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6419U - 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56419U
CN213856419U CN202022818683.5U CN202022818683U CN213856419U CN 213856419 U CN213856419 U CN 213856419U CN 202022818683 U CN202022818683 U CN 202022818683U CN 213856419 U CN213856419 U CN 213856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ic54
base
moving mechanism
producing
stra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86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中怀
陈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yang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yang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yang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yang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186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56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56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56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固定下模的底座,下模上设置有第一校直区和第二校直区,所述第一校直区靠近上模的一面设置有移动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移动板上下位移且抬升移动板一边沿的移动机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机构沿水平方向位移的滑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包括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气口连通有气囊柱,所述第二气口连通有延伸到移动板位置的喷嘴,所述下模内设置有挡板,解决现有技术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在高度和水平方向校直时需要两次人工装夹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夹板加工厂家有良好的前景。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
背景技术
UIC54钢轨应用于国外,其内部组成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需要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但是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夹板进行高度及水平方向的矫直,由于原材料端面形状的不对称性,钢材冷却过程中,冷却不均匀会使原材料发生弯曲变形,因此,在夹板生产中矫直工序是整个生产工序的关键,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起着决定件作用。传统的加工需要对夹板进行两次放置完成高度及水平方向的校直,放置过程需要工人将夹板从第一校直区夹取后移动到第二校直区,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解决现有技术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在高度和水平方向校直时需要两次人工装夹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固定下模的底座,下模上设置有第一校直区和第二校直区,所述第一校直区靠近上模的一面设置有与其材质相同的移动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移动板上下位移且抬升移动板一边沿的移动机构,形成移动板一边沿抬升后夹板依靠重力下滑的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机构沿水平方向位移的滑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包括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气口连通有气囊柱,形成气囊柱充气后推动移动机构位移的结构,所述第二气口连通有延伸到移动板位置的喷嘴,所述下模内设置有可收纳或弹出下模的挡板,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远离矩形槽底部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形成夹板下落时辅助夹板落入第二校直区内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靠近第一校直区四边角的两第一支撑杆和两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靠近底座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杆,两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在下模长度方向的一端,两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在下模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伸缩杆,形成第一支撑杆延伸高度大于第二支撑杆后,移动板一边沿抬升保证夹板滑落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包括第一伸缩杆,相邻所述第一伸缩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支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杆上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二伸缩杆,两所述第二伸缩杆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有用于第二伸缩杆放置的长槽,所述第二伸缩杆上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支杆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气泵的外壳,所述气囊柱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外壳和移动机构均固定连接,形成气囊柱中断充气后第二弹簧收缩带动移动架构复位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道有两个且位于移动机构的两边沿,所述滑道内设置有用于减少摩擦的滚柱,所述滚柱高度略高于滑道的深度,所述滚柱有多个且间隔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下模上设置移动板,配合底座上的移动机构,可以将在第一校直区校直后的夹板移动到第二校直区内,避免工人的重复装夹,节省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设置,用于将夹板沿上下方向移动,配合底座上滑道与其内部的滚柱的使用,将夹板从第一校直区移动到第二校直区上方,在第二伸缩杆的移动下抬升移动板,配合挡板保证夹板掉落到第二校直区内;
气囊柱在充气的情况下推动移动机构移动,中断充气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喷嘴的设置,用于保证移动板移走后下模上不会落上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主视图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下模的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下模附视图B处放大图。
其中1上模、2下模、3底座、4第一校直区、5第二校直区、6移动板、7滑道、8气泵、9气囊柱、10喷嘴、11挡板、12矩形槽、13第一弹簧、14第一支撑杆、15第二支撑杆、16连接杆、17第一伸缩杆、18支杆、19第一电机、20第一齿轮、21竖板、22第一齿条、23第二伸缩杆、24横杆、25第二齿条、26长槽、27第二电机、28第二齿轮、29第二弹簧、30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根据说明书附图所示,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固定下模2的底座3,下模2上设置有第一校直区4和第二校直区5,第一校直区4和第二校直区5分别对夹板的高度和水平方向进行校直。第一校直区4靠近上模1的一面设置有与其材质相同的移动板6,移动板6呈矩形板材结构,移动板6放置在下模2上方。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移动板6上下位移且抬升移动板6一边沿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靠近第一校直区4四边角的两第一支撑杆14和两第二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靠近底座3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杆16,位于下模2一侧边的第一支撑杆14与第二支撑杆15依靠连接杆16固定,连接杆16为截面呈矩形的杆状结构,连接杆16与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均螺栓固定。两第一支撑杆14固定在下模2长度方向的一端,两第二支撑杆15固定在下模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均为伸缩杆,形成第一支撑杆14延伸高度大于第二支撑杆15后,移动板6一边沿抬升保证夹板滑落的结构。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均包括第一伸缩杆17,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内部为适用于第一伸缩杆17沿长度方向移动空心结构,第一伸缩杆17横截面呈矩形,第一伸缩杆17外壁上设置有与其一体结构的凸条,凸条横截面呈“凸”字型,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内壁均设置有适用于凸条的滑槽。相邻第一伸缩杆17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支杆18,支杆18有三个组成将第一校直区4不完全环绕的“U”型结构,支杆18与第一伸缩杆17远离底座3的一端焊接固定。连接杆16上螺栓固定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上螺钉固定有第一电机19,第一电机19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20,支杆18上螺栓固定有延伸到底座3位置的竖板21,竖板21上螺钉固定有与第一齿轮20啮合的第一齿条22。两第一支撑杆14均包括第二伸缩杆23,两第二伸缩杆23之间螺钉固定有用于连接的横杆24,横杆24两端部设置有与其一体结构用于固定到第二伸缩杆23上的连接端。第一伸缩杆17内部设置有用于第二伸缩杆23放置的长槽26,第二伸缩杆23一侧面螺钉固定有第二齿条25,第二齿条25可以跟随第二伸缩杆23在长槽26内移动。支杆18上螺栓固定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上螺钉固定有第二电机27,第二电机27输出轴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25啮合的第二齿轮28。第二伸缩杆23移动带动移动板6远离第二校直区5的一边沿抬升,便于夹板落入第二校直区5内。底座3上设置有凹陷到其内部且用于移动机构沿水平方向位移的滑道7。底座3上螺栓固定有气泵8,气泵8包括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第一气口连通有气囊柱9,气囊柱9远离气泵8的一端卡接到第一支撑杆14外壁,形成气囊柱9充气后推动移动机构位移的结构,第二气口连通有延伸到移动板6位置的喷嘴10。下模2内设置有可收纳或弹出下模2的挡板11,下模2上设置有矩形槽12,矩形槽12内卡接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与远离矩形槽12底部的一端与挡板11卡接连接,形成夹板下落时辅助夹板落入第二校直区5内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附图所示,底座3上螺钉固定有用于固定气泵8的外壳,气囊柱9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29。第二弹簧29与外壳和移动机构均卡接连接,外壳和移动机构上均设置有用于第二弹簧29端部放置的环槽,形成气囊柱9中断充气后第二弹簧29收缩带动移动架构复位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附图所示,滑道7有两个且位于移动机构的两边沿,滑道7内设置有用于减少摩擦的滚柱30,滚柱30高度略高于滑道7的深度,滚柱30有多个且间隔相等。滚柱30包括两垂直滑道7底部的竖杆,两竖杆远离滑道7底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辊子。
本实用新型在下模上设置移动板,配合底座上的移动机构,可以将在第一校直区校直后的夹板移动到第二校直区内,避免工人的重复装夹,节省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设置,用于将夹板沿上下方向移动,配合底座上滑道与其内部的滚柱的使用,将夹板从第一校直区移动到第二校直区上方,在第二伸缩杆的移动下抬升移动板,配合挡板保证夹板掉落到第二校直区内;气囊柱在充气的情况下推动移动机构移动,中断充气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喷嘴的设置,用于保证移动板移走后下模上不会落上杂质。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固定下模(2)的底座(3),下模(2)上设置有第一校直区(4)和第二校直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直区(4)靠近上模(1)的一面设置有与其材质相同的移动板(6),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移动板(6)上下位移且抬升移动板(6)一边沿的移动机构,形成移动板(6)一边沿抬升后夹板依靠重力下滑的结构,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机构沿水平方向位移的滑道(7),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气泵(8),所述气泵(8)包括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第一气口连通有气囊柱(9),形成气囊柱(9)充气后推动移动机构位移的结构,所述第二气口连通有延伸到移动板(6)位置的喷嘴(10),所述下模(2)内设置有可收纳或弹出下模(2)的挡板(11),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矩形槽(12),所述矩形槽(12)内设置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与远离矩形槽(12)底部的一端与挡板(11)固定连接,形成夹板下落时辅助夹板落入第二校直区(5)内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靠近第一校直区(4)四边角的两第一支撑杆(14)和两第二支撑杆(15),所述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靠近底座(3)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杆(16),两所述第一支撑杆(14)固定在下模(2)长度方向的一端,两所述第二支撑杆(15)固定在下模(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均为伸缩杆,形成第一支撑杆(14)延伸高度大于第二支撑杆(15)后,移动板(6)一边沿抬升保证夹板滑落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均包括第一伸缩杆(17),相邻所述第一伸缩杆(17)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支杆(18),所述连接杆(16)上设置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20),所述支杆(18)上设置有竖板(21),所述竖板(21)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20)啮合的第一齿条(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4)包括第二伸缩杆(23),两所述第二伸缩杆(23)之间设置有横杆(24),所述第一伸缩杆(17)设置有用于第二伸缩杆(23)放置的长槽(26),所述第二伸缩杆(23)上设置有第二齿条(25),所述支杆(18)上设置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输出轴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25)啮合的第二齿轮(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气泵(8)的外壳,所述气囊柱(9)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29),所述第二弹簧(29)与外壳和移动机构均固定连接,形成气囊柱(9)中断充气后第二弹簧(29)收缩带动移动架构复位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7)有两个且位于移动机构的两边沿,所述滑道(7)内设置有用于减少摩擦的滚柱(30),所述滚柱(30)高度略高于滑道(7)的深度,所述滚柱(30)有多个且间隔相等。
CN202022818683.5U 2020-11-30 2020-11-30 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 Active CN213856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8683.5U CN213856419U (zh) 2020-11-30 2020-11-30 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8683.5U CN213856419U (zh) 2020-11-30 2020-11-30 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56419U true CN213856419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4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8683.5U Active CN213856419U (zh) 2020-11-30 2020-11-30 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56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15221U (zh) 一种挤压型材的表面平整及扭拧整形设备
CN113680859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具有大幅度压折结构的折弯机
CN213856419U (zh) 用于生产uic54钢轨接头夹板的校直模具
CN211277809U (zh) 一种夹持性稳定的模具打磨装置
CN107940881B (zh) 一种尺寸可调的六柱式冷柜内胆框体支撑机构
CN113275423A (zh) 全方位敷管机构
CN208098977U (zh) 一种金属型材用折弯模具
CN107913948B (zh) 一种冷柜内胆底板竖边端边同步铆设备
CN211071365U (zh) 新型的铝排折弯装置
CN110450182B (zh) 车架柔性夹具机构
CN219985840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折弯成型装置
CN109530568B (zh) 一种滚压设备
CN113022679A (zh) 基于限位防堆积机构的铝型材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70384U (zh) 集成式外墙挂板构造挂柱生产模具
CN214683594U (zh) 一种框式零件整平治具
CN115847263B (zh) 一种铝型材表面抛光设备
CN218925751U (zh) 一种h型材整形设备
CN21397107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具设计装置
CN213103845U (zh) 一种轻型铝合金具有夹持结构的挤压成型机构
CN215662096U (zh) 一种包装箱用的全自动压板机
CN214813817U (zh) 一种便于下料的折弯机
CN215508394U (zh) 一种铝棒的整形装置
CN211387892U (zh) 一种切割装置用送料机构
CN219515179U (zh) 一种软糖浇注成型用风冷装置
CN218252223U (zh) 一种新型板材矫平机支承辊的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