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7052U - 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7052U
CN213907052U CN202120052605.0U CN202120052605U CN213907052U CN 213907052 U CN213907052 U CN 213907052U CN 202120052605 U CN202120052605 U CN 202120052605U CN 213907052 U CN213907052 U CN 213907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input
output
machine bod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26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财
黄军辉
宁娜
卢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untcash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untcas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untcash Ltd filed Critical Countcash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26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7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7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7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其包括机身外壳、用于电路板传输的传送装置和用于电路板散热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机身外壳侧壁上,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内,包括输入传送组件、输出传送组件和用于翻转电路板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机身外壳内部,所述输入传送组件和所述输出传送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机构两端,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若干转盘和用于支撑电路板的若干支撑杆,所述转轴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机身外壳侧壁,所述转盘沿所述转轴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支撑杆间隔沿所述转盘周向安装于所述转盘上。本申请具有增强电路板冷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却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电路板是一种重要的电子部件,对电子元件起到支撑的作用,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电路板在电镀完成后,温度会变得比较高,此时需要对电路板进行冷却降温处理,以便电路板能够进行下一道的工序。传统冷却电路板的方法,通常直接在传送电路板的传送带旁放置散热风扇,通过传送带旁的风扇来对电路板进行冷却降温。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直接通过风扇对传送带上的电路板进行冷却处理,冷却的效果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在生产电路板过程中对电路板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包括机身外壳、用于电路板传输的传送装置和用于电路板散热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机身外壳侧壁上,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内包括输入传送组件、输出传送组件和用于翻转电路板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机身外壳内部,所述输入传送组件和所述输出传送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机构两端,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若干转盘和用于支撑电路板的若干支撑杆,所述转轴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机身外壳侧壁,所述转盘沿所述转轴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支撑杆间隔沿所述转盘周向安装于所述转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路板传送到冷却设备时,转轴上的支撑杆会将传送到冷却设备传送组件上的电路板托起转动,电路板两面接触设备的接触面积减少,使得电路板两面暴露在空气中,此时散热装置会对电路板进行降温冷却,冷却完成后电路板会随传送组件传出冷却设备。
可选的,所述机身外壳的侧壁安装有透明玻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透明玻璃观察到冷却设备中电路板降温冷却的过程,同时通过安装透明玻璃对冷却设备进行防尘,避免电路板在降温冷却的过程中,外界灰尘附着在电路板上从而污染了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输入传送组件包括若干沿所述转动机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输入输送带和转动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一端的输入主动轴,所述输入主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输入驱动电机,所述输入传送组件还包括若干与所述机身外壳转动连接的输入从动轴,所述输入从动轴与所述输入输送带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输入输送带张紧设置于所述输入主动轴和所述输入从动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入驱动电机带动输入主动轴转动,从而使得张紧在输入主动轴和输入从动轴上的输入输送带转动,从而将电路板从输入输送带上运送到冷却设备中。
可选的,所述机身外壳内侧对应每根所述输入从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一个输入支撑件,所述输入支撑件呈L型,且所述输入支撑的长边与所述输入输送带平行,所述输入支撑件的短边端部与所述输入从动轴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输入支撑件的端部对输入输送带进行限位,从而防止输入输送带脱离输入从动轴,保持输入输送带能够稳定跟随输入主动轴和输入从动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输出传送组件包括与输出输送带和转动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另一端的输出主动轴,所述输出主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输出驱动电机,所述输出传送组件还包括若干与所述输出输送带一一对应设置的输出从动轴,所述输出输送带张紧设置于所述输出主动轴和所述输出从动轴上;所述机身外壳对应每根所述输出从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一个输出支撑件,且所述输出支撑件与所述输入支撑件关于所述转动机构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出驱动电机带动输出主动轴转动,从而使得张紧在输出主动轴和输出从动轴上的输出输送带转动,从而将电路板从输出输送带上运送到冷却设备外。
可选的,所述输入输送带和所述输出输送带一一对应,所述输入输送带与所述输出输送带传送的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机构上的支撑杆,能够转过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之间的间隙,将电路板从输入输送带上托起,电路板也能掉落在输出输送带上,从而将电路板从传入口传送到传出口进而传送到下一道工序中。
可选的,所述转盘的圆周面上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支撑杆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安装孔对应且贯穿所述安装孔的通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通孔直径相等的杆洞,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与螺帽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转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与螺帽将支撑杆固定在转盘上,避免支撑杆在转动的过程中掉落,损坏冷却设备。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背离所述转轴转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多片橡胶片,多片所述橡胶片等间距依次排列于所述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托起输入输送带上的电路板转动到转轴的正上方时,电路板会掉落到支撑杆上背离转轴转向的一侧,在这一侧设有多片橡胶片,使得电路板掉落在支撑杆上更稳定,橡胶片还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保护电路避免电路板受到损坏。
可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排气风扇和一组散热风扇,所述排气风扇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一侧的上方,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另一侧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转轴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路板在进入冷却设备时,通过排气风将电路板上的热气流排出冷却设备外,降低电路板上的温度,当电路板传送到转动机构上时,散热风扇对电路板进行吹风降温,使电路板冷却下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电路板冷却效果好,通过转动机构的设置,使得电路板在冷却设备中两面都能暴露在空气中,再对电路板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得以提升,同时通过排气风扇将电路板的热气流排出冷却设备外,冷却设备对电路板的冷却效果好;
2.电路板传送稳定,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橡胶片,使得电路板在转动机构上转动时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滑动;
3.冷却设备结构稳定,过螺栓与螺帽将支撑杆固定在转盘上,避免支撑杆在转动的过程中掉落从而影响冷却设备的运行,使得冷却设备的结构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的剖视图,主要显示了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的传送装置;
图3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的侧视图;
图4是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转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5是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的散热组件。
附图标记说明:1、机身外壳;11、传入口;12、传出口;13、透明玻璃;2、传送装置;21、输入传送组件;211、输入输送带;212输入主动轴;213、输入驱动电机;214、输入从动轴;215、输入支撑件;22、输出传送组件;221、输出输送带;222、输出主动轴;223、输出驱动电机;224、输入从动轴;225、输出支撑件;23、转动机构;231、转轴;232、转盘;2321、安装孔;2322、通孔;233、支撑杆;2331、孔洞;2322、橡胶片;3、散热装置;31、排气风扇;32、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参照图1和图2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包括机身外壳1、传送装置2和散热装置3,传送装置2设置于机身外壳1内部,负责传输电路板,散热装置3设置于机身外壳1两侧壁上,用于对电路板进行降温冷却。机身外壳1两端分别设有传入口11和传出口12,电路板从传入口11进入到冷却设备中,待冷却完成后,电路板从传出口12传出冷却设备,从而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中。机身外壳1的两边侧壁上安装有透明玻璃13,通过设置透明玻璃13,车间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到冷却设备中电路板降温冷却的过程,若发生意外可以及时按停冷却设备,避免造成过大的损坏;同时通过安装透明玻璃13可以对冷却设备进行防尘,避免电路板在降温冷却的过程中,外界灰尘附着在电路板上从而污染了电路板。
参照图2,机身外壳1中设置有传送装置2,传送装置2起到传送电路板的作用,传送装置2包括了输入传送组件21、输出传送组件22和转动机构23,转动机构23位于机身外壳1内部,输入传送组件21和输出传送组件22分别位于转动机构23两端,且输入传送组件21平行机身外壳1侧壁设置于传入口11一侧,输出传送组件22平行机身外壳1侧壁设置于传出口12一侧。
参照图2和图3,输入传送组件21包括若干沿转动机构23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输入输送带211和转动设置于机身外壳1一端的输入主动轴212,输入主动轴212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输入驱动电机213,输入传送组件21还包括若干与机身外壳1转动连接的输入从动轴214,输入从动轴214与输入输送带211一一对应设置,输入输送带211张紧设置于输入主动轴212和输入从动轴214上。为保证输入输送带211在输入从动轴214上传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机身外壳1内侧对应每根输入从动轴214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一个输入支撑件215,输入支撑件215呈L型,且输入支撑件215的长边与输入输送带211平行,输入支撑件215的短边端部与输入从动轴214转动连接,通过两个输入支撑件215的端部对输入输送带211进行限位,从而防止输入输送带211脱离输入从动轴214。
参照图2和图3,输出传送组件22与输入传送组件21的结构相同,其包括与输入输送带211一一对应设置的输出输送带221和转动设置于机身外壳另一端的输出主动轴222,输出主动轴222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输出驱动电机223,输出传送组件22还包括若干与输出输送带221一一对应设置的输出从动轴224,输出输送带221张紧设置于输出主动轴222和输出从动轴上224。机身外壳1对应每根输出从动轴224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一个输出支撑件225,输出支撑件225结构与输入支撑件224结构相同,且输出支撑件225与输入支撑件224的关于转动机构23对称设置。输入输送带211和输出输送带221规格相同且一一对应,输入输送带211与输出输送带221传送的方向相同,都是朝传入口11向传出口12传送。
参照图3和图4,转动机构23包括与机身外壳1转动连接的转轴231和沿转轴23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转盘232,转盘232与转轴231同轴固定设置,转轴231的一端连接有电机,由电机带动转轴231和转盘232转动,且转轴231的转动方向与输入传送组件21的传送方向一致。为方便转动机构23对电路板进行转移输送,转盘232沿其周向等距间隔设有若杆支撑杆233,每个转盘232上的支撑杆233设置间隔相等,且每个转盘232在转轴231上的安装方向一致,从而保证相邻转盘232上的同等位置的支撑杆233位于同一平面,以使得电路板能够平稳地被支撑杆233托起。转盘232位于相邻两根输出输送带221之间,支撑杆233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从相邻两根输出输送带221、输入输送带211之间的间隙穿入并穿出。
参照图4,为了保证支撑233在转盘232上的安装强度,转盘232的圆周面上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孔2321,支撑杆233插接于安装孔2321内;转盘232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安装孔2321对应且贯穿安装孔2321的通孔2322,支撑杆233的一端设有与通孔2322直径相等的杆洞2331,支撑杆233设置杆洞2331的一端与安装孔2321插接。当支撑杆233与圆盘232插接后,杆洞2331的圆心与通孔2322的圆心在一条轴线上,通过使用螺栓穿过杆洞2331与通孔2322,并在另一端使用螺帽螺纹连接螺栓从而将支撑杆233固定安装于转盘232上,避免支撑杆233随着转轴231转动时脱离转盘232。
参照图4,为了使电路板被支撑杆233托起转动时,电路板在转动过程中会掉落在沿转轴231转动方向上的相邻支撑杆233上更稳定,避免电路板发生滑动,使电路板的位置发生偏移,电路板掉落在支撑杆233上背离转轴231转向的一侧设置有多片橡胶片2332,橡胶片2332沿支撑杆233方向等间距依次排列,由于橡胶片2332较软,对掉落的电路板起到缓冲的作用,对电路板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将橡胶片2332等间距排列在支撑杆233上,给电路板留出空间进行散热。
参照图5,机身外壳1的两侧壁上设置散热装置3,散热装置3包括排气风扇31和一组扇热风扇32,排气风扇31设置于机身外壳1一侧的上方,且排气风扇31靠近传入口11,排气风扇31在电路板进入到冷却设备的时候,进行排气,将热气流排出冷却设备外,减少冷却设备中的热气流。本申请中散热风扇32的数量优选为2个,散热风扇32设置于机身外壳1侧壁且不与排气风扇31同侧,散热风扇32分别位于转轴231的两侧且散热风扇32吹出的风与转轴233的轴向平行,这样散热风扇32能够对转轴231两侧支撑杆233上的电路板进行吹风降温冷却,此时电路板处在支撑杆233上,支撑杆233将电路板托起,使得电路板所处的平面与散热风扇32垂直,这时电路板的前后两面暴露于空气中,电路板随转轴231转动时,电路板的两面都能被散热风扇32吹到,加快电路板的冷却的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的实施原理为:电路板从传入口11进入到冷却设备中的输入传送组件21上,电路板传送到输入传送组件21上时,支撑杆233随着转轴231转动会将在输入传送组件21上的电路板托起,且电路板至少有二分之一的部分被支撑杆233托起,支撑杆233对电路板起到支撑作用,且电路板在随转轴231一起转动过程中电路板底端落到转盘232的圆周上与转盘232相抵触,当支撑杆233转动到转轴231的正上方时,电路板会掉落到沿着转轴231转向的前方支撑杆233上,同时沿着转轴231转向的前方支撑杆233对电路板起到支撑与限位的作用,继续托着电路板转动,直至电路板落入到输出传送组件22上,支撑杆233与电路板分离,电路板与支撑杆233分离落入到输出传送组件22上时传送一段距离后,下一块电路板才会继续落入到输出传送组件22,且不会压着前一块电路板,电路板随着输出传送组件22传入到下一道工序,支撑杆233继续转动托举下一块电路板并重复以上过程,这样完成电路板在冷却设备中的传送;在电路板进入冷却设备时,排气风扇31将冷却系统中的热气流排出设备外,支撑杆233将电路板托起,使得电路板的前后两面暴露于空气中,散热风扇32对电路板进行吹风降温冷却,从而完成对电路板的降温冷却。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包括机身外壳(1)、用于电路板传输的传送装置(2)和用于电路板散热的散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3)安装于所述机身外壳(1)侧壁上,所述传送装置(2)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1)内包括输入传送组件(21)、输出传送组件(22)和用于翻转电路板的转动机构(23),所述转动机构(23)位于所述机身外壳(1)内部,所述输入传送组件(21)和所述输出传送组件(22)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机构(23)两端,所述转动机构(23)包括转轴(231)、若干转盘(232)和用于支撑电路板的若干支撑杆(233),所述转轴(231)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机身外壳(1)侧壁,所述转盘(232)沿所述转轴(23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转轴(231)上,所述支撑杆(233)间隔沿所述转盘(232)周向安装于所述转盘(2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外壳(1)的侧壁安装有透明玻璃(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传送组件(21)包括若干沿所述转动机构(23)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输入输送带(211)和转动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1)一端的输入主动轴(212),所述输入主动轴(212)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输入驱动电机(213),所述输入传送组件(21)还包括若干与所述机身外壳(1)转动连接的输入从动轴(214),所述输入从动轴(214)与所述输入输送带(2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输入输送带(211)张紧设置于所述输入主动轴(212)和所述输入从动轴(2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外壳(1)内侧对应每根所述输入从动轴(214)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一个输入支撑件(215),所述输入支撑件(215)呈L型,且所述输入支撑件(215)的长边与所述输入输送带(211)平行,所述输入支撑件(215)的短边端部与所述输入从动轴(21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传送组件(22)包括输出输送带(221)和转动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1)另一端的输出主动轴(222),所述输出主动轴(222)的一端同轴固定设置有输出驱动电机(223),所述输出传送组件(22)还包括若干与所述输出输送带(221)一一对应设置的输出从动轴(224),所述输出输送带(221)张紧设置于所述输出主动轴(222)和所述输出从动轴(224)上;所述机身外壳(1)对应每根所述输出从动轴(224)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一个输出支撑件(225),且所述输出支撑件(225)与所述输入支撑件(215)关于所述转动机构(23)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送带(211)和所述输出输送带(221)一一对应,所述输入输送带(211)与所述输出输送带(221)传送的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32)的圆周面上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孔(2321),所述支撑杆(233)插接于所述安装孔(2321)内;所述转盘(232)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安装孔(2321)对应且贯穿所述安装孔(2321)的通孔(2322),所述支撑杆(23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通孔(2322)直径相等的杆洞(2331),所述支撑杆(233)通过螺栓与螺帽螺纹连接固定于所述转盘(23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33)背离所述转轴(231)转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多片橡胶片(2332),多片所述橡胶片(2332)等间距依次排列于所述支撑杆(23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排气风扇(31)和一组散热风扇(32),所述排气风扇(31)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1)一侧的上方,所述散热风扇(32)设置于所述机身外壳(1)另一侧且所述散热风扇(32)位于所述转轴(231)一端。
CN202120052605.0U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 Active CN213907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2605.0U CN213907052U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2605.0U CN213907052U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7052U true CN213907052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07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2605.0U Active CN213907052U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70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2200A (zh) * 2022-05-19 2022-07-22 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pcb生产板翻转去静电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2200A (zh) * 2022-05-19 2022-07-22 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pcb生产板翻转去静电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07052U (zh) 一种电路板高效冷却设备
CN210663792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烘干机
CN202907345U (zh) 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冷却处理装置
CN217497503U (zh) 一种基于液冷板的移载机及回流系统
CN206502379U (zh) 一种太阳式冷却翻板机
CN211041539U (zh) 一种食品加工设备用冷却装置
CN218369916U (zh) 一种可拆卸式接驳台
CN115060019B (zh) 一种用于数据线生产的降温装置及其降温方法
CN216174415U (zh) 一种基于智慧物流自动化分拣设备
CN210469892U (zh) 电路板散热装置
CN213833260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硅片快速退火的装置
CN218344720U (zh) 一种高效均匀散热的圆柱状物料输送装置
CN210247201U (zh) 一种pcb印刷版生产用高效冷却机
CN110935713A (zh) 一种废弃电路板回收利用设备
CN111633778A (zh) 一种人造板翻板冷却散热装置
CN217675275U (zh) 一种太阳能冷却翻板机
CN210663569U (zh) 一种红磷阻燃剂母粒专用气流冷却装置
CN219829389U (zh) 一种烘干炉运输装置及烘干炉
CN215624573U (zh) 具有耐高温功能的下料输送带
CN212831689U (zh) 一种风冷装置
CN220710266U (zh) 一种芯片高效冷却设备
CN219323139U (zh) 糖果生产冷却设备
CN221099265U (zh) 一种隧道式高温炉
CN215147193U (zh) 一种阀门加工用车床
CN220892849U (zh) 一种基板表面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