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1908U - 一种胶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91908U
CN213891908U CN202022733061.2U CN202022733061U CN213891908U CN 213891908 U CN213891908 U CN 213891908U CN 202022733061 U CN202022733061 U CN 202022733061U CN 213891908 U CN213891908 U CN 213891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ical surface
glue
gear
book block
rubbe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30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er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er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er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er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30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91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91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91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胶装机,涉及装订印刷的技术领域。现有的胶装机通常设有侧胶上胶机构,该侧胶上胶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附着有胶液的锥面齿轮,当书芯从两者之间经过时,锥面齿轮的锥面抵接于书芯侧面,从而将胶液涂抹至书芯上。但是,由于书芯的厚度有差异,经常需要调节两个锥面齿轮的间距,调节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调节才能使得间距刚好与书本的厚度一致,操作繁琐。本申请包括侧胶上胶机构,侧胶上胶机构包括胶池、上胶齿辊、第一锥面齿轮、滑动设置的第二锥面齿轮以及设置于第二锥面齿轮处的弹性件。即便第一锥面齿轮和第二锥面齿轮的间距较小,书芯经过两者之间时,弹性件压缩使得两个锥面齿轮的间距变大,从而完成对书芯上胶的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胶装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订印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装机。
背景技术
书本通常包括封面和胶装于封面内侧的书芯,书芯最外侧的两页纸被称为环衬,环衬在胶装时需要粘接于封面的内侧面。环衬与封面的粘接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整页粘接,即环衬整面与封面粘接为一体,还有一种是部分粘接,即环衬靠近书脊处的窄边区域与封面粘接。采用部分粘接的方式时,通常先将整理完成后的书芯夹持、固定,然后通过辊刷的方式将装订用的热熔胶涂抹至书芯的书脊处,再通过侧胶上胶机构对窄边区域上胶,最后将封面与书芯压合、粘接在一起。
参照图4,是一种胶装机的侧胶上胶机构4,包括用于存放热熔胶的胶池41、水平转动设置于胶池中的上胶齿辊42以及两个用于对环衬的窄边区域上胶的锥面齿轮43,两个锥面齿轮43相对设置于上胶齿辊42的上端,锥面齿轮43包括呈倾斜角度啮合于上胶齿辊42的直齿轮431和固定连接于直齿轮431的上胶圆台432。胶池41内设有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支架416,其中一个锥面齿轮43转动连接于支架416,另一个锥面齿轮43转动连接于胶池41的侧壁,两个锥面齿轮43的间距随着支架416滑动而改变。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上胶齿辊42转动过程中,胶池41内的热熔胶附着在上胶齿辊42的外周面,书芯胶装时经过两个锥面齿轮43之间,书芯的两侧分别摩擦接触两个锥面齿轮43,从而带动锥面齿轮43转动,锥面齿轮43转动的过程中将上胶齿辊42外周面上的热熔胶引导至锥面齿轮43的上胶圆台432处,从而对接触上胶圆台432的环衬窄条区域进行上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两个锥面齿轮43之间的间距需要操作者根据待上胶书芯的厚度手动调节,发明人认为操作者手动调节间距时可能存在误差,间距较大则锥面齿轮43不能接触书芯,间距较小则书芯难以经过,因此对操作者调节间距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可能需要多次调节,影响装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间距调节的准确性要求,提高装订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胶装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胶装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胶装机,包括侧胶上胶机构,侧胶上胶机构包括胶池、转动设置于胶池中的上胶齿辊、均啮合连接于上胶齿辊的第一锥面齿轮和第二锥面齿轮,第一锥面齿轮和第二锥面齿轮均设有用于接触书芯并进行上胶的锥面,两个锥面之间形成上胶通道,第一锥面齿轮固定,第二锥面齿轮沿上胶通道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第二锥面齿轮处设有用于施加给第二锥面齿轮推力以驱使第二锥面齿轮抵紧书芯于第一锥面齿轮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性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即使操作者滑动第二锥面齿轮使得上胶通道的宽度较窄,则书芯在经过上胶通道时能够使得弹性件发生压缩,从而撑宽上胶通道,进而锥面上的胶液涂抹在书芯上,完成对书芯的侧胶上胶过程;通过设置弹性件,从而降低了调节第一锥面齿轮和第二锥面齿轮间距的准确性要求,有利于避免多次调节间距的情况,提高胶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的外部套设有用于限制弹性件沿水平方向发生形变的限位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始终沿水平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弹性件施加给第二锥面齿轮的推力沿水平方向,有利于促使第二锥面齿轮沿水平方向将书芯抵紧于第一锥面齿轮。
可选的,所述侧胶上胶机构还包括沿上胶通道宽度方向滑动设置的支架,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支架,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面齿轮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与第二锥面齿轮可拆卸连接,如果后续两者任一出现损坏或者失效的情况,便于对其进行单独更换,有利于降低维修、更换成本,节约资源。
可选的,所述胶池中设有丝杆和平行于丝杆的导向杆,丝杆上套设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连接于支架,支架滑动套设于导向杆的外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转动丝杆,支架在丝杆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第一锥面齿轮,具有传动精度高、工作平稳、可靠性高的优点。
可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卡接有蜗轮,蜗轮的外周面啮合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轮蜗杆啮合传动相当于常见的减速机构,具有降速增扭的特性,从而在电机的驱动下,支架缓慢靠近或远离第一锥面齿轮,运行平稳,并且替代操作者手动转动丝杆的操作方式,省力方便。
可选的,所述锥面设有用于容纳胶液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液能够滞留在凹槽中,使得锥面上存在较多的胶液,有利于减少出现因锥面处胶液较少导致书本胶装效果差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边沿处设置为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边沿处设置为圆角,从而避免因为边沿处较锋利导致对书芯上胶时出现划破书页的情形,提高对书本的保护。
可选的,所述锥面处设有用于刮除锥面上多余胶液的刮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胶齿辊将胶液传递至锥面上,可能出现锥面上滞留较多胶液的情况,胶液较厚则对书芯涂抹的胶量较多,多余的胶液可能在胶装过程中滴落,刮胶板能够将锥面上较多的胶液刮落至胶池中,从而能够减少胶液滴落至外界的情况,节约资源,有利于维护整洁的工作环境。
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弹性件,借助弹性件可发生弹性形变的特性,降低了调节第一锥面齿轮和第二锥面齿轮间距的准确性要求,有利于避免多次调节间距的情况,提高胶装效率;
2.通过设置凹槽,使得胶液能够储存于凹槽中,有利于减少出现因锥面处胶液较少导致书本胶装效果差的情况;
3.通过设置刮胶板,能够减少胶液滴落至外界的情况,节约资源,有利于维护整洁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胶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侧胶上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相关技术的一种侧胶上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书芯夹持机构;11、夹板;12、输送导轨;2、铣刀机构;3、背胶上胶机构;4、侧胶上胶机构;41、胶池;411、支撑板;412、刮胶板;4121、刮胶口;413、滑套;414、卡接件;415、弹性件;416、支架;417、限位套筒;418、销轴;42、上胶齿辊;421、齿槽;43、第一锥面齿轮;431、直齿轮;432、上胶圆台;4321、锥面;4322、凹槽;433、上胶通道;434、转轴;4341、圆柱段;4342、螺纹段;44、第二锥面齿轮;5、压紧机构;60、导向杆;61、丝杆;611、丝杠螺母;62、蜗轮;63、蜗杆;6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胶装机。参照图1,一种胶装机包括书芯夹持机构1、对书芯的书脊处进行铣槽、打毛处理的铣刀机构2、对书脊处上胶的背胶上胶机构3、对环衬靠近书脊的窄边区域上胶的侧胶上胶机构4以及将封面和书芯压合粘接的压紧机构5。书芯夹持机构1包括两块竖直且平行设置的夹板11,操作者能够控制两块夹板11的间距,从而对不同厚度的书芯进行夹持。书芯夹持机构1处设置有输送导轨12,书芯夹持机构1沿着输送导轨12依次进行各个加工工序,从而完成整个胶装过程。
胶装前需要确认背胶上胶机构3和侧胶上胶机构4中胶液已完全液化,并且确认胶液的温度已达到胶装要求,然后将整理好的书芯装夹在书芯夹持机构1上,书芯首先经过铣刀机构2进行铣槽、打毛,接着背胶上胶机构3将胶液涂抹在书脊处,侧胶上胶机构4将胶液涂抹在环衬的窄边区域;封面在压紧机构5处压出折痕,上胶完成后的书芯输送至压紧机构5处,压紧机构5将封面向上托起并且抵紧于书芯的书脊处,经过短时间的胶合过程,书本成品自胶装机的输出端输出,胶装完成。
参照图2和图3,侧胶上胶机构4包括用于加热并储存热熔胶的胶池41、转动设置于胶池41中的上胶齿辊42、均啮合连接于上胶齿辊42上端的第一锥面齿轮43和第二锥面齿轮44,上胶齿辊42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胶池41的内壁,上胶齿辊42的转动轴线为垂直于书芯输送方向的水平直线。上胶齿辊42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个沿轴向贯穿上胶齿辊42的齿槽421,第一锥面齿轮43与第二锥面齿轮4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啮合连接于齿槽421的直齿轮431和同轴且固定连接于直齿轮431的上胶圆台432,上胶圆台432的外周面为直接接触书芯侧面的锥面4321,两个锥面4321之间形成用于抵接书芯侧面并进行上胶的上胶通道433。第一锥面齿轮43和第二锥面齿轮44沿上胶齿辊42的轴向相对设置,且两者均倾斜一定角度,使得锥面4321位于最上端的母线为竖直直线,从而书芯经过上胶通道433时,锥面4321能够完全贴合并接触书芯的侧面。
锥面4321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纳胶液的凹槽4322,呈圆环状的凹槽4322沿锥面4321的母线方向等间距排布。凹槽4322可以设置两个,可以设置三个,也可以设置四个,视锥面4321和凹槽4322的尺寸而定,本实施例中共设置三个。对于凹槽4322的边角处均倒圆角设置,书芯的两侧接触锥面4321并发生相互摩擦的过程中,如果边角处不设置为圆角,可能在书芯的表面留下压痕甚至划破书页,影响胶装质量。上胶圆台432远离直齿轮431的一侧同轴焊接有转轴434,转轴434包括连接于上胶圆台432的圆柱段4341和连接于圆柱段4341的螺纹段4342。胶池41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11,转轴434垂直贯穿于支撑板411,转轴434的圆柱段4341与支撑板411转动配合,转轴434的螺纹段4342伸出支撑板411并通过螺母固定于支撑板411。
对书芯进行上胶时,胶池41内胶液的液位高度高于上胶齿辊42的最下端,则上胶齿辊42转动会将胶液扬起至上胶齿辊42的外周面。第一锥面齿轮43和第二锥面齿轮44随着上胶齿辊42转动而转动,由于第一锥面齿轮43和第二锥面齿轮44倾斜设置,锥面4321的最下端靠近上胶齿辊42的上端,当锥面4321转动至上胶齿辊42的上端时,部分胶液附着在锥面4321上,当书芯经过上胶通道433时,锥面4321接触书芯的两侧,从而完成侧胶上胶过程。
支撑板411靠近第一锥面齿轮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胶板412,刮胶板412上开设有刮胶口4121,锥面4321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不断经过刮胶口4121,刮胶口4121与锥面4321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胶液从上胶齿辊42传递至锥面4321时,锥面4321上可能附着的胶液较厚,进而导致书芯侧面的上胶量较多,在书芯在被输送至压紧机构5的过程中,多余的胶液可能因为自重而滴落,浪费胶液并污染工作环境。通过设置刮胶板412,锥面4321转动经过刮胶口4121时,多余的胶液被刮胶板412刮落,使得锥面4321保留一层薄且均匀的胶液,有利于节省胶液、降低成本。如果锥面4321在工作过程中附着了环境中的杂质、碎屑等,刮胶板412也能起到清理的作用,有利于避免杂质、碎屑等附着至书芯的侧面从而降低胶合质量的情况。
第二锥面齿轮44处同样设置有转轴434、支撑板411和刮胶板412,连接关系和第一锥面齿轮43相同。两块支撑板411均为弯折呈V形的金属板件,不同之处在于两者弯折的角度大小不同。第二锥面齿轮44处的支撑板411远离第一锥面齿轮43的一侧焊接有滑套413,滑套413的轴线平行于上胶齿辊42的轴线,滑套413中沿轴向滑动设置有卡接件414,卡接件414远离支撑板411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415,弹性件415为常见的螺旋弹簧。弹性件41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卡接件414,弹性件415的另一端设有支架416,弹性件415固定连接于支架416,支架416上焊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套筒417,限位套筒417的长度大于弹性件415处于原长的长度,弹性件415和部分卡接件414位于限位套筒417的内部。如果不设置限位套筒417,由于支撑板411和第二锥面齿轮44的重力,弹性件415会向下弯曲,则第二锥面齿轮44的直齿抵接于上胶齿辊42的齿槽421中,容易在啮合传动的过程中出现阻滞、卡住的情形,甚至造成零部件的损坏。
滑套413处设置有销轴418,销轴418沿竖直方同时贯穿并插设在滑套413和卡接件414中,从而支撑板411可拆卸连接于卡接件414。胶池41内固定安装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杆60,导向杆60平行于上胶齿辊42设置,两根导向杆60分别位于上胶齿辊42的两侧。两根导向杆60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导向杆60的丝杆61,丝杆61上套设有丝杠螺母611,丝杠螺母611连接于支架416,支架416套设于导向杆60的外周面,从而支架416在丝杆61转动过程中能够沿着导向杆60滑动。丝杆61的一端伸出胶池41,丝杆6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胶池41的侧壁,丝杆61伸出胶池41的部分卡接有蜗轮62,蜗轮62的外周面啮合连接有蜗杆63,胶池41的外壁还固定安装有电机65,蜗杆63的一端与电机65的输出轴同轴连接。
在电机65的驱动下,蜗轮62与蜗杆63转动,丝杆61在蜗轮62的带动下转动,从而支架416沿着导向杆60靠近或远离第一锥面齿轮43,进而能够调节第一锥面齿轮43和第二锥面齿轮44的间距,使得侧胶上胶机构4能够对不同厚度的书芯进行上胶。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弹性件415,降低调节第一锥面齿轮43和第二锥面齿轮44的准确性要求,使得间距较小时也能完成上胶过程,从而提高胶装效率;通过在锥面4321上设置凹槽4322,使得锥面4321上能够附着有一定量的胶液,有利于避免出现胶液较少导致胶装粘合效果较差的情况;通过设置刮胶板412,能够刮除锥面4321上多余的胶液,使滞留在锥面4321上的胶液适量,有利于避免对书芯上胶太多,减少浪费和工作环境污染。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胶装机,包括侧胶上胶机构(4),所述侧胶上胶机构(4)包括胶池(41)、转动设置于所述胶池(41)中的上胶齿辊(42)、均啮合连接于所述上胶齿辊(42)的第一锥面齿轮(43)和第二锥面齿轮(44),所述第一锥面齿轮(43)和所述第二锥面齿轮(44)均设有用于接触书芯并进行上胶的锥面(4321),两个所述锥面(4321)之间形成上胶通道(43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面齿轮(43)固定,所述第二锥面齿轮(44)沿所述上胶通道(433)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第二锥面齿轮(44)处设有用于施加给所述第二锥面齿轮(44)推力以驱使所述第二锥面齿轮(44)抵紧书芯于所述第一锥面齿轮(43)的弹性件(4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15)的外部套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件(415)沿水平方向发生形变的限位套筒(4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胶上胶机构(4)还包括沿所述上胶通道(433)宽度方向滑动设置的支架(416),所述弹性件(41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416),所述弹性件(4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锥面齿轮(44)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池(41)中设有丝杆(61)和平行于所述丝杆(61)的导向杆(60),所述丝杆(61)上套设有丝杠螺母(611),所述丝杠螺母(611)连接于所述支架(416),所述支架(416)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60)的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1)的一端卡接有蜗轮(62),所述蜗轮(62)的外周面啮合连接有蜗杆(63),所述蜗杆(63)的一端连接有电机(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4321)设有用于容纳胶液的凹槽(43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胶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322)的边沿处设置为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4321)处设有用于刮除所述锥面(4321)上多余胶液的刮胶板(412)。
CN202022733061.2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胶装机 Active CN213891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3061.2U CN213891908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胶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3061.2U CN213891908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胶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91908U true CN213891908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22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3061.2U Active CN213891908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胶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91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91908U (zh) 一种胶装机
CN211306676U (zh) 一种自动封边机用除尘装置
CN116061560B (zh) 一种印刷覆膜机械装置
CN209531337U (zh) 一种砂纸机用方便调节角度的涂胶装置
US2326429A (en) Glue spreader, surface coater, and the like
CN115532515A (zh) 一种兼容式上胶设备
CN106862985B (zh) 一种步进式钢板送料装置
CN112474224B (zh) 一种局部印刷胶水的移印方法
CN213798605U (zh) 一种包装盒纸片覆膜装置
CN220277452U (zh) 一种扁线双面涂油导向调节机构
CN211662826U (zh) 一种多色印花机的印花装置
WO2021097780A1 (zh) 一种内齿轮斜齿加工装置
CN214522919U (zh) 一种精装书芯的上胶装置
CN22036162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镀铜钢带表面处理装置
CN217890408U (zh) 一种新型的铝箔轧机支撑辊打磨装置
CN215917989U (zh) 瓦楞纸箱板拼接用胶水涂抹装置
CN214864787U (zh) 一种可自动上胶的木薄片拼缝机
CN210634272U (zh) 一种离型纸印花机刮刀的调节装置
CN218132966U (zh) 一种离型膜抹平装置
CN210938296U (zh) 一种倒角机送料装置
CN2053544U (zh) 涂布装置
CN217615640U (zh) 一种数字印刷品均匀涂胶的热胶槽
CN218502545U (zh) 一种基于钢板涂层的正反面共涂装置
CN220804052U (zh) 一种小尺寸过胶机
CN209871648U (zh) 一种板材新型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