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1814U - 一种水冷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1814U
CN213771814U CN202022900578.6U CN202022900578U CN213771814U CN 213771814 U CN213771814 U CN 213771814U CN 202022900578 U CN202022900578 U CN 202022900578U CN 213771814 U CN213771814 U CN 213771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tube bundle
heat exchang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05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安
黄亮东
刘利华
刘华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005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71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1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1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设置于玻璃钢化装置的集风箱前或者设置于所述集风箱内;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风机连接,出风口与集风箱连接;壳体内垂直于进风口往出风口的方向间隔分布有多排管束组,相邻两排管束组之间形成有风道间隙;每组管束组沿进风口往出风口的方向均间隔分布有竖直设置的多段管束,同一组管束组的所有管束依次连通,每组管束组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管束的外表面间隔分布有多块散热片,散热片平行于进风口往出风口的方向设置,相邻两块散热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散热间隙与风道间隙连通。所述水冷换热器,解决了现有的玻璃冷却设备需要增大风量来加快冷却,导致能耗提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玻璃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冷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玻璃物理钢化法的原理就是把玻璃加热到适宜温度后迅速冷却,使玻璃表面急剧收缩,产生压应力,而玻璃中层冷却较慢,还来不及收缩,故形成张应力,使玻璃获得较高的强度。为了让风机吹出的冷风送到平风栅,风机末端出风口设有集风箱,然后通过集风箱引导冷风到平风栅,达到冷却加热了的玻璃的效果。风机送风时,由于风机转动产生的温度,使得送出来的风温度偏高,从而让冷却效率降低。现有的冷却设备是通过增大风量,从而加快冷却,但在风机增大风量的同时风机的能耗就会提升,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冷换热器,解决了现有的玻璃冷却设备需要增大风量来加快冷却,导致能耗提升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换热器,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玻璃钢化装置的风机连接,所述出风口与玻璃钢化装置的集风箱连接;
所述壳体内垂直于所述进风口往出风口的方向间隔分布有多排管束组,相邻两排管束组之间形成有风道间隙;
每组所述管束组沿所述进风口往出风口的方向均间隔分布有竖直设置的多段管束,同一组管束组的所有管束依次连通,每组所述管束组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管束的外表面间隔分布有多块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平行于所述进风口往出风口的方向设置,相邻两块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所述散热间隙与风道间隙连通。
例如,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活动封板,所述活动封板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对应的开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穿过所述开孔并与所述管束组连通。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活动封板的上表面设有提升耳。
可选地,所述管束组中位于首端的管束设有进水口,所述管束组中位于末端的管束设有出水口,所有所述管束组的进水口于所述壳体外相连通,所有所述管束组的出水口于所述壳体外相连通。
具体地,还包括底座,所述管束组通过所述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有进风嘴,所述进风嘴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往所述进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例如,所述出风口设有多个出风嘴,所述出风嘴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出风口往所述壳体的外部方向逐渐减小。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出风嘴平均分布于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每组所述管束组的相邻两段管束通过弧形连接管连接。
具体地,所述散热片为铝片或铜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风机产生的风进入所述水冷换热器后再通过所述集风箱引导到平风栅。风机产生的风在进入所述水冷换热器后通过注有冷水的管束和管束上的散热片,被带走了绝大部分的热量,风的温度迅速下降,在所述出风口形成能达到冷却玻璃的要求的冷风,从而提高了玻璃冷却的效率。
所述壳体设置于玻璃钢化装置的集风箱前或者设置于所述集风箱内。工作时,不断往所述进水口灌注冷水,冷水依次经过所述管束后从所述出水口排出。当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部后,风会从所述风道间隙经过,然后与所述管束相接触,由于管束的温度比风的温度低,管束内的冷水能带走风的热量,从而使风的温度降低;由于所述散热间隙和所述风道间隙连通,风经过所述风道间隙的同时还会扩散到所述散热间隙,然后与所述散热片相接触,提高了接触面积,所述散热片具有导热性能,能带走更多的风的热量,从而使风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上述结构的管束组之间形成的风道间隙呈直线,能有效降低风阻,降低对风力的影响;每段所述管束的散热片平行于所述进风口往出风口的方向设置,其形成的散热间隙也呈直线,在降温的同时还能降低对风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其中:1壳体;11进风口;111进风嘴;12出风口;121出风嘴;13活动封板;131提升耳;2管束;21风道间隙;22进水口;23出水口;24弧形连接管;3散热片;31散热间隙;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冷换热器,包括壳体1;
所述壳体1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11与玻璃钢化装置的风机连接,所述出风口12与玻璃钢化装置的集风箱连接;
所述壳体1内垂直于所述进风口11往出风口12的方向间隔分布有多排管束组,相邻两排管束组之间形成有风道间隙21;
每组所述管束组沿所述进风口11往出风口12的方向均间隔分布有竖直设置的多段管束2,同一组管束组的所有管束2依次连通,每组所述管束组均设有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
所述管束2的外表面间隔分布有多块散热片3,所述散热片3平行于所述进风口11往出风口12的方向设置,相邻两块所述散热片3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31,所述散热间隙31与风道间隙21连通。
风机产生的风进入所述水冷换热器后再通过所述集风箱引导到平风栅。风机产生的风在进入所述水冷换热器后通过注有冷水的管束2和管束2上的散热片3,被带走了绝大部分的热量,风的温度迅速下降,在所述出风口12形成能达到冷却玻璃的要求的冷风,从而提高了玻璃冷却的效率。
所述壳体1设置于玻璃钢化装置的集风箱前或者设置于所述集风箱内。工作时,不断往所述进水口22灌注冷水,冷水依次经过所述管束2后从所述出水口23排出。当风从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壳体1内部后,风会从所述风道间隙21经过,然后与所述管束2相接触,由于管束2的温度比风的温度低,管束2内的冷水能带走风的热量,从而使风的温度降低;由于所述散热间隙31和所述风道间隙21连通,风经过所述风道间隙21的同时还会扩散到所述散热间隙31,然后与所述散热片3相接触,提高了接触面积,所述散热片3具有导热性能,能带走更多的风的热量,从而使风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上述结构的管束组之间形成的风道间隙21呈直线,能有效降低风阻,降低对风力的影响;每段所述管束2的散热片3平行于所述进风口11往出风口12的方向设置,其形成的散热间隙31也呈直线,在降温的同时还能降低对风力的影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活动封板13,所述活动封板13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对应的开孔,所述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穿过所述开孔并与所述管束组连通。
设置所述活动封板13能方便维修人员对所述壳体1内部进行维修。所述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穿过所述开孔与所述管束组连通的方式能使所述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均设置于壳体1外,能方便所述管束组注水和排水,还能避免注水和排水时水滴落于壳体1内。
例如,所述活动封板13的上表面设有提升耳131。
在拆卸所述活动封板13时手持所述提升耳131即能方便快捷地拿起所述活动封板13。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管束组中位于首端的管束2设有进水口22,所述管束组中位于末端的管束2设有出水口23,所有所述管束组的进水口22于所述壳体1外相连通,所有所述管束组的出水口23于所述壳体1外相连通。
如图1所示,左边为管束组的首端,右边为管束组的末端。冷水从所述进水口22进入然后从所述出水口23排出,能依次经过同一组所述管束组的所有管束2,从而保证每一部分都具有散热功能。相连通的所述进水口22能方便灌注冷水,只需要灌注一次即能对所有所述管束组进行灌注,相连通的所述出水口23能将所有所述管束组的冷水汇集到回收处,方便回收。
可选地,还包括底座4,所述管束组通过所述底座4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
所述底座4能将所述管束组固定,避免在所述换热器工作时或移动式发生震动而使所述管束组偏离位置。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进风口11设有进风嘴111,所述进风嘴111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壳体1的外部往所述进风口11的方向逐渐增大。
上述进风嘴111的结构有利于风的扩散,使风充满整个所述壳体1,提高风的降温效率。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12设有多个出风嘴121,所述出风嘴121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出风口12往所述壳体1的外部方向逐渐减小。
上述出风嘴121的结构能提高出风时冷风的压力,提高风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嘴121平均分布于所述出风口12。
上述结构能使排出的冷风更加均匀。
例如,每组所述管束组的相邻两段管束2通过弧形连接管24连接。
与棱角形连接管相比,弧形连接管24内壁的弧度能降低所述冷水的冲击力,使冷水能在所述管束组内平缓流动。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散热片3为铝片或铜片。
铝片和铜片的导热性能相比于钢铁材质的导热性能高,能提高散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冷换热器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水冷换热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玻璃钢化装置的风机连接,所述出风口与玻璃钢化装置的集风箱连接;
所述壳体内垂直于所述进风口往出风口的方向间隔分布有多排管束组,相邻两排管束组之间形成有风道间隙;
每组所述管束组沿所述进风口往出风口的方向均间隔分布有竖直设置的多段管束,同一组管束组的所有管束依次连通,每组所述管束组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管束的外表面间隔分布有多块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平行于所述进风口往出风口的方向设置,相邻两块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所述散热间隙与风道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活动封板,所述活动封板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对应的开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穿过所述开孔并与所述管束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封板的上表面设有提升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组中位于首端的管束设有进水口,所述管束组中位于末端的管束设有出水口,所有所述管束组的进水口与所述壳体外相连通,所有所述管束组的出水口与所述壳体外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管束组通过所述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有进风嘴,所述进风嘴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往所述进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有多个出风嘴,所述出风嘴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出风口往所述壳体的外部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嘴平均分布于所述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管束组的相邻两段管束通过弧形连接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铝片或铜片。
CN202022900578.6U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水冷换热器 Active CN213771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0578.6U CN213771814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水冷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0578.6U CN213771814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水冷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1814U true CN213771814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96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0578.6U Active CN213771814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水冷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1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71814U (zh) 一种水冷换热器
CN201947119U (zh) 一种风电空空冷却器
TW202014652A (zh) 熱交換裝置
CN201344747Y (zh) 板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1928143U (zh) 民用电机热管冷却器
CN212907331U (zh) 一种美式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1601143U (zh) 燃烧室和燃气设备
CN114688900A (zh) 一种多模块组合式板翅式换热器
CN104654825A (zh) 具有△形通道空间的空冷单元的导流装置
CN210346421U (zh)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CN210441427U (zh) 热交换器的换热单元及燃气锅炉
CN210008132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组件
CN212272372U (zh) 一种发动机强制风冷装置
CN204794569U (zh) 板片式换热模块、对称式双风道换热器及风电机组发电机的外冷却装置
CN221055100U (zh) 一种新型单电机取暖器
CN220652139U (zh) 一种储能液冷电池包
CN219381282U (zh) 一种pp板生产用定型装置
CN113001850B (zh)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流涎机高温废气冷热交换装置
CN221176383U (zh) 换热组件、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214936991U (zh) 一种加工弯曲玻璃的加热炉
CN211084929U (zh) 一种蒸汽加热的太阳能导热系统
CN214664793U (zh) 一种传热效率高的风机盘管
CN211146555U (zh) 一种分体式空气预热器
CN216885082U (zh) 一种冷却系统的过水块结构及模具
CN217508498U (zh) 一种热交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