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7714U -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7714U
CN213777714U CN202022218303.4U CN202022218303U CN213777714U CN 213777714 U CN213777714 U CN 213777714U CN 202022218303 U CN202022218303 U CN 202022218303U CN 213777714 U CN213777714 U CN 213777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inner ring
fire
communicated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183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李林
俞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183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77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7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7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有基座,具有内腔体及外腔体;内环火盖,覆盖在基座上,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与内腔体之间围合形成有内环混气室,与外腔体之间围合形成有中环混气室,开设有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出火孔及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出火孔;中环引射管,与中环混气室相连通,入气口端处设置有第一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盛液盘,位于第一喷射器之上;进风通道,开设在基座上,与内腔体相连通,位于底板之上;第二喷射器,位于内腔体内,且位于底板之上,并与进风通道相连通。第一通道采用上进风,第二通道采用下进风,增加了内环火盖的出火的稳定性,在开关柜门或者在风的吹动下,不易熄火。

Description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灶具燃烧器一般都包括有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内环火盖、外环火盖,燃烧器工作时,在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上分别形成内圈火和外圈火。
目前的燃烧器,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灶具燃烧器》,其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910861.6(申请公布号为CN 110566960A)公开了一种灶具燃烧器,其包括燃烧器内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内环包括燃烧器本体和第一燃气管道和第二燃气管道,所述燃烧器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燃气腔室和第二燃气腔室,所述第一燃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燃烧器本体并连通于所述第一燃气腔室,所述第二燃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燃烧器本体并连通于所述第二燃气腔室,所述燃烧器本体上设置有同轴的内管和外管且上部敞开,所述燃烧器内环还包括内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为适配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圆柱形,所述内环火盖的下部敞开并盖设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上表面,所述内管和所述内环火盖围成的腔室为第一燃气腔室,所述内管、所述外管之间的环状间隙和所述内环火盖围成的腔室为所述第二燃气腔室。上述的燃烧器在最小火的时候,开关橱柜门时,内环火盖的火孔处的火焰可能出现熄火的现象。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灶具燃烧器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内环火稳定的灶具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内环火盖清理方便的灶具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盛装溢液的具有上述灶具燃烧器的灶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其具有顶部敞口且呈环状的内腔体及位于所述内腔体的外围且顶部敞口的外腔体;
内环火盖,覆盖在所述基座上,其内部具有与所述内腔体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并与所述内腔体之间围合形成有内环混气室,其内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互不连通而与外腔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并与所述外腔体之间围合形成有中环混气室,该内环火盖上开设有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出火孔及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出火孔;
中环引射管,与所述中环混气室相连通,其入气口端处设置有第一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底板,其上开设有供基座安装的安装孔,且位于所述第一喷射器之上;
进风通道,用来供空气进入,开设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内腔体相连通,并位于所述底板之上;及
第二喷射器,其具有用来与内环引射管相连通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内腔体内,且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底板之上,该第二喷射器的喷口朝上,并与所述进风通道相连通。
为了方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所述进风通道横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喷射器的喷口的顶沿位于所述进风通道的中心线之下。如此,在第二喷射器向上喷射燃气时形成负压,会通过进风通道将空气引入至内腔体内进行混合。
为了方便实现第二喷射器的安装,所述基座包括有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内部具有上通道,所述下座体内部具有与上通道相对应的下通道,所述上通道和下通道相连通而形成所述的内腔体,所述第二喷射器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下通道内,所述喷口位于所述第二喷射器的上部,且位于所述上通道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进风通道有两个,且沿周向间隔,并位于所述第二喷射器的外围。
实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方式有多种,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采用采用内外依次布置的形式,还可以采用横隔板来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但是优选地,所述内环火盖内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外围,所述内环火盖内部被所述横隔板分隔形成有所述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横隔板可以设置在第一通道的顶沿上,也可以设置在邻近中间的位置上,但是从阻挡溢液的角度来讲,优选地,所述横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外周壁邻近中间的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出火孔和第二出火孔之间,所述第一通道的顶部与所述内环火盖的顶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出火孔与第二出火孔均开设在所述内环火盖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出火孔位于所述第一出火孔的下方。
为了实现周向出火,所述第一出火孔和第二出火孔均有多个,且均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出火孔和第二出火孔的内部流道均自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内环火盖包括有顶部敞口的火盖本体及覆盖在所述火盖本体顶部敞口处的盖板,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火盖本体之内。
为了引射燃气,所述下通道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内环引射管,所述内环引射管位于所述底板之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上述的灶具燃烧器的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基座局部穿过的开孔,所述底板为搁置在所述面板上的盛液盘。盛液盘能盛装经燃烧器流下来的溢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灶具燃烧器之内环火盖内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互独立,其中,第一通道的第二喷射器位于底板之上,第二通道的第一喷射器至少局部位于底板之下,即内环火盖的第一通道采用上进风,第二通道采用下进风,增加了内环火盖的出火的稳定性,在开关柜门或者在风的吹动下,不易熄火,提高了小火烹饪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灶具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灶具包括有灶具燃烧器和基本呈水平布置的面板 7。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灶具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内环火盖2、中环引射管3、内环引射管4、底板、第二喷射器6及外环火盖8。
如图2至图4所示,基座1具有顶部敞口且呈环状的内腔体11及位于内腔体11 的外围且顶部敞口的外腔体12,具体地,底板为盛液盘5或者为面板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底板为盛液盘5,盛液盘5上开设有供基座1安装的安装孔。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基座1包括有呈上下布置的上座体1a和下座体1b,如图2所示,下座体 1b的上部安装在盛液盘5的安装孔上,上座体1a安装在下座体1b的顶面上,且位于盛液盘5之下。如图6所示,上述的面板7上开设有供基座1局部穿过的开孔71,盛液盘5搁置在面板7上,该盛液盘5的内周沿位于开孔71之外,而下座体1b位于面板7之下。如图2至图4所示,上述的上座体1a内部具有上下延伸的上通道111,下座体1b 内部具有与上通道111相对应的下通道112,上通道111和下通道112相连通而形成上述的内腔体11,第二喷射器6的下端安装在下通道112内,喷口61位于第二喷射器6 的上部,且位于上通道111内,上述喷口61朝上,并位于盛液盘5之上,具体参见图2 所示,第二喷射器6向上通道111内喷射燃气时,将通过进风通道13从外界引入空气,使燃气和空气在上通道111内混合。如图1至图4所示,内环引射管4安装在下通道112 的进气口处,且位于盛液盘5之下。如图3和图4所示,上座体1a上开设有横向延伸的进风通道13,进风通道13位于盛液盘5之上,且上述的进风通道13与上通道111 相连通而与外腔体12互不连通。前述的进风通道13有两个,且沿周向间隔,并位于第二喷射器6的外围。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的第二喷射器6的喷口的顶沿位于进风通道13的中心线A之下(即第二喷射器6顶面位于中心线A之下),且位于盛液盘5之上,且该第二喷射器6的喷口与进风通道13相连通。
如图2至图4所示,内环火盖2覆盖在基座1上,为了方便内环火盖2拆开清理,内环火盖2采用分体件的形式,具体地,内环火盖2包括有顶部敞口的火盖本体21及覆盖在火盖本体21顶部敞口处的盖板22,内环火盖2的火盖本体21内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12,第一通道211上下延伸且与内腔体11相连通,第二通道 212与外腔体12相连通,且内环火盖2与内腔体11之间围合形成有内环混气室,内环火盖2与外腔体12之间围合形成有中环混气室。如图3和图4所示,内环火盖2内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横隔板213,横隔板213位于第一通道211的外围,且设置在第一通道211外周壁邻近中间的位置,第一通道内周壁的上部自上向下逐渐向内倾斜,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第一通道211的上部分能阻挡溢液从第一火孔进入至第一通道内。第一通道211的顶部与内环火盖2的顶壁之间留有间隙214,内环火盖2内部被横隔板213 分隔形成有上述的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12。
如图3和图4所示,内环火盖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第一通道211相连通的第一出火孔212a及与第二通道212相连通的第二出火孔212b,第一出火孔212a和第二出火孔 212b的内部流道均自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且第一出火孔212a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出火孔212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上述的第一出火孔212a有多个,且沿周向间隔布置,第二出火孔212b也有多个,且沿周向间隔布置,并且第二出火孔212b位于第一出火孔212a的下方,即第一出火孔和第二出火孔上下分层布置。
如图1至图3所示,中环引射管3设置在下座体1b上,且与中环混气室相连通,中环引射管3的入气口端处设置有第一喷射器31,第一喷射器31位于盛液盘5之下,具体参见图2所示。
如图1、图2、图5及图6所示,在位于上座体1a的外围设置有底盘9,底盘9的顶部敞口,外环火盖8覆盖在底盘9的顶部敞口处且与底盘9围合形成外环混气室。外环火盖上开设火孔,如此,整个燃烧器能实现三个通道的燃烧,方便火力组合的调节。上述的盛液盘5的外周沿位于外环火盖8外周沿的外围,盛液盘能够盛装经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流下来的溢液。
上述的第一喷射器和第二喷射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均包括有喷嘴座及安装在喷嘴座上的喷嘴,本实施例中将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1),其具有顶部敞口且呈环状的内腔体(11)及位于所述内腔体(11)的外围且顶部敞口的外腔体(12);
内环火盖(2),覆盖在所述基座(1)上,其内部具有与所述内腔体(11)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11),并与所述内腔体(11)之间围合形成有内环混气室,其内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211)互不连通而与外腔体(12)相连通的第二通道(212),并与所述外腔体(12)之间围合形成有中环混气室,该内环火盖(2)上开设有与第一通道(211)相连通的第一出火孔(212a)及与第二通道(212)相连通的第二出火孔(212b);
中环引射管(3),与所述中环混气室相连通,其入气口端处设置有第一喷射器(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底板,其上开设有供基座(1)安装的安装孔,且位于所述第一喷射器(31)之上;
进风通道(13),用来供空气进入,开设在所述基座(1)上,且与所述内腔体(11)相连通,并位于所述底板之上;及
第二喷射器(6),其具有用来与内环引射管(4)相连通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内腔体(11)内,且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底板之上,该第二喷射器(6)的喷口(61)朝上,并与所述进风通道(1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13)横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喷射器(6)的喷口(61)的顶沿位于所述进风通道(13)的中心线(A)之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通道(13)有两个,且沿周向间隔,并位于所述第二喷射器(6)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有上座体(1a)和下座体(1b),所述上座体(1a)内部具有上通道(111),所述下座体(1b)内部具有与上通道(111)相对应的下通道(112),所述上通道(111)和下通道(112)相连通而形成所述的内腔体(11),所述第二喷射器(6)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下通道(112)内,所述喷口(61)位于所述第二喷射器(6)的上部,且位于所述上通道(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内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横隔板(213),所述横隔板(213)位于所述第一通道(211)的外围,所述内环火盖(2)内部被所述横隔板(213)分隔形成有所述的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213)位于所述第一通道(211)外周壁邻近中间的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出火孔(212a)和第二出火孔(212b) 之间,所述第一通道(211)的顶部与所述内环火盖(2)的顶壁之间留有间隙(214),所述第一出火孔(212a)与第二出火孔(212b)均开设在所述内环火盖(2)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出火孔(212b)位于所述第一出火孔(212a)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火孔(212a)和第二出火孔(212b)均有多个,且均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出火孔(212a)和第二出火孔(212b)的内部流道均自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包括有顶部敞口的火盖本体(21)及覆盖在所述火盖本体(21)顶部敞口处的盖板(22),所述第一通道(211)位于所述火盖本体(21)之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道(112)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内环引射管(4),所述内环引射管(4)位于所述底板之下。
10.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灶具燃烧器的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面板(7),所述面板(7)上开设有供所述基座(1)局部穿过的开孔(71),所述底板为搁置在所述面板(7)上的盛液盘(5)。
CN202022218303.4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Active CN213777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8303.4U CN213777714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8303.4U CN213777714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7714U true CN213777714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07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18303.4U Active CN213777714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7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04718C2 (ru) Варочная панель с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ой газовой горелкой
CN110608436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1964054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燃烧器
CN109959004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0951313U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3777714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109959006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8730979B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1121034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CN111256126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2987205U (zh) 一种引射器及灶具燃烧器
CN111256127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9840089U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CN213453624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的灶具
CN110848689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111121027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CN210861082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
CN215597266U (zh) 内环火盖、燃烧器及灶具
CN111121033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CN218328129U (zh) 组合式燃气燃烧器
CN220728233U (zh) 一种三环燃烧器的气道结构
CN110848688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219389729U (zh) 一种易清洁燃烧器
CN111121025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0529850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