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89798U - 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 Google Patents

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89798U
CN213889798U CN202022494436.4U CN202022494436U CN213889798U CN 213889798 U CN213889798 U CN 213889798U CN 202022494436 U CN202022494436 U CN 202022494436U CN 213889798 U CN213889798 U CN 213889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king
cam
piece
cam groov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944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三益
蔡旻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wa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hwa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wa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hway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89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89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包括有一本体、一驱动件及一工具轴,其中该本体包括有一打击件及一弹性件,该弹性件设于该打击件内部,该驱动件设于该打击件内部且套设于该弹性件,该驱动件的凸轮沟与该本体的凸轮结构通过一滚珠相卡掣,且该凸轮沟的凸轮沟第一位置朝该至少一凸轮沟第二位置的延伸方向,与该驱动件的切线方向呈一夹角,由于该驱动件套设于该弹性件,该打击组在整体尺寸相同的前提下,可使该凸轮沟具有较小的夹角,让该滚珠的作动过程更顺畅,借以提升该打击组的效能,借以提供一种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Description

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冲击力传至螺丝起子刀身或螺帽套筒扳手的装置,尤指一种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背景技术
按,中国台湾第M319826号新型专利案所示的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请参阅如图9及图10所示,该高扭力冲击结构90包含一传动轴91、一锤击块92及一复位弹簧93,其中该传动轴91的外表面设有两螺旋沟911,该锤击块92为一环状构件,套设于该传动轴91上,且该锤击块92于内周缘上设有与该两螺旋沟911分别相对应的两螺旋凹槽921,且各该螺旋沟911与其中一螺旋凹槽921之间设有一滚珠94,该滚珠94能在相对应的螺旋沟911与螺旋凹槽921之间移动,该复位弹簧93套设于该传动轴91上,且该复位弹簧93沿该传动轴91的一轴向与该锤击块92相抵靠,该锤击块92能相对该复位弹簧93转动。
当该传动轴91受到一动力机构驱动旋转时,会通过该两滚珠94带动该锤击块92旋转,并进一步带动一与该锤击块92相抵靠的输出轴,当工作中该输出轴因阻力逐渐增加而停止旋转,该锤击块92会因此停止转动,而随着该传动轴91持续转动,该两滚珠94会在相对应的螺旋沟911与螺旋凹槽921之间移动,并带动该锤击块92沿该轴向朝该传动轴91移动并压缩该复位弹簧93,而与该输出轴相分离,随后受到该复位弹簧93的弹力作用,将该锤击块92往反方向回推,并冲击该输出轴,借以通过冲击将该输出轴所作用的工件,如锁固螺栓时,能将螺栓完全锁紧,达到使用者设定的扭力值的功效。
然而,由于现有的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90的复位弹簧93套设于该传动轴91上,使该传动轴91具有较小的外径,因此,如图11所示,该传动轴91的各螺旋沟911朝两侧倾斜延伸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θ大,换句话说,该传动轴91较小的外径使各螺旋沟911螺旋的导程大,并导致该夹角θ大,故该两滚珠94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阻力,使该锤击块92沿轴向压缩该复位弹簧93的作动过程不顺畅,降低了现有电动工具的使用效益,此外,由于该传动轴91较小的外径,为了尽可能降低该夹角θ的数值,该两螺旋沟911的间距I0必然被尽可能地缩小(即两螺旋沟911很靠近),在上述各滚珠94在对应螺旋沟911中移动过程中受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该间隙被任一滚珠94撞破形成破孔,或是在另一情况下,为了避免该间距I0过小,而降低各螺旋沟911的宽度及滚珠94的直径,则该滚珠94在对应螺旋沟911中移动过程中受力较大可能导致滚珠94本身碎掉的问题,两种情况皆会导致现有的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90故障而无法继续使用,综上所述,现有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90确有其需加以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的滚珠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阻力,使该锤击块沿轴向压缩该复位弹簧的作动过程不顺畅,降低了电动工具的使用效益,并容易损坏其传动轴的螺旋沟及滚珠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工具的打击组,有效改进上述问题,进一步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包括有: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有一打击件及一弹性件,其中该打击件设有一凸轮结构及一打击部,该凸轮结构与该打击部呈间隔设置,该弹性件设于该打击件内部;
一驱动件,该驱动件呈一筒状,该驱动件与该本体可活动地相结合,该驱动件伸入该打击件内部,且套设于该弹性件上,该驱动件的外表面上凹设有至少一凸轮沟,该至少一凸轮沟与该凸轮结构通过一滚珠相卡掣;以及
一工具轴,该工具轴与该本体可活动地相连接,且该工具轴与该打击件的打击部相抵靠。
上述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中该本体设有一心轴,该打击件沿轴向贯穿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供该心轴穿过,且该通孔的内径小于该驱动件的外径。
上述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中该打击部及该凸轮结构沿该打击件的轴向呈前、后排列配置。
进一步,上述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中该至少一凸轮沟包括有一凸轮沟第一位置及至少一凸轮沟第二位置,该凸轮沟第一位置朝该至少一凸轮沟第二位置的延伸方向与该驱动件的切线方向呈一夹角,且该夹角介于10度至35度之间。
再进一步,上述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中该夹角为18度。
较佳的是,上述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中该打击部与该凸轮结构为一体成形,且该凸轮结构为至少一径向贯穿该打击件的凸轮槽,该至少一凸轮槽与该驱动件的至少一凸轮沟通过所述滚珠相卡掣,该本体包括有一套筒,该套筒套于该打击件外侧,使该滚珠介于该驱动件与该套筒之间。
再进一步,上述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中该打击件凸设有多个啮合部,该套筒凸设有多个啮合块,该多个啮合块与该多个啮合部相啮合。
较佳的是,上述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中该打击部设有一强化环及两打击块,该强化环设于该打击部远离该凸轮结构的一侧,且该两打击块间隔地凸设于该强化环的内周缘上。
较佳的是,上述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中该凸轮结构为一凸轮环,该凸轮环组设于该打击件内部,且该凸轮环的一端形成至少一组凸轮缘,该至少一组凸轮缘与该驱动件的至少一凸轮沟之间通过所述滚珠相卡掣。
借由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通过该驱动件套设于该弹性件,使该打击组在整体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该驱动件具有较大的外径,因此,当该打击件的行程相同时,该驱动件的各凸轮沟可沿着该驱动件的外周缘延伸较长的长度,借以降低各凸轮沟的夹角,让该滚珠的作动过程更顺畅,借以提升该打击组的效能,此外,由于该驱动件具有较大的外径,该两凸轮沟之间能保留较大的间隙,加上在此结构下,滚珠与凸轮沟本身受力较小,自然不容易产生破孔或滚珠破碎的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改进现有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的滚珠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阻力,使该锤击块沿轴向压缩该复位弹簧的作动过程不顺畅,降低了电动工具的使用效益的缺点,借以提供一种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驱动件的凸轮沟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局部放大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沿A-A割面线的端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侧视剖面图。
图9是现有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10是现有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的传动轴的立体外观图。
图11是现有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的传动轴的螺旋沟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3A所示,包括有一本体10、一驱动件20以及一工具轴30,其中:
请参阅如图2至图4所示,该本体10包括有一打击件11、一弹性件12、一心轴13以及一套筒14,其中该打击件11为一圆筒形壳体,并设有一凸轮结构、一开口111、一容置槽118、一打击部112以及一卡掣槽113,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凸轮结构为两凸轮槽110,该两凸轮槽110间隔地贯穿设于该打击件11的外周缘,而与该打击件11内部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间相连通,各凸轮槽110的形状略呈一三角形,且各凸轮槽110包括有一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以及两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该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位于该两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之间,且该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位于该打击件11上,沿该打击件11一轴向与该两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相异的位置,使该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及该两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位于该三角形的三个端点处,且该两凸轮槽110的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之间沿径向直线相对,各该凸轮槽110的各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亦与另一凸轮槽110的其中一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沿径向直线相对,进一步,各该凸轮槽110的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相对于该两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靠近该打击件11的一后端,各该凸轮槽110的两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相对于该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靠近该打击件11的一前端。
该开口111设于该打击件11的后端,且该开口111与该打击件11的容置空间相连通;如图4所示,该容置槽118设于该打击件11内部,而与该打击件11的容置空间相连通,且该容置槽118与该开口111沿该轴向直线相对;该打击部112设于该打击件11的前端,而靠近各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使该打击部112与该凸轮结构(两凸轮槽110)呈前、后排列配置,且该打击部112沿径向凸出该打击件11的外表面,且如图3A所示,该打击部112远离该凸轮结构的前端形成一强化环15,且该打击部112设有两打击块116以及一通孔117,该两打击块116间隔地凸设于该强化环15的内周缘上,使该两打击块116沿着该打击件11的径向直线相对,各打击块116分别具有两打击面,该通孔117位于该打击件11的轴在线,该通孔117沿轴向贯穿该打击部112而与该容置槽118相连通,该通孔117具有一通孔内径D1及一平滑的内周缘,且该通孔内径D1小于该开口111的内径;该卡掣槽113环形凹设于该打击件11的外表面,且位于该开口111与该两凸轮槽110之间,使该两凸轮槽110位于该打击部112与该卡掣槽113之间。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打击部112与该两凸轮槽110所形成的凸轮结构一体成形地制造而成,且由于该打击部112与该两凸轮槽110呈前、后排列配置,且该通孔117具有平滑的内周缘,使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打击件11具有容易制造的优点;较佳的是,该强化环15连结该两打击块116,提高了该打击部112的结构强度,借此提高该打击件11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如图2至图4所示,该弹性件12为一压缩弹簧,该弹性件12通过该开口111而设于该打击件11内部,且该弹性件12的前端经该容置槽118而与该打击部112相抵靠;该心轴13自该开口111穿过该弹性件12与该通孔117,并凸出于该打击部112的前端;该套筒14套设于该打击件11的外侧面,并环绕该两凸轮槽110,该套筒14的前端与该打击部112的后端相抵靠,并通过一固定件141与该卡掣槽113相结合,使该套筒14介于该打击部112与该固定件141之间,借以防止该套筒14自该打击件11脱落,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固定件141为一C形环。
进一步,如图2及图3A所示,该打击件11设有多个啮合部119,该多个啮合部119间隔地凸设于该打击部112的后侧面(如上述,该打击部112沿径向凸出该打击件11的外表面);另一方面,该套筒14的前端间隔地凸设有多个啮合块142,使该套筒14的前端与该打击部112的后端相抵靠时,该多个啮合部119与该多个啮合块142相互啮合,如此一来,该套筒14与该打击件11之间就不会相对转动。
请参阅如图2至图4所示,该驱动件20与该本体10相结合且呈一筒状,该驱动件20自该开口111伸入该打击件11,并套设于该弹性件12的外部且与其相抵靠,使该驱动件20能移动地与该打击件11相结合,换言之,该驱动件20的外径D2小于该开口111的内径,但该驱动件20的外径D2大于该通孔内径D1,该驱动件20设有一结合端21、两凸轮沟22以及一结合槽23,其中该结合端21设于该驱动件20的后端且伸出该开口111外,与一动力工具的驱动机构相啮合,借以使该驱动件20转动。
该两凸轮沟22间隔地凹设于该驱动件20的外表面,各凸轮沟22包括有一凸轮沟第一位置221以及两凸轮沟第二位置222,如图4所示,各凸轮沟22的凸轮沟第一位置221与其中一凸轮槽110的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直线相对,另如图2所示,该两凸轮沟第二位置222相对于该凸轮沟第一位置221,是位于靠近该驱动件20的后端处,使各凸轮沟22呈一V字形,各凸轮沟22与相对应凸轮槽110是通过一滚珠201相卡掣结合,该两滚珠201自该打击件11的外侧,通过该两凸轮槽110后设于该两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与该两凸轮沟第一位置221重合处,借以卡掣该驱动件20与该打击件11,完成后再通过该套筒14与该固定件141覆盖于该两凸轮槽110的外侧,借以避免该两滚珠201掉出;该结合槽23自该驱动件20的前端凹设形成,借以让该弹性件12能容置于该结合槽23中,让该驱动件20套于弹性件12的外部,且该心轴13抵靠于该结合槽23的底部。
进一步,如图3B所示,各该凸轮沟22由该凸轮沟第一位置221朝各凸轮沟第二位置222延伸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即该驱动件20的切线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Figure BDA0002755217240000061
与如图9至图11所示的现有的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90的传动轴91的各螺旋沟911所形成的夹角θ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20套设于该弹性件12的外部,而现有高扭力冲击结构90的传动轴91则位于该复位弹簧93的内部,故在工具整体的结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20的外径大于现有高扭力冲击结构90的传动轴91的外径,及该驱动件20的外周缘大于该传动轴91的外周缘,如此一来,若要使该打击件11(对应现有高扭力冲击结构90的锤击块92)沿轴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各该凸轮沟22能延伸的长度大于各该螺旋沟911所能延伸的长度,使各该凸轮沟22的夹角
Figure BDA0002755217240000062
小于各该螺旋沟911的夹角θ,使本实用新型的两滚珠201在该两凸轮沟22上移动、借以让该打击件11沿轴向移动时,更为顺畅,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打击组的效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各该凸轮沟22的夹角
Figure BDA0002755217240000063
介于10度至35度之间,较佳者为18度。
请参阅如图2至图5所示,该工具轴30与该本体10相结合,该工具轴30的后端与该打击件11的打击部112相抵靠,该工具轴30包括有一限位槽31、两受力块32以及一输出端33,其中该限位槽31凹设于该工具轴30的后端,且该限位槽31设于该工具轴30的轴在线,借以使该工具轴30与该本体10相抵靠时,该心轴13的前端可插入该限位槽31中,使该本体10、该驱动件20以及该工具轴30位于同一轴在线;该两受力块32分别径向凸设于该工具轴30后端的两侧,各受力块32具有两受力面,该两受力面分别位于该受力块32的两侧,且当该工具轴30与该本体10相抵靠时,该两受力块32与该打击部112相结合,而如图5所示,分别与其中一打击块116相抵靠;该输出端33设于该工具轴30的前端,借以对一工件进行使用。
请参阅如图1、图4至图6所示,当该驱动件20驱动该工具轴30转动时,由于该两滚珠201将该打击件11与该驱动件20相互卡掣,因此,该驱动件20会带动该本体10转动,且该本体10会通过该打击件11的各打击块116以其中一打击面与其中一受力块32的相对应受力面相抵靠,借以进一步推动该工具轴30转动,当该工具轴30受到阻力后,该本体10会因该两打击块116与该两受力块32相抵靠而无法转动。
此时,如图4及图6所示,各滚珠201会受到该打击件11与该驱动件20之间相对作动的力量推动,而在相对应的凸轮沟22与凸轮槽110内滑动,并借由各凸轮沟22与凸轮槽110形状的不同,带动该本体10的打击件11向后端朝该驱动件20移动,并压缩该弹性件12,当各滚珠201移动而使相对应凸轮沟22的其中一凸轮沟第二位置222与相对应凸轮槽110中的一相对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重合,该打击部112即完全与该工具轴30分离,接着,由于该两打击块116与该两受力块32相分离而失去阻力,该受压缩的弹性件12的复原力,会将该打击件11朝前端推,同时该驱动件20仍持续带动该本体10转动,因此,当该打击部112重新与该工具轴30相结合时,该两打击块116会以跟原本相异的位置,分别撞击到其中一受力块32,借以产生一打击的效果,提供使用者在使用动力工具进行加工,如锁固螺栓时,能将螺栓完全锁紧,达到使用者设定的扭力值的功效。
进一步,该驱动件20根据相连接的驱动机构,而可以不同方向正、逆旋转,当该驱动件20反向转动时,与前段所述不同处在于:该两打击块116与相对应受力块32会以相异的打击面与受力面相抵靠,该两滚珠201会移动而分别使相对应凸轮沟22及凸轮槽110相异的凸轮沟第二位置222及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相重合,借以达到使该本体10向后端朝该驱动件20移动,而与该工具轴30相分离的功效。
请参阅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打击件11的凸轮结构为一凸轮环110A,该凸轮环110A是自该打击件11后端插入该打击件11的容置空间中,且该凸轮环110A能通过多个插销501与该打击件11相固接,该凸轮环110A的前端设有两凸出部119A,该两凸出部119A沿径向相对地凸设于该凸轮环110A前端上,使该凸轮环110A于各该凸出部119A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组凸轮缘,各组凸轮缘呈一V字形而与该驱动件20的其中一凸轮沟22相对应,各组凸轮缘包括一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A及两位于该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A两侧的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A,各该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A即位于该组凸轮缘靠近其中一凸出部119A的一端,换句话说,各该凸出部119A的两侧分别为该两组凸轮缘的其中一凸轮结构第二位置115A,该凸轮结构第一位置114A与该相对应的凸轮沟22的凸轮沟第一位置221相对应,较佳的是,如图8所示,该驱动件20也是套设于该弹性件12的外部,借以使该驱动件20具有较大的外周缘,而让各该凸轮沟22具有较小的夹角,如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
此外,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打击件11的打击部112亦能如第一较佳实施例设有一强化环,使该打击部112的两打击块间隔地凸设于该强化环的内周缘上。
借由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通过该驱动件20套设于该弹性件12的外部,使该打击组在整体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该驱动件20具有较大的外径D2,因此,当该打击件11的行程相同时,该驱动件20的各凸轮沟22可沿着该驱动件20的外周缘延伸较长的长度,借以缩小各凸轮沟22的夹角
Figure BDA0002755217240000081
让该滚珠201的作动过程更顺畅,借以提升该打击组的效能,此外,如图3B所示,由于该驱动件20具有较大的外径D2,该两凸轮沟22之间能保留较大的间距I1,加上在此结构下,滚珠201与凸轮沟22本身受力较小,自然不容易产生破孔或滚珠201破碎的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改进现有电动工具的高扭力冲击结构的滚珠94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阻力,使该锤击块92沿轴向压缩该复位弹簧93的作动过程不顺畅,降低了电动工具的使用效益的缺点,借以提供一种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包括有: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有一打击件及一弹性件,其中该打击件设有一凸轮结构及一打击部,该凸轮结构与该打击部呈间隔设置,该弹性件设于该打击件内部;
一驱动件,该驱动件呈一筒状,该驱动件与该本体可活动地相结合,该驱动件伸入该打击件内部,且套设于该弹性件上,该驱动件的外表面上凹设有至少一凸轮沟,该至少一凸轮沟与该凸轮结构通过一滚珠相卡掣;以及
一工具轴,该工具轴与该本体可活动地相连接,且该工具轴与该打击件的打击部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设有一心轴,该打击件沿轴向贯穿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供该心轴穿过,且该通孔的内径小于该驱动件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特征在于,该打击部及该凸轮结构沿该打击件的轴向呈前、后排列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凸轮沟包括有一凸轮沟第一位置及至少一凸轮沟第二位置,该凸轮沟第一位置朝该至少一凸轮沟第二位置的延伸方向与该驱动件的切线方向呈一夹角,且该夹角介于10度至35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特征在于,该夹角为18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特征在于,该打击部与该凸轮结构为一体成形,且该凸轮结构为径向贯穿该打击件的至少一凸轮槽,该至少一凸轮槽与该驱动件的至少一凸轮沟通过所述滚珠相卡掣,该本体包括有一套筒,该套筒套于该打击件外侧,使该滚珠介于该驱动件与该套筒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特征在于,该打击件凸设有多个啮合部,该套筒凸设有多个啮合块,且该多个啮合块与该多个啮合部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特征在于,该打击部设有一强化环及两打击块,该强化环设于该打击部远离该凸轮结构的一侧,且该两打击块间隔地凸设于该强化环的内周缘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特征在于,该凸轮结构为一凸轮环,该凸轮环组设于该打击件内部,且该凸轮环的一端形成至少一组凸轮缘,该至少一组凸轮缘与该驱动件的至少一凸轮沟之间通过所述滚珠相卡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工具的打击组,其特征在于,该打击部设有一强化环及两打击块,该强化环设于该打击部远离该凸轮结构的一侧,且该两打击块间隔地凸设于该强化环的内周缘上。
CN202022494436.4U 2019-12-24 2020-11-02 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Active CN2138897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7472 2019-12-24
TW108147472A TWI720760B (zh) 2019-12-24 2019-12-24 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89798U true CN213889798U (zh) 2021-08-06

Family

ID=7603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94436.4U Active CN213889798U (zh) 2019-12-24 2020-11-02 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89798U (zh)
TW (1) TWI72076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0918B (en) * 2005-03-24 2006-03-11 Mighty Seven Internat Co Ltd Hammering assembly structure for a power tool
JP4501757B2 (ja) * 2005-04-11 2010-07-1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インパクト工具
TWM319826U (en) * 2007-05-11 2007-10-01 Jenn Feng Ind Co Ltd High torque impact structure for power tools
WO2011013854A1 (en) * 2009-07-29 2011-02-03 Hitachi Koki Co., Ltd. Impact tool
US9272400B2 (en) * 2012-12-12 2016-03-01 Ingersoll-Rand Company Torque-limited impact tool
JP2016055401A (ja) * 2014-09-12 2016-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パクト回転工具
TWM517080U (zh) * 2015-08-28 2016-02-11 Yi-Rou Wang 動力工具錘打組
TWM532937U (en) * 2016-08-10 2016-12-01 Yi-Rou Wang Power tool hammer set
TWM562747U (zh) * 2016-08-25 2018-07-01 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衝擊工具
JP6832509B2 (ja) * 2017-03-27 2021-02-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回転打撃工具
TWM553251U (zh) * 2017-07-25 2017-12-21 Hyphone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動力工具之錘打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4101A (zh) 2021-07-01
TWI720760B (zh)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01149A (en) Noise reduction mechanism for percussion tools
US8028762B2 (en) Shock absorber for a reciprocating tool assembly
US10960527B2 (en) Bit retention assembly for rotary hammer
EP2694253B1 (en) Rotary impact device
JP5405559B2 (ja) インパクト機構
US6158526A (en) Reversible impact mechanism with structure limiting hammer travel
US20050061521A1 (en) Power tool
US20090194305A1 (en) Power tool
TWI583501B (zh) 旋轉式緊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TWM582890U (zh) 衝擊工具
US20060240752A1 (en) Coupling structure for grinding members
US9555535B2 (en) Rotational force transmitting device
JP3372345B2 (ja) インパクト回転工具
US5375665A (en) Motorized driving tool
CN213889798U (zh) 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US20150034346A1 (en) Impact Tool
US20130161045A1 (en) Impact body and transmission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210025095U (zh) 一种用于旋转式工具中产生冲击力的驱动组件
JP3678965B2 (ja) 回転打撃工具
JP4539606B2 (ja) 鋼球脱落を防止したインパクト回転工具
CN219854412U (zh) 一种带附加头的动力工具
JP6543806B2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CN106002857B (zh) 一种快速更换工作头的连接装置
TW202000348A (zh) 鎚鑽
JP3703564B2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