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21682U -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21682U
CN213821682U CN202022759714.4U CN202022759714U CN213821682U CN 213821682 U CN213821682 U CN 213821682U CN 202022759714 U CN202022759714 U CN 202022759714U CN 213821682 U CN213821682 U CN 213821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imiting
kirschner wire
threade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97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程
任栋
高士杰
李明
李守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shui Zengl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gshui Zengl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shui Zengl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gshui Zengl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97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21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21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21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中空杆,所述中空杆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手持结构;本装置可以在跟骨骨折手术过程中辅助牵引和撬拔两枚克氏针,克服单手直接撬拔克氏针导致受力不均的缺陷,并且可以根据克氏针的角度进行操作调节,操作既简单又方便,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适于临床使用和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跟骨骨折以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和淤斑明显,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为主要表现。本病成年人发生较多,常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临床上通常应用经皮钢针撬拨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在X线增强仪下进行,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麻醉,患者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伤肢屈曲90度左右,松弛腓肠肌,透视下将一枚克氏针,沿舌状骨块的纵轴打入;当撬拨跟骨关节面时,再打入第二枚克氏针,由舌状骨块下方的骨块远端进至骨折线。术者一手握住足背,使踝关节尽量跖屈,进一步使跟腱松弛;另一手把持两枚钢针尾部,用力向下牵引,同时将针尖向后撬拨,增加复位时的撬拨力和牵引力。手术过程中,人工撬拔克氏针时容易导致两枚克氏针受力不均,影响手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撬拔克氏针受力不均容易影响跟骨骨折复位时的牵引力和撬拨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中空杆,所述中空杆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手持结构;当骨科手术过程中需要增大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旋转中空杆使两个螺纹杆同时向远离中空杆的方向移动;当需要缩小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向相反方向旋转中空杆使两个螺纹杆同时向靠近中空杆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中空杆以及与中空杆螺纹连接的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可以调节两个固定结构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在调节结构两端的固定结构以及手持结构,可以在牵引和撬拨克氏针时均匀用力,使跟骨骨折手术操作更方便,更省力。
进一步,所述中空杆上设置一体连接的旋转环,此种设置便于旋转中空杆。
进一步,所述旋转环的外径设置为六边形,此种设置便于使用扳手操作。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与螺纹杆相连接的圆孔,以及与克氏针相连接且贯穿设置在固定柱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
进一步,所述套筒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限制克氏针移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连接孔及套筒相连通且沿着垂直连接孔的方向设置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向远离连接孔的一侧贯穿设置,所述限位孔内设置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直径小于限位孔的直径,所述限位杆远离连接孔的一侧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杆的垂直方向上设置限位旋钮,所述限位旋钮与限位孔相连通;通过调节限位杆向靠近克氏针的方向移动对限位杆进行挤压,再调节限位旋钮进行固定;此种设置可以将克氏针稳定地固定在固定结构上,防止使用过程中克氏针与固定结构发生相对移动而影响手术效果。
进一步,所述限位旋钮上设置螺纹结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手持结构,所述手持结构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指环结构,此种设置便于手部操作。
进一步,所述指环结构设置在连接杆上远离克氏针的一侧,此种设置避免对克氏针的连接和调节造成阻碍。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螺纹杆之间设置可调节克氏针连接方向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U型槽,所述U型槽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U型槽内垂直设置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旋转轮,所述U型槽的一侧设置限制旋转轮旋转的限位螺栓,所述旋转轮上设置与固定结构相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固定结构固定连接的圆杆,所述圆杆远离固定结构的一侧设置螺纹连接口,所述圆杆上设置螺纹固定钮;通过旋转轮上的螺纹孔与圆杆上的螺纹连接口实现可拆卸连接;使用时,通过旋转轮的旋转,将螺纹孔旋转至适合的角度,再调节限位螺栓对旋转轮进行固定,后接入圆杆,调节螺纹固定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螺纹杆与固定结构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纹固定钮设置内螺纹,所述圆杆上设置与之相吻合的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连接,实现螺纹固定钮与圆杆的组合链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可以在跟骨骨折手术过程中辅助牵引和撬拔两枚克氏针,克服单手直接撬拔克氏针导致受力不均的缺陷,并且可以根据克氏针的角度进行操作调节;使用时,将本装置通过筒套连接到已经打入根骨上的克氏针上从而对克氏针进行调节;当使用两套或者多套本装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克氏针的长度来恢复跟骨的长度和高度,且使用本装置在内侧操作,纠正跟骨内翻,不影响外侧的钢板操作;操作既简单又方便,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适于临床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调节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手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带有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连接结构组合连接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U型槽、限位螺栓、旋转杆及旋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的圆杆及螺纹固定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结构;11、固定柱;111、圆孔;112、连接孔;113、限位结构;1131、限位孔;1132、限位杆;1133、限位块;1134、限位旋钮;2、调节结构;21、中空杆;211、旋转环;22、螺纹杆;3、手持结构;31、连接杆;32、指环结构;33、连接套;4、连接结构;41、U型槽;42、旋转杆;43、旋转轮;44、限位螺栓;45、螺纹孔;46、圆杆、47、螺纹连接口;48、螺纹固定钮;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1和调节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1,所述固定结构1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112,所述连接孔112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5,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中空杆21,所述中空杆21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2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1连接,所述固定结构1上设置手持结构3;当骨科手术过程中需要增大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旋转中空杆21使两个螺纹杆22同时向远离中空杆21的方向移动;当需要缩小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向相反方向旋转中空杆21使两个螺纹杆22同时向靠近中空杆21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中空杆21以及与中空杆21螺纹连接的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22,可以调节两个固定结构1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在调节结构2两端的固定结构1以及手持结构3,可以在牵引和撬拨克氏针时均匀用力,使跟骨骨折手术操作更方便,更省力。
所述中空杆21上设置一体连接的旋转环211,此种设置便于旋转中空杆。
所述旋转环211的外径设置为六边形,此种设置便于使用扳手操作。
所述固定结构1包括固定柱11,所述固定柱11上设置与螺纹杆22相连接的圆孔111,以及与克氏针相连接且贯穿设置在固定柱11上的连接孔112,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
所述套筒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
所述固定柱11上设置手持结构3,所述手持结构3包括连接杆31和设置在连接杆31上的指环结构32,此种设置便于手部操作。
实施例2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1和调节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1,所述固定结构1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112,所述连接孔112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5,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中空杆21,所述中空杆21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2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1连接,所述固定结构1上设置手持结构3;当骨科手术过程中需要增大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旋转中空杆21使两个螺纹杆22同时向远离中空杆21的方向移动;当需要缩小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向相反方向旋转中空杆21使两个螺纹杆22同时向靠近中空杆21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中空杆21以及与中空杆21螺纹连接的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22,可以调节两个固定结构1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在调节结构2两端的固定结构1以及手持结构3,可以在牵引和撬拨克氏针时均匀用力,使跟骨骨折手术操作更方便,更省力。
所述中空杆21上设置一体连接的旋转环211,此种设置便于旋转中空杆。
所述旋转环211的外径设置为六边形,此种设置便于使用扳手操作。
所述固定结构1包括固定柱11,所述固定柱11上设置与螺纹杆22相连接的圆孔111,以及与克氏针相连接且贯穿设置在固定柱11上的连接孔112,所述连接孔112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5。所述固定结构1还包括限制克氏针移动的限位结构113。
所述限位结构113包括与连接孔112及套筒5相连通且沿着垂直连接孔112的方向设置的限位孔1131,所述限位孔1131向远离连接孔112的一侧贯穿设置,所述限位孔1131内设置限位杆1132,所述限位杆1132的直径小于限位孔1131的直径,所述限位杆1132远离连接套112的一侧设置限位块1133,所述限位杆1132的垂直方向上设置限位旋钮1134,所述限位旋钮1134与限位孔1131相连通;通过调节限位杆1132向靠近克氏针的方向移动对限位杆1132进行挤压,再调节限位旋钮1134进行固定;此种设置可以将克氏针稳定地固定在固定结构上,防止使用过程中克氏针与固定结构发生相对移动而影响手术效果。
所述限位旋钮1134上设置螺纹结构。
所述固定柱11上设置手持结构3,所述手持结构3包括连接杆31和设置在连接杆31上的指环结构32,此种设置便于手部操作。
所述指环结构32设置在连接杆31上远离克氏针的一侧,此种设置避免对克氏针的连接和调节造成阻碍。
实施例3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1和调节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1,所述固定结构1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112,所述连接孔112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5,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中空杆21,所述中空杆21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2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1连接,所述固定结构1上设置手持结构3;当骨科手术过程中需要增大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旋转中空杆21使两个螺纹杆22同时向远离中空杆21的方向移动;当需要缩小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向相反方向旋转中空杆21使两个螺纹杆22同时向靠近中空杆21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中空杆21以及与中空杆21螺纹连接的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22,可以调节两个固定结构1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在调节结构2两端的固定结构1以及手持结构3,可以在牵引和撬拨克氏针时均匀用力,使跟骨骨折手术操作更方便,更省力。
所述中空杆21上设置一体连接的旋转环211,此种设置便于旋转中空杆。
所述旋转环211的外径设置为六边形,此种设置便于使用扳手操作。
所述固定结构1包括固定柱11,所述固定柱11上设置与螺纹杆22相连接的圆孔111,以及与克氏针相连接且贯穿设置在固定柱11上的连接孔112,所述连接孔112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5。
所述套筒5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1还包括限制克氏针移动的限位结构113。
所述限位结构113包括与连接孔112相连通且沿着垂直连接孔112的方向设置的限位孔1131,所述限位孔1131向远离连接孔112的一侧贯穿设置,所述限位孔1131内设置限位杆1132,所述限位杆1132的直径小于限位孔1131的直径,所述限位杆1132远离连接孔112的一侧设置限位块1133,所述限位杆1132的垂直方向上设置限位旋钮1134,所述限位旋钮1134与限位孔1131相连通;通过调节限位杆1132向靠近克氏针的方向移动对限位杆1132进行挤压,再调节限位旋钮1134进行固定;此种设置可以将克氏针稳定地固定在固定结构上,防止使用过程中克氏针与固定结构发生相对移动而影响手术效果。
所述限位旋钮1134上设置螺纹结构。
所述固定柱11上设置手持结构3,所述手持结构3包括连接杆31和设置在连接杆31上的指环结构32,此种设置便于手部操作。
所述指环结构32设置在连接杆31上远离克氏针的一侧,此种设置避免对克氏针的连接和调节造成阻碍。
实施例4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1和调节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1,所述固定结构1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112,所述连接112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5,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中空杆21,所述中空杆21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2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1连接,所述固定结构1上设置手持结构3;当骨科手术过程中需要增大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旋转中空杆21使两个螺纹杆22同时向远离中空杆21的方向移动;当需要缩小两枚克氏针之间的距离时,向相反方向旋转中空杆21使两个螺纹杆22同时向靠近中空杆21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中空杆21以及与中空杆21螺纹连接的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22,可以调节两个固定结构1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在调节结构2两端的固定结构1以及手持结构3,可以在牵引和撬拨克氏针时均匀用力,使跟骨骨折手术操作更方便,更省力。
所述中空杆21上设置一体连接的旋转环211,此种设置便于旋转中空杆。
所述旋转环211的外径设置为六边形,此种设置便于使用扳手操作。
所述固定结构1包括固定柱11,所述固定柱11上设置与螺纹杆22相连接的圆孔111,以及与克氏针相连接且贯穿设置在固定柱11上的连接孔112,所述连接孔112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5。
所述套筒5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1还包括限制克氏针移动的限位结构113。
所述限位结构113包括与连接孔112相连通且沿着垂直连接套112的方向设置的限位孔1131,所述限位孔1131向远离连接套112的一侧贯穿设置,所述限位孔1131内设置限位杆1132,所述限位杆1132的直径小于限位孔1131的直径,所述限位杆1132远离连接套112的一侧设置限位块1133,所述限位杆1132的垂直方向上设置限位旋钮1134,所述限位旋钮1134与限位孔1131相连通;通过调节限位杆1132向靠近克氏针的方向移动对限位杆1132进行挤压,再调节限位旋钮1134进行固定;此种设置可以将克氏针稳定地固定在固定结构上,防止使用过程中克氏针与固定结构发生相对移动而影响手术效果。
所述限位旋钮1134上设置螺纹结构。
所述固定柱11上设置手持结构3,所述手持结构3包括连接杆31和设置在连接杆31上的指环结构32,此种设置便于手部操作。
所述指环结构32设置在连接杆31上远离克氏针的一侧,此种设置避免对克氏针的连接和调节造成阻碍。
所述固定结构1与所述螺纹杆22之间设置可调节克氏针连接方向的连接结构4。
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U型槽41,所述U型槽41与螺纹杆22固定连接,所述U型槽41内垂直设置旋转杆42,所述旋转杆42上设置旋转轮43,所述U型槽41的一侧设置限制旋转轮43旋转的限位螺栓44,所述旋转轮43上设置与固定结构1相连接的螺纹孔45;所述连接结构4还包括与固定结构1固定连接的圆杆,所述圆杆远离固定结构1的一侧设置螺纹连接口,所述圆杆上设置螺纹固定钮48;通过旋转轮43上的螺纹孔45与圆杆上的螺纹连接口实现可拆卸连接;使用时,通过旋转轮43的旋转,将螺纹孔45旋转至适合的角度,再调节限位螺栓44对旋转轮43进行固定,后接入圆杆,调节螺纹固定钮48进行固定,从而实现螺纹杆与固定结构的连接。
所述螺纹固定钮48设置内螺纹,所述圆杆上设置与之相吻合的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连接,实现螺纹固定钮与圆杆的组合链接。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结构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连接克氏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中空杆,所述中空杆内连接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中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手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上设置一体连接的旋转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的外径设置为六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与螺纹杆相连接的圆孔,以及与克氏针相连接且贯穿设置在固定柱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放置克氏针的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限制克氏针移动的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连接孔相连通且沿着垂直连接孔的方向设置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向远离连接孔的一侧贯穿设置,所述限位孔内设置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直径小于限位孔的直径,所述限位杆远离连接孔的一侧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杆的垂直方向上设置限位旋钮,所述限位旋钮与限位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手持结构,所述手持结构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指环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螺纹杆之间设置可调节克氏针连接方向的连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U型槽,所述U型槽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U型槽内垂直设置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旋转轮,所述U型槽的一侧设置限制旋转轮旋转的限位螺栓,所述旋转轮上设置与固定结构相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固定结构固定连接的圆杆,所述圆杆远离固定结构的一侧设置螺纹连接口,所述圆杆上设置螺纹固定钮。
CN202022759714.4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Active CN213821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9714.4U CN213821682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9714.4U CN213821682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21682U true CN213821682U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91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9714.4U Active CN213821682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21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266850A (ja) 骨の外部固定と安定化装置
CN104783881B (zh) 一种锁骨骨折微创髓内固定装置
CN106562819A (zh) 一种骨科微创手术导向装置
CN213821682U (zh)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调节装置
CN106264692B (zh) 一种小腿及踝部骨折牵引复位架
CN215192148U (zh) 一种伸缩式骨折复位顶棒
CN206044789U (zh)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器
CN209826938U (zh) 双向加压螺钉组件
CN204708960U (zh) 一种锁骨骨折微创髓内固定装置
CN210354873U (zh) 一种骨折脱位矫正牵引装置
CN108210032A (zh) 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骨牵引复位固定装置及方法
CN112006763B (zh)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
CN108577950B (zh) 一种动态可调的单边外固定器
CN219271091U (zh) 一种用于关节镜下治疗踝部骨折的辅助装置
RU2385683C1 (ru) Способ репозиции переломов пяточной кости с большим смещением отломков
CN212466147U (zh) 后踝空心螺钉置入引导定位器
CN111227924A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骨科取钉设备
CN211460483U (zh) 股骨小粗隆移位骨折复位导向辅助固定器
CN216148173U (zh) 一种经皮拇外翻矫形复位钳
CN217566269U (zh) 一种微创拇外翻截骨髓内固定系统
CN215018780U (zh) 一种复杂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辅助装置
CN219661868U (zh) 一种骨折固定装置
CN216495565U (zh) 一种外固定架
RU2354323C1 (ru) Стержневой аппарат для чрескост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большеберцовой кости
CN215191859U (zh) 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