化,通过净化仓27内部设置的细布过滤板28、棉花过滤板29和活性炭过滤板30,使进入至净化仓27内部的废气经过细布过滤板28、棉花过滤板29和活性炭过滤板30的过滤,再由出气管道31排除净化仓27,此设备中的用电设备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台(1),所述移动台(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腿(2)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轴(5),所述第一传动轴(5)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6),所述第一支撑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7),所述第一转动轴(7)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锥齿轮(8),所述第一转动轴(7)的正面设置有转动轮(9),所述移动台(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腿(10),所述移动台(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块(13),所述转动块(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4),所述第二转动轴(14)的表面设置有转向轮(15),所述移动台(1)的顶部设置有聚风外壳(16),所述聚风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的侧面设置有第三电机(18),所述第三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传动轴(19),所述第二传动轴(19)的表面设置有扇叶(20),所述聚风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网(21),所述聚风外壳(16)的侧面设置有聚集管道(22),所述聚集管道(22)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3),所述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3)的表面设置有电解仓(24),所述电解仓(24)的内部设置有电解装置(25),所述电解仓(2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体传输管道(26),所述第二气体传输管道(26)的输出端连接有净化仓(27),所述净化仓(27)的内部设置有细布过滤板(28),所述净化仓(27)的内部设置有棉花过滤板(29),所述净化仓(27)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30),所述净化仓(27)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道(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均以移动台(1)的中心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0)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扇叶(20)均匀的分布在第二传动轴(19)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管道(22)的形状为圆锥状,且聚集管道(22)分别连接在聚风外壳(16)和第一气体传输管道(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6)与第二传动锥齿轮(8)相互啮合,且第一传动锥齿轮(6)与第二传动锥齿轮(8)的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腿(10)的内部开设有槽口,且槽口与移动台(1)顶部开设的槽口相连接,且槽口与旋转轴(12)相互适配。
CN202022053924.1U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13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3924.1U CN213913080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3924.1U CN213913080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13080U true CN213913080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1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5392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13080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13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9902U (zh) 一种新型环保焊接烟气处理装置
CN213913080U (zh) 一种自动巡航式废气处理装置
CN211913062U (zh) 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废气净化装置
CN215259834U (zh) 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垃圾焚烧装置
CN109550387B (zh) 一种观赏水箱式的空气净化杂质过滤装置
CN213454033U (zh)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车间用通风装置
CN212594568U (zh) 一种便于清除油渍的环保型油烟过滤装置
CN211999170U (zh) 一种组合式新能源材料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5317075A (zh) 雨水收集装置
CN210934367U (zh) 一种固体垃圾堆放用废气收集装置
CN113599944A (zh) 一种烧结煤矸石空心砖加工用快速除尘装置
CN207899181U (zh) 一种煤场除尘环保设备
CN206027269U (zh) 一种家用空气过滤检测和能量回收系统
CN220878183U (zh) 一种用于车间净化的空气过滤系统
CN216173125U (zh) 一种针对碳酸钙研磨的粉尘收集装置
CN215029257U (zh) 一种活性炭生产用磨粉器
CN220802403U (zh) 改进型环保除尘机
CN213286046U (zh) 一种用于废气的收集装置
CN218392928U (zh) 用于建筑节能材料生产的粉尘回收装置
CN213885536U (zh) 一种用于粉尘过滤的分离装置
CN21270291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物过滤装置
CN214141887U (zh) 一种河道水体治理净化设备
CN219023664U (zh) 一种烟气净化机
CN216403991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脱硫用环保沉淀池
CN218011655U (zh) 一种避免堵塞橡胶杂质的脉冲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1

Address after: 545000 room 7-1, unit 2, building 3, yihejiayuan, No. 8, Jinxiu Road, Liu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Liuzhou saipeng Tr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727500 Shaanxi Rui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Hejiawan Administrative Village, Chafang Town, Fuxian County, Ya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Weig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6

Address after: 545000 Xingjia, No. 286, Donghuan Avenue, Liu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4-1, unit 4, building 10, shanshuifu

Patentee after: Liuzhou ruifenli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45000 room 7-1, unit 2, building 3, yihejiayuan, No. 8, Jinxiu Road, Liu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Liuzhou saipeng Trad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