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7547U -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 Google Patents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7547U
CN213877547U CN202021382433.5U CN202021382433U CN213877547U CN 213877547 U CN213877547 U CN 213877547U CN 202021382433 U CN202021382433 U CN 202021382433U CN 213877547 U CN213877547 U CN 213877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hole
instrument
musical instrument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24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蒂莫西·P·肖
约书亚·D·赫斯特
布莱恩·C·斯沃德佛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der Musical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ender Musical Instrumen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der Musical Instruments Corp filed Critical Fender Musical Instrument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7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7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00General design of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04Plucked or strummed string instruments, e.g. harps or lyres
    • G10D1/05Plucked or strummed string instruments, e.g. harps or lyres with fret boards or fingerboards
    • G10D1/08Guita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00General design of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04Plucked or strummed string instruments, e.g. harps or lyres
    • G10D1/05Plucked or strummed string instruments, e.g. harps or lyres with fret boards or fingerboards
    • G10D1/08Guitars
    • G10D1/085Mechanical design of electric guita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10D3/02Resonating means, horns or diaphragm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3/00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 G10H3/12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 G10H3/14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 G10H3/18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using a string, e.g. electric guita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10/00Aspects or methods of musical processing having intrinsic musical character, i.e. involving musical theory or musical parameters or relying on musical knowledge, as applied in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10/155Musical effects
    • G10H2210/265Acoustic effect simulation, i.e. volume, spatial, resonance or reverberation effects added to a musical sound, usually by appropriate filtering or delays
    • G10H2210/271Sympathetic resonance, i.e. adding harmonics simulating sympathetic resonance from other strings
    • G10H2210/275Helmholtz resonance effect, i.e. using, exciting or emulating air resonance in a cav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弦乐器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及其设备和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内腔的乐器琴身构成的共振系统,该内腔与从面板连续延伸的音孔相通。该音孔可具有从面板开始的连续曲线过渡以及与乐器琴身的已变共振频率相对应的长度。包括在此公开的共振系统的弦乐器(例如,吉他,例如半原声电吉他)。

Description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20352010.X的分案申请,该母案的申请日为2019年3 月19日,发明名称为“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通常涉及一种用于弦乐器的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乐器琴身的尺寸和形状,弦乐器具有特定的调性(tonality)和共振频率范围。具有对称形状,相对大的内部体积,和/或相对轻的物理支撑的乐器琴身可具有稳定的(robust)频率范围以及清晰的音色(tone)。例如,小提琴,大提琴,以及原声吉他(acousticguitar)各自使用相对大的内部体积,该内部体积被用于提供不同频率范围的平稳且清晰的再现。
虽然这种弦乐器可提供音质,但除非在具有最佳声学特性的地点(例如音乐厅)演奏,否则这种弦乐器可能难以提供声学振幅以及音量。声学换能器的使用可使弦乐器产生的声音被放大,被操控,以及被记录,但是由于声学换能器以及换能器在乐器上的位置的限制而经常伴随声退化(degradation)。
与本质上是原声的弦乐器相反,乐器可被配置为相对于振动琴弦来优化声学换能器的布置以及性能。这种电弦乐器可精确地再现相对较大的频率范围,并且当被插入信号处理器时可容易地添加信号处理(例如音色以及音量)。然而,电弦乐器可能具有有限的声学特性,这至少部分地归因于声学换能器的优先布置以及呈现具有有限体积的不规则形状内腔的延伸的物理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与多种实施方案一致,共振系统具有乐器琴身,该乐器琴身具有至少一个内腔,该内腔与从面板(top cover)连续延伸的音孔相通。该音孔具有从面板开始的连续曲线过渡以及与乐器琴身的已变共振频率相对应的长度。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共振系统具有琴身,该琴身具有单个内腔,该内腔与从面板连续延伸的音孔相通。该音孔具有从面板开始的连续曲线过渡以及与琴身的已变共振频率相对应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提供具有单个内腔的乐器琴身来使用弦乐器共振系统,该单个内腔与至少一个从面板连续延伸的音孔相通,其中该音孔具有从面板开始的连续曲线过渡以及与乐器琴身的第一已变共振频率相对应的长度。改变音孔以产生乐器琴身的第二已变共振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可根据多种实施方案使用的示例弦乐器组件的框图表示。
图2A和2B分别表示了可由图1的弦乐器组件使用的示例弦乐器的部分。
图3A至3D分别描绘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配置的示例弦乐器共振系统的部分的线图表示(line representations)。
图4是根据多种实施方案布置的示例弦乐器共振系统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示图。
图5表达了根据多种实施方案使用的示例弦乐器共振系统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示图。
图6示出了可根据多种实施方案使用的示例弦乐器共振系统的一些部分的线图表示。
图7示出了可利用图1–6的多种实施方案来执行的示例共振优化例程(routine)。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通常涉及一种用于弦乐器的共振系统,其可以优化不规则形状的乐器琴身的声学特性(acoustic properties)。
多种实施方案涉及用于弦乐器的共振系统,其通过改变乐器琴身的至少一个共振频率来优化频率响应和调性。通过提供一个或多个能反转(reverse)来自乐器琴身内部的声波的声相的音孔,电弦乐器在没有被连接至信号处理器时可具有改善的声学深度,声学质量,声学调性,以及声学振幅。尽管具有相对较小体积的不规则形状的内部乐器腔,调节电弦乐器的音孔的能力允许优化多种多样的可听频率。
图1显示了示例弦乐器组件100的框图,其中可实践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案。弦乐器组件100可具有任意数量的弦乐器102,该任意数量的弦乐器102被单独地和/或共同地被连接至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器104。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多个不同的弦乐器102(例如六弦吉他和四弦贝司)可各自被连接至不同的信号处理器104(例如脚踏板),同时各自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106(例如有线的和/或无线信号路径)被连接至公共信号处理器104(例如音卡,放大器,或前置放大器)。
弦乐器102不限于特定尺寸,形状,类型,声音特征,或材料构造,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是至少由被固定到琴颈(neck)110的琴身108所限定的吉他。一根或多根琴弦112(例如金属,尼龙,或其他声学材料)可以横跨琴颈110和部分琴身108 从琴头(headstock)114连续地延伸至琴桥(bridge)116。至少一根琴弦112的发音 (articulation)产生可通过琴身108,信号处理器104,或两者来增强的预设音色以及频率范围。例如,原声吉他可以不具有电子换能装置(means)而依靠琴身108来混响 (reverberate)由琴弦112产生的声音,而电吉他可在琴身108中具有最小的声学腔室 (chamber)而依靠一个或多个有源或无源电子换能装置,例如缠绕线圈拾音器 (wound coil pickup),双线圈拾音器(humbuckingpickup),以及压电拾音器。
虽然原声吉他可配备有电子换能装置,但空心琴身108的琴弦振动力学不同于电吉他经常采用的实心固体108。因此,可被表征为半原声吉他(semi-acoustic guitar) 的空心琴身电吉他试图为传统电吉他琴弦112动力学(dynamics)提供具有更接近于原声吉他声音特性的声学(不插电)调性。然而,由于琴身108的内腔对于产生丰富,深沉,以及平稳的声学调性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将电吉他改变为更类似于原声吉他要比将原声吉他改变为更类似于电吉他困难得多。
图2A和2B分别提供了示例弦乐器120的多个部分的线图表示,在该示例弦乐器120中可采用多种实施方案。图2A显示了没有安装面板122的吉他琴身108和琴颈 110的剖视透视图,面板上装有琴桥116。琴身108作为电吉他的一部分可以是任何形状,尺寸,以及材料构造,但被认为是空心琴身电/半原声吉他,该空心琴身电/半原声吉他具有相对薄的轮廓(例如沿Z轴为1.75英寸或更小),相对小的内腔124体积 (例如200立方英寸或更小),以及用于安装电子器件(例如旋钮,电池,电路,以及拾音器)的内部特征126。
应当注意的是,实心琴身电吉他与图2A的琴身108不同在于实心琴身电吉他不具有增强振动琴弦112的声学特性的声学上可感知的内腔124。相反,原声吉他与图2A的琴身108不同在于原声吉他具有更大的内腔124,该更大的内腔124的形状有助于增强振动琴弦112的声学特性。另外,原声吉他将在腔124内具有物理支撑以支持面板,而电吉他的琴身结构即使没有支撑也足够支持面板122和对琴弦112采用的激烈手法。
图2B显示了已完全组装并准备奏乐的弦乐器120,其安装了面板122,并且琴弦跨越一个或多个拾音器128被调到预设的张力。为利用占据内腔124的空气体积,一个或多个具有一定形状的端口(ports)(例如c形孔130和/或f形孔132)可允许空气流入和流出琴身108,以增强并改变振动的琴弦112的声学特性。也就是说,来自琴弦112的通过内腔124转化(translate)的声波以及空气会产生多种不同频率的谐波(harmonics),这些谐波不能仅用琴弦产生,可通过拾音器128检测到这些谐波以经由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器104进行信号处理以及回放。
虽然添加了内腔以及一个或多个声音端口130/132能提供一些增加的声学特性,但是不规则形状(如X-Y平面中的非对称形状所定义的)以及内部特征126降低了乐器120的声学性能。因此,人们普遍有兴趣优化具有不规则形状内腔的弦乐器的声学性能,尤其是内腔的体积小到不能在其中提供较低频率(例如小于500Hz)的共振。
图3A-3D分别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进行配置的示例弦乐器140的部分以在半空心/空心琴身电吉他中提供优化的声学特性。图3A的顶视图示出了琴颈110如何从琴身108延伸并如何与琴桥116一起支持琴弦112在音孔142和拾音器128上。拾音器128的数量,类型,以及位置均可改变而不会限制或损害本公开的新颖性方面。
乐器琴身108的形状和尺寸,尤其是平行于Z轴测得的厚度,与不规则形状的内腔124相关,如分段区域144所示。应当注意的是,琴身108在最宽点处具有16.25 英寸的非限制性长度146以及13.125英寸的非限制性宽度148,该最宽点允许154立方英寸(+/-5%)的内腔124体积。另外,不规则腔形状124可受内部特征(例如电子器件安装台(lands)以及电子器件的存在)的影响,在X-Y平面内围绕X轴(垂直对称)和围绕Y轴(水平对称)是不对称的。尽管具有不规则腔形状,但是音孔142 提供了从琴弦112的正下方到腔124的流体连通(fluid access),这减轻了声波在琴弦 112和腔124之间的损失。
图3B的侧面轮廓图表达了内腔如何被较薄的琴身108限制。也就是说,小于2 英寸(例如1.75英寸)的琴身厚度150使内腔124不够大到可以在低频率范围(例如低于500Hz)自然共振。图3B的侧视图进一步表达了面板122如何是平行于X-Y平面的平表面,其与沿Z轴具有深度的弓形,弧形,或其他曲线形状形成对比。这种平面板122强调琴身108和琴桥116控制琴弦振动以产生音乐上悦耳声音的能力。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内腔124与音孔142一起进行调节以改变内腔124以及琴身108 的共振,以在乐器140未被连接至信号处理器104时优化乐器140的声学音量,低音响应以及调性。
图3C中乐器140的面板122被移除,以显示与多种实施方案一致的调谐的内腔124。该内腔124被配置为单个连续的腔室152,该腔室152具有底板154以及延伸以使内腔124的体积最大化的侧壁156。应当注意的是,不限于单个腔室152,而任何数量的物理上分隔的腔室都可被安置在琴身108中,位于面板122下方。然而,单个腔室布置可允许声学材料可选择性地被插入至琴身108中以影响乐器140的声学特性。例如,可将一种或多种材料(例如,聚酯,其他声学织物,泡沫,弹性体,以及橡胶) 插入腔室152中以改变腔室152的实际体积,并将乐器140调谐至更低,或更高的共振频率范围。
图3C的透视图示出了单个音孔142通过悬架(suspension)158被安装在腔室底板154上方的位置处,该悬架158也与底板154部分地分隔开,与悬架连续地延伸至底板154和/或悬架限制进入和来自音孔142的空气流的情况相比,能提升空气的有效移动以及整体乐器的调性。悬架158具有一对轨道160,每个轨道160被嵌入至琴身 108中以支持音孔142和琴桥接板(bridge deck)162,在琴桥接板162处琴弦附接至琴身/面板。
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改变底板154和侧壁156的结构(例如,尺寸,形状,和深度)对腔室152内的空气流进行调节,这使乐器140具有多种共振频率范围以及具有优化的声学特性的频率再现范围。在图3C的非限制性示例中,底板154与具有连续曲线肩部164的侧壁156相会,响应于使用者使乐器140的琴弦发出的声音,该连续曲线肩部164促进层流空气流,而不是湍流空气流。如图所示,具有圆弧(radiused)肩部164的单个腔室152的配置可通过减轻颤振,在腔室152中真空的产生,以及可降低声波的传播和乐器140的声学质量的涡流(eddys)来补充受琴弦振动的影响增加的空气体积。
悬架158可能提供面板的一些支撑,但由于面板坐落于琴身108的凹部166中,所以这种支撑不大的。也就是说,由于面板具有由凹部166提供的横向(在X-Y平面中)以及垂直方向(平行于Z轴)支持,因此悬架158的尺寸,强度,以及位置的配置是为实现最佳腔室152的体积和声学特性,而不是为了提供对面板的结构支持。调节凹部166深度的能力允许调整对面板的物理支持量。因此,通过调节在凹部侧壁 168处接触琴身108的面板的表面积量,可依据使用者的偏好在操作期间调整面板中所允许的弯曲量。
图3D中的弦乐器的横截面视图显示了音孔142,悬架158,以及腔室152如何相对于面板122进行布置。如图所示,面板122在琴身凹部166内连续延伸以同时物理地置于音孔142和悬架琴桥接板162上方,而不是沿着Z轴在乐器琴身108的边缘 170上方延伸。面板122具有音穴(sound aperture)172,该音穴172的中心点沿着Z 轴与音孔142的中心点对齐。
虽然不是必需的或限制性的,但是多种实施方案将音穴172配置为具有连续曲线边缘174,该连续曲线边缘174和在面板122与音孔相会的过渡区域处的音孔边缘 176和直径相匹配。通过将音穴172的形状做成圆弧表面以与音孔边缘176相匹配,促进层流空气流以提高进入和离开音孔142的声波的质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音孔 142沿着Z轴连续地延伸至面板122的位置或甚至面板122的上方,这将曲线穴边缘 172变成面板122与音孔142的侧面相会的接合点。应当注意的是,音孔142具有与音孔本身的结构配置相对应的声学剖面(acoustic profile)。
无论音孔142是否延伸至面板122上方的平行于Z轴的平面,音孔142的配置通过反转腔室152内的声波的声相以改变乐器140的至少一个共振频率和/或频率范围来优化乐器122的声音特性。因此,音孔142与单个腔室152一起提供了可以人工增强在有端口的腔体(ported enclosure)附近振动的琴弦的声学特性的结构。换句话说,音孔142和单个腔室152产生可操作的声学优点,而通过将端口安置在具有内腔体积的乐器琴身108中将不能获得该声学优点,这将本实施方案与原声吉他,空心琴身电吉他,和半原声吉他区分开。
图4描绘了根据多种实施方案配置的示例弦乐器190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线图表示,以展示优化的声学特性。音孔142从面板122连续地延伸至一个或多个内腔124中,该内腔124具有光滑的侧壁192,该侧壁192限定了音孔142的声学剖面及其长度,形状,和直径。在图4的非限制性示例中,侧壁192具有曲线部分194和线性部分196。曲线部分194可被表征为具有统一的半径(R)(例如在Y-Z平面中0.375英寸)以及在平行于面板122的X-Y平面中的音孔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如图所示,在从内腔124的顶部平行于Z轴进行测量时,音孔142的声学剖面使得线性部分196与曲线部分194在琴身108内预设深度198处的相接触。线性配置限定了平行于X-Y平面的统一内径200,而曲线部分194则限定了不小于该统一内径 200的可变内径202。
在平行于Z轴进行测量时,侧壁192连续地延伸至总长度204,选择该总长度 204以类似于亥姆霍兹共振器(Helmholtz resonator)的方式来确保声波相位反转。也就是说,音孔142利用能使琴身108内的声波在音孔142内进行反转的长度而将琴身 108的内部部分与琴弦以及外部环境空气分隔开。应当注意的是,音孔长度204可以是直径200/202以及保证相位反转的共振频率的函数。因此,一些声学频率可能不会在音孔142内经历相位反转,但是在调谐范围内的所有声学频率将会经历相位反转。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音孔142可具有1.125英寸的长度,2.375英寸的统一直径和2.375-2.975英寸的可变直径。音孔142可由任何类型的材料构成,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是能提升声学丰富度和/或深度的坚固的天然木材(例如桃花心木,白蜡木,云杉,或雪松)。然而,音孔142的部分可考虑为非木质材料(例如金属,陶瓷,聚合物)。音孔142的部分可涂覆有能增加底层材料的密度的材料(例如树脂,蜡或填料)。可利用例如凹陷,脊,凹槽,或延伸至或延伸出音孔直径200/202的悬臂突起对至少一些音孔142进行成形或纹理化以促进层流空气流。
虽然可对音孔142的内侧壁进行调整以优化空气流以及声学作用,但也可对音孔142的外部进行调整。例如,音孔142的一部分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凹口206来移除使音孔142容纳在相匹配的盖凹口208中。根据凹口206的尺寸和形状,音孔142的外部可被配置为,相比音孔边缘176,与面板122的物理接触更多来为面板122提供物理支持。应当注意的是,可利用任何粘合剂(例如胶水或环氧树脂)将音孔142固定到面板122上,或音孔142可仅有摩擦配件,例如榫槽(tongue-in-groove),而无粘合剂或人工固定装置。
如图4所示,面板122能提供连续曲线过渡区域210,在该连续曲线过渡区域 210处,外部面板表面212过渡到音孔侧壁192的线性部分196。可调节过渡区域210 以促进层流流体流动,同时保证声相反转,例如通过将过渡区域210配置为与向下曲线部分194相匹配或不相似。过渡区域210可被结合到音孔142中而不是作为面板122 的一部分,这将导致音孔142连续地延伸穿过面板122,如虚线214所示。
调节音孔142的配置的能力允许通过升高或降低琴身108的共振频率来增强一些频率。然而,对于想要改变不同共振频率和/或频率范围的使用者来说,可能不希望音孔142的静态调谐配置。因此,多种实施方案提供了可调节的音孔,该可调节的音孔可由使用者进行操控以改变保证声相反转的频率以及频率范围。图5示出了采用可变音孔222的示例弦乐器220的几个部分的横截面线图表示。
音孔222可以被布置成接纳一个或多个例如利用至少一个紧固件或利用音孔钻子(bore)226内的摩擦配合而被刚性附接的插入件224。摩擦配件可包括附件(例如夹子,弹簧,或垫片),该附件能增加被施加到音孔222,插入件224或两者上的表面压力。音孔222可具有结构特征228(例如凹槽,突起,穴,或脊),以物理地接合插入件224的某部分来防止插入件224的不希望的移动或振动。例如,插入件224 可物理地装配在音孔222内并借助于螺纹接合,附件施加的力,和/或锁上的(keyed) 配置而被保持在音孔222内。
应当注意的是,音孔222可单独作为声相反转特征来操作,类似于图4的音孔 142,而插入件224仅改变基础音孔222的物理结构。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如图所示,插入件224可提供不同长度230,直径232,侧壁形状,过渡区域234形状,以及曲线部分236形状导致与基础音孔222不同的声学剖面。然而,一些实施方案构建单个音孔222,可让使用者替换,将具有第一声学剖面的第一音孔完全移除掉并由具有不同的第二声学剖面的第二音孔替代。这种单个可互换的音孔222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 (例如锁上的接头,带扣,夹子,或摩擦配合)附接至乐器琴身10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变音孔222是被构建为单个单元的可调节的组件,该单个单元可由使用者连接,例如通过旋转相对于外部构件和乐器琴身108的中心构件。容易且有效地将第一音孔222改变为或替换为第二音孔/插入物的能力允许弦乐器220 具有更多功能并有助于不同类型的音乐再现(例如蓝调,摇滚,古典,和爵士乐),其中该第一音孔222被调节以改变第一范围中的共振频率,该第二音孔/插入物可被调节以改变在不同的第二范围内的共振频率。
图6显示了根据多种实施方案进行构建和操作的另一示例弦乐器240的几个部分的线图表示。图6从后视角显示弦乐器240,其具有被固定到琴颈110的琴身108,以及从琴桥116悬琴头的琴弦112,琴弦112由虚线表示。
虽然一些实施方案将音孔安置在琴弦112的正下方,如图3A所示,但是其他实施方案将一个或多个音孔安置在琴身108上远离琴弦112的位置。例如,第一音孔 242可位于琴身108的后表面244上,第二音孔246被安置在琴身108的侧表面248上,如琴身108的剖面部分所示。每个音孔242/246从琴弦112以及从琴身108的面板偏移。在这样的非限制性示例中,可利用不同的声学剖面(例如具有与第二音孔246不同的物理尺寸,形状,和侧壁轮廓)来调节第一音孔242。此外,多种实施方案将音孔 242/246布置成具有相匹配的声学剖面。
音孔242/246可被板,格栅,或其他材料覆盖并可能被密封,这允许使用者能随意改变乐器240的声学行为。音孔242和/或246可能补充琴身108的面板上的与琴弦对齐的音孔,但是这种配置并不是必需的或限制性的。多个音孔242/246的使用可相应地为琴身108内部的每个单独腔室配置相应的一个端口,以防止来自任何单个内部腔室的过量空气流降低乐器240的声学质量。
在单个乐器琴身108中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多个音孔的能力,允许乐器240可广泛地适用于增强不同的共振频率以及频率范围。这种多音孔配置可作为音孔插入件 224或可变音孔组件的替代,允许使用者引导声波至琴身108的面板向外的不同方向。
图7是可利用图1-6中所表达的多种实施方案执行的示例弦乐器优化例程260的流程图。起初,在步骤262中来构建具有至少一个音孔的弦乐器。步骤262可通过形成由面板密封的一个或多个腔室来从实心琴身制造空心琴身的电/半原声吉他。在步骤 262中,具有已调节的声学剖面(尺寸,长度,直径,和侧壁形状)的音孔可被安置在琴身上的任何位置,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由悬架来支持以与琴颈,琴头,琴桥,以及琴弦对齐,如图3A-3C所示。
步骤262中的乐器构造可涉及工厂调节,其中技术人员可能会通过测试多个不同的音孔来优化音孔声学剖面以用于所构建的琴身。例如,所制造的乐器琴身可具有略微不同的内部腔室尺寸和体积,通过测试多个不同的音孔声学剖面在工厂中对内部腔室尺寸和体积进行调试(accommodated),以确保特定的频率(例如147Hz)或所选定的频率范围(例如140-250Hz)的声相反转。一旦所构建的琴身的共振已被优化,步骤262通过安装和设置乐器可以用于音乐播放来完成工厂制造。也就是说,乐器可能没有调好音,但已完成并准备好产生声音和音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62涉及将诸如拾音器,电路板,电路,旋钮,以及调谐器的电子器件附接至琴身上,以允许乐器经由另外的信号处理器来播放。这种电子器件可以是磁性类型,其不同于响应于声电乐器上琴弦的振动的压电型电子器件。包含电子器件允许步骤264将弦乐器连接到至少一个信号处理器(例如踏板,放大器,或前置放大器)。在步骤266中,琴弦的发音产生声波,该声波在乐器外罩(housing) 的内部腔室内同时生成,由电子拾音器接收,并经由一个或多个音孔由内部腔室接收。
步骤266中的声波由内部腔室在第一声相处所接收或产生,其在由相同音孔以与第一声相相反的相位离开琴身之前在腔室内进行混响。因此,最初进入内部腔室的声相将是与现有声波的声相相差180度的不同相。内部腔室体积和声相反转的组合改变了乐器琴身的共振频率,同时改变了由琴弦振动所产生的声波的声学特性。因此,弦乐器将在乐器附近具有增强的声质量,同时向被连接的信号处理器提供电子可再现的信号。
在步骤266中,使用者可通过乐器连续地或偶尔地将音乐和其他声音播放任意时间量。然而,判定268可评估使用者是否想要改变乐器的声学特性。如果是,则步骤270改变至少一个音孔以改变音孔的声学剖面,例如可通过插入插入件,安装盖以密封音孔,或连接音孔构件来改变音孔。如果不是,则例程200返回至步骤266,以便能够连续地或偶尔地随意产生声音。可对判定268和步骤270进行任何次数的重新访问以重调乐器,使得不同的频率或频率范围导致声相反转。作为步骤270的结果,可以理解的是无论该乐器是否被连接至外部信号处理器,使用者都能实质上对与弦乐器的调性,声质,以及共振做出贡献。
通过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案,可调谐弦乐器以改变声学特性而不是乐器琴身。由于乐器琴身的共振频率被音孔改变,因此使用一个或多个具有到达乐器的面板的平滑圆弧过渡的音孔可允许相对小的内部琴腔在一系列频率上传达丰富,深沉,且纯净的调性。通过具有不同声学剖面(例如长度,侧壁形状,和直径)的插入件来改变现有音孔的能力则允许使用者随意地操控弦乐器的声学性能。
示例
在以下的示例中阐述了本技术的几个方面。
示例1:一种共振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内腔的乐器琴身,内腔与从面板连续延伸的音孔相通,音孔具有从面板开始的连续曲线过渡以及与乐器琴身的已变共振频率相对应的长度。
示例2:根据示例1的共振系统,乐器琴身为空心琴身的电吉他琴身。
示例3:根据示例1的共振系统,面板支持琴桥以及至少一个电子拾音器。
示例4:根据示例3的共振系统,琴颈从乐器琴身连续延伸。
示例5:根据示例4的共振系统,音孔与位于琴弦正下方的琴颈和琴桥对齐,并被设置在琴颈和琴桥之间,琴弦从琴桥延伸至琴颈的琴头部分。
示例6:根据示例1的共振系统,音孔在与面板平行的平面中具有圆形形状。
示例7:根据示例1的共振系统,面板被安置在乐器琴身的凹部中。
示例8:根据示例1的共振系统,音孔通过悬架与内腔的底板分隔开。
示例9:根据示例8的共振系统,悬架包括被附接至音孔的相对侧,平行于面板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示例10:根据示例9的共振系统,琴桥接板跨越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支持被固定到面板的琴桥。
示例11:根据示例9的共振系统,每个轨道经由凹口而附接至琴身。
示例12:根据示例1至11中任一项的共振系统,具有选自由以下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表征:
a)内腔具有至少150立方英寸且不大于160立方英寸的体积,
b)音孔长度为至少1英寸且不大于1.25英寸,
c)在垂直于面板进行测量时,琴身的厚度不大于1.75英寸,
d)琴身在没有音孔的情况下具有大于175Hz的共振频率,以及
e)已变共振频率是175Hz。
示例13:一种包括示例1至11中任一项的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示例14:一种包括示例12的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示例15:根据示例13的弦乐器,弦乐器是半原声电吉他。
示例16:根据示例14的弦乐器,弦乐器是半原声电吉他。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在前面的描述中已经阐述了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案的许多特性以及优点,但是与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案的结构和功能的细节一起,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在所附权利要求广义所指的全部范围的原则内,可在细节上进行改变,尤其是部件的结构以及布置。

Claims (50)

1.一种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定至少一个内腔的乐器琴身;以及
通过所述乐器琴身的面板中的凹口被附接到所述乐器琴身的音孔边缘的音孔,所述音孔具有连续线性侧壁和连续曲线侧壁,其延伸一长度到所述乐器琴身中以提供所述乐器琴身的已变共振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乐器琴身为空心琴身的电吉他琴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支持琴桥以及至少一个电子拾音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与位于琴弦正下方的琴颈和琴桥对齐,并被设置在所述琴颈和琴桥之间,所述琴弦从所述琴桥延伸至所述琴颈的琴头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琴颈从所述乐器琴身连续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在与所述面板平行的平面中具有圆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在所述乐器琴身的凹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长度为至少2.54厘米且不大于3.175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已变共振频率是175Hz。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位于过渡区域和所述连续线性侧壁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包括从所述面板的顶表面延伸到所述凹口的曲线表面。
12.一种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定至少一个内腔的乐器琴身;
通过位于乐器琴身的面板的凹口附接到乐器琴身的音孔边缘的音孔,所述音孔具有由第一连续线性侧壁和第一连续曲线侧壁限定的第一侧壁形状,所述第一连续线性侧壁和第一连续曲线侧壁延伸一长度到所述乐器琴身中以提供所述乐器琴身的已变共振频率;以及
附接到所述音孔的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具有由第二连续线性侧壁和第二连续曲线侧壁限定的第二侧壁形状,所述第一侧壁形状不同于第二侧壁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单个内腔的体积为至少381立方厘米且不大于406立方厘米。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垂直于所述面板进行测量时,所述乐器琴身的厚度不大于4.445厘米。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乐器琴身在没有所述音孔和插入件的情况下具有大于175Hz的共振频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形状限定从所述面板到所述乐器琴身内的第一深度的均匀直径,以及从所述第一深度到所述乐器琴身内的第二深度的变化直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插入件通过在所述音孔中的凹槽容纳所述插入件的突起而附接到所述音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插入件从与所述面板的顶表面平行的平面连续地延伸到所述乐器琴身内的大于所述音孔的长度的深度。
19.一种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定至少一个内腔的乐器琴身;和
通过乐器琴身的面板中的接缝附接到所述乐器琴身的音孔边缘的音孔,所述音孔具有连续线性侧壁和连续曲线侧壁,其延伸一长度到所述乐器琴身中以提供所述乐器琴身的已变共振频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接缝平行于所述音孔的长度延伸。
21.一种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内腔的乐器琴身,所述内腔与从面板连续延伸的音孔相通,所述音孔被设置在悬架的第一轨道和所述悬架的第二轨道之间并且所述音孔与所述悬架的第一轨道和所述悬架的第二轨道接触,所述音孔具有从所述面板开始的连续曲线过渡以及与所述乐器琴身的已变共振频率相对应的长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乐器琴身为空心琴身的电吉他琴身。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支持琴桥以及至少一个电子拾音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琴颈从所述乐器琴身连续延伸。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与位于琴弦正下方的所述琴颈和琴桥对齐,并被设置在所述琴颈和琴桥之间,所述琴弦从所述琴桥延伸至所述琴颈的琴头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在与所述面板平行的平面中具有圆形形状。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被安置在所述乐器琴身的凹部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长度为至少2.54厘米且不大于3.175厘米。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已变共振频率是175Hz。
30.一种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单个内腔的琴身,所述内腔与从面板连续延伸的音孔相通,所述音孔与悬架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接触,每个轨道平行于所述面板延伸,所述音孔具有从所述面板开始的连续曲线过渡以及与所述琴身的已变共振频率相对应的长度。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通过所述悬架与所述单个内腔的底板分隔开。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附接到所述音孔的相对侧。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琴桥接板跨越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支持被固定到所述面板的琴桥。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轨道经由凹口而附接至所述琴身。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内腔具有至少381立方厘米且不大于406立方厘米的体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面板进行测量时,所述琴身的厚度不大于4.445立方厘米。
37.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在没有所述音孔的情况下具有大于175Hz的共振频率。
38.一种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乐器琴身,所述乐器琴身包括面板和底板之间的内腔;
音孔,所述音孔从所述面板延伸至所述内腔中;和
悬架,所述悬架从乐器琴身延伸并与所述音孔接触,并进一步沿所述面板延伸以将所述音孔悬置于所述乐器琴身的底板的上方。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包括曲面。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改变乐器琴身的共振频率。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还包括:
一端嵌入所述乐器琴身的第一轨道,其中所述第一轨道接触所述音孔;
一端嵌入所述乐器琴身的第二轨道,其中所述第二轨道接触所述音孔;和
连接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的桥支架。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乐器琴身的侧面包括在底板和面板之间的曲面。
4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乐器琴身的凹部中。
44.一种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乐器琴身,所述乐器琴身包括内腔;
音孔,所述音孔从所述乐器琴身的面板延伸至所述内腔中;和
悬架,所述悬架从所述乐器琴身延伸,以将所述音孔悬置在所述乐器琴身的底板的上方。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包括曲面。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改变乐器琴身的共振频率。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还包括:
一端嵌入所述乐器琴身的第一轨道,其中所述第一轨道接触所述音孔;和
一端嵌入所述乐器琴身的第二轨道,其中所述第二轨道接触所述音孔。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桥支架。
49.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乐器琴身的侧面包括在底板和面板之间的曲面。
50.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乐器琴身的凹部中。
CN202021382433.5U 2018-03-19 2019-03-19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Active CN21387754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925,168 2018-03-19
US15/925,168 US10424276B1 (en) 2018-03-19 2018-03-19 Stringed instrument resonance system
CN201920352010.XU CN211181615U (zh) 2018-03-19 2019-03-19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2010.XU Division CN211181615U (zh) 2018-03-19 2019-03-19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7547U true CN213877547U (zh) 2021-08-03

Family

ID=6790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2010.XU Active CN211181615U (zh) 2018-03-19 2019-03-19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CN202021382433.5U Active CN213877547U (zh) 2018-03-19 2019-03-19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CN201910210826.3A Pending CN110288963A (zh) 2018-03-19 2019-03-19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CN202010459537.XA Pending CN111798817A (zh) 2018-03-19 2019-03-19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2010.XU Active CN211181615U (zh) 2018-03-19 2019-03-19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0826.3A Pending CN110288963A (zh) 2018-03-19 2019-03-19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CN202010459537.XA Pending CN111798817A (zh) 2018-03-19 2019-03-19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424276B1 (zh)
EP (1) EP3769300B1 (zh)
CN (4) CN211181615U (zh)
MX (1) MX2020009755A (zh)
WO (1) WO20191827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200001043A1 (it) * 2022-04-14 2023-10-14 Vito Vatinno Strumento musicale elettrico a corde con dispositivo acustico di ritorno suono al musicis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53052A (en) 1959-02-24 1960-09-20 Harold B Newton Electronic acoustical stringed instrument
US3974730A (en) 1975-08-08 1976-08-17 Adams Jr Andrew Borden Guitar strut assembly
EP0352536B1 (en) 1988-07-20 1996-10-02 Yamaha Corporation Musical instrument with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for generating musical tone
US5052269A (en) 1989-07-26 1991-10-01 Young Jr Lawrence P Acoustic-electric guitar with interior neck extension
US5682003A (en) 1995-09-27 1997-10-28 Jarowsky; William P. Semi-acoustic electric guitar
US6639134B2 (en) * 2000-10-03 2003-10-28 Eric T. Schmidt High flow stringed instrument sound hole
US6800797B2 (en) 2002-02-15 2004-10-05 Steiger, Iii Henry Mart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coustical guitar sounds using an electric guitar
US20040244566A1 (en) * 2003-04-30 2004-12-09 Steiger H.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coustical guitar sounds using an electric guitar
KR20050050722A (ko) 2003-11-26 2005-06-01 배윤수 기타의 공명상자
US7074992B2 (en) 2004-09-16 2006-07-11 Schmidt Eric T Soundhole insert for a stringed instrument
US7151216B1 (en) 2004-09-28 2006-12-19 Eric Hutmacher Solid body electric guitar having the capability of producing acoustic guitar sound
US7514615B2 (en) 2005-04-19 2009-04-07 Ribbecke Guitar Corp.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a hybrid arch-top and flat-top soundboard
US7687696B2 (en) 2005-08-05 2010-03-30 Charles Edward Fox Tonally improved hollow body stringed instrument
US20080105101A1 (en) 2006-11-07 2008-05-08 Joachim Eldring Split solid body electric guitars
CN101178892B (zh) 2007-12-05 2010-08-04 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 半空心悬浮式拾音电吉他
GB0803626D0 (en) 2008-02-28 2008-04-02 Gillett Michael D A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JP5560914B2 (ja) 2010-02-25 2014-07-30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ヘルムホルツ共鳴器を備えた音響装置
US8710337B1 (en) 2010-03-31 2014-04-29 Fernando R. Gomes Tone enhancement bracket
KR200463616Y1 (ko) 2010-07-06 2012-11-14 이광범 통기타용 증폭장치
US8569602B2 (en) * 2011-04-14 2013-10-29 Daniel R. Nash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907200B2 (en) * 2012-04-23 2014-12-09 Benjamin Randal Bekerman Transducer assembly mounting kit with feedback reduction device for installation into the sound hole of an acoustic guitar
US8534304B1 (en) 2012-10-25 2013-09-17 Benson Tung Tiltable sunshade
JP6485131B2 (ja) 2015-03-10 2019-03-20 ヤマハ株式会社 楽器
US9742332B2 (en) 2015-10-20 2017-08-22 Goodrich Corporation Electrical actuato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miting force in the event of a wiring harness failure
JP6856261B2 (ja) * 2016-03-11 2021-04-07 株式会社セッショナブル 電気ギター
CN106157934A (zh) 2016-06-27 2016-11-23 江苏沃格瑞特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吉他鼓身的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20152A1 (en) 2021-01-21
EP3769300A4 (en) 2021-12-01
EP3769300B1 (en) 2023-10-11
US10878783B2 (en) 2020-12-29
US11935505B2 (en) 2024-03-19
WO2019182731A1 (en) 2019-09-26
MX2020009755A (es) 2020-10-08
CN211181615U (zh) 2020-08-04
EP3769300A1 (en) 2021-01-27
CN111798817A (zh) 2020-10-20
US10424276B1 (en) 2019-09-24
CN110288963A (zh) 2019-09-27
US20190287497A1 (en) 2019-09-19
US20190295513A1 (en) 2019-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52269A (en) Acoustic-electric guitar with interior neck extension
US6043422A (en) Compartmentalized pickup module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JP5232639B2 (ja) エレキ式とアコースティック式の複合打楽器
US20080105101A1 (en) Split solid body electric guitars
US7145064B2 (en) Acoustic amplifier and tone controller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US5027691A (en) Fiddle stick
CN213877547U (zh) 共振系统和包括共振系统的弦乐器
JP4189219B2 (ja) 電気ギター及び電気ギターのボディを構成する方法
US4450744A (en) Electric pickup device for a musical instrument such as a banjo
US7943838B2 (en) Saddle for stringed instruments
US5911171A (en) Pickup system for bridge of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US6563033B1 (en)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with apparatus enhancing low frequency sounds
US4450748A (en) Solid body guitar with sealed cavity
US20080202309A1 (en) Musical instrument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for
FI111570B (fi) Sähkökitara tai -basso
KR101252434B1 (ko) 보조 음향기가 장착된 관악기용 리드
US7550660B2 (en) Stringed instrument construction
US20080011146A1 (en) Saddle For Stringed Instruments
JP7396278B2 (ja) 楽器
US11094300B2 (en) Stringed instrument with optimized energy capture
WO2003094146A1 (en) String instrument with sound enhancing channel extending in the neck
RU2282316C1 (ru) Громкоговоритель с управляемыми резонансами
JP2004029273A (ja) 組立楽器
JPH08185155A (ja) 弦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