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5453U -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5453U
CN213905453U CN202022916958.9U CN202022916958U CN213905453U CN 213905453 U CN213905453 U CN 213905453U CN 202022916958 U CN202022916958 U CN 202022916958U CN 213905453 U CN213905453 U CN 213905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clamping surfaces
battery module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169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锋平
董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feitiandi Electr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feitiandi Electr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feitiandi Electr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feitiandi Electr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169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5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5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5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所述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和多个散热管,所述散热壳体为长方体无底面空心主体,多个所述热管两端均通过卡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壳体内部;还包括进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固定安装在散热壳体的端部,所述进风模块用于给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提供风源;具有能够满足同一电池模组不同的散热需求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锂电池包设计越来越注重高比能量设计。在能量密度提升的同时,包内部产生的热量也在同步增加,随着包内温度提升,对电池的循环寿命与运行安全都提出了挑战。为此,当前电池包设计需要一套比较先进可靠的热管理系统。当前热管理系统设计的主要方式为风冷与水冷。风冷通过在电池包增配风扇,增大空气对流,将电芯表面热量带走;水冷通过引入冷水管到电池箱内部,一般通过冷板与电芯表面进行热交换,带走电芯热量。
然而,当前的水冷板结构设计存在几个关键问题,致使很多电池包设计不能满足乘用车工艺大批量产业化的实际需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设计理念上,很多将水冷板作为承重件设计,让其直接承担模组的压力,直接导致冷板过重,不利于整包轻量化;也不利于和包内模组布置和空间有效利用;第二,采用传统的硬焊式的冷板,其采用机加工流道和散热翅片,再和顶盖真空硬钎焊,但整体笨重,加工费用高昂,不利于大批量产业化,第三,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在电池包结构上,热量会往中间集中,导致锂电池出现温度差异,从而导致锂电池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现有散热装置一般都平均散热。
所以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设计理念上,很多将水冷板作为承重件设计,让其直接承担模组的压力,直接导致冷板过重,不利于整包轻量化;也不利于和包内模组布置和空间有效利用;第二,采用传统的硬焊式的冷板,其采用机加工流道和散热翅片,再和顶盖真空硬钎焊,但整体笨重,加工费用高昂,不利于大批量产业化,第三,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在电池包结构上,热量会往中间集中,导致锂电池出现温度差异,从而导致锂电池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现有散热装置一般都平均散热。
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所述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壳体和多个散热管,所述散热壳体为长方体无底面空心主体,多个所述热管两端均通过卡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壳体内部;
还包括进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固定安装在散热壳体的端部,所述进风模块用于给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提供风源。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底面、两个直面卡接面和两个曲面卡接面,两个所述直面卡接面和两个所述曲面卡接面同时与所述第一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曲面卡接面、所述直面卡接面、所述曲面卡接面和所述直面卡接面依次沿所述第一底面的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面包括两个第一曲边和两个第一直边,两个所述第一曲边的弧度与所述散热管端部弧度相配合,两个直边与散热壳体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边的长度为预设值。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模块包括风扇壳体、风扇和栅栏,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扇壳体内,所述栅栏与所述风扇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进风模块的栅栏一侧与所述散热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数量为预设值。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为圆柱空心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件、散热管与散热壳体的卡接,可以通过连接件的大小调整散热管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根据散热管的疏密调整散热的效果,达成不同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设计理念上,很多将水冷板作为承重件设计,让其直接承担模组的压力,直接导致冷板过重,不利于整包轻量化;也不利于和包内模组布置和空间有效利用;第二,采用传统的硬焊式的冷板,其采用机加工流道和散热翅片,再和顶盖真空硬钎焊,但整体笨重,加工费用高昂,不利于大批量产业化,第三,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在电池包结构上,热量会往中间集中,导致锂电池出现温度差异,从而导致锂电池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现有散热装置一般都平均散热。
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所述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壳体1和多个散热管101,所述散热壳体1为长方体无底面空心主体,多个所述热管101两端均通过卡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壳体1内部;
还包括进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固定安装在散热壳体的端部,所述进风模块用于给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提供风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底面201、两个直面卡接面203和两个曲面卡接面202,两个所述直面卡接面203和两个所述曲面卡接面202同时与所述第一底面201固定连接,所述曲面卡接面、所述直面卡接面、所述曲面卡接面和所述直面卡接面依次沿所述第一底面201的边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面201包括两个第一曲边和两个第一直边,两个所述第一曲边的弧度与所述散热管端部弧度相配合,两个直边与散热壳体1相配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管101为圆柱空心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件、散热管与散热壳体的卡接,可以通过连接件的大小调整散热管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根据散热管的疏密调整散热的效果,达成不同散热效果。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设计理念上,很多将水冷板作为承重件设计,让其直接承担模组的压力,直接导致冷板过重,不利于整包轻量化;也不利于和包内模组布置和空间有效利用;第二,采用传统的硬焊式的冷板,其采用机加工流道和散热翅片,再和顶盖真空硬钎焊,但整体笨重,加工费用高昂,不利于大批量产业化,第三,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在电池包结构上,热量会往中间集中,导致锂电池出现温度差异,从而导致锂电池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现有散热装置一般都平均散热。
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所述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壳体1和多个散热管101,所述散热壳体1为长方体无底面空心主体,多个所述热管101两端均通过卡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壳体1内部;
还包括进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固定安装在散热壳体的端部,所述进风模块用于给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提供风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底面201、两个直面卡接面203和两个曲面卡接面202,两个所述直面卡接面203和两个所述曲面卡接面202同时与所述第一底面201固定连接,所述曲面卡接面、所述直面卡接面、所述曲面卡接面和所述直面卡接面依次沿所述第一底面201的边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面201包括两个第一曲边和两个第一直边,两个所述第一曲边的弧度与所述散热管端部弧度相配合,两个直边与散热壳体1相配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直边的长度为预设值,卡接件的第一直边长度可以设置成不同的长度,此时安装时可以使得散热管疏密不同,满足不同的散热需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管101为圆柱空心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件、散热管与散热壳体的卡接,可以通过连接件的大小调整散热管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根据散热管的疏密调整散热的效果,达成不同散热效果。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设计理念上,很多将水冷板作为承重件设计,让其直接承担模组的压力,直接导致冷板过重,不利于整包轻量化;也不利于和包内模组布置和空间有效利用;第二,采用传统的硬焊式的冷板,其采用机加工流道和散热翅片,再和顶盖真空硬钎焊,但整体笨重,加工费用高昂,不利于大批量产业化,第三,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在电池包结构上,热量会往中间集中,导致锂电池出现温度差异,从而导致锂电池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现有散热装置一般都平均散热。
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所述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壳体1和多个散热管101,所述散热壳体1为长方体无底面空心主体,多个所述热管101两端均通过卡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壳体1内部;
还包括进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固定安装在散热壳体的端部,所述进风模块用于给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提供风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底面201、两个直面卡接面203和两个曲面卡接面202,两个所述直面卡接面203和两个所述曲面卡接面202同时与所述第一底面201固定连接,所述曲面卡接面、所述直面卡接面、所述曲面卡接面和所述直面卡接面依次沿所述第一底面201的边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面201包括两个第一曲边和两个第一直边,两个所述第一曲边的弧度与所述散热管端部弧度相配合,两个直边与散热壳体1相配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直边的长度为预设值,卡接件的第一直边长度可以设置成不同的长度,此时安装时可以使得散热管疏密不同,满足不同的散热需求,第一直边还可以设置成可延伸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模块包括风扇壳体、风扇和栅栏,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扇壳体内,所述栅栏与所述风扇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进风模块的栅栏一侧与所述散热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数量为预设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管101为圆柱空心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件、散热管与散热壳体的卡接,可以通过连接件的大小调整散热管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根据散热管的疏密调整散热的效果,达成不同散热效果。
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壳体(1)和多个散热管(101),所述散热壳体(1)为长方体无底面空心主体,多个所述热管(101)两端均通过卡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壳体(1)内部;
还包括进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固定安装在散热壳体的端部,所述进风模块用于给电池模组散热装置提供风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底面(201)、两个直面卡接面(203)和两个曲面卡接面(202),两个所述直面卡接面(203)和两个所述曲面卡接面(202)同时与所述第一底面(201)固定连接,所述曲面卡接面、所述直面卡接面、所述曲面卡接面和所述直面卡接面依次沿所述第一底面(201)的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面(201)包括两个第一曲边和两个第一直边,两个所述第一曲边的弧度与所述散热管端部弧度相配合,两个直边与散热壳体(1)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边的长度为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模块包括风扇壳体、风扇和栅栏,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扇壳体内,所述栅栏与所述风扇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进风模块的栅栏一侧与所述散热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数量为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01)为圆柱空心管。
CN202022916958.9U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Active CN213905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6958.9U CN213905453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6958.9U CN213905453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5453U true CN213905453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0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6958.9U Active CN213905453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5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1051U (zh) 一种电池包的液冷式热管理系统
CN105529507A (zh) 一种基于圆柱电芯极片的水冷模组
CN111261976A (zh) 一种带散热管的大容量电池
CN213905453U (zh)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CN21230596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CN207069026U (zh) 一种方壳锂电池散热装置
CN209981425U (zh) 一种轻量化散热电池包
CN211182266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锂电池电芯
CN109066007B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大规模电池模组集成箱冷却系统
CN208157587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模组集成散热装置
CN107508011A (zh) 一种电池组的集成散热装置
TWM615980U (zh) 水冷板散熱結構
CN208028117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结构
CN113178638A (zh) 一种液冷电池包的仿生散热方法和装置
CN207183467U (zh) 一种电池组的集成散热装置
CN214960731U (zh) 一种储能电池包bms板散热结构
CN213424778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散热变压器铁芯组件
CN210641220U (zh) 一种风电互补器控制器壳体
CN216311544U (zh) 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智能防漏电的电感线圈
CN220042005U (zh) 一种储能电芯散热结构
CN219716974U (zh) 一种散热器及户外电源
CN211981541U (zh) 一种带自发电散热装置的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182419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
CN219741134U (zh) 一种感知系统的实时动态预警装置
CN218830048U (zh) 一种半导体手机散热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