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2268U -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92268U
CN213892268U CN202022472238.8U CN202022472238U CN213892268U CN 213892268 U CN213892268 U CN 213892268U CN 202022472238 U CN202022472238 U CN 202022472238U CN 213892268 U CN213892268 U CN 213892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oam
fan
air guid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722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志远
朱志成
钟贤彬
岳路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722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92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92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92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通风结构,包括座椅泡沫、风扇和座椅蒙皮,所述座椅泡沫的背面设置有风扇固定槽和与所述风扇固定槽相连通的送风道,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风扇固定槽内,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导风组合槽,所述座椅泡沫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风孔,多个所述导风孔能够使多个所述导风组合槽分别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所述座椅蒙皮包覆在所述座椅泡沫上,所述座椅蒙皮对应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上设置有多个蒙皮孔;所述风扇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依次流过所述风扇固定槽、所述送风道、所述导风孔、所述导风组合槽和所述蒙皮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通风结构,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降温区域面积大。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座椅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用户在乘坐座椅时,身体背部和臀部与座椅正面紧密接触,接触部位空气不流通,温度偏高,汗液无法挥发,极大降低了乘坐舒适性。座椅通风功能可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利用风扇将空气吹到座椅正面或将空气从座椅正面吸走,可以加强身体与座椅正面接触区域的空气流通,可降低该区域温度和散去汗液,给用户带来舒适感。现有的汽车座椅通常采用固定支架安装风扇,采用导风袋送风,结构复杂,布置空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座椅通风结构,不需要设置用于安装风扇的固定支架和用于送风的导风袋,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降温区域面积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通风结构,包括座椅泡沫、风扇和座椅蒙皮,所述座椅泡沫的背面设置有风扇固定槽和与所述风扇固定槽相连通的送风道,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风扇固定槽内,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导风组合槽,所述座椅泡沫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风孔,多个所述导风孔能够使多个所述导风组合槽分别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所述座椅蒙皮包覆在所述座椅泡沫上,所述座椅蒙皮对应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上设置有多个蒙皮孔;所述风扇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依次流过所述风扇固定槽、所述送风道、所述导风孔、所述导风组合槽和所述蒙皮孔。
进一步,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固定在所述座椅泡沫的背面,所述密封板对应所述风扇固定槽的位置设置有风扇进气孔,所述送风道为朝向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凹陷的凹槽结构,所述密封板能够对所述送风道的开口进行封堵。
进一步,所述导风组合槽由多个导风凹槽组成,多个所述导风凹槽的首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导风孔相连,多个所述导风凹槽的尾端沿对应的所述导风孔的径向向外延伸。
进一步,所述座椅泡沫包括泡沫主体、设置在所述泡沫主体的左侧的左泡沫侧翼和设置在所述泡沫主体的右侧的右泡沫侧翼。
进一步,所述送风道包括长度方向均沿上下方向的第一主干道和第二主干道,所述第一主干道和所述第二主干道的上部均与所述风扇固定槽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送风道还包括多个第一支干道和多个第二支干道,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的首端与所述第一主干道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的尾端向左延伸至所述左泡沫侧翼上,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的首端与所述第二主干道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的尾端向右延伸至所述右泡沫侧翼上。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互相平行,并且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从上到下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互相平行,并且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从上到下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均从右至左向下倾斜,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均从左至右向下倾斜。
进一步,多个所述导风孔的轴线方向均沿所述座椅泡沫的背面指向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座椅通风结构,在座椅泡沫上直接加工形成风扇固定槽、送风道、导风孔和导风组合槽,加工简便,成本低,并且风扇可以直接固定在风扇固定槽中,风扇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依次流过风扇固定槽、送风道和导风孔,从导风孔流向导风组合槽的流动空气能够沿着各个导风凹槽扩散,最终从蒙皮孔流向用户,通风效果好,降温区域面积大,不需要设置用于安装风扇的固定支架和用于送风的导风袋,结构简单,导风组合槽的布置位置受到的限制少,能够遍布座椅泡沫的正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泡沫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泡沫的背面与风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泡沫的背面、风扇以及密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泡沫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蒙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座椅泡沫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座椅泡沫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座椅泡沫,10a-泡沫主体,10b-左泡沫侧翼,10c-右泡沫侧翼,11-风扇固定槽,12-送风道,121-第一主干道,122-第一支干道,123-第二主干道,124-第二支干道,13-导风孔,14-导风组合槽,15-定位槽,20-风扇,21-风扇线束,30-座椅蒙皮,31-蒙皮孔,40-密封板,41-风扇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座椅通风结构,包括座椅泡沫10、风扇20和座椅蒙皮30,所述座椅泡沫10的背面设置有风扇固定槽11和与所述风扇固定槽11相连通的送风道12,所述风扇20固定在所述风扇固定槽11内,所述座椅泡沫10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导风组合槽14,所述座椅泡沫10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风孔13,多个所述导风孔13能够使多个所述导风组合槽14分别与所述送风道12相连通;所述座椅蒙皮30包覆在所述座椅泡沫10上,所述座椅蒙皮30对应所述座椅泡沫10的正面上设置有多个蒙皮孔31;所述风扇20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依次流过所述风扇固定槽11、所述送风道12、所述导风孔13、所述导风组合槽14和所述蒙皮孔31。在座椅泡沫10上直接加工形成风扇固定槽11、送风道12、导风孔13和导风组合槽14,加工简便,成本低,并且风扇20可以直接固定在风扇固定槽11中,风扇20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依次流过风扇固定槽11、送风道12和导风孔13,流向导风组合槽14,又由于导风组合槽14由多个导风凹槽组成,多个导风凹槽的首端均与对应的导风孔13相连,多个导风凹槽的尾端沿对应的导风孔13的径向向外延伸,所以从导风孔13流向导风组合槽14的流动空气能够沿着各个导风凹槽扩散,最终从蒙皮孔31流向用户,通风效果好,降温区域面积大,不需要设置用于安装风扇20的固定支架和用于送风的导风袋,结构简单,导风组合槽14的布置位置受到的限制少,能够遍布座椅泡沫10的正面,其中座椅泡沫10的正面是指靠近用户的一面(即与用户接触的一面),座椅泡沫10的背面是指远离用户的一面。值得说明的是,每个导风组合槽14分别通过一个导风孔13与送风道12连通,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降温和通风需求,部分区域的导风孔13可以不与导风组合槽14连通,能够直接将送风道12内的空气送入蒙皮孔31。蒙皮孔31的直径为0.05mm-0.3mm,蒙皮孔31的孔间距为1mm-5mm,蒙皮孔31排布组成的整体形状不做限制,可以均匀排布成正方形,可以均匀排布成菱形,也可以均匀排布成不规则形状;导风孔13的直径均为10mm-30mm,不同位置的导风孔13可以在此区间内选择不同的数值;送风道12的尺寸为:宽10mm-30mm,深10mm-30mm;导风凹槽的尺寸为:长30mm-50mm,宽5mm-15mm,深2mm-10mm,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导风组合槽14由四个导风凹槽组成,四个导风凹槽组成“X”字形。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板40,所述密封板40固定在所述座椅泡沫10的背面,所述密封板40对应所述风扇固定槽11的位置设置有风扇进气孔41,所述送风道12为朝向所述座椅泡沫10的正面凹陷的凹槽结构,所述密封板40能够对所述送风道12的开口进行封堵。密封板40的材质可以采用无纺布,密封板40通过胶水粘贴在座椅泡沫10的背面上,在座椅泡沫10的背面上设置有用于确定密封板40安装位置的定位槽15,粘贴时使密封板40的边缘与定位槽15位置相对应即可。风扇20工作时从风扇进气孔41吸入空气,同时风扇线束21也可以从风扇进气孔41穿过,从而与座椅线束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座椅泡沫10包括泡沫主体10a、设置在所述泡沫主体10a的左侧的左泡沫侧翼10b和设置在所述泡沫主体10a的右侧的右泡沫侧翼10c。左泡沫侧翼10b和右泡沫侧翼10c均凸出与泡沫主体10a的正面,能够使用户乘坐时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送风道12包括长度方向均沿上下方向的第一主干道121和第二主干道123,所述第一主干道121和所述第二主干道123的上部均与所述风扇固定槽11相连通。风扇固定槽11位于泡沫主体10a的上部,风扇固定槽11的下部与第一主干道121的上部和第二主干道123的上部连通,风扇20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分别流向第一主干道121和第二主干道123。
本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所述送风道12还包括多个第一支干道122和多个第二支干道124,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122的首端与所述第一主干道121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122的尾端向左延伸至所述左泡沫侧翼10b上,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124的首端与所述第二主干道123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124的尾端向右延伸至所述右泡沫侧翼10c上。风扇20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分别流向第一主干道121和第二主干道123之后,一方面可以通过导气孔流向座椅泡沫10的正面,另一方面可以流向第一支干道122和第二支干道124,左泡沫侧翼10b和右泡沫侧翼10c上也布置有导风组合槽14,第一支干道122和第二支干道124内的流动气体会通过导气孔流向座椅泡沫10的正面,能够使扩大通风面积,降低左泡沫侧翼10b和右泡沫侧翼10c的正面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122互相平行,并且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122从上到下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124互相平行,并且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124从上到下等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122均从右至左向下倾斜,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124均从左至右向下倾斜。风扇固定槽11位于泡沫主体10a的上部,风扇20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从上到下的,采用上述设计能够使第一支干道122和第二支干道124内的空气流动更加顺畅。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多个所述导风孔13的轴线方向均沿所述座椅泡沫10的背面指向所述座椅泡沫10的正面的方向,便于加工,并且导风孔13的轴线长度较短,空气流动的路径也较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座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泡沫(10)、风扇(20)和座椅蒙皮(30),所述座椅泡沫(10)的背面设置有风扇固定槽(11)和与所述风扇固定槽(11)相连通的送风道(12),所述风扇(20)固定在所述风扇固定槽(11)内,所述座椅泡沫(10)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导风组合槽(14),所述座椅泡沫(10)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风孔(13),多个所述导风孔(13)能够使多个所述导风组合槽(14)分别与所述送风道(12)相连通;所述座椅蒙皮(30)包覆在所述座椅泡沫(10)上,所述座椅蒙皮(30)对应所述座椅泡沫(10)的正面上设置有多个蒙皮孔(31);所述风扇(20)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依次流过所述风扇固定槽(11)、所述送风道(12)、所述导风孔(13)、所述导风组合槽(14)和所述蒙皮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板(40),所述密封板(40)固定在所述座椅泡沫(10)的背面,所述密封板(40)对应所述风扇固定槽(11)的位置设置有风扇进气孔(41),所述送风道(12)为朝向所述座椅泡沫(10)的正面凹陷的凹槽结构,所述密封板(40)能够对所述送风道(12)的开口进行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合槽(14)由多个导风凹槽组成,多个所述导风凹槽的首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导风孔(13)相连,多个所述导风凹槽的尾端沿对应的所述导风孔(13)的径向向外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泡沫(10)包括泡沫主体(10a)、设置在所述泡沫主体(10a)的左侧的左泡沫侧翼(10b)和设置在所述泡沫主体(10a)的右侧的右泡沫侧翼(10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道(12)包括长度方向均沿上下方向的第一主干道(121)和第二主干道(123),所述第一主干道(121)和所述第二主干道(123)的上部均与所述风扇固定槽(1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道(12)还包括多个第一支干道(122)和多个第二支干道(124),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122)的首端与所述第一主干道(121)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122)的尾端向左延伸至所述左泡沫侧翼(10b)上,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124)的首端与所述第二主干道(123)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124)的尾端向右延伸至所述右泡沫侧翼(10c)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122)互相平行,并且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122)从上到下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124)互相平行,并且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124)从上到下等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122)均从右至左向下倾斜,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124)均从左至右向下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孔(13)的轴线方向均沿所述座椅泡沫(10)的背面指向所述座椅泡沫(10)的正面的方向。
CN202022472238.8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 Active CN213892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2238.8U CN213892268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2238.8U CN213892268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92268U true CN213892268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1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72238.8U Active CN213892268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92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79706B1 (en) Seat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US7029065B2 (en) Ventilated seat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low pressure performance
US9533609B2 (en) Vehicle seat with a ventilating device
WO2018079041A1 (ja) 通風シートおよび座席空調装置
KR20150111338A (ko) 공기 공급 장치
CN205009921U (zh) 一种车用风道结构
CN213892268U (zh) 一种座椅通风结构
KR20130072393A (ko) 차량용 통풍시트
JP5184475B2 (ja) シート空調装置
CN205819002U (zh) 一种座椅通风装置及汽车座椅
KR102527168B1 (ko) 자동차의 헤드레스트 공조장치
CN212373110U (zh) 车辆送风结构和汽车
US20130252530A1 (en) Air distribution arrangement for use with vehicle hvac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tributing air
CN213262068U (zh) 通风座椅和车辆
JP2009113656A (ja) 鉄道車両
KR100836349B1 (ko) 헤드라이닝에 설치된 에어 벤틸레이터 덕트 구조
KR20150053307A (ko) 차량용 통풍시트 장치
CN111231625A (zh)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CN218577567U (zh) 车辆的座椅和车辆
KR20130053469A (ko) 실내공기 흡입형 차량용 통풍시트
CN220785534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CN210707017U (zh) 新型汽车座椅通风导风沟槽引风道结构
JP2020114716A (ja) 航空機の空調ダクト構造、航空機、および航空機の製造方法
CN215752056U (zh) 一种多风道独立控制坐垫
KR20160139839A (ko) 냉온풍 기능이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