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4196U - 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4196U
CN213834196U CN202022366645.0U CN202022366645U CN213834196U CN 213834196 U CN213834196 U CN 213834196U CN 202022366645 U CN202022366645 U CN 202022366645U CN 213834196 U CN213834196 U CN 213834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e
connecting axle
placing
support body
fixed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666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建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anwo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anw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anwo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anw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666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4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4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4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涉及高空车连接轴加工装置领域,包括放置架体、固定安装在放置架体上端面的固定盘、可拆卸得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端面的放置格栅盘和固定安装在放置架体上的吊轴,所述放置格栅盘直径大于固定盘的直径,所述放置格栅盘上开设有若干格栅孔,所述吊轴顶端开设有吊装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能够实现对连接轴的大量可靠吊运,相较于人工运输效率高且更加安全可靠,通过将连接轴悬空的竖直排列,在大大降低连接轴占地面积的同时,连接轴与连接轴之间相互不干扰,不会发生摩擦碰撞等情况,降低对连接轴的损伤,提升产品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车连接轴加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高空车是指3米以上,由液压或电动系统支配多支液压油缸,能够上下举升进行作业的一种车辆。因为需要将工作人员升举到高空进行作业,因此,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要求更加高。其中,高空车的连接轴对高空车安全性影响最大,要求其保持高强度的同时,能够降低其自重。
目前,高空车连接轴在加工过程中主要通过堆砌在一起通过人工或放置在小车上进行搬运的方式,这种方式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对连接轴表面造成刮擦,影响连接轴品质;针对大型的连接轴这种方式效率就比较低;且当需要将连接轴上升到高空进行安装就更加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解决现有的高空车连接轴运输不便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包括放置架体、固定安装在放置架体上端面的固定盘、可拆卸得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端面的放置格栅盘和固定安装在放置架体上的吊轴,所述放置格栅盘直径大于固定盘的直径,所述放置格栅盘上开设有若干格栅孔,所述吊轴顶端开设有吊装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为中空的圆盘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架体和固定盘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放置架体、固定盘和放置格栅盘为高强度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放置格栅盘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吊轴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吊轴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吊轴包括固定设置在放置架体上端面的安装螺母和底部设有与述安装螺母相匹配的螺纹的轴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能够实现对连接轴的大量可靠吊运,相较于人工运输效率高且更加安全可靠,通过将连接轴悬空的竖直排列,在大大降低连接轴占地面积的同时,连接轴与连接轴之间相互不干扰,不会发生摩擦碰撞等情况,降低对连接轴的损伤,提升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盘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置架体,2-固定盘,3-连接轴,4-放置格栅盘,5-吊轴,6-安装通孔,7-固定轴,8-吊装孔,9-安装螺母,10-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包括放置架体1、固定安装在放置架体1上端面的固定盘2、可拆卸得放置在所述固定盘2上端面的放置格栅盘4和固定安装在放置架体1上的吊轴5,所述放置格栅盘4直径大于固定盘2的直径,所述放置格栅盘4上开设有若干格栅孔,所述吊轴5顶端开设有吊装孔8。
使用时,由于连接轴3上开设有通孔,通过一根固定轴7水平穿过连接轴3上的通孔,将连接轴3穿过放置格栅盘4上的格栅孔垂直放置,固定轴7的两端放置在放置格栅盘4上,在起到限位的同时,起到对连接轴3垂直方向的固定作用,使得连接轴3能够竖直排列,再通过外部的吊机勾住吊轴5上的吊装孔8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连同其上的连接轴3一同吊起,再吊运至目的地后放下即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能够实现对连接轴3的大量可靠吊运,相较于人工运输效率高且更加安全可靠,通过将连接轴3悬空的竖直排列,在大大降低连接轴3占地面积的同时,连接轴3与连接轴3之间相互不干扰,不会发生摩擦碰撞等情况,降低对连接轴3的损伤,提升产品的品质。
为了最大化利用放置架体1内的空间,且降低本实用新型在吊运过程中产生的碰撞或摩擦等情况,所述固定盘2为中空的圆盘状结构,圆盘状结构较其他方型结构较为圆滑,不会因为有棱角而容易被刮蹭。
为了提升本实用新型在吊运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放置架体1和固定盘2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吊运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或分散的情况,所述放置架体1、固定盘2和放置格栅盘4为高强度金属材质,能够对同样是金属材质的若干连接轴3起到有效的支撑。
具体的,所述放置格栅盘4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通孔6,所述安装通孔6的直径大于所述吊轴5的外径,能够便于通过安装通孔6将放置格栅盘4穿过吊轴5放置在固定盘2的上端面,当需要更换不同格栅孔大小的放置格栅盘4时,直接取下放置格栅盘4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安装拆卸方便,且能够对连接轴3起到有效放置支撑。
为了适应不同型号大小的连接轴3的吊装,所述吊轴5为可拆卸式结构,从而便于更换不同型号大小的吊轴5,防止由于吊装的连接轴3过重而吊轴5与其不匹配而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情况,所述吊轴5包括固定设置在放置架体1上端面的安装螺母9和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螺母9相匹配的螺纹的轴体10,当需要拆卸更换时,通过轴体10上的螺纹将轴体10与安装螺母9之间旋开即可,更换上不同型号的轴体10后再通过螺纹与安装螺母9之间配合旋紧即可,通过这种方式更换方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架体(1)、固定安装在放置架体(1)上端面的固定盘(2)、可拆卸得放置在所述固定盘(2)上端面的放置格栅盘(4)和固定安装在放置架体(1)上的吊轴(5),所述放置格栅盘(4)直径大于固定盘(2)的直径,所述放置格栅盘(4)上开设有若干格栅孔,所述吊轴(5)顶端开设有吊装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2)为中空的圆盘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体(1)和固定盘(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放置架体(1)、固定盘(2)和放置格栅盘(4)为高强度金属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格栅盘(4)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通孔(6),所述安装通孔(6)的直径大于所述吊轴(5)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轴(5)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吊轴(5)包括固定设置在放置架体(1)上端面的安装螺母(9)和底部设有与述安装螺母(9)相匹配的螺纹的轴体(10)。
CN202022366645.0U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 Active CN213834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6645.0U CN213834196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6645.0U CN213834196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4196U true CN213834196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0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66645.0U Active CN213834196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4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34196U (zh) 一种高空车连接轴吊运装置
CN106429788B (zh) 一种用于抬吊机舱的方法
CN206088728U (zh) 一种新型大型试车吊架
CN208829145U (zh) 一种便于调节作业高度的起重机
CN207390799U (zh) 一种油桶吊运装置
CN202346590U (zh) 一种带外壳干式变压器的专用吊具
CN105752816B (zh) 一种可提高大型龙门吊起升高度的增高吊梁及大型龙门吊
CN211687913U (zh) 一种全机吊挂
CN205187656U (zh) 快速更换式吊具
CN205709430U (zh) 一种可提高大型龙门吊起升高度的增高吊梁及大型龙门吊
CN207192576U (zh) 一种轧辊砂轮吊运辅助装置
CN207719623U (zh) 一种安装板方便拆装的新型配电柜
CN219885455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防坠落结构
CN214828347U (zh) 一种用于金属板的吊运装置
CN201914830U (zh) 塔吊分绳器
CN204569137U (zh) 烧结机台车用吊具
CN217676294U (zh) 一种市政建筑施工用脚手架钢管运输装置
CN209778059U (zh) 一种适用于pack的吊具
CN213326422U (zh) 一种飞机换刹车毂吊具
CN220702997U (zh) 一种脱硫剂吊装专用吊钩
CN213651602U (zh) 板材吊装设备
CN218145335U (zh) 一种水平铸件叠放吊运装置
CN215101494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风防滑装置
CN219689103U (zh) 一种单叶片风机吊装装置
CN206486253U (zh) 用于行车小车底部维修的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