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8319U - 建筑物顶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顶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8319U
CN213868319U CN202022753862.5U CN202022753862U CN213868319U CN 213868319 U CN213868319 U CN 213868319U CN 202022753862 U CN202022753862 U CN 202022753862U CN 213868319 U CN213868319 U CN 213868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e
bottom plate
jacking devic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38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郁翀
戴敏
杨来光
薛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rui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rui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rui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rui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38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8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8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8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通过升降油缸连接,所述升降油缸在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为向上拱起的拱形板,所述承托板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支撑组件,所述承托板位于两个升降油缸之间,所述承托板拱形面的最高处与顶板的下表面抵触。本申请具有提高顶升装置的承载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建筑物顶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纠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建筑物在使用了一定的时间后,由于地基的变化,会出现地基不同程度的下沉,从而导致建筑物发生一定程度的倾斜,建筑物严重的倾斜会发生倾塌,所以在建筑物发生倾斜时,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处理,为此需要纠偏装置对建筑物进行纠偏。
公告号为CN2100135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装置和顶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上方设有套筒柱,所述导向轴从下至上插在套筒柱内,所述套筒柱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周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底板下方固定有第二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上述顶升纠偏装置依靠顶板下方的升降油缸将建筑物顶起,当建筑物与顶板的接触面积小或者建筑物与顶板的接触位置过偏时,易导致顶板受力不均。而升降油缸位于顶板的两端,顶板中部会发生形变,顶升装置的承载力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顶升装置的承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通过升降油缸连接,所述升降油缸在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为向上拱起的拱形板,所述承托板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支撑组件,所述承托板位于两个升降油缸之间,所述承托板拱形面的最高处与顶板的下表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油缸调整顶板的高度,使顶板与需要顶升的建筑物进行接触,调节支撑组件驱使承托板随着顶板的升降而升降,使承托板的上表面始终与顶板的下表面抵触;建筑物给顶板的压力由两端的升降油缸和中部的承托板共同承担,承托板呈拱形,拱形结构能将顶部承受的荷载产生的压力分传给两边拱脚承受,承重能力强,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承托板设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承托板共同承担建筑物给顶板的压力,承重能力强,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可选的,多个所述承托板相互平行设置,多个所述承托板的最高处位于同一水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承托板平行设置,增加了分担压力的点以及面积,共同分担顶板所承受的压力,承重能力强,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可选的,多个所述承托板相互交叉设置,多个所述承托板的最高处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板交叉设置,承托板的最高处受力,力均匀地向四周分散开来,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气缸、设置在底板上的伸缩导向杆,所述气缸竖直设置,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承托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导向杆竖直设置,所述伸缩导向杆远离底板的一端与承托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在升降油缸的作用下变化高度以配合需要顶升的建筑物,气缸同时驱使承托板配合顶板而升降,使承托板始终对顶板起支撑作用,提高顶板的承载力,伸缩导向杆为承托板的升降提供导向和支撑。
可选的,多个所述承托板的下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多个承托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导向杆贯穿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将多个承托板的底部连接起来,减小了承托板受力产生形变的情况,多个承托板相互连接在一起,有利于减小承托板出现形变的情况,提高了承托板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气缸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杆远离气缸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抵住气缸有利于提高气缸的稳定性,降低了气缸移动的可能性,提高了承托板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承托板上表面的最高处设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将建筑物顶起,顶板在建筑物的压力下,给承托板施加压力,缓冲垫降低了顶板和承托板之间的摩擦损耗。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设置承托板、调节支撑组件,承托板呈拱形,承重能力强,分散顶板承受的压力,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2.设置支撑杆,降低了气缸出现倾斜的可能性,提高了承托板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缓冲垫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升降油缸;2、顶板;3、气缸;31、支撑杆;4、承托板;41、缓冲垫;5、连接板;6、伸缩导向杆;61、导套;62、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
实施例1
参照图1,建筑物顶升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顶板2,底板1上设有升降油缸11、承托板4,升降油缸11在底板1的两端分别栓接有一个,两个升降油缸11关于底板1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升降油缸11的活塞端与顶板2固定连接,两个升降油缸11并联,实现同步举升动作,有利于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参照图1,升降油缸11调整顶板2的高度,使顶板2与需要顶升的建筑物进行接触,顶升建筑物主要由两个升降油缸11承担压力,顶板2有一定长度,顶板2的中心处受力会产生向下形变的趋势。承托板4设置在两个升降油缸11之间,承托板4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支撑组件驱使承托板4随着顶板2的升降而升降,使顶板2的上表面始终与顶板2的下表面抵触,为顶板2承托建筑物提供支撑保障。
参照图1和图2,建筑物给顶板2的压力由两端的升降油缸11和中部的承托板4共同承担,承托板4呈向上拱起的拱形,为了减小承托板4与顶板2之间的摩擦损耗,承托板4上表面的最高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制成的缓冲垫41。承托板4呈拱形,拱形受力,拱形自身有一定支撑力的,承托板4受压会有向两端扩张的趋势,调节支撑组件为承托板4提供支撑力的同时,也减小承托板4受压向两端扩张的可能性,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参照图1,调节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栓接在底板1上的气缸3、竖直设置在底板1和承托板4之间的伸缩导向杆6,气缸3的活塞杆与承托板4的端部固定连接。伸缩导向杆6位于承托板4靠近气缸3的端部,伸缩导向杆6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的导套61、固定连接在承托板4下表面的导柱62,伸缩导向杆6为承托板4的升降提供导向和支撑。
参照图1,承托板4设有多个,多个承托板4均位于两个升降油缸11升降油缸11之间,多个承托板4上表面的最高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与顶板2的下表面抵触,增加了对顶板2的举升点,提高整个顶升的受力面积,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参照图1,承托板4的下方设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与多个承托板4固定连接,导柱62贯穿连接板5与导套61滑动插接配合。连接板5将单个承托板4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同时又将多个承托板4连接成一个整体,多个承托板4相互牵制制约,减小承托杆4受压产生形变的趋势,提高了承托板4的承载力。
参照图1,承托板4将顶部承受的载荷产生的压力分传给两边拱脚承受,在气缸3的一侧设有支撑杆31,支撑杆31可以沿着承托板4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支撑杆31远离气缸3的一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支撑杆31、气缸3、底板1形成三角形,稳固的为气缸3提供了支撑,提高了承托板4的承载力。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升降油缸11调整顶板2的高度,使顶板2与需要顶升的建筑物进行接触,气缸3驱使承托板4随着顶板2的升降而升降,使承托板4的上表面始终与顶板2的下表面抵触。建筑物给顶板2的压力由两端的升降油缸11和中部的承托板4共同承担,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个承托板4相互交叉设置,多个承托板4的最高处相交。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承托板4的最高处受力,力均匀地向四周分散开来,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顶板(2),所述底板(1)与顶板(2)通过升降油缸(11)连接,所述升降油缸(11)在底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承托板(4),所述承托板(4)为向上拱起的拱形板,所述承托板(4)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支撑组件,所述承托板(4)位于两个升降油缸(11)之间,所述承托板(4)拱形面的最高处与顶板(2)的下表面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4)设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承托板(4)相互平行设置,多个所述承托板(4)的最高处位于同一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承托板(4)相互交叉设置,多个所述承托板(4)的最高处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建筑物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气缸(3)、设置在底板(1)上的伸缩导向杆(6),所述气缸(3)竖直设置,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与承托板(4)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导向杆(6)竖直设置,所述伸缩导向杆(6)远离底板(1)的一端与承托板(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承托板(4)的下方设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与多个承托板(4)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导向杆(6)贯穿连接板(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上设有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杆(31)远离气缸(3)的一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物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4)上表面的最高处设有缓冲垫(41)。
CN202022753862.5U 2020-11-24 2020-11-24 建筑物顶升装置 Active CN213868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3862.5U CN213868319U (zh) 2020-11-24 2020-11-24 建筑物顶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3862.5U CN213868319U (zh) 2020-11-24 2020-11-24 建筑物顶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8319U true CN213868319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8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3862.5U Active CN213868319U (zh) 2020-11-24 2020-11-24 建筑物顶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83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3356A (zh) * 2021-12-22 2022-03-25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瓦斯隧道支护的断层破碎防塌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3356A (zh) * 2021-12-22 2022-03-25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瓦斯隧道支护的断层破碎防塌装置及方法
CN114233356B (zh) * 2021-12-22 2023-07-25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瓦斯隧道支护的断层破碎防塌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12921U (zh) 一种固定式液压导轨升降货梯
CN213868319U (zh) 建筑物顶升装置
CN205557338U (zh) 一种桥梁钢构支撑装置
CN201605829U (zh) 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
CN205531438U (zh) 一种便捷式支撑结构
CN207372065U (zh) 一种金属型材框架校直机
CN107458990A (zh) 一种铝合金升降机底座支撑腿机构
CN208532111U (zh) 一种自动化升降机构
CN208532097U (zh) 一种升降设备
CN209474018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
CN110206156B (zh) 一种顶升式建筑屋面平台的顶升系统
CN210133842U (zh) 一种双向伸缩导轨式液压升降机
CN206941664U (zh) 反拉式基桩静载试验反力架
CN202687882U (zh) 摇臂式举升机构
CN108298457A (zh) 一种自动顶升设备
CN206538036U (zh) 工具式可调液压电缆盘支架
CN111945576A (zh) 一种桥梁线型调整装置
CN111595572A (zh) 顶底板自由变角外加载液压支架试验台
CN206521242U (zh) 一种液压升降装置
CN207160092U (zh) 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
CN110817758A (zh) 一种丝杠升降台
CN214442041U (zh) 矫直机钻杆放置架
CN205150901U (zh) 一种送模装置的输送辊升降结构
CN219450850U (zh)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桩基静载试验设备
CN217232605U (zh) 一种钢结构工业厂房安装用支撑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