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3974U - 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3974U
CN213753974U CN202021816584.7U CN202021816584U CN213753974U CN 213753974 U CN213753974 U CN 213753974U CN 202021816584 U CN202021816584 U CN 202021816584U CN 213753974 U CN213753974 U CN 213753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pacitor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circuit
se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65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锦源
林肇健
蔡锦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Intre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Intre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Intretech Inc filed Critical Xiamen Intretech Inc
Priority to CN2020218165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3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3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3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正极和接地端,还包括有:第二电源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第二电源正极和所述接地端的马达驱动芯片;以及连接于所述马达驱动芯片、所述接地端和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的第一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可以将电机反电动势泄放到地上,保证电子产品不受电机反电动势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电机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人为转动电机,电机会如同发电装置产生很大的电能,该电能在会对电子产品产生很严重的损害危险,甚至直接坏掉。在电机反电动势的防护上,大多采用TVS管、稳压管等方式去进行泄放,当反电动势特别大时,TVS管和稳压管的PN结无法承受巨大的电能时,这种方式就无法适用了。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马达驱动IC 对电能的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芯片进行防护,但是这种方式受限于芯片本身的设计,本质上还是存在无法防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保护电子产品不受电机反电动势的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正极和接地端,还包括有:第二电源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第二电源正极和所述接地端的马达驱动芯片;以及连接于所述马达驱动芯片、所述接地端和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的第一电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第二电路,其连接于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第二电源正极和所述马达驱动芯片之间;以及第三电路,其连接于所述接地端、所述马达驱动芯片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和二极管D1,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VBB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VBB端之间串联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VBB端之间串联电阻R4,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电阻R3,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二极管D1。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二极管D1为TVS二极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VREF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正极,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VREF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容C1的两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三电路包括电阻R1、磁珠FB1、磁珠FB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LSS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电阻R1,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OUT1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电容C3,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OUT2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电容C4,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OUT1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磁珠FB1和所述电容C5,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OUT2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磁珠 FB2和所述电容C6。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的电压为18V。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的电压为5V。
一种电子产品,其包括所述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反电动势保护电路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在第一电源正极、接地端以及马达驱动芯片的VBB端连接有第一电路,而第一电路采用电阻、三极管和TVS二级管的连接,实现了在电机产生反电动势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可以将电机反电动势泄放到地上,保证电子产品不受电机反电动势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路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路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电路的原理图。
图中:1.第一电路 2.第二电路 3.第三电路 4.马达驱动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正极和接地端,还包括有:第二电源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第二电源正极和所述接地端的马达驱动芯片4;以及连接于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所述接地端和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的第一电路1。采用在第一电源正极、接地端以及马达驱动芯片的VBB端连接有第一电路1,而第一电路1采用电阻、三极管 Q1和TVS二级管D1的连接,实现了在电机产生反电动势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可以将电机反电动势泄放到地上,保证电子产品不受电机反电动势的影响。
参照图1所示,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电路2,其连接于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第二电源正极和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 之间;以及第三电路3,其连接于所述接地端、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之间。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路1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和二极管D1,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的VBB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的VBB端之间串联电阻 R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的VBB端之间串联电阻R4,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电阻R3,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二极管D1。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二极管D1为TVS二极管。TVS二极管D1用于保护电子产品不受电机反电动势的电压高峰破坏。
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二电路2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的VREF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正极,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的VREF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容C1 的两端。
参照图4所示,所述第三电路3包括电阻R1、磁珠FB1、磁珠FB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的LSS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电阻R1,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的OUT1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电容C3,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的OUT2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电容C4,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的OUT1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磁珠FB1和所述电容C5,所述马达驱动芯片4的OUT2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磁珠FB2和所述电容C6。磁珠FB1和磁珠FB2用于消除存在于电路中的RF噪声。
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的电压为18V,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的电压为5V。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电子产品,其包括所述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反电动势保护电路的电机。
参照图1所示,所述电机一端连接于所述磁珠FB1和所述电容C5之间,所述电机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磁珠FB2和所述电容C6之间。
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在电路中均起到滤波,抑制杂讯的作用。马达驱动芯片4的型号为A4950ELJTR-T。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整R2、R3和R4的电阻值以及二极管D1的稳压值,即可适用于其他马达驱动回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电机在外力情况下转动产生反电动势,本实用新型根据三极管与TVS管或者稳压二级管的稳压效果实现构建电机反电动势的泄放回路。如图1所示,三极管 Q1采用PNP型三极管,且在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串联电阻,电阻分担承受流经三极管Q1的电能,集电极和基极间并联TVS管,通过TVS管抬高三极管Q1的开启电压。当反电动势小于TVS管的稳压电压时,三极管Q1不导通,泄放回路(第一电路1)不开启。当反电动势超过TVS 管的稳压电压0.7V时,三极管Q1导通,此时反电动势通过发射极、集电极泄放到地上,从而使得第一电路1能够防护电机在外力情况下产生的反电动势。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用稳压二极管替代TVS管。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等内容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可相互参照,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但并不限定它们的不同之处不能相互替换或叠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正极和接地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第二电源正极;
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第二电源正极和所述接地端的马达驱动芯片;以及
连接于所述马达驱动芯片、所述接地端和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的第一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路,其连接于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第二电源正极和所述马达驱动芯片之间;以及
第三电路,其连接于所述接地端、所述马达驱动芯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和二极管D1,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VBB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VBB端之间串联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VBB端之间串联电阻R4,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电阻R3,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二极管D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为TVS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VREF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正极,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VREF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容C1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路包括电阻R1、磁珠FB1、磁珠FB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LSS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电阻R1,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OUT1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电容C3,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OUT2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电容C4,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OUT1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磁珠FB1和所述电容C5,所述马达驱动芯片的OUT2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所述磁珠FB2和所述电容C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的电压为18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的电压为5V。
9.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反电动势保护电路的电机。
CN202021816584.7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Active CN213753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6584.7U CN213753974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6584.7U CN213753974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3974U true CN213753974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2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6584.7U Active CN213753974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3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9695B (zh) 过压保护电路
CN202872356U (zh) 一种浪涌抑制电路
CN207241434U (zh) 用于汽车的显示仪表及汽车
CN111446705B (zh) 一种上电限流电路
CN105226946A (zh) 一种过欠压浪涌控制电路
CN101694938A (zh) 一种浪涌电流抑制方法
CN106058836B (zh) 大电流浪涌抑制器
CN213753974U (zh) 一种反电动势保护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CN106410778B (zh) 浪涌抑制器
CN104102318A (zh) 电源电路
CN2728096Y (zh) 有多种保护功能的场效应管式汽车发电机电压调节器
CN207021660U (zh) 电源输入过压保护和输出过压保护电路
CN206283437U (zh) 大功率直流有刷电机驱动器
CN106899283B (zh) 基于分立元器件的保护性触发电路
CN213027861U (zh) 一种电机调速板及电机系统
CN112542818B (zh) 一种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及包括该电路的电源板
CN103902001A (zh) 电源电路
CN203522150U (zh) 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保护电路及无刷直流电机
CN110572086A (zh) 电机驱动电路、电机和电器设备
CN216721177U (zh) 降压电路
CN206076939U (zh) 大电流浪涌抑制器
CN219697307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电路、电机控制器及汽车
CN219322278U (zh) 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CN212210492U (zh) 一种低成本的电源反接保护电路
CN212908987U (zh) 一种三相逆变模块的短路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