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8663U - 一种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8663U
CN213838663U CN202022478478.9U CN202022478478U CN213838663U CN 213838663 U CN213838663 U CN 213838663U CN 202022478478 U CN202022478478 U CN 202022478478U CN 213838663 U CN213838663 U CN 213838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atching net
dust catching
rod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784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宁
刘瑞华
刘明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784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8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8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8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包括柔性的捕尘网和能够收展的捕尘网安装架;所述捕尘网安装架包括支撑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连接;所述捕尘网的一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框架上,另一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二框架上。工作人员通过滑动所述第二框架能够调整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的所述捕尘网的大小,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面的大小调整捕尘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采掘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
背景技术
煤矿采掘工作面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煤尘,煤尘的危害主要有煤尘爆炸、煤矽肺病等,煤尘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达到一定浓度时,在外界火源的引燃下,能发生燃烧和爆炸,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及矿井的安全生产。煤尘是造成矿工职业病的有害物质,矿工长期将粉尘吸入体内会引起煤矽肺病,严重危害矿工的身体健康。
综采工作面目前采用采煤机喷雾系统、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煤层注水、巷道喷雾等方法对工作面产生的粉尘进行治理。目前综采工作面使用一种工作面湿式捕尘网,包括捕尘网和捕尘网安装支架,捕尘网安装支架其无法根据工作面的大小调节,因此,在不同工作面需要更换不同的捕尘网安装支架,操作及其不便。
有鉴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提高工作效率的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捕尘网装置,包括柔性的捕尘网和能够收展的捕尘网安装架;所述捕尘网安装架包括支撑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连接;所述捕尘网的一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框架上,另一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二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包括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朝向所述第二框架延伸的第一纵梁;所述第二框架包括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朝向所述第一框架延伸的第二纵梁;两根所述第二纵梁分别与两根第一纵梁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纵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耳扣;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可选择地插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耳扣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销包括有连接杆、用于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第一杆和用于与所述连接耳扣连接的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捕尘网安装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连接的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上连接有捕尘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能够伸缩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拉绳;所述第一框架或所述第二框架上连接有滑轮,所述拉绳经过所述滑轮,并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油缸。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液压支架装置组件,包括液压支架装置和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捕尘网装置;所述支撑杆连接在所述液压支架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通过卡箍与所述液压支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支撑杆枢接;所述液压支架装置上设置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所述液压油缸的固定端与所述液压支架装置枢接,所述液压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框架枢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工作人员能够操作第二框架在第一框架上滑动,使捕尘网展开和收缩,改变捕尘网的捕尘区域的大小。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工作面快速调整捕尘网,提高工作效率。安装有该捕尘网装置的液压支架装置在作业时,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调整捕尘网,避免对捕尘网进行更换,减少了作业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捕尘网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限位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压支架装置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框架与液压油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捕尘网装置10,包括柔性的捕尘网1和能够收展的捕尘网安装架2。
捕尘网安装架2包括支撑杆21、第一框架22和第二框架23。
第一框架22连接在支撑杆21上,第二框架23与第一框架22滑动连接。
捕尘网1的一部分连接在第一框架22上,另一部分连接在第二框架23上。
该捕尘网装置10为矿用设备,用于捕捉工作面开采时产生的粉尘。
捕尘网装置10包括有捕尘网1和捕尘网安装架2,捕尘网1为柔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尼龙线或者布线。捕尘网安装架2上设置有捕尘网安装区域,捕尘网1安装在捕尘网安装区域。
捕尘网安装架2由支撑杆21、第一框架22和第二框架23组成。支撑杆21为长条杆状,第一框架22的一侧连接在支撑杆21上,第二框架23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一框架22上。其中,在第一框架22上设置有滑槽、滑道或者滑轨,第二框架23与滑槽、滑道或者滑轨匹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框架23位于第一框架22的上方,其相对于第一框架22上下滑动。第二框架23与第一框架22之间形成了捕尘网安装区域。捕尘网1的一部分安装在第一框架22上,另一部分安装在第二框架23上。通过拉动第二框架23滑动,能使捕尘网1展开和收缩,从而调整捕尘网1的捕尘面积的大小,使其能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工作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框架23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22的左侧或右侧,其相对于第一框架22左右滑动。
如图4所示,该捕尘网装置10安装在巷道液压支撑装置20上。液压支撑装置20包括承载顶板201、掩护板202、连杆203、承载底板204与液压立柱205,掩护板202的一端与承载顶板201连接,连杆203枢接在掩护板202的另一端与承载底板204之间,液压立柱205支撑在承载顶板201与承载底板204之间。
捕尘网装置10使用时,支撑杆21通过卡固件例如卡爪、卡箍7等固定在液压立柱205上。然后根据巷道工作面的大小拉动第二框架23,调节第二框架23与第一框架22之间的距离,使捕尘网1适应巷道工作面的大小。
当捕尘网装置10随着巷道液压支撑装置20进入到其他巷道作业时,工作人员无需更换该捕尘网安装架2,只需滑动第二框架23即可应用在新的巷道工作面进行捕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捕尘网装置10,包括捕尘网1和能够收展的捕尘网安装架2。捕尘网安装架2包括支撑杆21、第一框架22和第二框架23。第一框架22连接在支撑杆21上,第二框架23与第一框架22滑动连接。捕尘网1的一部分连接在第一框架22上,另一部分连接在第二框架23上。通过滑动第二框架23能够调整捕尘网1的捕尘区域的大小。如此,方便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工作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框架22包括有第一横梁221,第一横梁2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朝向第二框架23延伸的第一纵梁222。第二框架23包括有第二横梁231,第二横梁23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朝向第一框架22延伸的第二纵梁232。两根第二纵梁232分别与两根第一纵梁222滑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框架22位于第二框架23的下方。第一框架22由第一横梁221和两根第一纵梁222组成,两根第一纵梁222分别连接在第一横梁221的两端,并向上延伸。第二框架23由第二横梁231和两根第二纵梁232组成,两根第二纵梁232分别连接在第二横梁231的两端,并向下延伸。两根第二纵梁232与两根第一纵梁222一一对应,两根第二纵梁232与两根第一纵梁222滑动连接。可选地,第一纵梁222为纵梁套筒,其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滑道,第二纵梁232插入到滑道中,并与滑道间隙配合,从而使得第二纵梁232能相对第一纵梁222滑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在第一纵梁222上设置滑轨,第二纵梁232上设置滑块,滑块与滑轨连接。只要能使第二纵梁232在第一纵梁222上滑动即可。
第一横梁221、两根第一纵梁222、第二横梁231和两根第二纵梁232围成了安装捕尘网1的安装区。如此设置的第一框架22和第二框架23结构简单,方便生成制造。
可选地,在第一纵梁222上还设置有朝向第二框架23延伸的第一连接梁223,第一连接梁223位于两根第一纵梁222之间。在第二纵梁232上还设置有朝向第一框架22延伸的第二连接梁234,第二连接梁234位于两根第二纵梁232之间。第一连接梁223与第二连接梁234滑动连接。第一框架22和第二框架23整体都呈E字型,如此设置,整体结构更牢固,也提高了第二框架23滑动时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二纵梁23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耳扣233。支撑杆21上连接有限位销211,限位销211可选择地插入其中一个连接耳扣233内。
第一框架22和第二框架23设置在支撑杆21的一侧,其中靠近支撑杆21的第一纵梁222连接在支撑杆21上。靠近支撑杆21的第二纵梁23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耳扣233,多个连接耳扣233在第二纵梁232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在支撑杆21面向第二纵梁232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销211。当工作人员滑动第二框架23到合适的位置时,将限位销211插入到对应的连接耳扣233内,限位销211与连接耳扣233接触,挡止连接耳扣233,使第二框架23保持固定。
可选地,支撑杆21上设置有多个限位销211,多个限位销211在支撑杆21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如此,多个限位销211可以和多个连接耳扣233匹配,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限位销211包括有连接杆2112、用于与支撑杆21连接的第一杆2111和用于与连接耳扣233连接的第二杆2113,第一杆2111和第二杆2113分别连接在连接杆2112的两端。
具体地,第二框架23位于第一框架22的上方。限位销211包括有第一杆2111、第二杆2113和连接杆2112,第一杆2111和第二杆2113间隔布置,连接杆2112连接在第一杆2111与第二杆2113之间。第一杆2111、第二杆2113和连接杆2112连接呈Z型。第一杆2111与支撑杆21连接,第二杆2113与支撑杆21之间形成了用于让位连接耳扣233的空间。当限位销211与连接耳扣233连接时,第二杆2113插入到连接耳扣233内,也即是说,连接耳扣233套在第二杆2113上,连接耳扣233的部分位于第二杆2113与支撑杆21之间,连接杆2112与连接耳扣233接触,阻挡连接耳扣233。如此设置,方便限位销211与连接耳扣233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捕尘网安装架2还包括与第一框架22滑动连接的第三框架24,第三框架24上连接有捕尘滤网3。
具体地,第二框架23设置在第一框架22的上方,第三框架24设置在第一框架22的下方。第三框架24与第一框架22滑动连接,并能够上下滑动。第三框架24与第一框架22的滑动连接方式,请参照上述中第二框架23与第一框架22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在第三框架24上连接有捕尘滤网3,捕尘滤网3与捕尘网1一样用于捕捉粉尘。通过滑动第三框架24能够控制捕尘滤网3升降。当工作时需要扩大捕尘区域时,可以将第三框架24向下移动。在不需要额外扩大捕尘区域时,将第三框架24向上移动,第三框架24的部分与第一框架22重叠,如此减小捕尘区域。
第三框架24作为辅助捕尘结构,扩展了捕尘网装置10的捕尘范围,使其能适用更大面积的巷道工作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三框架24具有第三横梁241和两根第三纵梁242,两根第三纵梁242分别连接在第三横梁241的两端。第三框架24和第二框架23分别位于第一框架22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在第一纵梁222面向第二框架23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滑道,第二纵梁232在第一滑道内滑动。在第二纵梁232面向第三框架24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滑动,第三纵梁242在第二滑道内滑动。
优选地,第三纵梁242与第一连接梁223滑动连接,如此,保证了第一纵梁222的结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
在其中一实施例,第三框架24设置在第一框架22的左侧或右侧,第三框架24能相对于第一框架22左右滑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杆21上设置有能够伸缩的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连接有拉绳5。第一框架22或第二框架23上连接有滑轮6,拉绳5经过滑轮6,并与第三框架24连接。
具体地,第二框架23设置在第一框架22的上方,第三框架24设置在第一框架22的下方。在支撑杆21上连接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具有能够伸缩的输出端。在第二框架23上设置有滑轮6,优选地,滑轮6设置在第二横梁231上。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上连接拉绳5,拉绳5的至少部分缠绕在滑轮6上,拉绳5经过滑轮6转向朝下与第三框架24连接,优选地,拉绳5与第三横梁241连接,第三横梁241为配重梁。当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伸长时,第三框架24靠自身重力向下移动。当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缩短时,驱动机构4通过拉绳5拉动第三框架24向上移动。
可选地,滑轮6还可设置在第一横梁221上。
可选地,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齿轮套在电机的电机轴上,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可滑动地连接在支撑杆21上,齿条为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
可选地,第二横梁2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滑轮6,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两根拉绳5,两根拉绳5分别经过两个滑轮6转向后,分别连接在第三横梁241的两端。如此,驱动机构4伸缩时,第三横梁241的两端都受力,使得第三横梁241平稳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4为伸缩油缸。伸缩油缸包括套筒41和伸缩杆42,套筒41连接在支撑杆21上,伸缩杆42可滑动地连接在套筒41内。伸缩油缸通过液压油驱动,使得伸缩杆42能平稳移动。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支架装置组件100,包括液压支架装置20和上述中的捕尘网装置10。支撑杆21连接在液压支架装置20上。
液压支架装置20为用于巷道作业时支撑巷道顶壁,其包括承载顶板201、掩护板202、连杆203、承载底板204与液压立柱205,掩护板202的一端与承载顶板201连接,连杆203枢接在掩护板202的另一端与承载底板204之间,液压立柱205支撑在承载顶板201与承载底板204之间。捕尘网装置1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前述中相关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支撑杆21连接在液压支架装置20上,优选的连接在液压立柱205上。
该液压支架装置组件100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面的大小,拉动第二框架23滑动,迅速展开捕尘网装置10,调整捕尘网1的大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5所示,支撑杆21通过卡箍7与液压支架装置20连接。
卡箍是连接管件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起紧箍作用,一般两个接头带有垫片,橡胶,硅胶和四氟。其性能良好,密封度高,安装简易。通过卡箍7实现支撑杆21与液压支架装置20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捕尘网装置10的安装与拆卸。
可选地,支撑杆21通过卡箍7与液压立柱205连接。卡箍7包括弧形板71和两块连接板72,两块连接板72分别连接在弧形板71的两端。弧形板71和两块连接板72连接呈开口朝向支撑杆21的U型。弧形板71能够均匀的分散受力,从而提高了卡箍7的结构强度。
在支撑杆21与液压立柱205连接时,圆柱状的液压立柱205与弧形板71接触,两块连接板72通过螺栓与支撑杆21连接,如此将支撑杆21卡在液压立柱205上。弧形板71与液压立柱205的弧形面贴覆,避免对液压立柱205造成刮伤。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5所示,第一框架22与支撑杆21枢接。液压支架装置20上设置有液压油缸8,液压油缸8位于支撑杆21的一侧。液压油缸8的固定端与液压支架装置20枢接,液压油缸8的输出端与第一框架22枢接。
液压油缸8能够伸缩,其包括了油缸套筒81和活塞杆82,活塞杆82可滑动地连接在油缸套筒81内。油缸套筒81为液压油缸8的固定端,活塞杆82为液压油缸8的输出端。液压油缸8位于支撑杆21的一侧,并与支撑杆21间隔设置。油缸套筒81枢接在液压支架装置20上,活塞杆82枢接在第一框架22上。第一框架22可以通过合页或者铰链与支撑杆21枢接,使得第一框架22可以绕着支撑杆21转动。当活塞杆82在油缸套筒81内伸缩时,活塞杆82推动第一框架22绕着支撑杆21转动,从而调整捕尘网1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调整。
优选地,液压支架装置20上间隔设置有连根液压立柱205,两根液压立柱205在承载底板204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支撑杆21连接在其中一根液压立柱205上,油缸套筒81枢接在另一根液压立柱205上。可选地,在液压立柱205上设置有枢接座,油缸套筒81通过转动轴与枢接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捕尘网装置,包括捕尘网和能够收展的捕尘网安装架。捕尘网安装架包括支撑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连接在支撑杆上,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滑动连接。捕尘网的一部分连接在第一框架上,另一部分连接在第二框架上。通过第二框架在第一框架上滑动,能够调整捕尘网的大小,方便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工作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捕尘网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的捕尘网(1)和能够收展的捕尘网安装架(2);
所述捕尘网安装架(2)包括支撑杆(21)、第一框架(22)和第二框架(23);
所述第一框架(22)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1)上,所述第二框架(23)与所述第一框架(22)滑动连接;
所述捕尘网(1)的一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框架(22)上,另一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二框架(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尘网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2)包括有第一横梁(221),所述第一横梁(2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朝向所述第二框架(23)延伸的第一纵梁(222);
所述第二框架(23)包括有第二横梁(231),所述第二横梁(23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朝向所述第一框架(22)延伸的第二纵梁(232);
两根所述第二纵梁(232)分别与两根第一纵梁(22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尘网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梁(23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耳扣(233);
所述支撑杆(21)上连接有限位销(211),所述限位销(211)可选择地插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耳扣(23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尘网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211)包括有连接杆(2112)、用于与所述支撑杆(21)连接的第一杆(2111)和用于与所述连接耳扣(233)连接的第二杆(2113),所述第一杆(2111)和所述第二杆(2113)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112)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尘网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捕尘网安装架(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架(22)滑动连接的第三框架(24),所述第三框架(24)上连接有捕尘滤网(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尘网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上设置有能够伸缩的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连接有拉绳(5);
所述第一框架(22)或所述第二框架(23)上连接有滑轮(6),所述拉绳(5)经过所述滑轮(6)并与所述第三框架(2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捕尘网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为伸缩油缸。
8.一种液压支架装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支架装置(20)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捕尘网装置(10);
所述支撑杆(21)连接在所述液压支架装置(2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支架装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通过卡箍(7)与所述液压支架装置(2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支架装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2)与所述支撑杆(21)枢接;
所述液压支架装置(20)上设置有液压油缸(8),所述液压油缸(8)位于所述支撑杆(21)的一侧;
所述液压油缸(8)的固定端与所述液压支架装置(20)枢接,所述液压油缸(8)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框架(22)枢接。
CN202022478478.9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 Active CN213838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8478.9U CN213838663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8478.9U CN213838663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8663U true CN213838663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4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78478.9U Active CN213838663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8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66296U (zh) 一种临边作业平台
CN111022089A (zh) 一种防水板台车
CN213838663U (zh) 一种捕尘网装置和液压支架装置组件
CN205349253U (zh) 一种钻柱自动排放装置
CN108385514B (zh) 一种用于桥梁领域的桥梁伸缩缝装置
CN215057499U (zh) 一种锚杆支护用气动扳手
CN215522211U (zh) 砼管支撑施工辅助工具
CN110645027B (zh) 一种利用拱架安装机进行施工的方法
CN212583616U (zh) 一种高效型钻机
CN110617089B (zh) 一种稳定夹持拱架安装机
CN211692516U (zh) 一种防水板台车
CN103552947B (zh) 一种折叠液压支架起吊架
CN210065019U (zh) 矿用综采设备组装拆卸起吊装置
CN210368639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多功能桥梁施工用支撑架
CN113173538A (zh) 一种矿道施工专用设备
CN203007758U (zh) 一种移动式钢轨闪光焊机的提轨装置
CN219569527U (zh) 一种玻璃幕墙施工外架
CN214922124U (zh) 一种隧道风机组装台及其连接结构
CN110645028B (zh) 一种多向操作式拱架安装机
CN220771023U (zh) 一种伸缩式移动照明灯架
CN204716132U (zh) 门架式多功能凿岩台车
CN116290347B (zh) 一种钢结构网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219549017U (zh) 水轮机主轴支墩
CN219986662U (zh) 一种钢拱架连接器
CN209261248U (zh) 一种新型脚手架防护网安装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