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1236U - 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1236U
CN213801236U CN202021805043.4U CN202021805043U CN213801236U CN 213801236 U CN213801236 U CN 213801236U CN 202021805043 U CN202021805043 U CN 202021805043U CN 213801236 U CN213801236 U CN 213801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plate
cushion block
supporting
end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50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建华
何远新
张敏
景传峰
孙纯旭
刘丹艳
谢斌
张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Yangtz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Yangtz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050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1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1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1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其中的连接结构包括门槛、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垫块,门槛的横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部,底板朝向端门的一端搭设在支撑部上,第一支撑件固定设置在门槛的正下方,第一垫块设置在支撑部和第一支撑件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板的一端搭接在门槛的支撑部上,并通过第一支撑件和第一垫块对支撑部进行支撑,以实现端门和底板的连接,这是一种无螺栓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内外连通,阻止了热桥和渗水通道的形成,以保证集装箱的保温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多式联运运输工具,其总体呈现为六面体箱型结构,主要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连接于底板横向两侧的两个侧墙、连接于底板纵向两端的端墙和端门,以及位于顶部的顶板,底板、两个侧墙、端门、端墙以及顶板围成一个六面体箱型结构。
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采用门槛加螺栓的连接方式,螺栓头部暴露在箱体外侧,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几率会使水沿着螺栓渗入到底板中的发泡层中,从而影响保温效果。
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采用门槛加螺栓的连接方式,造成的影响保温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适用于集装箱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门槛,所述门槛的横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部,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端门的一端搭设在所述支撑部上;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槛的正下方;
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呈Z字形,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搭设在所述门槛的横向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搭设在所述第一垫块的顶面上;
所述门槛的横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止口,所述第一连接板搭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止口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块的顶面的横向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槛的底部,所述第一垫块的顶面的横向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止口,所述第三连接板搭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止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呈Z字形,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垫块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垫块背向所述门槛的横向一侧齐平,所述第四连接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背向所述门槛的横向一侧;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第一垫块背向所述门槛的横向一侧和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所述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底端,且,所述第五连接板向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端门的一端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支撑件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具有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板搭接在所述第五连接板上;
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垫块、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二垫块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发泡剂。
进一步地,所述门槛横向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端门的纵向两侧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垫块,所述第三垫块的顶面的横向一侧设置在所述门槛的横向方向的另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三垫块的顶面的横向另一侧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所述第三垫块的底部的横向一侧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所述门槛、所述第三垫块、所述第一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一垫块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发泡剂。
进一步地,所述门槛横向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七连接板,所述第七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垫块的顶面上,所述第七连接板面向所述门槛的横向一侧和所述第三垫块之间具有第二插槽;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门槛横向方向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七连接板之间,所述隔热板的横向两侧均设置有插接部,所述隔热板的两个插接部分别配合地插设在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八连接板,所述第八连接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七连接板背向所述门槛的横向一侧,所述第八连接板向所述第七连接板的下方延伸,所述第三垫块背向所述第一垫块的横向一侧紧贴所述第八连接板设置,所述第八连接板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端门的纵向两侧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端门和底板,所述端门和所述底板通过上述连接结构连接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端墙,所述端墙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填充有发泡剂,所述外板和内板相对的侧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的高度和所述端墙的高度相一致,且,每个所述加强筋均包括两个筋体,两个所述筋体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外板或所述内板相对的侧面上,两个所述筋体的另一端均相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通过将底板的一端搭接在门槛的支撑部上,并通过第一支撑件和第一垫块对支撑部进行支撑,以实现端门和底板的连接,这是一种无螺栓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内外连通,阻止了热桥和渗水通道的形成,以保证集装箱的保温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端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端墙和前框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集装箱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1、连接于底板1横向两侧的两个侧墙2、连接于底板1纵向两端的端墙3和端门4,以及位于顶部的顶板5,底板1、两个侧墙2、端门4、端墙3以及顶板5围成一个六面体箱型结构。
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的端门4和底板1的连接采用门槛加螺栓的连接方式,螺栓头部暴露在箱体外侧,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几率会使水沿着螺栓渗入到底板中的发泡层中,从而影响保温效果,因此,本实施例对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图2为本实施例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主视示意图,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所示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包括门槛6、第一支撑件7以及第一垫块8,其中,门槛6的横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部9,底板1朝向端门4的一端搭设在支撑部9上,第一支撑件7固定设置在门槛6的正下方,第一垫块8设置在支撑部9和第一支撑件7之间。
本实施例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通过将底板1的一端搭接在门槛6的支撑部9上,并通过第一支撑件7和第一垫块8对支撑部9进行支撑,以实现端门和底板的连接,这是一种无螺栓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内外连通,阻止了热桥和渗水通道的形成,以保证集装箱的保温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支撑部9呈Z字形,支撑部9包括第一连接板901、第二连接板902以及第三连接板903,第一连接板901搭设在门槛6的横向方向的一侧,第一连接板901和第三连接板903通过第二连接板902连接,第三连接板903搭设在第一垫块8的顶面上,以实现支撑部9在门槛6和第一垫块8上的装配。
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门槛6的横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止口,第一连接板901搭设在第一限位止口上,第一限位止口和底板1共同协作,以限制第一连接板901的位置。
同样,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块8的顶面的横向一侧固定设置在门槛6的底部,第一垫块8的顶面的横向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止口,第三连接板903搭设在第二限位止口上,这样通过第二限位止口和底板1共同协作,以限制第三连接板903的位置,另外,这样也可使门槛6搭设在第一垫块8的顶面的横向另一侧,可以为门槛6提高足够的支撑力。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限位止口、第二限位止口以及底板1的共同协作,可实现支撑部9的固定设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构成支撑部9的第一连接板901、第二连接板902以及第三连接板903最好一体成型结构,以使支撑部9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而且通过支撑部9的固定设置,可对门槛6的横向一侧进行固定。
结合图2以及图3,第一支撑件7呈Z字形,第一支撑件7包括第一支撑板701和第四连接板702,第一垫块8的底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701上,第一支撑板701和第一垫块8背向门槛6的横向一侧齐平,第四连接板702垂直连接在第一支撑板701背向门槛6的横向一侧,而该连接结构还包括固定板10,第一垫块8背向门槛6的横向一侧和第四连接板702通过固定板10连接,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垫块8在底板1内部的稳定的可靠度。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0可以沿第一垫块8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由于固定板10是固定设置在底板1内部的,因此,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0的一端可以通过螺钉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垫块8上,而固定板10的另一端可贴设或者采用螺钉的方式连接在第四连接板702上,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7还包括第五连接板703,第五连接板703垂直连接在第四连接板702的底端,且,第五连接板703向背离第一支撑板701的方向延伸,而该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1设置在底板1朝向端门4的一端的正下方,第二支撑件11和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块12,第二支撑件11还具有第六连接板1101,第六连接板1101搭接在第五连接板703上,且底板1、第一垫块8、第一支撑件7、第二支撑件11以及第二垫块12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发泡剂,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件7、第一垫块8、支撑部9以及门槛6安装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构成第一支撑部7的第一支撑板701、第四连接板702以及第五连接板703最好一体成型结构,以使第一支撑部7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而发泡剂的填充,也可以提高密封效果。
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门槛6横向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部13,该连接部13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和端门4的纵向两侧连接,以实现底板1同端门4的装配。
结合图1,本实施例中,端门4两侧均可以设置有脚件14,两侧的脚件14同连接部13的纵向方向的两端装配,即可实现底板1同端门4的装配。
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垫块15,第三垫块15的顶面的横向一侧设置在门槛6的横向方向的另一侧的底部,第三垫块15的顶面的横向另一侧设置在连接部13的底部,第三垫块15的底部的横向一侧搭接在第一支撑件7上,门槛6、第三垫块15、第一支撑件7以及第一垫块8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发泡剂。
本实施例的第三垫块15可以对连接部13进行支撑,并通过发泡剂的填充,提高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门槛6横向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槽,连接部13包括第七连接板1301,第七连接板1301设置在第三垫块15的顶面上,第七连接板1301面向门槛的横向一侧和第三垫块15之间具有第二插槽,而该连接结构还包括隔热板16,隔热板16设置在门槛6横向方向的另一侧和第七连接板1301之间,隔热板16的横向两侧均设置有插接部1,隔热板16的两个插接部1分别配合地插设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这样即可实现对连接部13的固定,进而实现对门槛6的横向另一侧的固定,进而可实现对门槛6的横向两侧的固定,且是一种无螺栓连接的固定,以提高保温效果。
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3还包括第八连接板1302,第八连接板1302垂直连接在第七连接板1301背向门槛6的横向一侧,第八连接板1302向第七连接板1301的下方延伸,第三垫块15背向第一垫块8的横向一侧紧贴第八连接板1302设置,第八连接板1302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和端门4的纵向两侧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3还包括第九连接板1303,第九连接板1303和第八连接板1302垂直,第九连接板1303向第一垫块8的方向延伸。第九连接板1303和第三垫块15之间的区域平面设置有钢结构过渡,以提高底板1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中,构成连接部13的第七连接板1301、第八连接板1302以及第九连接板1303最好为一体成型,以使连接部13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另外,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的端墙的端墙其包括外板和内板,外板为1mm左右的薄板,外板和内板之间填充有发泡剂以达到保温密封效果,但在实际实施时,由于外板较薄,在撞击下,发泡剂容易脱落,且,外板采用立焊的方式装配在前框上,既不美观连接强度也达不到要求,基于此,本实施例对集装箱继续改进。
图4为图1中的端墙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端墙3包括外板301和内板302,外板301和内板302之间填充有发泡剂,本实施例中外板301和内板302相对的侧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303,每个加强筋303的高度和端墙3的高度相一致,以对端墙3的强度进行加强,且,每个加强筋303均包括两个筋体,两个筋体的一端均连接在外板301或内板302相对的侧面上,两个筋体的另一端均相背设置,从而可以使两个筋体插入到发泡剂中,防止发泡剂脱落,提高保温密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集装箱的侧墙2、端门4也可以采用端墙3的加强筋的结构设计形式,以提高强度和密封保温效果,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5为图4中的端墙和前框的连接示意图,结合图4以及图5,本实施例中,端墙3的外板301焊接在前框17的搭接板1701的内侧,这样,就可以使端墙3从内向外安装,以隐藏焊接部位,提高外观质量,另外,装配时,可使端墙3与前框16预先焊接,以避免占用大组装台位时间,并且预组装为平面焊接,避免了大组装线立焊,以保障焊接质量。
以下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下的限制,任何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适用于集装箱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门槛,所述门槛的横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部,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端门的一端搭设在所述支撑部上;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槛的正下方;
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呈Z字形,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搭设在所述门槛的横向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搭设在所述第一垫块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的横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止口,所述第一连接板搭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止口上;
所述第一垫块的顶面的横向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槛的底部,所述第一垫块的顶面的横向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止口,所述第三连接板搭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止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呈Z字形,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垫块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垫块背向所述门槛的横向一侧齐平,所述第四连接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背向所述门槛的横向一侧;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第一垫块背向所述门槛的横向一侧和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所述固定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底端,且,所述第五连接板向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端门的一端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支撑件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具有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板搭接在所述第五连接板上;
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垫块、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二垫块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发泡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横向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端门的纵向两侧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垫块,所述第三垫块的顶面的横向一侧设置在所述门槛的横向方向的另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三垫块的顶面的横向另一侧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所述第三垫块的底部的横向一侧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所述门槛、所述第三垫块、所述第一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一垫块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发泡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横向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七连接板,所述第七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垫块的顶面上,所述第七连接板面向所述门槛的横向一侧和所述第三垫块之间具有第二插槽;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门槛横向方向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七连接板之间,所述隔热板的横向两侧均设置有插接部,所述隔热板的两个插接部分别配合地插设在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八连接板,所述第八连接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七连接板背向所述门槛的横向一侧,所述第八连接板向所述第七连接板的下方延伸,所述第三垫块背向所述第一垫块的横向一侧紧贴所述第八连接板设置,所述第八连接板的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端门的纵向两侧连接。
9.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端门和底板,所述端门和所述底板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连接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端墙,所述端墙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填充有发泡剂,所述外板和内板相对的侧面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的高度和所述端墙的高度相一致,且,每个所述加强筋均包括两个筋体,两个所述筋体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外板或所述内板相对的侧面上,两个所述筋体的另一端均相背设置。
CN202021805043.4U 2020-08-26 2020-08-26 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 Active CN213801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5043.4U CN213801236U (zh) 2020-08-26 2020-08-26 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5043.4U CN213801236U (zh) 2020-08-26 2020-08-26 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1236U true CN213801236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1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5043.4U Active CN213801236U (zh) 2020-08-26 2020-08-26 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1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32325Y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US4057170A (en) Cargo container door construction
US6224144B1 (en) Car body with body framework
US3185112A (en) Freight car construction
CN205737564U (zh) 铁路货车的底架及具有其的铁路货车
CN213801236U (zh) 端门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
KR20160025237A (ko) 조립식 컨테이너
CN114620360A (zh) 分体式保温集装箱
KR20180002215A (ko) 특장차용 허니컴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2607142U (zh) 底板以及集装箱
CN103332201B (zh) 一种无边梁地铁车辆车顶结构
US6571719B2 (en) Horizontal seam boxcar side wall
CN209022824U (zh) 冷藏车车顶结构以及冷藏车
CN112046956A (zh) 底板以及集装箱
CN203359274U (zh) 用于集装箱的地板以及集装箱
CN210653084U (zh) 一种动车组隔墙结构
CN213169611U (zh) 集装箱及其底板分片
CN110588686A (zh) 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及其侧墙和组装方法
CN220616912U (zh) 一种集装箱
AU2020362710B2 (en) Railway heat-insulating transportation vehicle and side wall thereof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CN108001890B (zh) 底横梁、侧墙组件、集装箱及其组合总装方法
CN107640456B (zh) 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11392461U (zh) 一种周转箱侧板结构
JP3689253B2 (ja) 断熱箱体の組立構造
US3410228A (en) Freight car construction with recessed load securing mea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