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7017U - 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7017U
CN213837017U CN202022417600.1U CN202022417600U CN213837017U CN 213837017 U CN213837017 U CN 213837017U CN 202022417600 U CN202022417600 U CN 202022417600U CN 213837017 U CN213837017 U CN 213837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l
groove
slider
barrel
build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76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anrun group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杨维新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杨维新 filed Critical 杨维新
Priority to CN2020224176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7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7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7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包括第一龙骨,所述第一龙骨的前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龙骨,所述第二龙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匀焊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龙骨的前表面分别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板;在对龙骨框架进行拼接时,铰接板旋转到水平状态,杆体在筒体的内部滑动,对第二限位弹簧进行拉扯,此时筒体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滑块对第一限位弹簧进行挤压,使得凹槽能够暴露出来,将第二龙骨放置在凹槽的内部,将铰接板旋转到竖直状态,滑块带动L形板体的一侧贴合到第二龙骨上,完成龙骨框架的拼接,通过螺钉和铰接板的双重固定,大大提高了龙骨框架的稳定性,且方便工作人员对龙骨进行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骨建筑框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
背景技术
龙骨,是用来支撑造型、固定结构的一种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宾馆、候机楼,客运站、车站、剧场、商场、工厂、办公楼、旧建筑改造、室内装修设置、顶棚等场所,龙骨是装修的骨架和基材,使用非常普遍,龙骨的种类很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龙骨、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钢龙骨等,根据使用部位来划分,又可分为吊顶龙骨、竖墙龙骨、铺地龙骨以及悬挂龙骨等,根据装饰施工工艺不同,还有承重及不承重龙骨等,现有的龙骨框架在进行拼接时,使用卡件将两个龙骨进行卡接后,旋转固定螺栓将卡件固定在龙骨上,再使用焊接的方式对龙骨进行焊接,从而完成龙骨框架的安装,然而还存在以下问题:
对龙骨框架拼接时,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导致龙骨无法快速分离,工作人员在进行拆卸时较为不便,且使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如果固定螺栓没有拧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造成固定螺栓晃动脱落的现象,降低龙骨使用时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包括第一龙骨,所述第一龙骨的前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龙骨,所述第二龙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匀焊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龙骨的前表面分别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邻的一侧均铰接有铰接板,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表面铰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铰接板的后表面,所述杆体靠近所述滑块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限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弹簧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滑块远离所述第二龙骨的一侧焊接有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弹簧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焊接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滑块靠近所述第二龙骨的一侧焊接有L形板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顶壁和内部底壁分别焊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铰接板的前表面和所述第二龙骨的前表面均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块远离所述第二龙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焊接于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导向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弹簧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底壁粘接有橡胶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杆体靠近所述筒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导向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弹簧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对龙骨框架进行拼接时,铰接板旋转到水平状态,杆体在筒体的内部滑动,对第二限位弹簧进行拉扯,此时筒体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滑块对第一限位弹簧进行挤压,使得凹槽能够暴露出来,将第二龙骨放置在凹槽的内部,将铰接板旋转到竖直状态,滑块带动L形板体的一侧贴合到第二龙骨上,完成龙骨框架的拼接,通过螺钉和铰接板的双重固定,大大提高了龙骨框架的稳定性,且方便工作人员对龙骨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滑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龙骨;2、第二龙骨;3、固定块;4、凹槽;5、支撑板;6、铰接板;7、固定螺钉;8、杆体;9、螺纹孔;10、限位块;11、第一限位弹簧;12、第一限位槽;13、橡胶垫;14、滑块;15、滑槽;16、L形板体;17、筒体;18、第一导向杆;19、第二导向杆;20、第二限位槽;21、第二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包括第一龙骨1,第一龙骨1的前表面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龙骨2,第二龙骨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匀焊接有固定块3,第一龙骨1的前表面分别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相邻的一侧均铰接有铰接板6,凹槽4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5,两个滑槽1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的前表面铰接有筒体17,筒体17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杆体8,杆体8远离筒体17的一端铰接于铰接板6的后表面,杆体8靠近滑块14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限位弹簧21,第二限位弹簧21远离杆体8的一端焊接于筒体17的内部,滑块14远离第二龙骨2的一侧焊接有第一限位弹簧11,第一限位弹簧11远离滑块14的一端焊接于滑槽15的内部,滑块14靠近第二龙骨2的一侧焊接有L形板体16。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凹槽4的内部顶壁和内部底壁分别焊接有两个限位块10,固定块3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块10的内部;通过限位块10的设置,当第二龙骨2滑动到凹槽4的内部时,第二龙骨2带动固定块3滑动到两个限位块10的内部,从而对第二龙骨2进行限位,避免第二龙骨2在凹槽4的内部发生滑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铰接板6的前表面和第二龙骨2的前表面均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9,两个螺纹孔9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7;通过螺纹孔9和固定螺钉7的设置,固定螺钉7转动到螺纹孔9的内部时,将铰接板6固定在第二龙骨2的前表面,铰接板6对第二龙骨2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滑块14远离第二龙骨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第一限位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杆18,第一导向杆18远离滑块14的一端焊接于两个滑槽15的内部,第一导向杆18位于第一限位弹簧11的内部;通过第一限位槽12和第一导向杆18的设置,当滑块14在滑槽15的内部滑动对第一限位弹簧11进行挤压时,第一导向杆18滑动到第一限位槽12的内部,从而对滑块14进行限位和导向。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限位槽12的内部底壁粘接有橡胶垫13;通过橡胶垫13的设置,当第一导向杆18在第一限位槽12的内部滑动时,第一导向杆18的一端顶在橡胶垫13上,从而可以对第一导向杆18和滑块14进行防护,避免第一导向杆18直接接触滑块14导致第一导向杆18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杆体8靠近筒体17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0,第二限位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19,第二导向杆19远离杆体8的一端焊接于筒体17的内部,第二导向杆19位于第二限位弹簧21的内部;通过第二限位槽20和第二导向杆19的设置,当杆体8在筒体17的内部滑动对第二限位弹簧21进行挤压时,第二导向杆19滑动到第二限位槽20的内部对杆体8进行限位和导向。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拉动通过支撑板5铰接的铰接板6转动,使得铰接板6旋转到水平状态,铰接板6摆动时电动杆体8在筒体17的内部滑动,对第二限位弹簧21进行拉扯,第二导向杆19在第二限位槽20的内部滑动,对杆体8进行导向,此时筒体17带动滑块14在滑槽15的内部滑动,滑块14对第一限位弹簧11进行挤压,使得第一导向杆18滑动到第一限位槽12的内部,将第二龙骨2放置在凹槽4的内部,此时固定块3滑动到两个限位块10的内部,两个限位块10对第二龙骨2进行固定,避免第二龙骨2发生晃动,工作人员松开铰接板6,铰接板6旋转到竖直状态,通过第一限位弹簧11和第二限位弹簧21的形变,使得杆体8再次滑动到筒体17的内部,滑块14向第二龙骨2的一侧滑动,滑块14带动L形板体16的一侧贴合到第二龙骨2上,从而将第二龙骨2进行固定,旋转螺纹连接在螺纹孔9内部的固定螺钉7,将铰接板6固定在第二龙骨2的前表面,完成龙骨框架的拼接,方便实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包括第一龙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1)的前表面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龙骨(2),所述第二龙骨(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匀焊接有固定块(3),所述第一龙骨(1)的前表面分别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相邻的一侧均铰接有铰接板(6),所述凹槽(4)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5),两个所述滑槽(1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前表面铰接有筒体(17),所述筒体(17)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杆体(8),所述杆体(8)远离所述筒体(17)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铰接板(6)的后表面,所述杆体(8)靠近所述滑块(14)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限位弹簧(21),所述第二限位弹簧(21)远离所述杆体(8)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筒体(17)的内部,所述滑块(14)远离所述第二龙骨(2)的一侧焊接有第一限位弹簧(11),所述第一限位弹簧(11)远离所述滑块(14)的一端焊接于所述滑槽(15)的内部,所述滑块(14)靠近所述第二龙骨(2)的一侧焊接有L形板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内部顶壁和内部底壁分别焊接有两个限位块(10),所述固定块(3)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块(10)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板(6)的前表面和所述第二龙骨(2)的前表面均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9),两个所述螺纹孔(9)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4)远离所述第二龙骨(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所述第一限位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杆(18),所述第一导向杆(18)远离所述滑块(14)的一端焊接于两个所述滑槽(15)的内部,所述第一导向杆(18)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弹簧(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2)的内部底壁粘接有橡胶垫(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8)靠近所述筒体(17)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0),所述第二限位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19),所述第二导向杆(19)远离所述杆体(8)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筒体(17)的内部,所述第二导向杆(19)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弹簧(21)的内部。
CN202022417600.1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 Active CN213837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7600.1U CN213837017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7600.1U CN213837017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7017U true CN213837017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1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7600.1U Active CN213837017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7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37017U (zh) 一种绿色环保轻钢龙骨建筑框架
CN215519910U (zh) 一种铝模板固定机构
CN112459312B (zh) 一种异面倾斜单元幕墙系统
CN212026736U (zh) 一种拼接式建筑幕墙
CN112359969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骨架安装结构
CN208184209U (zh) 一种便于施工的新型铝模板
CN217461845U (zh) 一种门窗精装修一体化预制构件
CN213927482U (zh) 一种立柱支模结构
CN21421995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骨架安装结构
CN21286700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
CN210530045U (zh) 一种结构一体化保温免拆模板
CN213143428U (zh) 一种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CN213806544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建筑行业用脚手架
CN215943288U (zh)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高强度耐久用的混凝土预制件模具
CN214575996U (zh)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铝模施工用斜拉支撑架
CN21414486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CN214739091U (zh) 一种新型插接式铝单板幕墙
CN218150623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防火型铝合金门窗
CN214034074U (zh) 具有大承载顶面受力件的高强度龙骨主体
CN218264462U (zh) 一种建筑用铝型材幕墙
CN216766630U (zh) 一种可调平墙面龙骨固定结构
CN212613257U (zh) 一种新型建筑外墙幕墙结构
CN211173075U (zh) 一种建筑用铝合金顶板早拆支撑模板
CN215156525U (zh) 一种存放平板类材料的存储装置
CN21477162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可调多功能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3

Address after: 226299 No. 999, Linyang Road, Huilong Town,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nanrun group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200 Room 401, building 88, Mingzhu new village, Huilong Town, Qidong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 Weix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