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92560U - 涂布机构 - Google Patents

涂布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92560U
CN213792560U CN202022694532.3U CN202022694532U CN213792560U CN 213792560 U CN213792560 U CN 213792560U CN 202022694532 U CN202022694532 U CN 202022694532U CN 213792560 U CN213792560 U CN 213792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hell
mounting hole
steering shaf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45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uyin Adhes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uyin Adhes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uyin Adhes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uyin Adhes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945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92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92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92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布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转向轴、第二转向轴、移动轴、集液槽和加热板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和安装槽,第一转向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第一安装孔中,第二转向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第二安装孔中,移动轴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第三安装孔中,加热板组竖直穿过两个第四安装孔,且加热板组位于移动轴和第一转向轴之间,集液槽位于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的下方,且集液槽位于安装槽中。通过上述设置,使涂布机构上掉落的涂抹无聊进行二次利用,节省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涂布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布机构。
背景技术
涂布机,用于在基材上涂覆一层涂料,从而使材料具有某种特定功能,涂布机的工作流程大致为将成卷的基材,比如:布条、布匹、皮革、铝箔、塑料薄膜等,涂上一层具有特定功能的胶、涂料或者油墨等,然后对基材进行烘干后收卷,现有的涂布机的涂布机构为水平进行传送,通过一端对布条、布匹、皮革、铝箔、塑料薄膜等进行涂抹物料,另一端进行收卷,这就导致在涂覆过程中会出现涂覆完成后到收卷过程中会使胶、涂料或者油墨滴落在机器上,对于涂覆用料有着较大的浪费,从而造成成本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涂布机涂抹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涂布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转向轴、第二转向轴、移动轴、集液槽和加热板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和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向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二转向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移动轴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中,所述加热板组竖直穿过两个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且所述加热板组位于所述移动轴和所述第一转向轴之间,所述集液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下方,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壁上位于所述集液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的限位板相互抵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件,且两个所述固定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移动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均呈长条状,且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组供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的移动轴固定孔,所述移动轴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四安装孔的底部为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通孔,且所述加热板组由所述通孔插入组装后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组位于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供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的加热板固定孔,且各所述加热板固定孔均位于所述通孔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向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件,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一转向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向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安装件,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第二转向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向轴和所述第二转向轴分别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涂布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中的涂布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转向轴、第二转向轴、移动轴、集液槽和加热板组,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对应的位置开设进料口、出料口、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和安装槽,第一转向轴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中用于将输入涂布机构中的材料进行转向引导,将移动轴活动安装在第三安装孔中,且移动轴沿着第三安装孔上下移动,调整竖直状态的材料的长度,从而适配不同规格的材料,根据不同规格的材料来调整移动轴,加热板组再根据移动轴不同的位置来选择不同型号的加热板装配到第四安装孔中对材料进行加热烘干处理,来避免资源的浪费,通过安装在第二安装孔中与出料口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向轴来将移动轴上缠绕的拆料引导进出料口输出进行卷料收集,在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的下方的安装槽中装配集液槽用于收集材料上滴落的涂抹物料,进行二次利用。通过上述设置,使涂布机构上掉落的涂抹物料进行二次利用,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涂布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涂布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A-A的剖视图的移动轴移动轨迹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涂布机构的壳体侧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第一壳体 11—进料口 12—出料口
13—第一安装孔 14—第二安装孔 15—第三安装孔
16—第四安装孔 17—安装槽 20—第二壳体
30—第一转向轴 31—第一安装件 40—第二转向轴
41—第二安装件 50—移动轴 51—固定件
60—集液槽 61—限位板 70—加热板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5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提供一种涂布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一转向轴30、第二转向轴40、移动轴50、集液槽60和加热板组70,加热板组70包括长短不一的多种型号的加热板,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上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料口11、出料口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第三安装孔15、第四安装孔16和安装槽17,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上的安装槽17分别贯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所述第一转向轴30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3中,所述第二转向轴40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4中,所述移动轴50 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15中,第三安装孔15呈长条状,且第三安装孔15竖直设置,移动轴50通过第三安装孔15的设置实现上下移动功能,从而控制与第一转向轴30之间的间距,满足不同型号的材料的需求,同时适配不同型号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组70竖直穿过两个所述第四安装孔16,所述加热板组70位于所述移动轴50和所述第一转向轴30之间,所述集液槽6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3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4下方,所述第一壳体10 和所述第二壳体20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涂布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一转向轴30、第二转向轴40、移动轴50、集液槽60和加热板组70,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上对应的位置开设进料口11、出料口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第三安装孔15、第四安装孔16和安装槽17,第一转向轴30安装在第一安装孔 13中用于将输入涂布机构中的材料进行转向引导,将移动轴50活动安装在第三安装孔15中,且移动轴50沿着第三安装孔15上下移动,调整竖直状态的材料的长度,从而适配不同规格的材料,根据不同规格的材料来调整移动轴50,加热板组70再根据移动轴50不同的位置来选择不同型号的加热板装配到第四安装孔16中对材料进行加热烘干处理,来避免资源的浪费,通过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4中与出料口12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向轴40来将移动轴50上缠绕的拆料引导进出料口12输出进行卷料收集,在第一转向轴30和第二转向轴40的下方的安装槽17中装配集液槽60用于收集材料上滴落的涂抹物料,进行二次利用。通过上述设置,使涂布机构上掉落的涂抹无聊进行二次利用,节省生产成本。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内壁上位于所述集液槽60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61,且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上的限位板61相互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移动轴50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件51,且两个所述固定件5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外壁上,所述固定件51与所述移动轴50转动连接,通过在移动轴50的两端设置固定件51,调节固定件51的位置来使移动轴50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适配不同规格的加工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15 均呈长条状,且所述第三安装孔15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组供所述固定件51 固定安装的移动轴固定孔,移动轴固定孔用于调节固定件51的位置,所述移动轴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外壁上,将移动轴固定孔设置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外壁上,便于固定件51的调节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所述第四安装孔16的底部为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通孔,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 20上的第四安装孔16设置为底部贯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方便配合加热板组70的各个加热板的安装,且所述加热板组70由所述通孔插入组装后的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内部,将加热板组70从外部直接由通孔插入,方便各个型号的加热板的安装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加热板组70位于所述第四安装孔16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用于将加热板固定安装在第四安装孔16,且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外壁上,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外壁上,方便对加热板组70的更换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供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的加热板固定孔,通过加热板固定孔规划各个型号的加热板的固定安装位置,且各所述加热板固定孔均位于所述通孔的一侧,将加热板固定孔设置在通孔的一侧,且与移动轴固定孔相对设置,避免与移动轴50的移动安装轨迹发生冲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转向轴3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件31,第一安装件31用于支撑第一转向轴30转动,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件3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外壁上,通过将第一安装件31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外壁上,便于拆卸安装,所述第一安装件31与所述第一转向轴30转动连接,第一安装件31和第一转向轴30的转动连接,使第一转向轴30在第一安装件31的支撑下实现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第二转向轴4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安装件41,第二安装件41用于支撑第二转向轴40转动,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件4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外壁上,通过第二安装件41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外壁上,便于拆卸安装,所述第二安装件41与所述第二转向轴40转动连接,第二安装件 41和第二转向轴40的转动连接,使第二转向轴40在第二安装件41的支撑下实现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转向轴30和所述第二转向轴40分别与所述进料口11和所述出料口12平行设置,通过将第一转向轴30的最底端和第二转向轴40的最高端各自与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之间的平行设置,达到第一转向轴30直接将输入的涂抹物料后的材料直接转向进行烘干处理,避免在进料口11发声刮蹭,第二转向轴40直接将烘干处理后的材料输出进行卷料收集,防止在出料口12发生刮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转向轴、第二转向轴、移动轴、集液槽和加热板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和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向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二转向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移动轴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中,所述加热板组竖直穿过两个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加热板组位于所述移动轴和所述第一转向轴之间,所述集液槽位于所述第一转向轴和所述第二转向轴的下方,且所述集液槽位于所述安装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壁上位于所述集液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的限位板相互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件,且两个所述固定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移动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均呈长条状,且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组供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的移动轴固定孔,所述移动轴固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安装孔呈长条状,且所述加热板组由所述第四安装孔插入组装后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组位于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供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的加热板固定孔,且各所述加热板固定孔均位于所述第四安装孔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件,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一转向轴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安装件,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第二转向轴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轴和所述第二转向轴分别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平行设置。
CN202022694532.3U 2020-11-18 2020-11-18 涂布机构 Active CN213792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4532.3U CN213792560U (zh) 2020-11-18 2020-11-18 涂布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4532.3U CN213792560U (zh) 2020-11-18 2020-11-18 涂布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92560U true CN213792560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36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4532.3U Active CN213792560U (zh) 2020-11-18 2020-11-18 涂布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92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45967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喷涂烘干装置
CN212524741U (zh) 一种电池极片涂覆装置
CN213792560U (zh) 涂布机构
CN211075090U (zh) 一种带有烘干机构的印刷机
CN215397696U (zh) 一种印刷机械用印刷辊冷却装置
CN217803906U (zh) 一种能够快速风干的印刷机
CN218210258U (zh) 一种雾化干燥后处理用冷却设备
CN209159168U (zh) 一种均匀下墨的清洁式印刷装置
CN214646666U (zh) 一种印刷机用印刷辊筒
CN210881277U (zh) 一种便于调节印刷辊的印刷机
CN211075070U (zh) 一种带有油墨连续供给机构的印刷机
CN114468326A (zh) 一种连续式果蔬红外干燥机
CN210501886U (zh) 一种uv油墨印刷装置
CN211075113U (zh) 一种全自动印刷系统
CN210935724U (zh) 一种涂料加热装置
CN217803915U (zh) 一种印刷机的低温加热油墨装置
CN113758152A (zh) 一种用于烘干铜箔的烘干装置及其烘干方法
CN208052820U (zh) 一种印刷烘干装置
CN220808101U (zh) 一种bopp薄膜原料干燥装置
CN216776047U (zh) 一种连续式果蔬红外干燥机
CN216885904U (zh) 打印机底座
CN218495699U (zh) 一种消泡剂生产用干燥装置
CN219723527U (zh) 一种浸渍均匀的浸渍干燥机
CN218973030U (zh) 一种箱式沸腾干燥机
CN220670096U (zh) 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用干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