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5882U - 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5882U
CN213805882U CN202021610700.XU CN202021610700U CN213805882U CN 213805882 U CN213805882 U CN 213805882U CN 202021610700 U CN202021610700 U CN 202021610700U CN 213805882 U CN213805882 U CN 213805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ing
building structure
passive building
structure according
ke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107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国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6107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5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5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5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包括立柱(1)和横梁(2),所述横梁(2)之间设有多个龙骨(3),立柱(1)的上下端在对应横梁(2)的位置均设有连接板,所述立柱(1)与龙骨(3)之间以及龙骨(3)与龙骨(3)之间设有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包括数个填充板(4),填充板(4)的四周均设有空隙,所述数个填充板(4)均固定在钢丝网一(6)上;填充结构的两侧与龙骨(3)之间均设有数厘米的空隙;所述立柱(1)和龙骨(3)上均设有多个方管(5)或角钢,方管(5)或角钢上连接有第一钢筋(7)和钢丝网二(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充结构既能很好的保温,而且降低墙体重量,降低建筑成本,节省建造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被动式节能屋不需要主动加热,它基本上是依靠被动收集来的热量来使房屋本身保持一个舒适的温度。使用太阳、人体、家电及热回收装置等带来的热能,不需要主动热源的供给。
被动式建筑要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本身的热量散失。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外墙保温层结构复杂,造价高,不利于保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充结构既能很好的保温,而且降低墙体重量,降低建筑成本,节省建造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横梁之间设有多个龙骨,所述立柱的上下端在对应横梁的位置均设有连接板,所述立柱与龙骨之间以及龙骨与龙骨之间设有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包括数个填充板,每个填充板的四周均设有空隙,所述数个填充板均固定在钢丝网一上,所述钢丝网一焊接在龙骨上;所述填充板的两侧与龙骨之间均设有数厘米(1~10cm)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和龙骨上设有多个方管或角钢。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板的长度为100-300cm,宽度为5~20cm,相邻填充板之间的距离为1-10cm。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在对应墙体外侧的两侧同一高度均设有两个方管,立柱在对应墙体内侧的两侧同一高度均设有一个方管;所述龙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方管,所述龙骨为槽钢、C型钢或三角钢筋架。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板上下分成数段,每个填充板的四周均设有1~10cm的空隙。
进一步地,上下相邻方管或角钢之间的距离为20~40cm,相邻龙骨之间的距离为30~120cm,模板或硅酸钙板的顶端预留5~15cm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方管或角钢上连接有钢丝网二,所述钢丝网二穿过方管并焊接在方管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方管或角钢上焊接有第一钢筋。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筋外焊接有钢丝网二,钢丝网二是直板形钢丝网或者波浪形钢丝网。
进一步地,所述方管的外侧与模板或硅酸钙板连接;模板或硅酸钙板的顶端预留5~15cm的空隙;所述填充板为挤塑板、泡沫板或岩棉板。
本实用新型选用填充板做填充的原因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泡沫板等做填充,并且在泡沫板上打孔,但是泡沫板打孔成本高,浪费时间,而且浇筑时混凝土不易流入到泡沫板的孔中,容易造成空鼓。故本实用新型采用数个填充板,填充板固定在钢丝网一上,钢丝网一固定在龙骨上,避免浇筑时移动。相邻填充板以及填充板与龙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混凝土流通。浇筑混凝土时可以采用浇筑或者喷浆的方式进行。
C型龙骨的其两侧设置角码(也可以用截断的角铁、角钢)或者方管做为支撑件,支撑件用于增加墙体的厚度,能增加厚度5~15cm。同时也用于浇筑时固定和支撑模板避免模板倾斜导致墙面不平整。龙骨的两侧可以分别固定钢丝网,能解决墙体开裂的问题。
地震时由于房屋晃动造成墙体零碎块物塌落,因此会砸伤住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与传统拼装墙体相比,从梁到地面、柱与柱之间设有贯通式钢筋结构焊接,一次性浇筑成型,无板块、砖块脱出可能,小震不坏、大震不到,与原框架机构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安全。由于抗震时会对房屋框架梁、柱造成破坏,此时若减轻框架整体重量轻,因房屋晃动惯性减轻,有效避免地震波对整体框架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具有优秀的防火功能,而耐火试验中,可达3000°高温燃烧达1小时左右,不烧坏,和耐火材料性能差不多,经济实惠。使用由聚苯泡沫混凝土制成的墙板、楼层板,试验用火烧背面,3000度半小时烧不坏,有效杜绝火灾隐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仅采用基础宽度的龙骨,在其两侧设置支撑件,支撑件上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这样能制作出厚度超过15cm的墙体,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龙骨表面固定钢筋和钢丝网能够进一步提高墙体的稳固性和抗震性,在龙骨之间布置填充结构,填充结构安装更加简单,填充板不仅能够降低墙体重量,而且填充板的四周被混凝土包裹,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可以用于低层或高层建筑墙体结构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建筑框架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建筑框架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3为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立柱与横梁的连接放大图;
图5立柱与龙骨的方管连接示意图;
图6为建筑基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建筑基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C型龙骨与填充结构的连接俯视图一;
图9为填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填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三角钢筋架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三角钢筋架龙骨与与填充结构的连接俯视图一
图13为三角钢筋架龙骨与与填充结构的连接俯视图二;
图中标记:1-立柱,2-横梁,3-龙骨,4-填充板,5-方管,6-钢丝网一,7-第一钢筋,8-钢丝网二,9-连接板,10-模板,14-砼基座,15-楼板,16-三角形钢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图8所示,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包括立柱1和横梁2,立柱1固定在砼基座14上,横梁上铺设楼板15,横梁为工字钢梁或矩形钢管梁,当横梁为矩形钢管梁时,立柱与横梁的焊接处通过三角形连接板连接加固。
若横梁为工字钢梁时,立柱1的上下端在对应横梁2的位置均设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为矩形钢板,立柱与横梁通过连接板9焊接在一起。
上下横梁之间设有多个龙骨3,立柱1与龙骨3之间以及龙骨3与龙骨3之间设有填充结构,填充结构包括数个填充板4,填充板4的四周均设有空隙,数个填充板4均通过铁丝固定在钢丝网一6上,钢丝网一焊接在龙骨上,填充板4的厚度与龙骨3厚度接近。填充结构的两侧与龙骨3 之间均设有数厘米的空隙。
立柱1和龙骨3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方管5,方管5上连接有第一钢筋7和钢丝网二8中的至少一种,钢丝网二8穿过方管5或角钢与第一钢筋7焊接,第一钢筋可以横向设置,也可以纵向设置。方管焊接在龙骨时,最好空心朝上,这样便于浇筑。所述方管5的外侧与模板10或硅酸钙板连接,立柱1与龙骨3之间以及龙骨3与龙骨3之间浇筑混凝土。外侧的模板待混凝土固化后可以拆除,而硅酸钙板则不需要拆除。
如果采用喷浆的方式填充混凝土,也可以不需要在方管的外侧设置模板或硅酸钙板,如果采用喷浆工艺,方管可以采用角码代替。
填充板4的长度为100-300cm,宽度为5~15cm,数个填充板4之间的距离为5cm左右。比如 3米高的墙体,填充板可以是一整条,280cm高;也可以将填充板4上下分成两段,每段130~140cm 左右,每个填充板4的四周均设有2~5cm的空隙,如图9和图10所示。
相邻方管5或角钢之间的距离为20~40cm,相邻龙骨3之间的距离为60~100cm,模板或硅酸钙板的顶端预留5~15cm的空隙。龙骨为槽钢或C型钢,C型钢上可以打孔也可以不用打孔。龙骨也可以是三角形钢筋架16,三角钢筋架16包括构成三角的钢筋一16a、钢筋二16b和钢筋三16c,所述钢筋一和钢筋二之间,以及钢筋一和钢筋三之间均通过多个腹杆钢筋16d连接,如图11所示。三角钢筋架与填充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三角钢筋架可以焊接方管,也可以不焊接方管,当龙骨上焊接方管时,可以焊接在钢筋一16a、钢筋二16b和钢筋三16c上,也可以焊接在腹杆钢筋16d上。
所述墙体制作过程如下:在工地打好地基后,固定立柱,将立柱与横梁连接,然后立柱之间焊接C型龙骨,在龙骨与立柱以及龙骨与龙骨之间固定填充结构,龙骨的外侧以及立柱的外周设有方管,龙骨外侧焊接钢筋、钢丝网,然后将模板固定在方管上,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为聚苯颗粒轻质混凝土,也可以是砂石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拆掉模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包括立柱(1)和横梁(2),所述横梁(2)之间设有多个龙骨(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上下端在对应横梁(2)的位置均设有连接板(9),所述立柱(1)与龙骨(3)之间以及龙骨(3)与龙骨(3)之间设有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包括数个填充板(4),每个填充板(4)的四周均设有空隙,所述数个填充板(4)均固定在钢丝网一(6)上,所述钢丝网一(6)焊接在龙骨上;所述填充板的两侧与龙骨(3)之间均设有数厘米的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和龙骨(3)上设有多个方管(5)或角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板(4)的长度为100-300cm,宽度为5~20cm,相邻填充板(4)之间的距离为1-1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在对应墙体外侧的两侧同一高度均设有两个方管,立柱在对应墙体内侧的两侧同一高度均设有一个方管;所述龙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方管,所述龙骨(3)为槽钢、C型钢或三角钢筋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板(4)上下分成数段,每个填充板(4)的四周均设有1~10cm的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方管(5)或角钢之间的距离为20~40cm,相邻龙骨(3)之间的距离为30~120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5)或角钢上连接有钢丝网二(8),所述钢丝网二(8)穿过方管(5)并焊接在方管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5)或角钢上焊接有第一钢筋(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7)外焊接有钢丝网二(8),钢丝网二(8)是直板形钢丝网或者波浪形钢丝网。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5)的外侧与模板或硅酸钙板连接;模板或硅酸钙板的顶端预留5~15cm的空隙;所述填充板(4)为挤塑板、泡沫板或岩棉板。
CN202021610700.XU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 Active CN213805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0700.XU CN213805882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0700.XU CN213805882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5882U true CN213805882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0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10700.XU Active CN213805882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5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9824A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5649360A (zh) 一种整体装配式建筑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3711233A (zh) 加强型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板内藏暗支撑组合剪力墙及作法
CN207017483U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06223461A (zh)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7017484U (zh) 加强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结构体系
CN206337678U (zh) 门形钢片连接的装配式钢框架填充墙体系
CN107724540A (zh) 钢板剪力墙与钢筋桁架楼层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79354A (zh) 一种轻质钢网墙体及其建造的建筑房体
CN206157892U (zh)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
CN213805882U (zh) 一种被动式建筑结构
CN212453202U (zh) 一种冷轧c型钢多功能复合墙体
CN104100032A (zh) 楼板结构
CN109024685B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钢筋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60061A (zh) 门形钢片连接的装配式钢框架填充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24415A (zh) 一种用于4.5m厚大筏板基础钢筋支撑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376945U (zh)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墙板及结构体系
CN214246222U (zh) 一种抗震隔热墙体结构
CN201433465Y (zh) 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
CN212224292U (zh) 一种轻质钢网墙体及其建造的建筑房体
CN114109073A (zh) 一种老旧砖柱厂房外墙抗震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09441088B (zh)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的钢结构作业平台
CN212836090U (zh) 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
CN108979113B (zh) 简易式核电站设备闸门施工平台
CN215484851U (zh) 一种既有建筑楼板的加固改造结构及其吊装施工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