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4988U -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4988U
CN213864988U CN202022954055.XU CN202022954055U CN213864988U CN 213864988 U CN213864988 U CN 213864988U CN 202022954055 U CN202022954055 U CN 202022954055U CN 213864988 U CN213864988 U CN 213864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traction
elevator
group
guid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540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铭其
李显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one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one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540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4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4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4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包括对重架、对重块组、对重反绳轮、对重压铁、对重导靴和油盅;所述对重架的下方设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上方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对重块空腔;所述对重块空腔内设置有所述对重块组;所述对重压铁可拆卸的滑动设置于所述对重架,用于所述对重块组进行压紧;所述对重反绳轮设置于所述对重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降低对重架上梁的要求,降低了成本,可以有效并充分的利用所述对重架内部的对重块安装空间,同时方便所述对重块组的安装和拆卸,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所述对重安装结构中曳引钢丝绳与钢丝轮之间脱槽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对重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平衡轿厢自身的重量和部分电梯负载重量,同时减少曳引电机的功率和曳引轮或蜗轮上的力矩。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钢丝绳经导向轮和曳引轮以连接轿厢,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作用。传统的电梯对重架由左右两条立柱和上下梁组成,对重反绳轮安装在对重架上梁处,上梁需要有承重和规格的要求,成本相对较高;在安装对重块时,对重反绳轮对安装操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导致对重块难以安装;当井道顶层高度较小时候,为满足对重装置运行行程要求,该对重结构只能缩小两条立柱的长度,并减少对重块数量,但是这样就会导致对重装置的总重量无法满足电梯平衡要求。且传统电梯为节省井道平面空间,通常井道平面设计导向轮与对重反绳轮呈垂直布置,曳引钢丝绳需要扭曲安装,即便使用通常的挡绳结构,曳引钢丝绳脱槽情况还是频繁发生,为解决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对重装置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成本较低,方便对重块的安装和拆卸,且能有效防止引钢丝绳脱槽的问题发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包括对重架、对重块组、对重反绳轮、对重压铁、对重导靴和油盅;所述对重架的下方设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上方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对重块空腔;所述对重块空腔内设置有所述对重块组;所述对重压铁可拆卸的滑动设置于所述对重架,用于所述对重块组进行压紧;所述对重反绳轮设置于所述对重架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对重块组包括层层叠放的对重块;所述对重块为矩形状,所述对重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起块,所述对重块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二凸起块;所述对重块组的每一层均由两个所述对重块并排设置,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对重块的第一凸起块之间形成绕线空腔。
优选的,所述对重反绳轮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对重反绳轮排列设置在所述对重块空腔的下方,且所述对重反绳轮沿所述对重块空腔排列的方向相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对重架还包括有上梁、边立柱和中立柱;所述边立柱的设置于所述承重梁的左右两端,且所述边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梁和所述上梁连接;所述中立柱排列设置于所述边立柱之间,且所述中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梁和所述上梁连接,相邻两根所述中立柱之间和所述中立柱与所述边立柱之间均形成所述对重块空腔。
优选的,两根所述上梁之间设有上固定板,两根所述边立柱之间设有侧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对重架的中立柱和所述边立柱均设有所述对重压铁,所述对重压铁包括两片锁紧片、锁紧螺栓和螺母;两片所述锁紧片设置于所述中立柱或所述边立柱的两侧;所述锁紧螺栓设置于两片所述锁紧片之间,用于连接两片所述锁紧片;两片所述锁紧片通过所述螺母松解或锁紧设置在所述中立柱或边立柱。
优选的,所述对重架的边立柱之间设有两排所述中立柱,所述中立柱与所述边立柱之间形成三个所述对重块空腔,左右两端的所述对重块空腔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对重反绳轮,组成曳引比为4:1的对重装置。
优选的,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还包括缓冲调整座,所述缓冲调整座设置于所述对重架的下方。
一种电梯的对重安装结构,包括曳引机、曳引导向轮、对重导向轮、曳引钢丝绳组和上述的底托式对重装置;所述曳引机设置于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的上方;所述曳引导向轮设置于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所述对重导向轮排列设置于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的上方;所述对重导向轮与所述对重反绳轮平行设置,所述曳引导向轮与所述对重反绳轮垂直设置;所述曳引钢丝绳组与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连接,依次绕设于所述曳引导向轮、所述对重反绳轮和所述对重导向轮,所述曳引导向轮和所述对重反绳轮之间的所述曳引钢丝绳组为扭曲设置。
优选的,所述对重安装结构的对重架设有三个对重块空腔,位于左右两端的所述对重块空腔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对重反绳轮和第二对重反绳轮,位于中间的所述对重块空腔上方设置有所述对重导向轮,所述曳引钢丝绳组从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依次绕设于所述曳引导向轮、第一对重反绳轮、对重导向轮和第二对重反绳轮,所述曳引导向轮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之间的所述曳引钢丝绳组为扭曲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对重反绳轮设置于所述对重架的下方,所述对重反绳轮的承重梁位于所述对重架的下方,降低对重架上梁的要求,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可以有效并充分的利用所述对重架内部的对重块安装空间,并方便所述对重块组的安装和拆卸,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所述曳引钢丝绳与钢丝轮之间脱槽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底托式对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底托式对重装置满载对重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对重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对重块组安装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曳引钢丝绳组扭曲安装中夹角α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的曳引钢丝绳组扭曲安装中另一个视角的夹角β的示意图。
其中:对重架1、对重块空腔10、承重梁11、上梁12、边立柱13、中立柱14、上固定板15、侧固定板16、对重块组2、对重块21、第一凸起块211、第二凸起块212、绕线空腔20、对重反绳轮3、对重压铁4、锁紧片41、锁紧螺栓42、螺母43、对重导靴5、油盅6、缓冲调整座7、曳引机100、曳引导向轮200、对重导向轮300、曳引钢丝绳组400、底托式对重装置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包括对重架1、对重块组2、对重反绳轮3、对重压铁4、对重导靴5和油盅6;所述对重架1的下方设有承重梁11,所述承重梁11的上方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对重块空腔10;所述对重块空腔10内设置有所述对重块组2;所述对重压铁4可拆卸的滑动设置于所述对重架1,用于所述对重块组2进行压紧;所述对重反绳轮3设置于所述对重架1的下方。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导靴5设置于所述对重架1的两侧,在所述对重架的实际使用中将所述对重架限定在导轨上滑动,并提供导向的作用,所述油盅6设置于所述对重导靴5,提供润滑的作业,减少所述对重导靴5与导轨的摩擦力;所述对重块组2设置于所述对重块空腔10内,所述对重块组2的重量压在所述对重架1的承重梁11上,所述对重压铁4可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对重架1上,当所述对重块组2需要固定时,则将所述对重压铁4滑动至最上层所述对重块组2上方,对最上层的所述对重块组2进行压紧,然后将所述对重压铁4固定安装在所述对重架1上锁定其滑动运动,从而实现对所述对重块21的压紧。
目前现在技术中对重反绳轮3大部分是安装在对重架1的上方,不仅占用了对重块组2的空间,妨碍对对重块21的安装和拆卸,而且增大了对所述对重架1上方横梁的负担;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反绳轮3设置于所述对重架1的下方,在安装本实施例的对重装置时,钢丝绳穿过所述对重块组2并绕设在所述对重反绳轮3上,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所述对重块空腔10,而且在安装或拆卸所述对重块组2时,可以不受所述对重反绳轮3的影响,更方便操作,相比传统对重反绳轮3上置式的对重装置,可以大大减少所述对重架1上方横梁的受力,可缩小上方横梁的尺寸规格以及降低其材料强度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另外,传统电梯为节省井道平面空间,通常导向轮与对重反绳轮3呈垂直布置,曳引钢丝绳需要扭曲安装,即便使用挡绳结构,曳引钢丝绳脱槽情况还是频繁发生,本实施例中,通过把所述对重反绳轮3设置在所述对重架1的下方,减少钢丝绳与所述对重反绳轮3和导向轮之间的夹角,减轻因钢丝绳扭曲安装对钢丝绳轮磨损,可以有效防止曳引钢丝绳脱槽的情况发生,提高本对重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对重块组2包括层层叠放的对重块21;所述对重块21为矩形状,所述对重块2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起块211,所述对重块2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二凸起块212;所述对重块组2的每一层均由两个所述对重块21并排设置,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对重块21的第一凸起块211之间形成绕线空腔2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块组2由一层层的所述对重块21叠放组成,可以根据需要对所述对重块21进行增加和减少以控制对重装置的重量,所述对重块21的为矩形状,其四边均设有凸起件,包括所述第一凸起块211和第二凸起块212,在叠放所述对重块21的时候,所述对重块组2中的一层为两个所述对重块21并排设置,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对重块21的第二凸起块212贴合设置,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对重块21的第一凸起块211之间形成绕线空腔20,在对重装置安装的时候,钢丝绳从所述绕线空腔20中穿过进行绕线。
进一步的是,所述对重反绳轮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对重反绳轮3排列设置在所述对重块空腔10的下方,且所述对重反绳轮3沿所述对重块空腔10排列的方向相隔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反绳轮3与所述对重架1为可转动连接,且所述对重反绳轮3设置在所述对重块空腔10的下方,所述对重块空腔10排列设置在所述对重架1内,具体的,排列中的第一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下方设有所述对重反绳轮3,排列中的第二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下方则不设置所述对重反绳轮3,排列中的第三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下方则也设有所述对重反绳轮3,依次相隔排列设置,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对重装置时,排列中的第二个、第四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上方设有导向轮,以此类推相隔设置,钢丝绳则从所述对重架1的一端开始依次绕设所述对重反绳轮3和所述导向轮,钢丝绳通过绕设在不同数量的所述对重块组2,达到不同的曳引比,可灵活改变对重装置的曳引比,应用广泛。
进一步的是,所述对重架1还包括有上梁12、边立柱13和中立柱14;所述边立柱13的设置于所述承重梁11的左右两端,且所述边立柱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梁11和所述上梁12连接;所述中立柱14排列设置于所述边立柱13之间,且所述中立柱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梁11和所述上梁12连接,相邻两根所述中立柱14之间和所述中立柱14与所述边立柱13之间均形成所述对重块空腔1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重架1通过所述承重梁11、上梁12和所述边立柱13围成一个内部设有空腔的立体状结构,所述中立柱14则设置在左右两侧的边立柱13之间,所述中立柱14排列设置从而把上述空腔分割成若干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一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内设置一个所述对重块组2,另外所述中立柱14还可以对所述上梁12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所述对重架1的结构稳定性;另外所述中立柱14和所述边立柱13与所述上梁12为可拆卸连接,当在安装所述对重块组2时,可暂时拆除所述上梁12,方便电梯安装人员直接垂直安装放置所述对重块组2,无需倾斜以凑足放置空间,提高电梯安装效率;所述的对重架1上的部件均使用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安装与维护,所述边立柱13、中立柱14、上梁12和所述承重梁11的螺栓固定连接可使用焊接固定替代,从而提高对重架1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是,两根所述上梁12之间设有上固定板15,两根所述边立柱13之间设有侧固定板16。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板15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根所述上梁12连接,可以提高所述上梁12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对重架1的四个边角均设有所述边立柱13,所述对重架1左侧的两根所述边立柱13之间设有所述侧固定板16,所述对重架1右侧的两根所述边立柱13之间同样也设置有所述侧固定板16,用于固定所述边立柱13,可以提高所述对重架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对重架1的中立柱14和所述边立柱13均设有所述对重压铁4,所述对重压铁4包括两片锁紧片41、锁紧螺栓42和螺母43;两片所述锁紧片41设置于所述中立柱14或所述边立柱13的两侧;所述锁紧螺栓42设置于两片所述锁紧片41之间,用于连接两片所述锁紧片41;两片所述锁紧片41通过所述螺母43松解或锁紧设置在所述中立柱14或边立柱13。
具体的,所述对重块组2安装在所述对重块空腔10内,如果不加以固定,对重装置在运动中会导致所述对重块组2的上下晃动,容易导致结构的松动而不稳定,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对重架1前后两端的两根所述边立柱13之间设置有所述对重压铁4,对位于所述对重架1两侧的所述对重块组2进行压紧;位于同一列的两根所述中立柱14之间也设置有所述对重压铁4,对位于所述对重架1中间的所述对重块组2进行压紧;当所述对重压铁4处于滑动状态时,所述锁紧螺栓42将两片所述锁紧片41的距离拉大,使其大于所述中立柱14或者边立柱13的厚度,从而使得所述对重压铁4能沿着所述中立柱14或者边立柱13进行升降滑动运动,当需要锁紧时,拧动所述螺母43,缩短两片所述锁紧片41之间的距离,依靠摩擦力使所述锁紧片41与所述中立柱14或者边立柱13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对重压铁4无法滑动,实现对所述对重块组2进行压紧和限位,保证所述对重块组2运动的稳定,防止所述对重块组2的晃动。
另外,当所述对重块组2需要将所述对重块空腔10叠满时,可以将所述对重压铁4拆卸下来,利用所述对重架1的上梁12对所述对重块组2进行压紧,可以节省所述对重块空腔10的空间,有效利用空间使结构更紧凑。
进一步的是,所述对重架1的边立柱13之间设有两排所述中立柱14,所述中立柱14与所述边立柱13之间形成三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左右两端的所述对重块空腔10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对重反绳轮3,组成曳引比为4:1的对重装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曳引比为4:1的对重装置,所述中立柱14设有两排,从而将所述对重架1的内部空腔分割成三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三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内均设有所述对重块组2,在左右两端的所述对重块空腔10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对重反绳轮3,组成一个曳引比为4:1的对重装置,在安装本实施例中的对重装置时,钢丝绳绕设在三组所述对重块组2之间,使得电梯的在曳引比为4:1的对重装置下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还包括有缓冲调整座7,所述缓冲调整座7设置于所述对重架1的下方。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重架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缓冲调整座7,所述缓冲调整座7为所述对重装置下行运动越程时与电梯底坑缓冲器的碰撞部件,对本实施例中的对重装置进行有效的保护;相比于传统对重反绳轮3上置式的对重装置,所述缓冲调整座7与所述对重反绳轮3处于同一垂直空间内,结构更为紧凑,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梯的对重安装结构,包括曳引机100、曳引导向轮200、对重导向轮300、曳引钢丝绳组400和上述的底托式对重装置500;所述曳引机100设置于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500的上方;所述曳引导向轮200设置于所述曳引机100的输出端;所述对重导向轮300排列设置于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500的上方;所述对重导向轮300与所述对重反绳轮3平行设置,所述曳引导向轮200与所述对重反绳轮3垂直设置;所述曳引钢丝绳组400与所述曳引机100的输出端连接,依次绕设于所述曳引导向轮200、所述对重反绳轮3和所述对重导向轮300,所述曳引导向轮200和所述对重反绳轮3之间的所述曳引钢丝绳组400为扭曲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曳引钢丝绳组400的一端与所述曳引机100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行于所述曳引导向轮200、所述对重导向轮300和所述对重反绳轮3,绕过最后一个所述对重反绳轮3后固定在承重部件上;所述对重反绳轮3与所述对重导向轮300呈平行布置,所述对重反绳轮3与所述曳引导向轮200呈垂直布置,可有效节省电梯井道的平面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对重反绳轮3与所述曳引导向轮200或所述对重反绳轮3与对重导向轮300之间,可呈任意夹角布置,从而应对不同的电梯井道安装需求。
进一步说明的是,钢丝绳普通安装时,钢丝绳与钢丝绳轮节圆垂直切面平行,而钢丝绳扭曲安装时,如图5所示,钢丝绳与钢丝绳轮节圆垂直切面形成夹角α,有公式一:
Figure BDA0002831030530000111
其中Lα为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绳槽中心与所述对重反绳轮3中心的水平距离,D1为所述对重反绳轮3的节圆直径,H1为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的中心与所述对重反绳轮3的中心的垂直距离;夹角α大小影响着钢丝绳对钢丝绳轮槽的依附度,若夹角α大,则会出现钢丝绳脱槽情况。相比于传统对重反绳轮3上置式的对重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加大了所述对重反绳轮3与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的中心垂直距离H1,根据上述公式一可知,中心垂直距离H1越大,夹角α越小,减小了所述曳引钢丝绳组400中的钢丝绳与所述对重反绳轮3或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的节圆垂直切面的夹角α,从而降低所述曳引钢丝绳组400跳绳与脱槽可能性,提高电梯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说明的是,钢丝绳普通安装时,钢丝绳与钢丝绳轮的绳槽中心共线,而钢丝绳扭曲安装时,如图6所示,钢丝绳与钢丝绳轮的绳槽中心形成夹角β,有公式二:
Figure BDA0002831030530000121
其中Lβ为所述对重反绳轮3的绳槽中心与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的中心的水平距离,D2为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的节圆直径,H2为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的中心与所述对重反绳轮3的中心的垂直距离;夹角β大小影响着钢丝绳对钢丝绳轮槽边缘的接触压力,若夹角β大,则会加剧钢丝绳对钢丝绳轮槽边缘的磨损情况。相比于传统对重反绳轮3上置式的对重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加大了所述对重反绳轮3与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的中心垂直距离H2,根据上述公式二,中心垂直距离H2越大,夹角β越小,减小了所述曳引钢丝绳组400的钢丝绳与所述对重反绳轮3或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的绳槽中心的夹角β,从而减轻因钢丝绳扭曲安装对钢丝绳轮磨损,提高电梯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对重架1设有三个对重块空腔10,位于左右两端的所述对重块空腔10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对重反绳轮和第二对重反绳轮,位于中间的所述对重块空腔10上方设置有所述对重导向轮300,所述曳引钢丝绳组400从所述曳引机100的输出端依次绕设于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第一对重反绳轮、对重导向轮300和第二对重反绳轮,所述曳引导向轮200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之间的所述曳引钢丝绳组400为扭曲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立柱14设有两排,从而将所述对重架1的内部空腔分割成三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三个所述对重块空腔10内均设有所述对重块组2,在左右两端的所述对重块空腔10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3和第二对重反绳轮3,位于中间的所述对重块空腔10的上方则设置有所述对重导向轮300,所述曳引钢丝绳组400从所述曳引机100的输出端依次绕行于所述曳引导向轮200、第一对重反绳轮3、对重导向轮300和第二对重反绳轮3,所述曳引钢丝绳组400从所述第二对重反绳轮3绕出后固定在承重部件上,从而组成一个曳引比为4:1的电梯对重安装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不限定于曳引比为4:1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种不同数量的对重块组,对应不同数量的曳引导向轮、对重导向轮和对重反绳轮,从而实现不同的曳引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架、对重块组、对重反绳轮、对重压铁、对重导靴和油盅;所述对重架的下方设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上方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对重块空腔;所述对重块空腔内设置有所述对重块组;所述对重压铁可拆卸的滑动设置于所述对重架,用于所述对重块组进行压紧;所述对重反绳轮设置于所述对重架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块组包括层层叠放的对重块;所述对重块为矩形状,所述对重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起块,所述对重块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二凸起块;所述对重块组的每一层均由两个所述对重块并排设置,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对重块的第一凸起块之间形成绕线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反绳轮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对重反绳轮排列设置在所述对重块空腔的下方,且所述对重反绳轮沿所述对重块空腔排列的方向相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架还包括有上梁、边立柱和中立柱;所述边立柱的设置于所述承重梁的左右两端,且所述边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梁和所述上梁连接;所述中立柱排列设置于所述边立柱之间,且所述中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重梁和所述上梁连接,相邻两根所述中立柱之间和所述中立柱与所述边立柱之间均形成所述对重块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上梁之间设有上固定板,两根所述边立柱之间设有侧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架的中立柱和所述边立柱均设有所述对重压铁,所述对重压铁包括两片锁紧片、锁紧螺栓和螺母;两片所述锁紧片设置于所述中立柱或所述边立柱的两侧;所述锁紧螺栓设置于两片所述锁紧片之间,用于连接两片所述锁紧片;两片所述锁紧片通过所述螺母松解或锁紧设置在所述中立柱或边立柱。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架的边立柱之间设有两排所述中立柱,所述中立柱与所述边立柱之间形成三个所述对重块空腔,左右两端的所述对重块空腔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对重反绳轮,组成曳引比为4:1的对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调整座,所述缓冲调整座设置于所述对重架的下方。
9.一种电梯的对重安装结构,应用有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机、曳引导向轮、对重导向轮、曳引钢丝绳组和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所述曳引机设置于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的上方;所述曳引导向轮设置于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所述对重导向轮排列设置于所述底托式对重装置的上方;所述对重导向轮与所述对重反绳轮平行设置,所述曳引导向轮与所述对重反绳轮垂直设置;所述曳引钢丝绳组与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连接,依次绕设于所述曳引导向轮、所述对重反绳轮和所述对重导向轮,所述曳引导向轮和所述对重反绳轮之间的所述曳引钢丝绳组为扭曲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梯的对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架设有三个对重块空腔,位于左右两端的所述对重块空腔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对重反绳轮和第二对重反绳轮,位于中间的所述对重块空腔上方设置有所述对重导向轮,所述曳引钢丝绳组从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依次绕设于所述曳引导向轮、第一对重反绳轮、对重导向轮和第二对重反绳轮,所述曳引导向轮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之间的所述曳引钢丝绳组为扭曲设置。
CN202022954055.X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Active CN213864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4055.XU CN213864988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4055.XU CN213864988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4988U true CN213864988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7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54055.XU Active CN213864988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49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1332A (zh) * 2020-12-11 2021-03-26 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1332A (zh) * 2020-12-11 2021-03-26 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7068C (zh) 带有位于电梯轿厢和井道侧壁之间的驱动马达的电梯系统
EP2134637B1 (en) Machine mounting in a machine roomless elevator system
CN213864988U (zh)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US20060266592A1 (en) Compact bedplate with integrated, accessible dead end hitches
CN112551332A (zh) 一种电梯的底托式对重装置及应用其的对重安装结构
CN211034837U (zh) 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带单套安全钳的轿架结构
CN211687885U (zh) 双列联接的电梯对重装置
CN214298804U (zh) 施工升降机
CN112707293B (zh) 超大载重货梯结构
DE10205170B4 (de) Treibscheibenaufzug
CN209890046U (zh) 无对重装置的曳引式电梯
CN212174178U (zh) 一种适用于大载重电梯的多曳引比对重装置
CN211998385U (zh) 铝框架别墅电梯对重后置曳引机安装结构
CN214456058U (zh) 一种单悬挂导向装置的乘客电梯机房
CN211056495U (zh) 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6:1单排对重架结构
AT410784B (de) Aufzug
CN212740319U (zh) 小机房电梯平行布置机架结构
CN214059577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机架
CN219031431U (zh) 一种电梯轿厢架及其上梁结构
CN216863335U (zh) 对重后置型无机房结构
KR102402802B1 (ko) 기계실이 운반가능하게 모듈화된 로프식 복수구동 고하중용 엘리베이터
CN211056485U (zh) 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8:1机房布置结构
CN215974502U (zh) 轿厢架结构及曳引系统
CN217264119U (zh) 无机房货梯承重梁加强结构
CN215905650U (zh) 一种全井通覆盖的别墅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