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2278U - 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2278U
CN219322278U CN202223595992.6U CN202223595992U CN219322278U CN 219322278 U CN219322278 U CN 219322278U CN 202223595992 U CN202223595992 U CN 202223595992U CN 219322278 U CN219322278 U CN 219322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or
voltage
power supply
com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59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猛
王磊
李刚
陈俊言
董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tao Technology Co ltd
Xi'an Junt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ntao Technology Co ltd
Xi'an Junt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ntao Technology Co ltd, Xi'an Junt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nt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59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2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2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2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该电路包括:电感降压电路、电源控制电路、滞回比较器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其中,电感压降电路的输入端与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源连接;第一电压源为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中的比较器供电;电源控制电路包括:自举电容、第一PNP三极管、第一NPN三极管、第一稳压管和第一电阻;自居电路充电至第一电压源的电压前,第一PNP三极管不会导通,进而使前级电路中的比较器不会误启动,提高电源电路稳定性的同时不依赖芯片,降低PCB布局要求,成本较低且易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为满足这些要求,电源模块除了满足电子产品开关频率的同时,还需要同时满足运行稳定;对于降压型开关电源,现有技术主要依靠芯片实现所需的供能,对PCB布局要求高,成本较高且不易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满足电源电路稳定运行的同时,因依赖芯片而造成的成本较高且不易维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感降压电路、电源控制电路、滞回比较器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
其中,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源为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中的比较器供电;
其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自举电容、第一PNP三极管、第一NPN三极管、第一稳压管和第一电阻;
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电压源连接;
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举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压源和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自举电容充电时且未到达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时,第一PNP三极管不导通;在自举电容两端的电压超过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时,正极与自举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一稳压管导通,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因与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连接进而导通;第一PNP三极导通后,与第一PNP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的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被拉至高电位,导通后的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为低电位,与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的第一PNP三极管基极保持在低电位,第一PNP三极管保持导通;实现第一电压源为后级电路供电和对第一电压源的控制,防止前级电路误启动,使滞回比较器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为后级电路提供稳定的三角波和方波。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控制电路不依赖芯片对电源进行控制,在PCB布局中不需要围绕芯片进行设计,方便故障的识别和维修,并且,自举电容、第一PNP三极管、第一NPN三极管、第一稳压管和第一电阻为普通器件,可降低生产升本。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举电容通过串联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压源连接,实现通过第二电阻进行充电;此外,第三电阻与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串联,起到限流电阻的作用,稳定第一PNP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提高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感降压电路包括:NMOS管、第一二极管、电感、第一电容;
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压源连接;
所述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电路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NMOS管、第一二极管和电感的连接,实现NMOS管导通时,电感充电,在NMOS管截止时,电感产生感应电压并通过与第一二极管连接实现续流,达到降压的目的同时,保证电源电路中的后级电路稳定输出。此外,电感降压电路中未使用芯片实现降压的功能,降低了PCB布局要求,成本低且易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电感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电路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电容与第一电容并联,提升与电感降压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电容的容值,进而不需要单独使用的大容值电容,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比较器的反相端连接,在滞回比较电路刚通过第一电压源上电时,第三电容未充电,第一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此时,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串联后再与第四电阻并联设置,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到第七电阻共同构成第一比较器同相端的分压电阻,决定了三角波的高电平电压。当第三电容两端电压超过高电平电压时,第一比较器输出电压发生翻转,第六电阻和第五电阻接地后再于第四电阻串联,共同构成第一比较器同相端的另一分压电阻,决定了三角波的低电平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方波产生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
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端连接;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端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电源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负电源端与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串联,构成第二比较器反相端分压电阻;第二比较器的同相端与输出三角波的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最终输出方波,并对电感降压电路进行开关控制。
进一步地,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推挽电路;
其中,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推挽电路包括:第二NPN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
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PNP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路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推挽电路由极性不同的第二PNP管和第三NPN管连接构成,推挽电路的输入端与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实现对输入电感降压电路的方波的波形放大作用。
进一步地,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过流保护电路;
其中,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和第三NPN三极管;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路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当流经第十二电阻的电流过大时,串联第十三电阻后与第十二电阻第一端连接的第三NPN管的基极电压被抬升,第三NPN管导通并拉低与集电极连接的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电压,使NMOS管及时关断,实现过流保护的效果,提高了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过压保护电路;
其中,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第十四电阻和第四NPN三极管;
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路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稳压管在输出过压时导通,串联第十四电阻后与第二稳压管正极连接的第四NPN三极管基极被拉升至高电平,第四NPN管导通,与第四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的第二比较器的同相端被拉至低电平;当第二比较器同相端电平小于反相端电平时,第二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并使NMOS管及时关断,实现过压保护的效果,提高了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和自举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可实现在输出电压为低电平时,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为自举电容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控制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降压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电路的等效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电路的等效电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电压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波产生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包括:
电感降压电路、电源控制电路、滞回比较器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
其中,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源为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中的比较器供电。
请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控制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自举电容C1、第一PNP三极管Q1、第一NPN三极管Q4、第一稳压管D2和第一电阻R11;
所述自举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电压源连接;
所述自举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D2的正极、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极和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源作为前级电路的驱动电压,通过电源控制电路平稳建立;当自举电容C1充电时,达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前,第一PNP三极管Q1不会导通,因此前级电路不会误启动;当自举电容C1的电压达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时,第一稳压管D2导通,进而使与第一稳压管D2负极连接的第一PNP三极管Q1导通;第一电压源经第一电阻R11限流后,拉升第一NPN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并进而在NPN三极管导通后,拉低与第一NPN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的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使第一PNP三极管Q1保持导通状态,使前级电路中的比较器开始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1和第三电阻R8;
所述第二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所述自举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R8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R8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D2的负极和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自举电容C1通过串联第二电阻R1与第二电压源连接,实现通过第二电阻R1进行充电;此外,第三电阻R8与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起到限流电阻的作用,稳定第一PNP三极管Q1的工作状态,提高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降压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所述电感降压电路包括:NMOS管M1、第一二极管D3、电感L1、第一电容C3;
所述NMOS管M1的漏极与第二电压源连接;
所述NMOS管M1的栅极与所述电感L1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NMOS管M1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3的负极和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3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L1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3的第二端和电路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NMOS管M1、第一二极管D3和电感L1的连接,实现NMOS管M1导通时,电感L1充电,在NMOS管M1截止时,电感L1产生感应电压并通过与第一二极管D3连接实现续流,达到降压的目的同时,保证电源电路中的后级电路稳定输出。此外,电感降压电路中未使用芯片实现降压的功能,降低了PCB布局要求,成本低且易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电感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C4;
所述第二电容C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3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C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3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路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电容C4与第一电容C3并联,提升与电感降压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电容的容值,进而不需要单独使用的大容值电容,降低了制造成本。
请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U1B、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9、第六电阻R3、第七电阻R2、第八电阻R10和第三电容C2;
所述第四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9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3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比较器U1B的同相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R9的第二端与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R1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比较器U1B的输出端和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八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U1B的反相端和所述第三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请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电路的等效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第三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一比较器U1B的反相端连接,在滞回比较电路刚通过第一电压源上电时,第三电容C2未充电,第一比较器U1B输出高电平;此时,第六电阻R3和第七电阻R2串联后再与第四电阻R5并联设置,第四电阻R5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9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5到第七电阻R2共同构成第一比较器U1B同相端的分压电阻,决定了三角波的高电平电压。
请参照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电路的等效电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当第三电容C2两端电压超过高电平电压时,第一比较器U1B输出电压发生翻转,第六电阻R3和第五电阻R9接地后再于第四电阻R5串联,共同构成第一比较器U1B同相端的另一分压电阻,决定了三角波的低电平电压。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电压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当第一电压源的电压为12V,第二电压源的电压为36V,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9、第六电阻R3、第七电阻R2和第八电阻R10都为10KΩ时,滞回比较器电路在刚上电时,输出电压缓慢上升至7V,当第三电容C2充电至7V时,输出电压发生翻转,第三电容C2放电至4V时,信号再发生翻转。
请参照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波产生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所述方波产生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U1A、第九电阻R4、第十电阻R13和第十一电阻R6;
所述第九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九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R13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U1A的反相端连接;
所述第十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U1A的同相端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U1A的正电源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U1A的负电源端与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U1A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R6的第二端和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九电阻R4和第十电阻R13串联,构成第二比较器U1A反相端分压电阻;第二比较器U1A的同相端与输出三角波的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最终输出方波,并对电感L1降压电路进行开关控制。
请参照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推挽电路;
其中,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感L1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推挽电路包括:第二NPN三极管Q2和第二PNP三极管Q3;
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二PNP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路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推挽电路由极性不同的第二PNP三极管管Q3和第二NPN三极管Q2连接构成,推挽电路的输入端与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实现对输入电感L1降压电路的方波的波形放大作用。
进一步地,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过流保护电路;
其中,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4、第十三电阻R15和第三NPN三极管Q5;
所述第十二电阻R14的第一端与所述NMOS管M1的源极和所述第十三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二电阻R1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3的负极和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三电阻R1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电路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流经第十二电阻R14的电流过大时,串联第十三电阻R15后与第十二电阻R14第一端连接的第三NPN管的基极电压被抬升,第三NPN管导通并拉低与集电极连接的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电压,使NMOS管M1及时关断,实现过流保护的效果,提高了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过压保护电路;
其中,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D4、第十四电阻R16和第四NPN三极管Q6;
所述第二稳压管D4的负极与所述电感L1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稳压管D4的正极与所述第十四电阻R16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四电阻R1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NPN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电路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稳压管D4在电感L1降压电路输出过压时导通,串联第十四电阻R16后与第二稳压管D4正极连接的第四NPN三极管Q6基极被拉升至高电平,第四NPN管导通,与第四NPN三极管Q6集电极连接的第二比较器U1A的同相端被拉至低电平;当第二比较器U1A同相端电平小于反相端电平时,第二比较器U1A输出低电平并使NMOS管M1及时关断,实现过压保护的效果,提高了电源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自举电容C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和自举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可实现在输出电压为低电平时,第一电容C3和第二电容C4为自举电容C1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自举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压源和第一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在自举电容C1充电时且未到达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时,第一PNP三极管Q1不导通;在自举电容C1两端的电压超过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时,正极与自举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一稳压管D2导通,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极因与第一稳压管D2的负极连接进而导通;第一PNP三极导通后,与第一PNP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的第一NPN三极管Q4基极被拉至高电位,导通后的第一NPN三极管Q4集电极为低电位,与第一NPN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的第一PNP三极管Q1基极保持在低电位,第一PNP三极管Q1保持导通;实现第一电压源为后级电路供电和对第一电压源的控制,防止前级电路误启动,使滞回比较器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为后级电路提供稳定的三角波和方波。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控制电路不依赖芯片对电源进行控制,在PCB布局中不需要围绕芯片进行设计,方便故障的识别和维修,并且,自举电容C1、第一PNP三极管Q1、第一NPN三极管Q4、第一稳压管D2和第一电阻R11为普通器件,可降低生产升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降压电路、电源控制电路、滞回比较器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
其中,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源为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中的比较器供电;
其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自举电容、第一PNP三极管、第一NPN三极管、第一稳压管和第一电阻;
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电压源连接;
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包括:NMOS管、第一二极管、电感、第一电容;
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压源连接;
所述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电路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电路地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
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端连接;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端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电源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源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负电源端与电路地连接;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挽电路;
其中,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推挽电路包括:第二NPN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
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
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PNP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路地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流保护电路;
其中,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和第三NPN三极管;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路地连接。
9.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压保护电路;
其中,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第十四电阻和第四NPN三极管;
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滞回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路地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感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CN202223595992.6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Active CN219322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5992.6U CN21932227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5992.6U CN21932227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2278U true CN219322278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5992.6U Active CN21932227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2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2318A (zh) 电源电路
CN219322278U (zh) 一种dc-dc降压型开关电源电路
CN104321962A (zh) 具有升压器的振荡器电路
CN210405090U (zh) 一种buck变换器电路及应用此电路的直流降压装置
CN208094183U (zh) 具有浪涌抑制的预稳压电路
CN204349772U (zh) 一种线性稳压供电电路
CN212210492U (zh) 一种低成本的电源反接保护电路
CN211701851U (zh) 一种开关电源
CN216564969U (zh) 可适应多种启动方式的电动工具驱动电路
CN105515357B (zh) 一种dcdc限流电路
CN111614073A (zh) 一种低成本的电源反接保护电路
CN209805675U (zh) 应用于t-con板的逻辑电压转换电路
CN114221581A (zh) 可适应多种启动方式的电动工具驱动电路
CN208939817U (zh) 一种高压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CN202978699U (zh) 一种多电压切换装置
CN206004528U (zh) 一种高倍升压电路
CN212935775U (zh) 一种pwm信号发生器电路
CN219643792U (zh) N型开关管驱动电路结构、电路板及智能电源
CN219801877U (zh) 一种带过压保护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20492864U (zh) 一种可靠的汽车转向助力控制器电源控制的电路
CN114583928B (zh) 基于自激振荡的电源升压驱动电路
CN212935781U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
CN115776227A (zh) 驱动电路及dc-dc电源系统
CN213879624U (zh) 步进驱动器电源供电电路
CN216362252U (zh) 一种供电电路与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