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93341U - 一种吹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93341U
CN213793341U CN202022524498.5U CN202022524498U CN213793341U CN 213793341 U CN213793341 U CN 213793341U CN 202022524498 U CN202022524498 U CN 202022524498U CN 213793341 U CN213793341 U CN 213793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ging
support
blowing
purg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44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卓民
陈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rio Phar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rio Phar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rio Phar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rio Pharm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244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93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93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93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吹扫系统,包括:传送本体,第一吹扫组件、第二吹扫组件;传送本体上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吹扫组件包括支架、第一监测部、第一吹扫部;第二吹扫组件包括第二监测部、第二吹扫部;第一吹扫部与支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监测部与传送本体卡接,第一监测部与支架之间存在第一距离,支架与传送本体可拆卸的连接,第一吹扫部可伸缩;第二吹扫组件包括第二监测部与第二吹扫部,第二监测部与所述第一通孔固定连接,第二吹扫部与第二通孔可拆卸的连接。采用该种吹扫系统,可以解决的传送物传送过程中周身及底部容易附着粉尘影响后续进一步加工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吹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扫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车间进行物品传送的过程中,很容易在传送物的周身及传送物的底面产生粉尘,特别是针对一些内部装载了粉剂的灌装产品,在填充灌装后,在瓶身和底面会有少量粉末,这些吸附粉末会影响到后续工作例如喷码和贴标的质量,同时,留存在物品本身的粉末还会存在容易被吸入人体,存在引起疾病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吹扫系统,通过在传送本体上安装第一吹扫部与第二吹扫部以达到清除传送物周身及底部的粉尘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吹扫系统,包括:传送本体,第一吹扫组件、第二吹扫组件;所述传送本体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本体上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吹扫组件包括支架、第一监测部、第一吹扫部;所述第二吹扫组件包括第二监测部、第二吹扫部;所述第一吹扫部与所述支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监测部与所述传送本体卡接,所述第一监测部与所述支架之间存在第一距离,所述支架与所述传送本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吹扫部可伸缩;所述第二吹扫组件包括第二监测部与第二吹扫部,所述第二监测部与所述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吹扫部与所述第二通孔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架外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套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卡接,所述第二支架外壁上有可活动的定位珠,所述第一支架上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可与所述定位柱卡接,所述第三支架可伸缩,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传送本体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滑槽、第三吹扫部、滑托,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侧壁上或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三支架朝向所述传送带的一面上,所述滑托位于所述第三吹扫部上,所述第三吹扫部通过所述滑槽、所述滑托与所述第三支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三吹扫部上的第三吹扫口朝向所述传送带,所述第三吹扫口呈条状和/或所述第三吹扫口在所述第三吹扫部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架含有卡槽,所述第二支架上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柱、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三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吹扫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两个第二支架分别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支架顶部与所述第三支架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吹扫部也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吹扫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两个第一吹扫部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支架的不同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吹扫部上有第一吹扫口,所述第一吹扫口朝向所述传送带方向,所述第一吹扫口在所述第一吹扫部上非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吹扫口沿着背离所述传送带的方向,孔的尺寸逐渐减少,个数逐渐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吹扫部包括第一出风部与第一吸尘部,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第一吸尘部之间存在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出风部上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呈条形,所述第一吸尘部上有第一吸尘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吹扫部包括壳体、清扫部与除尘部,所述清扫部为多个,所述除尘部位于所述多个清扫部之间,所述清扫部与所述除尘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清扫部高度高于所述壳体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本体为多个,此时第一吹扫部上有第四吹扫口,所述第四吹扫口与所述第一吹扫口相对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公开的优势在于:本公开同时采用了针对侧壁、底部均可以进行吹扫的一种吹扫系统,同时该吹扫系统可以随着传送物与传送本体的不同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相较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传送带上安装的吹扫系统,可以针对传送物进行更加全方位的吹扫,同时具有安装、调节方便简易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本公开吹扫系统示意图;
图2是图1支架意图;
图3是图1第二吹扫部示意图;
图4是图1第二吹扫部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第三吹扫部示意图。
10、吹扫系统;1、传送本体;2、第一吹扫组件;3、第二吹扫组件; 4、第三吹扫部;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21、支架;22、第一监测部;23、第一吹扫部;31、第二监测部;32、第二吹扫部;211、第一支架;212、第二支架;213、第三支架;214、定位珠;215、第三通孔;216、滑槽;217、连接柱;218、卡槽;321、第一出风部;322、第一吸尘部;323、第一出风口;41、滑托;42、第三吹扫口;231、第一吹扫口;324、第一吸尘口;325、壳体;326、清扫部;327、除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案及实施方案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案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参见说明书附图1,为本公开吹扫系统10整体示意图,吹扫系统10 整体包括传送本体1、第一吹扫组件2、第二吹扫组件3;第一吹扫组件 2包括支架21、第一监测部22、第一吹扫部23;第二吹扫组件3包括第二监测部31、第二吹扫部32,传送本体1上有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由于第二通孔12中安装第二监测部31,第一通孔11中安装第二吹扫部32,则在实际进行运行的过程中,其具体的前后次序位置与第一监测部22与第一吹扫部23的位置相关。
第一监测部22用于带动第一吹扫部23进行运行,当第一监测部22 监测到了有传送物通过时,则带动第一吹扫部23的运行;第二监测部31 用于带动第二吹扫部32进行运行,当第二监测部31监测到了有传送物通过时,则带动第二吹扫部32的运行,因此顺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第一监测部22位于第一吹扫部23之前,第二监测部31位于第二吹扫部32 之前。
为了能够节约空间、减少监控人力,第一监测部22与第二监测部31 可以位于传送本体1水平方向同一位置上,或所述第一监测部22也位于第一通孔11中,与传送本体1进行卡接,此时第一通孔11面积较大,除了能够装载第二监测部31、第一监测部22,还留有传送物通过的通道,此时第一监测部22位于第一通孔11内不会影响传送物的通过,省略了在传送带旁进行卡接的步骤,减少了第一监测部22所占据的面积。
第一吹扫部23与第二吹扫部32之间沿着传送本体1的前后关系不唯一,第一吹扫部23可以位于第二吹扫部32之前,也可以位于第二吹扫部32之后。
当第一吹扫部23其位于第二吹扫部32之前时,传送带上的传送物首先通过第一吹扫部23,进行传送物本身侧壁上所携带的粉尘的吹扫,随后通过第二吹扫部32,此时进行传送物底部粉尘的吹扫,这种吹扫部的安装位置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形状的传送物,优选的,针对底面较容易携带粉尘的传送物,防止在进行完底面、侧壁的吹扫后部分粉尘又再次进入传送物底面上,使得吹扫无法实现完全干净。
当第一吹扫部23其位于第二吹扫部32之后时,传送带上的传送物首先通过第二吹扫部32,进行传送物底部粉尘的吹扫,随后通过第一吹扫部23,此时进行传送物本身侧壁上所携带的粉尘的吹扫,这种吹扫部的安装位置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形状的传送物,优选的,针对侧壁较容易携带粉尘的传送物,防止在进行完侧壁、底面的吹扫后部分粉尘又再次进附着在传送物侧壁上,使得吹扫无法实现完全干净。
第一吹扫部23呈长条形,优选的,第一吹扫部23呈柱形,第一吹扫部23上面有第一吹扫口231,第一吹扫口231在第一吹扫柱上为非均匀分布,优选的,第一吹扫口231在第一吹扫部23上的分布,沿着背离传送带的方向,第一吹扫部23的下部的第一吹扫口231远远数量多于上部的第一吹扫口231数量,这样设置的目的也是基于粉尘会受重落下,下部相比于上部而言需要更多的风力进行吹扫,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通过第一吹扫部23的传送物上附着粉尘的吹扫的彻底性。
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吹扫,多个第一吹扫口231可以相交,成为一个整体的出风口。
第一吹扫口231的位置可以随着其在传送本体1上的不同位置而定,可以在第一吹扫部23的正面、侧面。
参见说明书附图2,为本公开吹扫的支架21示意图,支架21与传送本体1可拆卸的连接,支架21包括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12、第三支架213,优选的,包括第一支架211与第二支架212,第三支架213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第一支架211与传送本体1可拆卸的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第一支架211上有可与传送本体1所适合的凹陷部,或传送本体1上有适合第一支架211插入的凹槽/通孔,或传送本体1与第一支架211绑接。
此处传送本体1与第一支架211之间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传送物的不同需求,若传送物过大或传送物过小需要进行及时调整时,可以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而并非与传送本体1 不可拆卸连接使其无法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第一支架211的内径大于第二支架212的外径,第一支架211与第二支架212的形状不限,可以为立方体或柱状体,只要其能够满足第一支架211可以与第二支架212实现套接即可。该设置主要是为了能够在进行第一吹扫部23的安装过程中实现快速、高效,同时可以随时根据不同高度的要求进行不同的第二支架212的更换,第一支架211与第二支架212的卡接通过卡接通过定位珠214与第三通孔215实现,第二支架 212外壁上有可活动的定位珠214,定位珠214在第二支架212上位置固定且本身可转动,同时可在竖直方向上有小的伸缩,在第一支架211上有第三通孔215,第三通孔215的直径于定位珠214的直径相同,在进行安装的时候,这样设置的定位珠214在进行拉伸的过程中自身会滚动,到达第三通孔215之后会弹出,与第三通孔215实现卡接,当需要进行调整的时候,按下定位珠214使其到达可进行拉伸的状态,再次拉伸至预定位置进行定位即可。
为了更加方便安装及储存,第一支架211与第二支架212可以完全拆卸开,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次进行安装。
第三支架213与第二支架212之间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第二支架 212上有连接柱217,连接柱217整体可伸缩,长度可调,最长可以与第三支架213整体长度相同,可调整的连接柱217长度可以实现在第三支架213与第二支架212的安装过程中更加稳固,与之相对应的第三支架 213也可伸缩,可伸缩的第三支架213是为了能够实现当第三吹扫部4需要进行长度调整时可以随之进行调整使得第三吹扫部4可以安装的更加稳固。
第三支架213的两个端面上有与连接柱217相适应的卡槽218,卡槽 218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不为通孔,优选的,卡槽218为贯穿于第三支架 213的通孔,连接柱217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连接柱217的作用可以实现第三支架213的稳固性,可以调节的连接柱217可以是手动也可以是电动调节。
参见说明书附图5,为第三吹扫部4,第三吹扫部4的形状不受限制,优选的,为柱形。第三吹扫部4上有与第三支架213相配适的滑托41,滑托41可与滑槽216配合连接,此处采用给滑槽216与滑托41的连接方式是为了实现方便更换、拆卸安装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传送物在传送本体1上的不同位置、传送物本身的大小实现第三吹扫部4位置的调节,采用滑槽216与滑托41的适配方式可以实现无需进行拆卸即可以进行位置调节的目的。需要进行位置调节时,直接手动或电动使第三支架213与第三吹扫部4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即可。
同时,第三吹扫部4设置为可伸缩,当有多个传送本体1同时工作或有多个传送物同时进行传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针对第三吹扫部4进行伸缩的设置,实现所需要进行吹扫的部位均可以实现吹扫工作。
由于第三吹扫部4位于传送本体1的上部,因此其出风口是向下的,但当其需要进行特定位置粉尘的吹扫时,例如针对传送物顶部某处具有倾斜角的隐藏部位进行吹扫时,第三吹扫口42也可以设置在第三吹扫部 4的侧壁上,当其位于侧壁上时,第三吹扫口42可以整体呈细条状,通过减少第三吹扫口42面积增加第三吹扫口42吹扫力度,使得其能够将粉尘吹扫的更加彻底。第三吹扫口42也可以同时位于朝向传送本体1一侧以及位于第三吹扫部4侧壁上。
优选的,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12、第一吹扫部23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支架之间均在两个第一支架211内部定位,第三支架213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架212连接,取决于两个第二支架212的高低,第三支架 213可以平行于传送本体1也可以与传送本体1不平行,优选的,第三支架213与传送本体1平行,但当传送物左右两侧高度不一致时,即可通过调整支架21高度使得传送物可以完美的通过第一吹扫部23。同时,可以根据传送物的宽度与位移进行第三吹扫部4长度与位置的调整。
当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12均为两个时,优选的,第一支架211 分别安装在传送本体1的两侧第一吹扫部23也为两个,分别与第一支架 211、第二支架212连接,为了实现拆装方便,优选的,为可拆卸连接,最好是通过卡箍进行卡接,卡箍拥有两个卡接部,确认定位位置后将其中一个卡接部卡住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12,另一个卡接部将第一吹扫23部固定于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12上即可。拆卸安装方便,且若为更稳固,可以通过多个卡箍实现多点定位的稳固安装。
在进行安装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吹扫传送物表面粉尘的目的,在进行第一吹扫部23安装的时候,位于传送本体1两侧的两个第一吹扫部23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架211的同侧或不同侧,两个第一吹扫部23可以采用相对应位置的安装也可以采用不相对应的位置即在沿着传送带侧传送方向上有着些许距离的安装。
优选的,采用不相对应位置的安装,可以最大可能的实现第一安装部的稳固性,同时还可以解决以下问题:当传送物在通过第一吹扫部23 时,由于第一吹扫部23会存在出风,吹扫过程中除了可以出去尘土之外,传送物本身还有可能发生一定角度的旋转,此时,为了能够减少后续进行下一步工装的错误及误差,则该小角度的旋转需要及时进行纠正,此时则可通过位于传送本体1另一侧的安装于第一支架211上的另一个第一吹扫部23来实现(此时这个第一吹扫部23与前一个第一吹扫部23不同面,如说明书附图1),产生了些许旋转之后,通过第二个第一吹扫部 23时,由于出风方向不同,便可以将该传送物向另一个方向也产生相同角度的位移,则整体上该传送物相比于通过第一吹扫部23时未发生旋转,此时需要控制第一吹扫部通过两个第一吹扫部23的两个第一吹扫口231 吹出来的风力大小一致。
当其采用相对位置的安装时,由于两个第一吹扫部23的出风风力大小一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不会产生旋转的位移变化,但此时由于风力的相向作用,针对较小的物体有可能会产生磨损,风力若过小,又不能彻底完成粉尘的吹扫工作。但是采用这种相对位置的安装方式,可以方便进行第一支架211的安装,在进行相同的传送物的传送时可以免去拆装的麻烦。具体实施过程中使用者可以根据现场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安装。
参见说明书附图3,本公开还包括第二吹扫部32,第二吹扫部包括第一出风部321和第一吸尘部322,第一出风部321和第一吸尘部322的前后关系此处不做限制,沿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第一出风部321可以为与第一吸尘部322的前方,也可以位于第一吸尘部322的后方,优选的,第一吸尘部322位于第一出风部321的后方。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吹扫部32沿着传送本体1传送方向的整体长度小于传送物底面通过第二吹扫部32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在吹扫的过程中不影响其运行。
当第一吸尘部322位于第一出风部321的后方时,第一出风部321 在第二监测部31检测到有物体通过时,第一出风部321出风针对传送物底面进行吹扫,此处进行吹扫的目的除了能够实现将传送物底面的粉尘吹扫开来,还能够实现将传送物底面可能已经附着一段时间与传送物之间粘结的粉尘吹松散的目的。随后传送物传送至第一吸尘部322,在通过第一吸尘部322时,第一吸尘部322将附着于传送部底面的粉尘进行吸附,可以彻底清除掉传送物底面的粉尘。
当第一吸尘部322位于第一出风部321的前方时,第一吸尘部322 在第二监测部31监测到有传送物通过时,第一吸尘部322先通过第一吸尘口324对该传送物进行底部的吸尘工作,随后在进行底部的粉尘吹扫工作,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求进行安装与放置。
第二吹扫部32的第一出风部321与第一吸尘部322之间存在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可以为0也可以不为零,优选的,第二距离为零。
当其第二距离为0时,第一出风部321与第一吸尘部322紧密贴合,此时可以及时针对通过了第一出风部321的传送物进行粉尘的吸附。
在其进行吹扫的过程中,第一出风部321中有第一出风口323,第一出风口323呈条形,条形的第一出风口323的设置可以实现在同等风力下提升风吹出的速度,提升吹扫效果。为了达到更好的吹扫效果,第一出风口323可以并排设置为多个,同时进行出风及吹扫工作。
参见说明书附图4,第二吹扫部32还有另外一种实施例,此时第二吹扫部32包括壳体325、清扫部326与除尘部327。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第二吹扫部32沿着传送带的方向的长度小于传送物底部的长度,目的是防止清洁的过程中会导致影响传送物的正常传送。
清扫部326为位于壳体325内部的软质材料,优选的,为刷毛,清洁部整体呈条形,目的是为了避免在传送物传送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由于底部摩擦过大而阻碍传送物正常运输的问题。
此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清洁,刷毛顶端的高度略微高于第二吹扫部32在传送本体1上安装后壳体325的高度,但不会影响传送物在传送带上的正常运行,清洁部安装的意义在于当传送物通过第二吹扫部 32时,首先通过清洁部例如刷毛将传送物底部的粉尘实现第一次的清洁,随后传送物通过除尘部327,除尘部327可以为吸风也可以为吹风,优选的为吸风,目的是通过除尘部327将清洁部未能清扫干净残留的粉尘再次通过吸尘的方式实现二次除尘,达到除尘更加好的效果。
清扫部326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优选的,为两个,当其为两个时,两个清扫部326分别位于除尘部327的两侧,传送物在经过除尘部327后方的清洁部之后通过除尘部327,进行吸尘,吸尘过后传送物再次传送至第二个清洁部上,第二个清洁部会再次针对底部进行清洁,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传送物底部清洁的清洁效果。
当需要针对多个传送物进行传送时,传送本体1可以为多个,此时第一吹扫部23也同时为多个,置于多个不同的传送本体1两侧上,为了方便安装,减少安装成本,此时的第一吹扫部23上在与第一吹扫口231 相对侧的外表面上还存在第四吹扫口,即第一吹扫部23可以两侧吹风,则两个相邻的传送本体1相交处只需要安装一个第一吹扫部23即可,方便操作,减少了安装拆卸的复杂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案/方式”、“一些实施方案/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案/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括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案/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案/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案/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案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本体、第一吹扫组件、第二吹扫组件;所述传送本体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本体上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吹扫组件包括支架、第一监测部、第一吹扫部;所述第二吹扫组件包括第二监测部、第二吹扫部;所述第一吹扫部与所述支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监测部与所述传送本体卡接,所述第一监测部与所述支架之间存在第一距离,所述支架与所述传送本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吹扫部可伸缩;所述第二吹扫组件包括第二监测部与第二吹扫部,所述第二监测部与所述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吹扫部与所述第二通孔可拆卸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架外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套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卡接,所述第二支架外壁上有可活动的定位珠,所述第一支架上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可与所述定位珠卡接,所述第三支架可伸缩,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传送本体可拆卸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槽、第三吹扫部、滑托,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侧壁上和/或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三支架朝向所述传送带的一面上,所述滑托位于所述第三吹扫部上,所述第三吹扫部通过所述滑槽、所述滑托与所述第三支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三吹扫部上的第三吹扫口朝向所述传送带,所述第三吹扫口呈条状和/或所述第三吹扫口在所述第三吹扫部上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含有卡槽,所述第二支架上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柱、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三支架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吹扫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两个第二支架分别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支架顶部与所述第三支架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部也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吹扫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两个第一吹扫部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支架的不同侧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部上有第一吹扫口,所述第一吹扫口朝向所述传送带方向,所述第一吹扫口在所述第一吹扫部上非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吹扫口沿着背离所述传送带的方向,孔的尺寸逐渐减少,个数逐渐减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扫部包括第一出风部与第一吸尘部,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第一吸尘部之间存在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出风部上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呈条形,所述第一吸尘部上有第一吸尘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扫部包括壳体、清扫部与除尘部,所述清扫部为多个,所述除尘部位于所述多个清扫部之间,所述清扫部与所述除尘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清扫部高度高于所述壳体高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本体为多个,此时第一吹扫部上有第四吹扫口,所述第四吹扫口与所述第一吹扫口相对应。
CN202022524498.5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吹扫系统 Active CN213793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4498.5U CN213793341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吹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4498.5U CN213793341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吹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93341U true CN213793341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64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4498.5U Active CN213793341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吹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93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0672A (zh) 一种带有布料装置的滤清器连续装配设备
ES2330807T3 (es) Dispositivo de limpieza para maquina de llenado.
CN103671386B (zh) 贴泡棉装置及其使用的夹取机构
WO2001072529B1 (en) Organizer for computer monitor
RU2007120363A (ru) Аппарат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мешка для брикетов прессованного сыпуче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213793341U (zh) 一种吹扫系统
US7172138B2 (en) Powder spray gun mount and cleaning arrangements
CN115043208A (zh) 一种通讯散热板高频焊接加热用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2477107A (zh) 防水热缩管端头自动热缩机
CN213894169U (zh) 一种吹扫系统及具有其的传送设备
CN111689210B (zh) 磁铁装配装置及其磁铁供料设备和剥料机构
US7290998B2 (en) Quick set-up system for calibration devices
CN102365209A (zh) 用于装袋机的配件分度器
CN214383023U (zh) 弹簧上料装配体
CN112427786B (zh) 一种电焊条夹持装置及烘干炉
CN210546819U (zh) 一种圆筒状灯管管体自动清洁设备
CN112407495A (zh) 一种产品内管贴标装箱一体式设备
CN209829656U (zh) 一种太阳能背板清洁装置
CN112744386A (zh) 西林瓶包装输送系统
CN108910108B (zh) 用于软管灌封的封尾机
EP0847605B1 (en) Seal processing station for harness making machine
CN216827631U (zh) 一种壳体除尘装置
CN116692374A (zh) 一种铆钉自动送料装置
CN214878366U (zh) 一种用于84消毒液罐装机的卸料装置
CN213245780U (zh) 一种高效率玉米剥皮机收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