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带上料装置,运动平稳,上料速度快,定位精度高,使立体口罩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降低立体口罩产品的不良品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带上料装置,包括耳带折弯装置,所述耳带折弯装置用于耳带的取料和弯折;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第一轴承随动器和第二轴承随动器;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耳带折弯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随动器和所述第二轴承随动器分别与所述连接块连接;耳带输送装置,所述耳带输送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安装板、连杆和限位导向机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曲线槽;所述连杆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轴承随动器与所述曲线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随动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导向机构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耳带折弯装置连接,所述限位导向机构用于限制所述耳带折弯装置的转动;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连杆转动,以使所述耳带折弯装置沿所述曲线槽的轨迹平移;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耳带折弯装置和所述动力装置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耳带上料装置采用动力装置驱动耳带折弯装置沿曲线槽的轨迹平移滑动完成耳带上料运动,耳带上料的同时由耳带折弯装置完成对耳带的折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从耳带取料到耳带弯折上料的生产过程中均能保持高速稳定,花费工时少,耳带取料和上料速度快,动作衔接稳定,循环周期短,大大提高立体口罩的生产效率;上料过程沿曲线槽的轨迹平移滑动,运动平稳,机身振动小,耳带上料定位精度高,使每次耳带上料位置均在同一位置,进而耳带焊接更稳定,减少立体口罩的不良品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轨副和第二导轨副;所述第一导轨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导轨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副和所述耳带折弯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副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导轨副的滑动方向相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带上料装置还包括耳带过线机构、耳带牵引机构和剪切机构;所述耳带过线机构、所述耳带牵引机构和所述剪切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耳带过线机构与所述耳带牵引机构连接,所述耳带过线机构用于耳带的输送;所述耳带牵引机构设于所述耳带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耳带牵引机构用于对所述耳带过线机构输送的耳带进行牵引和夹紧;所述剪切机构与所述耳带牵引机构相邻设置,所述剪切机构用于对所述耳带牵引机构牵引夹紧的耳带进行剪切;所述耳带折弯装置用于从所述耳带牵引机构上进行耳带的取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带过线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轮、压紧轮、固定板和若干个第一过线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紧轮均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耳带牵引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压紧轮与所述驱动轮相邻设置,所述压紧轮用于将耳带压紧在所述驱动轮上;所述第一过线轮用于耳带过线和转变过线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带过线机构还包括调节线轮和若干个第一过线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滑动杆;所述第一过线轮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滑动杆设于所述驱动轮下方;所述调节线轮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杆上,所述调节线轮用于调节耳带的紧绷状态;所述第一过线块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过线块上设有第一导线孔,所述第一导线孔用于耳带过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带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线性模组、压紧装置和气爪;所述气爪与所述线性模组连接,所述气爪用于夹持耳带;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线性模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线性模组运作,以使所述线性模组带动所述气爪往复运动;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压紧耳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导向块、第一气缸和压紧块;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耳带过线;所述压紧块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压紧块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紧块压紧耳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带牵引机构还包括若干个第二过线轮和至少一个第二过线块;所述第二过线轮和所述第二过线块均分别设置在所述压紧装置一侧;所述第二过线轮用于耳带过线和转变过线方向;所述第二过线块上设有第二导线孔,所述第二导线孔用于耳带过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带牵引机构还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线性模组的移动部上设有挡片;所述挡片能够随所述线性模组的移动部运动以穿过所述光电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带折弯装置包括第一折弯机构、固定架和第二折弯机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包括用于夹持耳带的夹持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转动以使耳带弯折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折弯机构与所述第一折弯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折弯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弯机构相邻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带上料装置,包括耳带折弯装置500,耳带折弯装置500用于耳带的取料和弯折;
连接机构450,连接机构450包括连接块451、第一轴承随动器 452和第二轴承随动器453;连接块451与耳带折弯装置500固定连接;第一轴承随动器452和第二轴承随动器453分别与连接块451连接;
耳带输送装置400,耳带输送装置400包括动力装置410、安装板420、连杆430和限位导向机构440;安装板420上设有曲线槽421;连杆430上设有第一滑槽431;第一轴承随动器452与曲线槽421滑动连接;第二轴承随动器453与第一滑槽431滑动连接;限位导向机构440分别与安装板420和耳带折弯装置500连接,限位导向机构 440用于限制耳带折弯装置500的转动;动力装置410与连杆430连接,动力装置410用于驱动连杆430转动,以使耳带折弯装置500沿曲线槽421的轨迹平移;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耳带折弯装置500和动力装置410电连接。
具体的,第一轴承随动器452与曲线槽421滑动连接,即与连接块451连接的耳带折弯装置500能随第一轴承随动器452沿着曲线槽 421的轨迹运动;第二轴承随动器453与第一滑槽431滑动连接,即与连接块451连接的耳带折弯装置500能随第二轴承随动器453沿着第一滑槽431的轨迹运动,动力装置410驱动连杆430转动,连杆 430与连接块451可沿第一滑槽431的轨迹相对运动,进而带动连接块451和与连接块451连接的耳带折弯装置500沿着曲线槽421的轨迹运动完成耳带的上料。通过限位导向机构440限制耳带折弯装置 500的转动,使耳带折弯装置500沿着曲线槽421的轨迹平移运动。
进一步的,参照图3,图3为耳带上料装置的第一状态,在此状态下,通过耳带折弯装置500对耳带进行取料;耳带取料完成后,动力装置410驱动耳带折弯装置500沿曲线槽421的轨迹平移运动进行上料;参照图4,图4为耳带上料装置的第二状态,此状态为上料运动的过程状态,动力装置410驱动耳带折弯装置500沿曲线槽421的轨迹运动的同时,耳带折弯装置500对耳带进行折弯;耳带上料完成后,参照图5,图5为耳带上料装置的第三状态,在此状态下,耳带折弯装置500完成对耳带的折弯。耳带焊接完成后,由耳带上料装置的第三状态复位至耳带上料装置的第一状态,即沿原来轨迹返回;待复位后,又继续进行耳带的取料、弯折和上料。整个上料过程高速稳定,上料速度快,动作衔接稳定,循环周期短,花费工时少,大大提高立体口罩的生产效率;而且上料过程中,运动平稳,机身振动小,耳带上料定位精度高使每次耳带上料位置均在同一位置,进而耳带焊接更稳定,减少立体口罩因为耳带上料的位置偏移造成的不良品率。
更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曲线槽421的形状呈弧形,耳带折弯装置500沿曲线槽421的轨迹运动更加平稳,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耳带上料装置的布置及上料轨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形状。
一般的,动力装置410可以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导向机构440包括第一导轨副 441和第二导轨副442;第一导轨副441与安装板420连接,第二导轨副442分别与第一导轨副441和耳带折弯装置500连接,第一导轨副441的滑动方向与第二导轨副442的滑动方向相交。
具体的,通过相交设置的第一导轨副441和第二导轨副442对耳带折弯装置500的运动进一步限制和导引,即限制耳带折弯装置500 的转动,以使耳带折弯装置500能够沿曲线槽421的轨迹平移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轨副441的导轨固定在安装板420上,第一导轨副441的滑块与第二导轨副442的滑块连接;连接块451固定在第二导轨副442的导轨上,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作为优选的,第一导轨副441的滑动方向与第二导轨副442的滑动方向垂直相交。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带上料装置还包括耳带过线机构 100、耳带牵引机构200和剪切机构300;耳带过线机构100、耳带牵引机构200和剪切机构300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耳带过线机构100与耳带牵引机构200连接,耳带过线机构100 用于耳带的输送;耳带牵引机构200设于耳带输送装置400的上方,耳带牵引机构200用于对耳带过线机构100输送的耳带进行牵引和夹紧;剪切机构300与耳带牵引机构200相邻设置,剪切机构300用于对耳带牵引机构200牵引夹紧的耳带进行剪切;耳带折弯装置500用于从耳带牵引机构200上进行耳带的取料。
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带过线机构1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10、驱动轮120、压紧轮130、固定板160和若干个第一过线轮 150;驱动轮120和压紧轮130均设于固定板160上;固定板160与耳带牵引机构200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10与驱动轮120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10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10用于驱动驱动轮 120转动;压紧轮130与驱动轮120相邻设置,压紧轮130用于将耳带压紧在驱动轮120上;第一过线轮150用于耳带过线和转变过线方向。
具体的,耳带从耳带卷送出,从驱动轮120和压紧轮130之间进入,再绕过第一过线轮150送出。压紧轮130受弹性件(例如拉簧) 拉力迫使,将耳带压紧在驱动轮120上,使第一驱动装置110能驱动驱动轮120转动使压紧在驱动轮120和压紧轮130之间的耳带送入;第一过线轮150用于耳带过线和改变过线方向,第一过线轮两侧的耳带拉力大小相等,减少因耳带输送过程中受到拉力过大而变形或被扯断。
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带过线机构100还包括调节线轮 140和若干个第一过线块170;固定板160上设有滑动杆161;第一过线轮150设于固定板160上;滑动杆161设于驱动轮120下方;调节线轮140滑动连接于滑动杆161上,调节线轮140用于调节耳带的紧绷状态;第一过线块170与固定板160连接;第一过线块170上设有第一导线孔171,第一导线孔171用于耳带过线。
具体的,调节线轮140滑动连接于滑动杆161上,当第一驱动装置110驱动驱动轮120转动使耳带送入后,耳带会变松弛,此时调节线轮140受重力作用滑落,将耳带下压使耳带紧绷;当耳带牵引机构拉取耳带时,由于耳带的送入速度和拉取速度不匹配,调节线轮140 随耳带沿滑动杆161被拉起。
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带牵引机构20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10、线性模组220、压紧装置230和气爪240;气爪240与线性模组220连接,气爪240用于夹持耳带;第二驱动装置210与线性模组220连接,第二驱动装置210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二驱动装置 210用于驱动线性模组220运作,以使线性模组220带动气爪240往复运动;压紧装置230用于压紧耳带。
具体的,耳带送入后,通过耳带牵引机构200进行牵引,耳线从压紧装置230中穿入,第二驱动装置210驱动气爪240运动到压紧装置230一侧,气爪240夹取耳带,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210驱动气爪 240远离压紧装置230对耳带进行拉取。当耳带拉取至一定长度,通过压紧装置230对耳带进行压紧。
一般的,第二驱动装置210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线性模组 220为同步带模组、滚珠丝杠副模组等,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
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紧装置230包括导向块231、第一气缸232和压紧块233;导向块231上设有导向槽2311;导向槽 2311用于耳带过线;压紧块233设于导向槽2311内,压紧块233与第一气缸232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气缸232用于驱动压紧块233压紧耳带。
具体的,耳带从导向槽2311和压紧块233之间穿入。当耳带拉取至一定长度,第一气缸232驱动压紧块233压紧耳带。
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带牵引机构200还包括若干个第二过线轮250和至少一个第二过线块260;过线轮250和第二过线块260均分别设置在压紧装置230一侧;第二过线轮250用于耳带过线和转变过线方向;第二过线块260上设有第二导线孔261,第二导线孔261用于耳带过线。耳带穿过若干个第二过线轮250和第二导线孔 261,若干个导向轮250用于耳带过线和转变过线方向,还能使耳带各段受力均匀,防止耳带被扯断。
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带牵引机构200还包括光电传感器270;光电传感器270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线性模组220的移动部上设有挡片221;挡片221能够随线性模组220的移动部运动以穿过光电传感器270。
具体的,气爪240设于线性模组220的移动部上,通过设置光电传感器270,当挡片221运动到刚好穿过光电传感器270位置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驱动装置210停止驱动气爪240运动,使气爪240将耳带拉取至一定距离;待耳带剪切和上料后,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驱动装置210反转,驱动气爪240复位至夹取耳带位置;光电传感器270 位置可根据所需耳带的长度进行设置,使每次气爪240拉取耳带长度均相同。
参照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带上料装置还包括剪切机构300;剪切机构300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剪切机构300用于剪切耳带。
具体的,剪切机构300包括固定块310、第二气缸320、移动块 330、剪刀340、两个第三轴承随动器350和两个第四轴承随动器360;移动块330分别与第二气缸320和剪刀340连接,移动块330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滑槽331;每个第三轴承随动器350和每个第四轴承随动器360均设于固定块310上且相对设于移动块330的两侧;第三轴承随动器350与第二滑槽331滑动连接;第二气缸320用于推动剪刀 340运动使剪刀340的把手与第三轴承随动器350相对运动完成剪切动作;第四轴承随动器360用于对移动块330导向。
参照图2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带折弯装置500包括第一折弯机构510、固定架520和第二折弯机构530;固定架520与连接块451固定连接;第一折弯机构510包括用于夹持耳带的夹持组件和用于驱动夹持组件转动以使耳带弯折的第三驱动装置511;第二折弯机构530与第一折弯机构510的结构相同;第一折弯机构510与第二折弯机构530相邻设置在固定架520上。
具体的,第一折弯机构510包括第三驱动装置511、第一气动手指512、第一动夹爪513和第一固定夹爪514;第一固定夹爪514与第一气动手指512的固定部连接;第一动夹爪513与第一气动手指 512的活动部连接;第一气动手指512用于驱动第一动夹爪513与第一固定夹爪514配合,以使耳带的一侧夹紧;第二折弯机构530包括第四驱动装置531、第二气动手指532、第二动夹爪533和第二固定夹爪534;第二固定夹爪534与第二气动手指532的固定部连接;第二动夹爪533与第二气动手指532的活动部连接;第四驱动装置531 和第二气动手指532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一气动手指512用于驱动第一动夹爪513与第一固定夹爪514配合,以使耳带的一侧夹紧;第二气动手指532用于驱动第二动夹爪533与第二固定夹爪534配合,以使耳带的另一侧夹紧;第三驱动装置511用于驱动第一气动手指 512向第二折弯机构530一侧转动,第四驱动装置531用于驱动第二气动手指532向第一折弯机构510一侧转动,以使耳带弯折。
进一步的,结合图3至图5,耳带通过耳带牵引机构牵引后,参照图3,图3为耳带上料装置的第一状态,此时通过第一气动手指512 驱动第一动夹爪513与第一固定夹爪514配合,将耳带的一端夹紧,第二气动手指532驱动第二动夹爪533与第二固定夹爪534配合,将耳带的另一端夹紧。当第一折弯机构510和第二折弯机构530将耳带夹紧后,由剪切机构对耳带进行剪切,耳带取料完成。耳带取料完成后,动力装置410驱动耳带折弯装置500沿曲线槽421的轨迹运动进行上料;参照图4,图4为耳带上料装置的第二状态,此状态为上料运动的过程状态,第三驱动装置511驱动第一气动手指512向第二折弯机构530一侧顺时针转动,第四驱动装置531驱动第二气动手指 532向第一折弯机构510一侧逆时针转动,对耳带进行折弯;耳带上料完成后,参照图5,图5为耳带上料装置的第三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三驱动装置511驱动第一气动手指512顺时针转动90°,第四驱动装置531驱动第二气动手指532逆时针转动90°,使耳带完成折弯。
下面参考图1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耳带上料装置。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结合图2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耳带上料装置包括耳带过线机构100、耳带牵引机构200、剪切机构300、耳带输送装置400、连接机构450、耳带折弯装置500和控制系统。
耳带过线机构1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10、驱动轮120、压紧轮 130、调节线轮140、第一过线轮150、固定板160和两个第一过线块 170;第一驱动装置110、驱动轮120、压紧轮130、调节线轮140和两个第一过线轮150均分别设于固定板160上;第一驱动装置110与驱动轮120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10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10用于驱动驱动轮120转动;压紧轮130与驱动轮120相邻设置,受弹性件拉力迫使,将耳带压紧在驱动轮120上;第一过线轮150用于耳带过线和转变过线方向;固定板160上设有滑动杆161,滑动杆 161设于驱动轮120下方;调节线轮140滑动连接于滑动杆161上,调节线轮140受重力作用调节耳带的紧绷状态;第一过线块170上设有第一导线孔171;第一导线孔171用于耳带过线;耳带过线装置通过固定板160与耳带牵引机构连接。
耳带牵引机构200设于耳带输送装置400的上方,耳带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10、线性模组220、压紧装置230、气爪240、三个第二过线轮250、第二过线块260和光电传感器270;气爪240与线性模组220连接,气爪240用于夹持耳带;第二驱动装置210与线性模组220连接,第二驱动装置210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二驱动装置210用于驱动线性模组220运作,以使线性模组220带动气爪240 往复运动;线性模组220为同步带模组,线性模组220的移动部上设有挡片221;压紧装置230包括导向块231、第一气缸232和压紧块 233;导向块231上设有导向槽2311;导向槽2311用于耳带过线;压紧块233设于导向槽2311内,压紧块233与第一气缸232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气缸232用于驱动压紧块233压紧耳带。第二过线轮250和第二过线块260均分别设置在压紧装置230一侧;第二过线轮 250用于耳带过线和转变过线方向;第二过线块260上设有第二导线孔261,第二导线孔261用于耳带过线。
剪切机构300与耳带牵引机构200相邻设置,剪切机构300包括固定块310、第二气缸320、移动块330、剪刀340、两个第三轴承随动器350和两个第四轴承随动器360;移动块330分别与第二气缸320 和剪刀340连接,移动块330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滑槽331;每个第三轴承随动器350和每个第四轴承随动器均设于固定块310上且相对设于移动块330的两侧;第三轴承随动器350与第二滑槽331滑动连接;第二气缸320用于推动剪刀340运动使剪刀340的把手与第三轴承随动器350相对运动完成剪切动作;第四轴承随动器360用于对移动块 330导向。
连接机构450包括连接块451、第一轴承随动器452和第二轴承随动器453;连接块451与耳带折弯装置500连接;第一轴承随动器 452和第二轴承随动器453分别与连接块451连接。
耳带输送装置400包括动力装置410、安装板420、连杆430和限位导向机构440;安装板420上设有曲线槽421;连杆430上设有第一滑槽431;第一轴承随动器452与曲线槽421滑动连接;第二轴承随动器453与第一滑槽431滑动连接;动力装置410与连杆430连接,动力装置410用于驱动连杆430转动,以使耳带折弯装置500沿曲线槽421的轨迹平移滑动
完成耳带的输送;限位导向机构440包括两个第一导轨副441和第二导轨副442,第一导轨副441的滑动方向与第二导轨副442的滑动方向垂直相交,限位导向机构440用于限制耳带折弯装置500的转动,以使耳带折弯装置500能够沿曲线槽421的轨迹平移运动;第一导轨副441的导轨固定在安装板420上,第一导轨副441的滑块与第二导轨副442的滑块连接;连接块451固定在第二导轨副442的导轨上。
第一折弯机构510包括第三驱动装置511、第一气动手指512、第一动夹爪513和第一固定夹爪514;第一固定夹爪514与第一气动手指512的固定部连接;第一动夹爪513与第一气动手指512的活动部连接;第一气动手指512用于驱动第一动夹爪513与第一固定夹爪514配合,以使耳带的一侧夹紧;
第二折弯机构530包括第四驱动装置531、第二气动手指532、第二动夹爪533和第二固定夹爪534;第二固定夹爪534与第二气动手指532的固定部连接;第二动夹爪533与第二气动手指532的活动部连接;第二气动手指532用于驱动第二动夹爪533与第二固定夹爪534配合,以使耳带的另一侧夹紧;
第一折弯机构510与第二折弯机构530相邻设置;第三驱动装置 511用于驱动第一气动手指512向第二折弯机构530一侧转动,第四驱动装置531用于驱动第二气动手指532向第一折弯机构510一侧转动,以使耳带弯折。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耳带从耳带卷送出,穿过两个第一导线孔171;第一驱动装置110驱动驱动轮120运动使耳带从驱动轮120和压紧轮130之间进入,再绕过调节线轮140,最后绕过第一过线轮150;
2、耳带从第一过线轮150送出后,穿过第二导线孔261,再穿过三个第二过线轮250,再从导向槽2311和压紧块233之间穿入;第二驱动装置210驱动气爪240运动到压紧装置230一侧,气爪240 夹取耳带,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210驱动气爪240远离压紧装置230 对耳带进行拉取;
3、当挡片221随线性模组220的移动部运动到光电传感器270 位置时,第二驱动装置210停止驱动气爪240运动,使气爪240将耳带拉取至一定距离;
4、第一气缸232驱动压紧块233压紧耳带;耳带输送装置400 处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状态,第一气动手指512驱动第一动夹爪513 与第一固定夹爪514配合,将耳带的一端夹紧,第二气动手指532驱动第二动夹爪533与第二固定夹爪534配合,将耳带的另一端夹紧;
5、第二气缸320推动剪刀340对耳带进行剪切;
6、剪切完成后,动力装置410驱动耳带折弯装置500沿曲线槽421的轨迹运动;同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驱动装置210反转,驱动气爪240复位运动到压紧装置230一侧;气爪240夹取耳带,第一气缸232驱动压紧块233松开耳带,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210驱动气爪240远离压紧装置230对耳带进行拉取;当挡片221随线性模组220 的移动部运动到光电传感器270位置时,第二驱动装置210停止驱动气爪240运动,使气爪240将耳带拉取至一定距离;
7、动力装置410驱动耳带折弯装置500沿曲线槽421的轨迹运动;同时,第三驱动装置511驱动第一气动手指512向第二折弯机构 530一侧顺时针转动,第四驱动装置531驱动第二气动手指532向第一折弯机构510一侧逆时针转动,对耳带进行折弯;耳带输送装置400在沿曲线槽421的轨迹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如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
8、耳带输送装置400完成上料时处于如图5所示的第三状态,此时第三驱动装置511驱动第一气动手指512向第二折弯机构530一侧顺时针转动了90°,第四驱动装置531驱动第二气动手指532向第二折弯机构530一侧逆时针转动了90°,耳带完成折弯和上料;
9、耳带完成折弯和上料后,对耳带进行熔接;
10、熔接完成后,第一气动手指512驱动第一动夹爪513与第一固定夹爪514分开,将耳带的一端松开,第二气动手指532驱动第二动夹爪533与第二固定夹爪534分开,将耳带的另一端松开;
11、动力装置410驱动耳带折弯装置500复位,第三驱动装置 511驱动第一气动手指512复位,第四驱动装置531驱动第二气动手指532复位,回到过程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