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3398U - 降温盒 - Google Patents

降温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3398U
CN213873398U CN202022117964.8U CN202022117964U CN213873398U CN 213873398 U CN213873398 U CN 213873398U CN 202022117964 U CN202022117964 U CN 202022117964U CN 213873398 U CN213873398 U CN 213873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article
cooling
box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179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波
孙宏霞
安晖
易作为
周枢
费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179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3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3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3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冷藏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降温盒。降温盒包括:盒体,内部设有可盛放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的容纳腔;承托组件,设置于所述盒体内并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可带动承托的物品转动。盒体的容纳腔内盛放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通过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释放的冷量对物品进行降温冷却,承托组件不仅承托物品而且可驱动物品转动,在承托组件驱动物品转动的过程中,提高了物品与制冷液或制冷模块的热交换效率,实现了快速降温且均匀降温的目的。

Description

降温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藏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降温盒。
背景技术
一些饮品冰镇后口感较佳,目前对于饮品一般将其直接放入冰箱内冷藏,或在饮品内放入不锈钢冰粒,通过不锈钢冰粒对饮品进行降温。但是通过不锈钢冰粒对饮品进行降温的方式,不适应未开封的饮品,例如,罐装饮料。
对于罐装饮料,用户可能直接将罐装饮料放入盛有不锈钢冰粒的低温水中。通过低温度的水对罐装饮料进行降温。在罐装饮料全部浸没于低温度的水的情况下,耗水量较多。在罐装饮料部分浸没于低温度的水的情况下,位于低温度的水的罐装饮料部分,温度偏低。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罐装饮料局部浸没于低温度的水中的情况下,罐装饮料整体的降温速率低且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温盒,以解决在罐装饮料局部浸没于低温度的水中的情况下,罐装饮料整体的降温速率低且不均匀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盒,包括:盒体,内部设有可盛放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的容纳腔;承托组件,设置于所述盒体内并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可带动承托的物品转动。
可选地,在所述容纳腔内盛放所述制冷液的情况下,所述承托组件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制冷液中;和/或,在所述容纳腔内盛放所述制冷模块的情况下,所述承托组件位于所述制冷模块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承托组件包括:第一杆件,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侧壁;第二杆件,两端与所述盒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件的外侧壁构造有螺旋缠绕的第一螺纹凸起,和/或,所述第二杆件的外侧壁构造有螺纹缠绕的第二螺纹凸起。
可选地,所述降温盒还包括:支撑杆件,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侧壁;其中,所述支撑杆件位于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件低于所述承托组件。
可选地,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冰盒,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冰盒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承托组件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盒体侧壁设有用于承托物品的开口;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开口自所述盒体侧壁的外表面向内表面一侧向下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降温盒还包括:底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设有排水口;其中,所述盒体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温盒,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盒体的容纳腔内盛放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通过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释放的冷量对物品进行降温冷却,承托组件不仅承托物品而且可驱动物品转动,在承托组件驱动物品转动的过程中,提高了物品与制冷液或制冷模块的热交换效率,实现了快速降温且均匀降温的目的。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温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温盒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降温盒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盒体;101:容纳腔;102:制冷模块;103:开口;201:第一杆件;2011:第一螺纹凸起;202:第二杆件;2021:第二螺纹凸起;30:支撑杆件;40:底座;401:排水口;50:上盖;100: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温盒,包括盒体10和承托组件,盒体10内部设有可盛放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102的容纳腔101;承托组件设置于盒体10内并与盒体10转动连接,可带动承托的物品100转动。
采用上述实施例,盒体10的容纳腔101内盛放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102,通过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102释放的冷量对物品100进行降温冷却,承托组件不仅承托物品100而且可驱动物品100转动,在承托组件驱动物品100转动的过程中,提高了物品100与制冷液或制冷模块102的热交换效率,实现了快速降温且均匀降温的目的。
可选地,盒体10为长方体。这样,便于放置长条状的物品100。例如,酒瓶。其中,物品100为圆柱状,尤其是放置在承托组件上的物品100部分为圆柱状。
在盒体10内部盛放制冷液的情况下,物品100放置在承托组件上,物品100的局部与制冷液接触,承托组件带动承托的物品100转动过程中,物品100在制冷液中转动,从而使得物品100周向的外表面全部与制冷液接触,扩大了物品100与制冷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扩大了物品100与制冷液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物品100与制冷液的热交换效率,能够使得物品100快速降温。
在盒体10内部盛放制冷模块102的情况下,制冷模块102释放冷量,物品100放置在承托组件上,承托组件带动承托的物品100转动过程中,制冷模块102释放的冷量能够覆盖物品100外表面,有助于提高物品100与制冷模块102的热交换效率,实现快速降温的目的。
在盒体10内部盛放制冷液和制冷模块102的情况下,制冷模块102位于制冷液中,物品100放置在承托组件上,物品100的局部与制冷液接触,承托组件带动承托的物品100转动过程中,物品100在制冷液中转动,并通过制冷模块102释放冷量,制冷模块102释放的冷量不仅能够覆盖物品100外表面,对物品100起到降温冷却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对制冷液起到降温冷却的目的,进而使得降温盒对物品100快速降温冷却。
承托组件的转动轴线所在平面与物品100的轴线所在平面相平行。这样,能够使得承托组件更好的驱动物品100转动。承托组件在盒体10内转动,位于承托组件上的物品100在承托组件转动的情况下,原地旋转。可选地,承托组件的转动可为电动调节。可选地,承托组件的转动可为手动调节。
可选地,制冷液可为低温度的水,也可以制冷剂。低温度的水或制冷剂与物品100发生热交换,从而降低物品100的温度,实现降温冷却的目的。
可选地,盒体10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层。这样,能够减少制冷液或制冷模块102与外界的热交换,延长降温盒的使用时间,提高降温盒对物品100的降温冷却效率。
可选地,盒体的内侧壁刻有刻度线。这样,能够便于用户加适量的制冷液,防止制冷液过少,影响对物品的降温冷却效果;或者防止制冷液过多,造成浪费。
可选地,在容纳腔101内盛放制冷液的情况下,承托组件部分或全部位于制冷液中;和/或,在容纳腔101内盛放制冷模块102的情况下,承托组件位于制冷模块102的上方。
在容纳腔101内盛放制冷液的情况下,通过承托组件部分或全部位于制冷液中,与物品100发生热交换的制冷液温度升高,承托组件在旋转过程中,能够搅动制冷液流动,使得温度较高的制冷液向制冷液温度较低的区域流动,温度较高的制冷液与温度较低的制冷液混合,降低温度较高的制冷液的温度,使得盒体10内制冷液的温度保持均匀性,进而提高制冷液对物品100的降温冷却效率。
在容纳腔101内盛放制冷模块102的情况下,承托组件位于制冷模块102的上方,这样,不仅能够便于制冷模块102释放的冷量作用于承托组件承托的物品100,而且还便于取放物品100,方便快捷。
可选地,制冷模块102可位于承托组件的正下方。结合图2所示。可选地,制冷模块102可位于承托组件的斜下方。可选地,制冷模块102部分或全部位于承托组件的下方。
可选地,承托组件包括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第一杆件201两端转动连接于盒体10的侧壁;第二杆件202两端与盒体10的侧壁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结合图2所示。
在第二杆件202两端与盒体10的侧壁转动连接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转动,驱动承托的物品100旋转。其中,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与物品100之间可通过摩擦力实现相对旋转的目的。
在第二杆件202两端与盒体10的侧壁固定连接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杆件201转动,驱动承托的物品100旋转。
第一杆件201的端部嵌置于盒体10的侧壁,且转动连接于盒体10的侧壁。同理,在第二杆件202与盒体10的侧壁转动连接的情况下,第二杆件202嵌置于盒体10的侧壁,且转动连接于盒体10的侧壁。第一杆件201与盒体10之间可通过设置轴承座实现连接。例如,轴承座嵌置于盒体10的侧壁,第一杆件201穿装于轴承座,实现转动。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杆件201可穿设于盒体10,第一杆件201的任一端部凸出于盒体10。这样,可通过手动的方式驱动第一杆件201旋转。或者,用于驱动第一杆件201旋转的电机内设于盒体10内部,电机与第一杆件201的任一端部连接,电机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杆件201旋转。同理,在第二杆件202转动连接于盒体10的侧壁的情况下,第二杆件202可穿设于盒体10,第二杆件202的任一端部凸出于盒体10。这样,可通过手动的方式驱动第二杆件202旋转。或者,用于驱动第二杆件202旋转的电机内设于盒体10内部,电机与第二杆件202的任一端部连接,电机转动,从而驱动第二杆件202旋转。
可选地,第一杆件201与第二杆件202平行设置。可选地,第一杆件201的轴线与第二杆件202的轴线交叉设置。
可选地,第一杆件201与盒体10底部的间距等于第二杆件202与盒体10底部的间距。这样,承托的物品10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提高了降温盒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杆件201的外侧壁构造有螺旋缠绕的第一螺纹凸起2011,和/或,第二杆件202的外侧壁构造有螺纹缠绕的第二螺纹凸起2021。结合图2所示。这样,通过第一螺纹凸起2011能够增加第一杆件201与承托的物品10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第一杆件201对承托的物品100的驱动力。通过第二螺纹凸起2021能够增加第二杆件202与承托的物品10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承托的物品100与第二杆件202发生打滑现象。
可选地,第一螺纹凸起2011的材质为橡胶。可选地,第二螺纹凸起2021的材质为橡胶。这样,一方面便于加工制造,另一方面避免第一螺纹凸起2011和第二螺纹凸起2021划伤承托的物品100的外表面。
可选地,第一螺纹凸起2011的旋向和第二螺纹凸起2021的旋向相同。这样,能够便于承托的物品100旋转,增加驱动力,降低阻力。
可选地,第一螺纹凸起2011中相邻凸起的间距相同,且与第二螺纹凸起2021中相邻凸起的间距相等。这样,有助于第一螺纹凸起2011中的凸起和第二螺纹凸起2021中的凸起受力均匀。
可选地,降温盒还包括支撑杆件30,支撑杆件30两端固定连接于盒体10的侧壁;其中,支撑杆件30位于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之间。通过支撑杆件30承托物品100,不仅能够起到降低承托的物品100对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的作用力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在承托的物品100的直径与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的间距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防止物品100从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的空隙中掉落。
可选地,支撑杆件30为弧状,且凹陷面朝向承托的物品100设置。这样,在将承托的物品100放置在支撑杆件30上的情况下,弧状的凹陷面能够扩大支撑杆件30与物品100的接触面积,提高物品100在承托过程、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地,支撑杆件30的两端可嵌置于盒体10的侧壁。可选地,支撑杆件30的两端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盒体10的侧壁。可选地,支撑杆件30的两端可滑动连接于盒体10的侧壁。这样,支撑杆件30可根据承托的物品100的尺寸调整位置,例如,支撑杆件30距离第一杆件201或第二杆件202的相对高度。其中,在支撑杆件30的两端可滑动连接于盒体10的侧壁的情况下,支撑杆件30达到设定位置后,需通过限位结构阻挡支撑杆件30继续向下滑动。可选地,限位结构可为限位件,或盒体10侧壁上的限位槽。其中,限位槽与支撑杆件30滑动连接于盒体10的滑槽连通。在实际应用中,支撑杆件30滑动连接于盒体10的滑槽内,达到设定位置后,支撑杆件30从滑槽内向限位槽内移动。其中,滑槽与限位槽垂直设置。这样,支撑杆件30位于限位槽内,不再继续向上或向下滑动。
可选地,支撑杆件30低于承托组件。这样,能够便于支撑杆件30对物品100起到承托作用。另外,还可降低物品100对承托组件的作用力。
可选地,支撑杆件30平行于承托组件的第一杆件201或第二杆件202。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物品100在承托及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保证支撑杆件30和承托杆件受力均匀。
可选地,制冷模块102包括冰盒,冰盒设置于容纳腔101内;其中,冰盒部分或全部位于承托组件的下方。制冷模块102通过冰盒释放的冷量对承托的物品100进行降温冷却,冰盒放置在承托的物品100的下方或侧方,便于用户取放物品100。
可选地,在冰盒全部位于承托组件的下方的情况下,冰盒为块状。可选地,在冰盒部分位于承托组件的下方的情况下,冰盒呈L型状。这样,便于L型的冰盒对承托的物品100进行冷却降温。其中,L型的冰盒的底部位于承托组件的下方,侧部位于承托组件一侧。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承托组件对物品100的承托目的,而且还不会影响物品100的取放。
可选地,冰盒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冰盒为一排,制冷模块102包括多排冰盒。其中,在冰盒呈L型状的情况下,制冷模块102包括一排或两排冰盒。两排冰盒对称设置于盒体10的容纳腔101内。
可选地,盒体10侧壁设有用于承托物品100的开口103;其中,开口103与容纳腔101连通。结合图1和图2所示。
在物品100的长度大于盒体10的长度的情况下,物品100的部分可通过开口103凸出于盒体10,例如,酒瓶。酒瓶的瓶颈部分可通过开口103凸出盒体10,且可通过盒体10侧壁进行承托。其中,盒体10侧壁的开口103的开口103面积大于物品100直径的1/2,且小于物品100直径。这样,能够避免物品100从开口103处滑出。
可选地,开口103的形状呈弧型或U型。
可选地,开口103自盒体10侧壁的外表面向内表面一侧向下倾斜设置。这样,能够避免物品100在旋转过程中,向开口103处移动,并从开口103移出盒体10。另外,也能够防止内置物品100的降温盒在搬运过程中,物品100从开口103处滑出盒体10。
可选地,在盒体10内盛放制冷液的情况下,开口103的最低点所在平面高于制冷液的液面。这样,能够防止制冷液从开口103溢出。
可选地,降温盒还包括底座40,底座40设有凹槽,凹槽的侧壁设有排水口401;其中,盒体10设置于凹槽内。结合图1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在盒体10内盛放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102的情况下,盒体10的侧壁与制冷液和制冷模块102进行热交换,盒体10侧壁的表面冷凝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并在凹槽底部汇集,在冷凝水达到设定水位后,可从排水口401排出,防止冷凝水与盒体10进行热交换,从而影响制冷液或制冷模块102对承托的物品100的制冷效果。
可选地,降温盒还包括上盖50,与盒体10相适配。结合图3所示。可选地,上盖50与盒体10可拆卸连接。可选地,上盖50与盒体10转动连接。通过上盖50覆盖于盒体10顶部,能够降低盒体10内制冷液或制冷模块102释放的冷量,提高制冷液或制冷模块102对承托的物品100的降温冷却效果。另外,通过上盖50还可防止物品100从盒体10脱落。还能够起到固定物品100的作用。
可选地,上盖50的侧部设有与开口103相适配的豁口。在实际应用中,开口103与豁口围限出一中空部。其中,物品100的部分穿装于中空部,且通过开口103和豁口固定承托的物品100,防止物品100滑出降温盒。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降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内部设有可盛放制冷液和/或制冷模块的容纳腔;
承托组件,设置于所述盒体内并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可带动承托的物品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纳腔内盛放制冷液的情况下,所述承托组件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制冷液中;和/或,
在所述容纳腔内盛放制冷模块的情况下,所述承托组件位于所述制冷模块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包括:
第一杆件,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侧壁;
第二杆件,两端与所述盒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的外侧壁构造有螺旋缠绕的第一螺纹凸起,和/或,所述第二杆件的外侧壁构造有螺纹缠绕的第二螺纹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杆件,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侧壁;
其中,所述支撑杆件位于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低于所述承托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包括:
冰盒,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冰盒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承托组件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降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侧壁设有用于承托物品的开口;
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自所述盒体侧壁的外表面向内表面一侧向下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降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设有排水口;
其中,所述盒体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CN202022117964.8U 2020-09-23 2020-09-23 降温盒 Active CN213873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7964.8U CN213873398U (zh) 2020-09-23 2020-09-23 降温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7964.8U CN213873398U (zh) 2020-09-23 2020-09-23 降温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3398U true CN213873398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49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17964.8U Active CN213873398U (zh) 2020-09-23 2020-09-23 降温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3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3427B2 (en) Rapid spinning liquid immersion beverage supercooler
US6314751B1 (en) Beverage chilling apparatus
US5207076A (en) Pitcher cooler
US7497087B2 (en) Liquid cooler apparatus
US6010043A (en) Self-contained, portable beverage dispensing system
EA020370B1 (ru) Охлаж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орговый аппарат, содержащий это устройство
JP2011505544A (ja) 瓶および缶等の飲料容器を冷却するための冷却器および冷却方法
US3998070A (en) Syrup cooling system for cold drink machine
US20170343265A1 (en) Liquid vessel cooling system
CN213873398U (zh) 降温盒
US7024882B2 (en) Cooler with ordered refilling
KR20190109103A (ko) 음료 냉각 장치
JP2004156839A (ja) 缶入り飲料冷却器並びに缶入り飲料冷却方法
EP0624147B1 (en) Beverage dispenser
JP2005331159A (ja) 飲料の急速冷却装置
KR100801541B1 (ko) 냉음료 냉기유지장치
US6688135B1 (en) Cool insert
WO2005015098A1 (es) Equipo enfriador para bebidas envasadas
KR200275025Y1 (ko) 음료 및 음식물 급속냉각장치
JP2003012092A (ja) 飲料ディスペンサ
CN210463752U (zh) 快速降温机
KR200328344Y1 (ko) 이동형 음료 및 주류 냉각장치
CN212165601U (zh) 可致冷的饮品冲泡装置
JP2556840Y2 (ja) 飲料注出装置
JP3768077B2 (ja) 飲料ディスペ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