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6594U - 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6594U
CN213806594U CN202022626130.XU CN202022626130U CN213806594U CN 213806594 U CN213806594 U CN 213806594U CN 202022626130 U CN202022626130 U CN 202022626130U CN 213806594 U CN213806594 U CN 213806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hydraulic lifting
formwork
hydraulic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261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元宁宁
乔波
黄德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inhu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inhu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inhu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inhu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261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6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6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6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有底面模板,且底面模板的顶部表面两侧设有侧面模板,所述侧面模板之间设有踏步模板,所述上平台的底部表面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柱。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液压升降柱和第二液压升降柱,其中通过第一液压升降柱和第二液压升降柱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过程简单方便,缓解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只需要通过调节第一液压升降柱和第二液压升降柱的高度即可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环境,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便于工人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且使用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铝模板,铝合金制作的新型建筑模板,建筑行业新兴起的绿色施工模板,以操作简单、施工快、回报高、环保节能、使用次数多、混凝土浇筑效果好、可回收等特点,被各建筑公司采用。
现有的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工人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过程中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不便于进行使用;且现有的楼梯建筑用铝模板的强度有待提高,缺少支撑机构对模板进行支撑,长时间使用后模板容易变形,易发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具备能够自动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过程中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有效对模板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模板的强度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有底面模板,且底面模板的顶部表面两侧设有侧面模板,所述侧面模板之间设有踏步模板,所述上平台的底部表面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柱,所述下平台的底部表面设有第二液压升降柱,所述底面模板的下方位于第一液压升降柱和第二液压升降柱之间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表面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与底面模板底部表面设置的限位槽插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表面设有滚轮,且滚轮的一侧设有液压支腿。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支撑柱均匀分布在支撑板的顶部表面上,多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升降柱共设有两个,且多个第一液压升降柱均匀分布在上平台的底部表面两侧,所述第二液压升降柱共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液压升降柱均匀分布在下平台的底部表面两侧。
优选的,所述滚轮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滚轮均匀分布在支撑板的底部表面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液压支腿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液压支腿均匀分布在支撑板的底部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升降柱和第二液压升降柱均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平台的一侧表面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一侧表面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
优选的,所述安装螺栓共设有多个,且多个安装螺栓均匀分布在固定板的一侧表面四个拐角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液压升降柱和第二液压升降柱,其中通过第一液压升降柱和第二液压升降柱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过程简单方便,缓解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只需要通过调节第一液压升降柱和第二液压升降柱的高度即可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环境,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便于工人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且使用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柱、连接杆、滚轮、液压支腿、限位槽,当模板的高度调节完成后,通过滚轮把支撑板移动到模板的下方,使支撑柱的顶端对准底面模板上的限位槽,在通过调节液压支腿的高度,当液压支腿在升高的同时,支撑板上的支撑柱随着液压支腿同步进行升高,直至支撑柱的顶端插接到限位槽的内部即可,能够有效对模板进行支撑,便于提高模板的稳定性,其中通过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杆,能够有效提高支撑柱的稳定性,使得支撑柱的支撑效果更高,有利于提高模板的强度,不易发生安全隐患,在长时间使用后,通过支撑板、支撑柱、连接杆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对模板进行支撑,不易使模板发生变形,有利于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的A放大图。
图例说明:
1、上平台;2、下平台;3、底面模板;4、侧面模板;5、踏步模板;6、第一液压升降柱;7、固定板;8、安装螺栓;9、支撑板;10、滚轮;11、液压支腿;12、支撑柱;13、连接杆;14、第二液压升降柱;15、螺纹孔;1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3,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包括上平台1和下平台2,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设有底面模板3,且底面模板3的顶部表面两侧设有侧面模板4,侧面模板4之间设有踏步模板5,上平台1的底部表面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柱6,下平台2的底部表面设有第二液压升降柱14,底面模板3的下方位于第一液压升降柱6和第二液压升降柱14之间设有支撑板9,且支撑板9的顶部表面设有支撑柱12,且支撑柱12的顶端与底面模板3底部表面设置的限位槽16插接,支撑板9的底部表面设有滚轮10,且滚轮10的一侧设有液压支腿11,通过第一液压升降柱6和第二液压升降柱14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过程简单方便,缓解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只需要通过调节第一液压升降柱6和第二液压升降柱14的高度即可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环境,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便于工人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且使用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12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支撑柱12均匀分布在支撑板9的顶部表面上,多个支撑柱12之间设有连接杆13,其中通过支撑柱12之间的连接杆13,能够有效提高支撑柱12的稳定性,使得支撑柱12的支撑效果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液压升降柱6共设有两个,且多个第一液压升降柱6均匀分布在上平台1的底部表面两侧,第二液压升降柱14共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液压升降柱14均匀分布在下平台2的底部表面两侧,其中通过调节第一液压升降柱6和第二液压升降柱14的高度即可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环境,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便于工人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且使用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滚轮10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滚轮10均匀分布在支撑板9的底部表面四个拐角处,其中通过滚轮10能够有效对支撑板9进行移动,便于提高支撑板9的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压支腿11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液压支腿11均匀分布在支撑板9的底部表面上,其中通过调节液压支腿11的高度,当液压支腿11在升高的同时,支撑板9上的支撑柱12随着液压支腿11同步进行升高,直至支撑柱12的顶端插接到限位槽16的内部即可,能够有效对模板进行支撑,便于提高模板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液压升降柱6和第二液压升降柱14均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平台1的一侧表面设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一侧表面通过螺纹孔15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8,其中通过安装螺栓8和固定板7的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模板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螺栓8共设有多个,且多个安装螺栓8均匀分布在固定板7的一侧表面四个拐角处,其中通过安装螺栓8能够有效提高固定板7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模板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
使用时,通过第一液压升降柱6和第二液压升降柱14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过程简单方便,缓解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只需要通过调节第一液压升降柱6和第二液压升降柱14的高度即可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环境,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便于工人对模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且使用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当模板的高度调节完成后,通过滚轮10把支撑板9移动到模板的下方,使支撑柱12的顶端对准底面模板3上的限位槽16,在通过调节液压支腿11的高度,当液压支腿11在升高的同时,支撑板9上的支撑柱12随着液压支腿11同步进行升高,直至支撑柱12的顶端插接到限位槽16的内部即可,能够有效对模板进行支撑,便于提高模板的稳定性,其中通过支撑柱12之间的连接杆13,能够有效提高支撑柱12的稳定性,使得支撑柱12的支撑效果更高,有利于提高模板的强度,不易发生安全隐患,在长时间使用后,通过支撑板9、支撑柱12、连接杆13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对模板进行支撑,不易使模板发生变形,有利于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包括上平台(1)和下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设有底面模板(3),且底面模板(3)的顶部表面两侧设有侧面模板(4),所述侧面模板(4)之间设有踏步模板(5),所述上平台(1)的底部表面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柱(6),所述下平台(2)的底部表面设有第二液压升降柱(14),所述底面模板(3)的下方位于第一液压升降柱(6)和第二液压升降柱(14)之间设有支撑板(9),且支撑板(9)的顶部表面设有支撑柱(12),且支撑柱(12)的顶端与底面模板(3)底部表面设置的限位槽(16)插接,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表面设有滚轮(10),且滚轮(10)的一侧设有液压支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支撑柱(12)均匀分布在支撑板(9)的顶部表面上,多个所述支撑柱(12)之间设有连接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升降柱(6)共设有两个,且多个第一液压升降柱(6)均匀分布在上平台(1)的底部表面两侧,所述第二液压升降柱(14)共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液压升降柱(14)均匀分布在下平台(2)的底部表面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0)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滚轮(10)均匀分布在支撑板(9)的底部表面四个拐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腿(11)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液压支腿(11)均匀分布在支撑板(9)的底部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升降柱(6)和第二液压升降柱(14)均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1)的一侧表面设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一侧表面通过螺纹孔(15)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栓(8)共设有多个,且多个安装螺栓(8)均匀分布在固定板(7)的一侧表面四个拐角处。
CN202022626130.X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 Active CN213806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6130.XU CN21380659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6130.XU CN21380659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6594U true CN213806594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3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26130.XU Active CN21380659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65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06594U (zh) 一种楼梯建筑用铝模板
CN112647719B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内嵌式墙架结构模块化吊装方法
CN21826493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中立柱定型装置
CN110748178A (zh) 一种隔震支座安装辅助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13470031U (zh) 一种建筑用高效率钢筋笼焊接装置
CN212295636U (zh) 一种高强度建筑模板的支撑装置
CN213865193U (zh) 一种中小型设备提升装置
CN212271640U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切割卸载装置
CN210976074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构件
CN210887997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建筑脚手架
CN218205569U (zh) 一种施工脚手架
CN219098488U (zh) 便于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及定位安装的辅助机具
CN211228107U (zh) 一种桥侧面电缆施工用平台
CN21323427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支架装置
CN218467114U (zh) 一种孔洞成型模板结构
CN211691362U (zh) 一种建筑安装用脚手架
CN214364970U (zh) 一种建筑高支模架体专用的模块化支撑装置
CN212176623U (zh) 一种便于调整预制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墙状态的稳定型胎架
CN213654168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防坠装置
CN212027132U (zh) 一种装配式房建用模板拆卸装置
CN213927474U (zh) 一种混凝土模板的顶撑架
CN21494099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
CN217996681U (zh) 一种配电柜生产用传输装置
CN213896777U (zh) 一种路桥施工支撑托架
CN21619089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吊装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