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1177U - 降压电路 - Google Patents

降压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1177U
CN216721177U CN202123267887.5U CN202123267887U CN216721177U CN 216721177 U CN216721177 U CN 216721177U CN 202123267887 U CN202123267887 U CN 202123267887U CN 216721177 U CN216721177 U CN 216721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ode
resistor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678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模
焦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678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1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1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1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压电路。降压电路包括第一降压电阻、稳压二极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一滤波模块和降压模块。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入端电连接于IGBT的集电极且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入端用于接电源的正极,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IGBT的门极,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用于接电源的负极。IGBT的发射极电连接于第一滤波模块的输入端,第一滤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降压模块。降压模块,用于将传输至降压模块的电压进行降压。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对较高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降压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不断出现,然而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所需的工作电压各有不同。有些电子产品需要直流电的工作电压,有些电子产品需要提供交流电才能正常工作。而且电子设备所需的工作电压的电压值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降压电路对交流电进行处理,产生不同电压值的交流电或者直流电以满足不同电子设备的要求。
但是现有的降压技术中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传统的降压电路难以提供较高的电流,对较高的电压进行降压也较为困难。并且现有的降压电路较为庞大复杂、导致占用空间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压电路,可以提供较高的电流,并且能够对较高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使用。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压电路,包括:第一降压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一滤波模块和降压模块。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入端电连接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且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入端用于接电源的正极,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门极,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用于接电源的负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电连接于第一滤波模块的输入端,第一滤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降压模块。降压模块,用于将传输至降压模块的电压进行降压。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降压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作用实现一次降压,并且由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具有高耐压特性,比如可以耐1200V的电压值,所以可以通过第一降压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实现将较高的待处理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再者,通过降压模块的作用实现二次降压,可以将上述待处理电压降低至较低的电压,比如12V的电压值。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能够将较高的待处理电压降低至较低的电压的同时,还可以提供较高的电流。并且还可以通过第一滤波模块为降压模块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以便于降压模块能够更加稳定实现降压。另外,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较为简单,使得整个降压电路的体积较小,以便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放置,还可以降低成本较低,有助于推广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降压电阻的个数为多个,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一降压电阻串联。多个第一稳压二极管串联。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待处理电压的大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门极需要的电压大小、第一降压电阻的耐压值(或型号)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的工作电流,来选用第一降压电阻的个数和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个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降压电阻和压敏电阻。第二降压电阻的输入端用于接电源的正极,第二降压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入端。压敏电阻的输入端电连接于第二降压电阻的输出端,压敏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压敏电阻能够吸收高尖峰电压,通过压敏电阻进行浪涌吸收。通过第二降压电阻的限流降压作用,来实现对压敏电阻进行限流保护避免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过大对压敏电造成损坏,从而使压敏电阻长期可靠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第二降压电阻的输出端,负极电连接于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入端。和/或,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负极电连接于压敏电阻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开关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所以可以避免电源(包括需要降压的待处理电压)反接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电源反接而对后级电路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由于第二开关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所以也可以避免电源(包括需要降压的待处理电压)反接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电源反接而对后级电路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负极电连接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门极。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稳压二极管可以保护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门极和发射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门极和发射极被反向击穿,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门极和发射极的压差过大而损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和第一电感。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电连接于第一电感的输入端,第一电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降压模块。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电连接于第一电感的输入端,负极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电连接于第一电感的输出端,负极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和第一电感的滤波作用,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以便于向降压模块提供较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二极管。第三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负极电连接于第一电感的输入端,以使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二极管输出至第一电感的输入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三开关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所以可以避免当降压模块无电源输入时,第一电解电容和第二电解电容因储存的电能回流而对降压电路中的各元器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压模块包括BUCK芯片,BUCK芯片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滤波模块输出第一电压至BUCK芯片的输入端。BUCK芯片将第一电压降压至第二电压,由BUCK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使得降压电路的电路结构较为简单,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复杂的电路结构来说,还可以节省元器件的布板空间,集成度高,稳定性较好,便于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压模块还包括第二滤波模块,用于将BUCK芯片输出的第二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压,第二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解电容、第五电阻。第二电感的输入端电连接于BUCK芯片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二电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第三电解电容的负极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第五电阻与第三电解电容并联。由第二电感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滤波模块滤波后的第二电压。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滤波模块使BUCK芯片输出的高频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即通过第二滤波模块滤波前的第二电压为高频电压,通过第二滤波模块滤波后的第二电压为直流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压模块还包括蓄流二极管。蓄流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于第二电感的输入端,正极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蓄流二极管的单向导通作用可以保护电路中的部分元器件(比如第二电感、第三电解电容和第五电阻),避免部分元器件被降压电路中的感应电压击穿或烧坏。
和/或,降压模块还包括第四二开关极管和电容。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二电感的输入端,另一端电连接于BUCK芯片的第三输出端。第四开关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于BUCK芯片的第三输出端,正极电连接于第二电感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四开关二极管和电容可以将BUCK芯片第三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反馈至BUCK芯片,具体为将第二电感输出端输出的第二电压反馈至BUCK芯片。当第二电压过高时,使BUCK芯片降低输出脉宽,以降低BUCK芯片第三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从而降低第二电压。当第二电压过低时,使BUCK芯片提高输出脉宽,以提高BUCK芯片第三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从而提高第二电压。综上通过第四开关二极管和电容的作用可以确保通过降压电路得到的第二电压为所需要的第二电压,比如12V,避免第二电压偏低或偏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降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降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1-第一降压电阻;12-第一稳压二极管;13-第一滤波模块;14-降压模块;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DW1-第一一稳压二极管;DW2-第一二稳压二极管;DW3-第二稳压二极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0-第二降压电阻;RV1-压敏电阻;D1-第一开关二极管;D2-第二开关二极管;D3-第三开关二极管;D4-蓄流二极管;D5-第四开关二极管;E1-第一电解电容;E2-第二电解电容;E3-第三电解电容;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U1-BUCK芯片;R5-第五电阻;C-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可以是两个元件通过导线等方式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降压电路,请参考图1,图1为降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降压电路包括:第一降压电阻11、第一稳压二极管12、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第一滤波模块13和降压模块14。第一降压电阻11的输入端电连接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集电极且第一降压电阻11的输入端用于接电源的正极,如可以通过图1中的DC+接电源的正极。第一降压电阻1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负极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门极,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正极用于接电源的负极,如可以通过图1中的DC-接电源的负极。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正极还可以用来接地线。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发射极电连接于第一滤波模块13的输入端,第一滤波模块13的输出端电连接于降压模块14。降压模块14用于将传输至降压模块14的电压进行降压。
由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具有高耐压特性,所以本实施例为实现将较高的电压比如1000V降压至较低的电压比如12V,可以选用耐1200V电压值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避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被击穿。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降压电阻11、第一稳压二极管12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实现将通过DC+和DC-传输的较高的待处理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较高的电压如1000V的电压。通过降压模块14的作用实现二次降压,可以将上述待处理电压降低至较低的电压,较低的电压如12V的电压,较低的电压即图2中VCC的电压。并且,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能够将较高的待处理电压降低至较低的电压的同时,还可以提供较高的电流。通过第一滤波模块13为降压模块14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以便于降压模块14能够更加稳定实现降压。另外,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较为简单,使得整个降压电路的体积较小,以便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放置,还可以降低成本较低,有助于推广使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降压电路,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除包含以上任意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外,还包含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际的电路设计过程中,第一降压电阻的个数为多个,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一降压电阻串联。多个第一稳压二极管串联。以下以第一降压电阻的个数为四个,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个数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并非将第一降压电阻的个数限定为四个,将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个数限定为两个。
比如,降压电路可以分别通过DC+和DC-接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第一降压电阻11的个数及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个数可以根据电源的电压大小即通过DC+和DC-传输的待处理电压的大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门极需要的电压大小、第一降压电阻11的耐压值(或型号)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工作电流来选取。具体而言,当待处理电压为700V以上时,比如待处理电压为900V、1000V、1200V等,在此不在列举。
具体地说,四个第一降压电阻分别是: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并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串联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集电极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门极之间。两个第一稳压二极管分别是第一一稳压二极管DW1和第一二稳压二极管DW2,第一一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电连接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门极,正极电连接于第一二稳压二极管DW2的负极,第一二稳压二极管DW2正极用于接电源的负极。
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降压电阻R0和压敏电阻RV1。第二降压电阻R0的输入端用于接电源的正极,第二降压电阻R0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一降压电阻11的输入端。压敏电阻RV1的输入端电连接于第二降压电阻R0的输出端,压敏电阻RV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正极。压敏电阻RV1能够吸收高尖峰电压,通过压敏电阻RV1进行浪涌吸收。通过第二降压电阻R0的限流降压作用,来实现对压敏电阻RV1进行限流保护避免通过压敏电阻RV1的电流过大对压敏电造成损坏,从而使压敏电阻RV1长期可靠运行。
本实施例为避免因电源反接而对后级电路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D1,第一开关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于第二降压电阻R0的输出端,负极电连接于第一降压电阻11的输入端。由于第一开关二极管D1具有单向导通特性,所以可以避免电源(包括需要降压的待处理电压)反接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电源反接而对后级电路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为避免因电源反接而对后级电路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二极管D2,第二开关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正极,负极电连接于压敏电阻RV1的输出端。由于第二开关二极管D2具有单向导通特性,所以也可以避免电源(包括需要降压的待处理电压)反接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电源反接而对后级电路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为避免因电源反接而对后级电路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可以同时包括上述第一开关二极管D1和第二开关二极管D2。
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DW3。第二稳压二极管DW3的正极电连接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发射极,负极电连接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门极。第二稳压二极管DW3可以保护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门极和发射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门极和发射极被反向击穿,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门极和发射极的压差过大而损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上述第一滤波模块可以包括:第一电解电容E1、第二电解电容E2和第一电感L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发射极电连接于第一电感L1的输入端,第一电感L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降压模块。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电连接于第一电感L1的输入端,负极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正极。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电连接于第一电感L1的输出端,负极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正极。通过第一电解电容E1、第二电解电容E2和第一电感L1的滤波作用,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以便于向降压模块提供较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另外,为了进一步保护降压电路中的各元器件,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二极管D3。第三开关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发射极,负极电连接于第一电感L1的输入端,以使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发射极通过第三开关二极管D3输出至第一电感L1的输入端。由于第三开关二极管D3具有单向导通特性,所以可以避免当降压模块无电源输入时,第一电解电容E1和第二电解电容E2因储存的电能回流而对降压电路中的各元器件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
降压模块包括BUCK芯片U1,BUCK芯片U1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滤波模块输出第一电压至BUCK芯片U1的输入端。具体如,BUCK芯片U1包括四个输入端(四个输入端对应于图2中的标注Drain),本实施例中的四个输入端同时接入第一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使得第一滤波模块输出至BUCK芯片U1的四个输入端。BUCK芯片U1将第一电压降压至第二电压,由BUCK芯片U1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BUCK芯片U1的集成度高,使得降压电路的电路结构较为简单,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复杂的电路结构来说,还可以节省元器件的布板空间,稳定性较好,便于维护。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过程中,如果需要通过降压电路得到的第二电压为直流,则可以对第二电压进行滤波。具体如:降压模块还包括第二滤波模块,用于将BUCK芯片U1输出的第二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压,第二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感L2、第三电解电容E3、第五电阻R5。第二电感L2的输入端电连接于BUCK芯片U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对应于如图2中的标注Vss),第二电感L2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第三电解电容E3的负极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正极。第五电阻R5与第三电解电容E3并联。由第二电感L2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滤波模块滤波后的第二电压。通过第二滤波模块使BUCK芯片U1输出的高频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即通过第二滤波模块滤波前的第二电压为高频电压,通过第二滤波模块滤波后的第二电压为直流电压。
降压模块还包括蓄流二极管D4。蓄流二极管D4的负极电连接于第二电感L2的输入端,正极电连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12的正极。通过蓄流二极管D4的单向导通作用可以保护电路中的部分元器件(比如第二电感L2、第三电解电容E3和第五电阻R5),避免部分元器件被降压电路中的感应电压击穿或烧坏。具体而言,蓄流二极管D4通过上述连接方式接入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第二电感L2的输入端和第三电解电容E3的负极,并至少与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解电容E3形成回路,使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解电容E3产生的高电动势在上述回路中以蓄电流方式消耗,从而起到保护电路中的部分元器件(比如第二电感L2、第三电解电容E3和第五电阻R5)不被损坏的作用。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降压模块还包括第四开关二极管D5和电容C。电容C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二电感L2的输入端,另一端电连接于BUCK芯片U1的第三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对应于如图2中的标注Vdd)。第四开关二极管D5的负极电连接于BUCK芯片U1的第三输出端,正极电连接于第二电感L2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开关二极管D5和电容C可以将BUCK芯片U1第三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反馈至BUCK芯片U1,具体为将第二电感L2输出端输出的第二电压反馈至BUCK芯片U1。当第二电压过高时,使BUCK芯片U1降低输出脉宽,以降低BUCK芯片U1第三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从而降低第二电压。当第二电压过低时,使BUCK芯片U1提高输出脉宽,以提高BUCK芯片U1第三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从而提高第二电压。综上通过第四开关二极管D5和电容C的作用可以确保通过降压电路得到的第二电压为所需要的第二电压,比如12V,避免第二电压偏低或偏高。BUCK芯片U1还包括第四输出端,如图2中的标注NC,本实施例中的第四输出端NC悬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降压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一滤波模块和降压模块;
所述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且所述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入端用于接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门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用于接所述电源的负极;
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滤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滤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降压模块;
所述降压模块,用于将传输至所述降压模块的电压进行降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压电阻的个数为多个,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个数为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降压电阻串联;
多个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降压电阻和压敏电阻;
所述第二降压电阻的输入端用于接所述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降压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入端;
所述压敏电阻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降压电阻的输出端,所述压敏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降压电阻的输出端,负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降压电阻的输入端;
和/或,所述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二极管,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负极电连接于所述压敏电阻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负极电连接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门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和第一电感;
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降压模块;
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入端,负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出端,负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二极管;
所述第三开关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负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入端,以使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二极管输出至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模块包括BUCK芯片,所述BUCK芯片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第一滤波模块输出第一电压至所述BUCK芯片的输入端;
所述BUCK芯片将所述第一电压降压至第二电压,由所述BUCK芯片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模块还包括第二滤波模块,用于将所述BUCK芯片输出的所述第二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压,所述第二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解电容、第五电阻;
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BUCK芯片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三电解电容并联;
由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滤波模块滤波后的所述第二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模块还包括蓄流二极管;且
所述蓄流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入端,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
和/或,所述降压模块还包括第四开关二极管和电容;且
所述电容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入端,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BUCK芯片的第三输出端;且
所述第四开关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BUCK芯片的第三输出端,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出端。
CN202123267887.5U 2021-12-23 2021-12-23 降压电路 Active CN216721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7887.5U CN216721177U (zh) 2021-12-23 2021-12-23 降压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7887.5U CN216721177U (zh) 2021-12-23 2021-12-23 降压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1177U true CN216721177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5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67887.5U Active CN216721177U (zh) 2021-12-23 2021-12-23 降压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1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33771U (zh)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以及工程机械
CN2577503Y (zh) 中压变频器中单相桥式逆变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CN207304400U (zh) 一种驱动电源
CN216721177U (zh) 降压电路
CN101064429A (zh) 突波电流抑制电路及使用其的电源供应装置
CN204145288U (zh)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CN216252552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214337559U (zh) 一种瞬变电压抑制电路及单火信号发生器
CN112542818B (zh) 一种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及包括该电路的电源板
CN208849441U (zh) 过压保护电路
CN202856306U (zh) 一种基于双向可控硅的反接保护及过压保护电路
CN212908987U (zh) 一种三相逆变模块的短路保护电路
CN111327212A (zh) 一种整流防浪涌稳压电路
CN22062891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输入电源控制电路
CN216530539U (zh) 一种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及dc-dc开关电源模块
CN220156229U (zh) 供电系统端口电路及供电系统
CN214591197U (zh) 一种可抑制浪涌电流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20421433U (zh) 一种设置有输出端防反灌保护电路的usb充电设备
CN216599410U (zh) 一种具备识别输入电压误动作能力的供电模块
CN217427663U (zh) 一种防电流冲击电路
CN219458658U (zh) 一种浪涌电压抑制电路
CN209929972U (zh) 过压保护电路及使用该过压保护电路的电子设备
CN220440380U (zh) 多端口输出的电压转换电路及充电装置
CN212367145U (zh) 一种稳压保护电源
CN214798872U (zh) 直流电源的浪涌防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