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5097U - 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5097U
CN213865097U CN202022835804.7U CN202022835804U CN213865097U CN 213865097 U CN213865097 U CN 213865097U CN 202022835804 U CN202022835804 U CN 202022835804U CN 213865097 U CN213865097 U CN 213865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winding
roller
excavation
rotat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358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358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5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5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5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包括钢丝轨,所述钢丝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车体,且车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并且连接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安全检测器。该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第二转动轮,从而使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转动,使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外侧的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转动,从而对装土箱进行上下移动,对物料进行输送,通过装土箱顶端的2个连接环和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底环,可防止装土箱在进行吊装时发生倾斜,使装土箱稳定吊装,有效提高了运输整体的稳定效果,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运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设置管井井点降水,以利开挖人员和机械作业及土体装卸运输。顶层6.0m以内用长臂挖掘机开挖,开挖过程中坑内用小型装载机配合,将远离挖机的土方推至挖机的工作范围内,基坑开挖包括接触网支柱坑、钢柱基础坑、拉线坑开挖等。根据开挖方式可以分为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
现有的基坑开挖运输通常使用为钢丝绳运输,通过人工将将运土箱挂在挂钩上,实现运输,由于钢丝绳运输不稳固,易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传统运输只是用一个钢丝绳上下运土,当运土吨位较大时,易造成断裂,且一个钢丝绳运输容易产生倾斜,物料易洒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基坑开挖运输不稳固,易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且一个钢丝绳运输容易产生倾斜,物料易洒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包括钢丝轨,所述钢丝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车体,且车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并且连接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安全检测器,所述钢丝轨的底部为地坑,且车体的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轮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轮通过传送带与第二转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卷辊,且第一卷辊的外壁缠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二转动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卷辊,且第二卷辊的外侧缠绕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设置有挂钩,且挂钩上套接有挂绳,并且挂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并且连接环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装土箱。
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底端设置有与钢丝轨相连接有的滑轮,且钢丝轨两侧的底部为加固区,并且加固区内部的钢桩与钢丝轨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洁杆设置为U字形,且清洁杆的底端设置有清洁毛刷,并且清洁杆底端的收集箱贯穿至2个钢丝轨之间下方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外侧设置有与传送带相匹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对称设置,且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的外壁均设置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装土箱顶端的2个连接环为对称设置,且装土箱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底环,并且底环与第二钢丝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1、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第二转动轮,从而使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转动,使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外侧的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转动,从而对装土箱进行上下移动,对物料进行输送,通过装土箱顶端的2个连接环和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底环,可防止装土箱在进行吊装时发生倾斜,使装土箱稳定吊装,有效提高了运输整体的稳定效果,安全性好;
2、通过驱动机构控制车体运行,使车体在钢丝轨上移动,带动连接柱一侧的清洁杆移动,使清洁杆在钢丝轨上移动进行清洁,清洁后的尘土通过车体的推动,通过清洁杆推送至底部的收集箱内部,提高运输工作效率,防止钢丝轨有尘土影响运输,避免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安全检测器可进行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阻挡前进,当检测有障碍物阻挡时,安全检测器发送信号给驱动机构,停止前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土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装土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丝轨;2、车体;3、连接柱;4、清洁杆;5、收集箱;6、安全检测器;7、加固区;8、钢桩;9、地坑;10、空腔;11、电机;12、第一转动轮;13、传送带;14、第二转动轮;15、第一卷辊;16、第一钢丝绳;17、第二卷辊;18、第二钢丝绳;19、挂钩;20、挂绳;21、连接环;22、装土箱;23、底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包括钢丝轨1、车体2、连接柱3、清洁杆4、收集箱5、安全检测器6、加固区7、钢桩8、地坑9、空腔10、电机11、第一转动轮12、传送带13、第二转动轮14、第一卷辊15、第一钢丝绳16、第二卷辊17、第二钢丝绳18、挂钩19、挂绳20、连接环21、装土箱22和底环23,钢丝轨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车体2,且车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并且连接柱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清洁杆4,清洁杆4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5,且收集箱5的一侧设置有安全检测器6,钢丝轨1的底部为地坑9,且车体2的内侧设置有空腔10,空腔10的侧壁安装有电机11,且电机1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轮12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轮12通过传送带13与第二转动轮14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轮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卷辊15,且第一卷辊15的外壁缠绕有第一钢丝绳16,第二转动轮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卷辊17,且第二卷辊17的外侧缠绕有第二钢丝绳18,第一钢丝绳16的一端设置有挂钩19,且挂钩19上套接有挂绳20,并且挂绳2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1,并且连接环2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装土箱22。
车体2的底端设置有与钢丝轨1相连接有的滑轮,可控制车体2在钢丝轨1上有效移动,便于装土箱22的运输,且钢丝轨1两侧的底部为加固区7,并且加固区7内部的钢桩8与钢丝轨1的底端固定连接,便于对钢丝轨1的两侧进行稳固固定,实现装土箱22的稳固吊装。
清洁杆4设置为U字形,且清洁杆4的底端设置有清洁毛刷,当车体2在钢丝轨1上移动时,带动清洁杆4也随之移动,从而对钢丝轨1进行清洁,并且清洁杆4底端的收集箱5贯穿至2个钢丝轨1之间下方位置处,清洁的尘土便于推送至收集箱5内部,进行有效收纳。
第一转动轮12和第二转动轮14的外侧设置有与传送带13相匹配的凹槽,可有效使电机11带动传送带13在第一转动轮12和第二转动轮14外侧转动。
第一卷辊15和第二卷辊17对称设置,便于装土箱22的稳固上下吊装,且第一卷辊15和第二卷辊17的外壁均设置保护层,便于对第一钢丝绳16和第二钢丝绳18进行有效防护。
装土箱22顶端的2个连接环21为对称设置,防止装土箱22在进行吊装时发生倾斜,且装土箱22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底环23,并且底环23与第二钢丝绳18连接,可使装土箱22稳定吊装。
工作原理:首先将装土箱22装完物料,将挂绳20挂在挂钩19上,可通过如下方式操作:
根据图1和图2,驱动机构控制车体2运行,使车体2在钢丝轨1上移动,带动连接柱3一侧的清洁杆4移动,使清洁杆4在钢丝轨1上移动进行清洁,清洁后的尘土通过车体2的推动清洁杆4推送至底部的收集箱5内部,防止钢丝轨1上有尘土影响运输,避免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检测器6可进行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阻挡前进,当检测有障碍物阻挡时,安全检测器6发送信号给驱动机构,停止前进;
根据图1、图2、图3和图4,电机11带动第一转动轮12转动,通过传送带13带动第二转动轮14,从而使第一卷辊15和第二卷辊17转动,使第一卷辊15和第二卷辊17外侧的第一钢丝绳16和第二钢丝绳18转动,从而对装土箱22进行上下移动,对物料进行输送,装土箱22顶端的2个连接环21和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底环23,可防止装土箱22在进行吊装时发生倾斜,使装土箱22稳定吊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包括钢丝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轨(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车体(2),且车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并且连接柱(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清洁杆(4),所述清洁杆(4)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5),且收集箱(5)的一侧设置有安全检测器(6),所述钢丝轨(1)的底部为地坑(9),且车体(2)的内侧设置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的侧壁安装有电机(11),且电机(1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轮(12)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轮(12)通过传送带(13)与第二转动轮(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卷辊(15),且第一卷辊(15)的外壁缠绕有第一钢丝绳(16),所述第二转动轮(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卷辊(17),且第二卷辊(17)的外侧缠绕有第二钢丝绳(18),所述第一钢丝绳(16)的一端设置有挂钩(19),且挂钩(19)上套接有挂绳(20),并且挂绳(2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1),并且连接环(2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装土箱(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的底端设置有与钢丝轨(1)相连接有的滑轮,且钢丝轨(1)两侧的底部为加固区(7),并且加固区(7)内部的钢桩(8)与钢丝轨(1)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杆(4)设置为U字形,且清洁杆(4)的底端设置有清洁毛刷,并且清洁杆(4)底端的收集箱(5)贯穿至2个钢丝轨(1)之间下方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轮(12)和第二转动轮(14)的外侧设置有与传送带(13)相匹配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辊(15)和第二卷辊(17)对称设置,且第一卷辊(15)和第二卷辊(17)的外壁均设置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土箱(22)顶端的2个连接环(21)为对称设置,且装土箱(22)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底环(23),并且底环(23)与第二钢丝绳(18)连接。
CN202022835804.7U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Active CN213865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5804.7U CN213865097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5804.7U CN213865097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5097U true CN213865097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5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35804.7U Active CN213865097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5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517946A (ja) 地中連続壁用掘削装置
AU2020103346A4 (en) A novel underground grabbing and unloading manipulator suitable for narrow space of roadway
CN106276056B (zh) 多节段组合式土方垂直提升装置
CN213865097U (zh) 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JP4747193B2 (ja) 低空頭型掘削装置
CN216763128U (zh) 一种边坡开挖运输装置
CN110644556A (zh) 一种深孔泄水建筑物疏堵装置及疏堵方法
CN105697016B (zh) 煤矿岩巷综掘机后部配套矸石快速运输和处置系统及方法
AU627737B2 (en) Working equipment for earth working, in particular a shovel loader, suspended from a vehicle
CN214787374U (zh) 一种斜井施工伸缩式扒渣装置
CN210363991U (zh) 一种地铁施工装土装置
JP3615892B2 (ja) 掘削機の排土装置
CN211946952U (zh) 一种自动起糟设备
CN210887377U (zh) 一种深孔泄水建筑物疏堵装置
JP4557931B2 (ja) トンネル掘削機における掘削機本体の回収装置
CN113200300A (zh) 挖掘深度自适应调整的土方自动输送与装载系统
CN219281740U (zh) 一种联络通道用渣土运输系统
JP2990074B2 (ja) セグメント仮置き装置
CN221053698U (zh) 一种井下提升式渣斗存换装置
CN220334633U (zh) 一种框架式人工挖孔桩提升架
JP3129356B2 (ja) 竪坑設備および資機材搬入方法
CN212315450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提升出土装置
JP3689227B2 (ja) トンネル掘削機における排土手段の交換方法およびトンネル掘削機
CN214524141U (zh) 一种小型履带设备移动装置
JP3637173B2 (ja) 掘削機の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