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5095U - 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5095U
CN213845095U CN202023126105.1U CN202023126105U CN213845095U CN 213845095 U CN213845095 U CN 213845095U CN 202023126105 U CN202023126105 U CN 202023126105U CN 213845095 U CN213845095 U CN 213845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key
bezel
panel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61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冬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61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5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5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5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边框结构包括边框本体和固定连接于边框本体的按键组件,边框本体的边部设置有缺口,按键组件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支架上的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包括按键面板,支架包括安装部和边框部,安装部与边框本体固定连接,按键面板与边框部位置对应并位于边框部的外侧,按键面板和边框部位于缺口处,并与边框本体拼合形成边框结构的外表面。利用该结构使得按键面板位于电子设备的边框结构的最边沿,从而形成独特的外观形态,且按键面板与边框部之间的缝隙露于外部,方便用户清理,减少卫生死角区域。另外,按键组件与边框本体组装形成为一个整体部件,方便后续边框结构的拆装。

Description

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上通常都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按键,受电子设备边框结构的限制,按键只能嵌设在边框结构内,而无法将按键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最外侧边沿,产生较多的卫生死角,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受边框结构限制,按键无法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最外侧边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边框结构,包括边框本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边框本体的按键组件;
所述边框本体的边部设置有缺口;
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按键结构;
所述按键结构包括按键面板,所述支架包括安装部和边框部;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边框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按键面板与所述边框部位置对应并位于所述边框部的外侧,所述按键面板和所述边框部位于所述缺口处,并与所述边框本体拼合形成所述边框结构的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按键面板的内侧设置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与所述固定连接部之间通过弹性臂相连,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槽体结构,所述槽体结构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固定连接部、所述弹性臂以及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槽体结构中,且所述固定连接部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侧壁的一部分构成所述边框部。
可选地,所述底壁和所述固定连接部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槽体结构上还设置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位于所述按键面板的运动行程的极限位置,在所述按键面板运动至极限位置时与所述限位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底壁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外侧面以及所述边框部的外侧面共同构成所述限位面。
可选地,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内侧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触发部对应的触动开关,所述支架上与所述触动开关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
可选地,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边框本体下部的一角位置,所述边框部包括底边框部和侧边框部,所述底边框部的底面和所述按键面板的底面均与所述边框本体的底面平齐,所述侧边框部的侧面和所述按键面板的侧面均与所述边框本体的侧面平齐。
第二方面,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边框结构。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显示屏。
本申请提供的边框结构中,在边框本体的边部设置缺口,按键组件的按键面板与边框部补充该缺口,从而使得按键面板和边框部的组合与边框本体共同拼合形成边框结构的外表面,按键组件自身通过其支架上的安装部与边框本体固定连接。利用该结构使得按键面板位于电子设备的边框结构的最边沿,从而形成独特的外观形态,且按键面板与边框部之间的缝隙露于外部,方便用户清理,减少卫生死角区域。另外,按键组件与边框本体组装形成为一个整体部件,方便后续边框结构的拆装。
本申请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边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边框结构在按键组件处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组件中支架与按键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组件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组件中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00、边框本体;110、缺口;200、按键组件;210、支架;211、安装部; 2111、第三安装孔;212、边框部;2121、底边框部;2122、侧边框部;213、槽体结构;2131、底壁;2132、侧壁;2133、第二安装孔;2134、定位柱;2135、凸起结构;2136、限位面;2137、槽;2138、通孔;220、按键结构;221、按键面板;222、固定连接部;2221、第一安装孔;2222、定位孔;223、弹性臂;224、触发部;230、第一紧固件;240、第二紧固件;250、电路板;251、触动开关;260、第三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申请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申请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前”“后”“左”“右”指的是使用者面对显示屏的显示面的方位,靠近使用者的一侧为“前”,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为“后”,靠近使用者左手边的一侧为“左”,靠近使用者右手边的一侧为“右”,本文中所述的“上”“下”“顶”“底”是显示屏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本文中所述的“外”“内”是相对于显示屏自身而言,靠近显示屏内部的一侧为“内”,远离显示屏内部的一侧为“外”。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所有方位词仅用于方便描述,并不构成对其结构的任何限定。
通常电子设备的按键是嵌设在电子设备边框结构中的,若要解决卫生死角问题,可以将按键设置为如图2所示的形式,即,使得按键的外边沿与边框的外边沿平齐,但是,由于电子设备的边框通常都是一体式结构,无法沿用现有的将按键由边框的内侧向外的安装方式(按键的外边沿与边框的外边沿平齐,无法在边框设置对应的安装结构),而按键还要设置弹性臂等结构(参见图3),若将按键由边框的外侧向内安装,则弹性臂等结构就会露于边框的外部,影响外观,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边框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该边框结构包括边框本体100和固定连接于边框本体100的按键组件200,其中,边框本体100的边部设置有缺口110,按键组件200包括支架210和安装于支架210 上的按键结构220,按键结构220包括按键面板221,支架210包括安装部211 和边框部212,安装部211与边框本体100固定连接,按键面板221与边框部 212位置对应并位于边框部212的外侧,按键面板221和边框部212位于缺口 110处,并与边框本体100拼合形成边框结构的外表面。这种在边框本体100上设置缺口110,并利用按键面板221和独立的边框部212将缺口110补充完整的结构形式,使得按键面板221位于边框结构的最边沿,按键面板221的各个外表面均可以设置为与边框本体100的外表面平齐,从而形成独特的外观形态,且按键面板221与边框部212之间的缝隙露于外部,方便用户清理,减少卫生死角区域。另外,按键组件200与边框本体100组装形成为一个整体部件,方便后续边框结构的拆装。
按键结构220还包括固定连接部222,固定连接部222固定连接于支架 210,固定连接部222可以采用任意方便连接的结构与支架连接,例如卡接、粘接等,为了方便拆装以及保证装配后的结构可靠性,如图6所示,固定连接部22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221,如图5所示,支架210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33,固定连接部222和支架210通过第一紧固件230、第一安装孔 2221和第二安装孔2133的配合紧固连接在一起。
为了使得按键面板221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使其具有一定的键程,如图 6所示,在固定连接部222与按键面板221之间设置有弹性臂223,装配状态下,按键面板221与边框部2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按键面板221受到压力时向边框部212方向运动,并在外力撤销时在弹性臂223的作用下复位。为了保证外观完整性,固定连接部222和弹性臂223位于边框本体100的内侧,为了方便弹性臂223与按键面板221的连接,如图6所示,按键面板221的内侧设置有触发部224,弹性臂223的一端连接固定连接部222,另一端连接触发部224。按键面板221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每个按键面板 221均通过弹性臂223与固定连接部222相连,一个按键面板221可以对应设置一个弹性臂223,也可以对应设置多个弹性臂223,例如,在6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按键面板221对应设置两个弹性臂223,两个弹性臂223的设置能够避免按键面板221运动时发生翻转,优化按键按动时的手感。
进一步地,支架210可以设置为能够承载按键结构220并提供边框部的任意结构,例如,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架210包括槽体结构213,槽体结构213包括底壁2131和设置于底壁2131四周的侧壁2132,固定连接部222、弹性臂223以及触发部224容置于槽体结构213中,第二安装孔2133设置于底壁2131上,固定连接部222与底壁2131固定连接,侧壁2132的一部分构成边框部212,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支架210本身的结构可靠性,另一方面在装配时可利用侧壁2132对按键结构220形成一定的限位,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底壁2131和固定连接部22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从而实现对按键结构220的安装定位,定位结构例如可以为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配合,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底壁2131上凸出设置有定位柱2134,如图6 所示,固定连接部22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孔2222,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柱2134与定位孔2222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即也可以是底壁2131上设置定位孔,固定连接部222上设置定位柱。
为了避免按键的过度按压,进一步地,槽体结构213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按键面板221的运动形成限位的限位面2136,该限位面2136位于按键面板221 的运动行程的极限位置,当用户按动按键面板221时,按键面板221会向限位面2136方向运动,直至与限位面2136接触时,在限位面2136的作用下,按键面板221不会再继续运动,从而通过限位面2136来限定了按键面板221的极限位置。由于按键面板221位于边框部212的外侧,因此边框部212的外侧面能够对按键面板221的运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但由于按键面板221的面积通常比边框部212的大,边框部212仅位于按键面板221的一侧边,并不能实现整体的限位,因此,如图5所示,在底壁2131还设置有凸起结构2135,凸起结构2135的外侧面以及边框部212的外侧面共同构成所述的限位面 2136。
进一步地,凸起结构2135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弹性臂223的槽2137,弹性臂223位于该槽2137中,利用该槽2137的槽壁还能够对弹性臂223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弹性臂223在与底壁2131平行的平面内发生运动而影响按键按动时的手感。
安装部211与边框本体100形成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与边框本体100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通过卡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实现与边框本体100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将安装部211与边框本体100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地实现按键组件的整体拆装,提高装配效率,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护理。例如,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部211与槽体结构213的构成边框部212的侧壁2132相对的侧壁2132相连,安装部211 呈板状结构,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111,对应地,边框本体100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安装部211和边框本体100通过第二紧固件240、第三安装孔2111和第四安装孔的配合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按键组件200还包括设置于支架210内侧的电路板250,电路板250例如通过第三紧固件260由支架210的内侧与支架210固定连接,电路板250上设置有与触发部224对应的触动开关251,支架210上与触动开关251 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2138,如此,按键面板221受压时,触发部224能够触发触动开关251,从而实现按键控制。例如,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槽体结构213的底壁2131上与各个触动开关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通孔2138,且通孔2138位于限位凸起2135与边框部212之间。
缺口可以设置在边框本体100的任意位置,例如设置在一侧边框中部、顶部、底部等,为了方便操作,缺口110设置在边框本体100下部的一角位置,此时,边框部212包括底边框部2121和侧边框部2122,底边框部2121的底面和按键面板221的底面均与边框本体100的底面平齐,侧边框部2122的侧面和按键面板221的侧面均与边框本体100的侧面平齐,如此,使得更多的缝隙露于外部,进一步减少卫生死角。边框本体10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前框、后框等任意的边框部分,为了方便操作,设置按键的通常为电子设备的前框,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缺口110设置在前框的右下角位置,如此,形成按键面板221位于整个电子设备前框的最右下角位置的外观形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上述的边框结构,既能够形成独特的外观形态,又能够减少卫生死角。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交互大屏等显示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可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本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边框本体的按键组件;
所述边框本体的边部设置有缺口;
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按键结构;
所述按键结构包括按键面板,所述支架包括安装部和边框部;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边框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按键面板与所述边框部位置对应并位于所述边框部的外侧,所述按键面板和所述边框部位于所述缺口处,并与所述边框本体拼合形成所述边框结构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按键面板的内侧设置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与所述固定连接部之间通过弹性臂相连,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槽体结构,所述槽体结构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固定连接部、所述弹性臂以及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槽体结构中,且所述固定连接部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侧壁的一部分构成所述边框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和所述固定连接部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结构上还设置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位于所述按键面板的运动行程的极限位置,在所述按键面板运动至极限位置时与所述限位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外侧面以及所述边框部的外侧面共同构成所述限位面。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内侧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触发部对应的触动开关,所述支架上与所述触动开关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边框本体下部的一角位置,所述边框部包括底边框部和侧边框部,所述底边框部的底面和所述按键面板的底面均与所述边框本体的底面平齐,所述侧边框部的侧面和所述按键面板的侧面均与所述边框本体的侧面平齐。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边框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显示屏。
CN202023126105.1U 2020-12-22 2020-12-22 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845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6105.1U CN213845095U (zh) 2020-12-22 2020-12-22 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6105.1U CN213845095U (zh) 2020-12-22 2020-12-22 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5095U true CN213845095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0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6105.1U Active CN213845095U (zh) 2020-12-22 2020-12-22 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5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108901B (fi) Kosketustuntumaltaan hyvä sähkömekaaninen tietojen syöttömekanismi
CN100377033C (zh) 便携式电脑的触控板装置
US20110067990A1 (en) Webbed keyboard assembly
US20110254786A1 (en) Movable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23168969A1 (zh) 触控板模组以及使用该触控板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13845095U (zh) 边框结构及电子设备
KR100923971B1 (ko) 스위치장치
WO2020168712A1 (zh)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结构及电器
JP2008130531A (ja) 押釦構造およびその構造を使用したトイレ用壁付けリモコン
WO2023231594A1 (zh) 电子设备
TW201403645A (zh) 易於拆裝之按鍵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KR101195682B1 (ko) 휴대용 멀티미디어기기
CN219370849U (zh) 按键结构及带按键的设备
CN211088128U (zh) 一种开关装置
US7012205B1 (en) Bezel assembly
JP2008112302A (ja) 入力装置
WO2020182038A1 (zh) 主控板组件及洗衣机
KR100863311B1 (ko) 컨트롤 패널 어셈블리
CN110911201A (zh) 一种开关装置
JP3097543U (ja) 押しボタン構造
KR101328050B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
CN214012788U (zh) 一种防水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KR200234990Y1 (ko) 엘리베이터용 푸시 버튼의 구조.
JP6274873B2 (ja) キーボード
JP5630522B2 (ja) 操作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