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2351U - 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2351U
CN213752351U CN202022985452.3U CN202022985452U CN213752351U CN 213752351 U CN213752351 U CN 213752351U CN 202022985452 U CN202022985452 U CN 202022985452U CN 213752351 U CN213752351 U CN 213752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matched
rotor
wire
power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54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High New District Mi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High New District Mi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High New District Mi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High New District Mi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854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2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2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2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包括:工作台,其一端设置有两个绕线桩,另一端设置有与待绕骨架相配合的转子;与转子相配合的电机,其通信连接有一控制器;设置在转子与绕线桩之间的挑线器;其中,所述挑线器被配置为在空间上高于转子以及绕线桩,且其上方设置有可供两路铜线穿入的两个卡槽;各绕线桩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弹性压片,所述弹性片通过相配合的底座设置在工作台上,进而使弹性片安装高度与各绕桩纵向中心位置相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其工作连续性,稳定性,效率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Description

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少定位次数和工序,且绕线连续性更好的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超小型电子电源变压器的线圈绕制其初级和次级线圈是分开用两台机器流水绕制;操作工在机器上给骨架内侧绕制初级线圈后,要取下骨架流转至下一道工序绕制次级线圈。这样的设备和生产方法,不仅定位次数多,同时工序多,操作人员也多,极大的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造成极大的浪费。
现有技术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通过在一个工作台面上设置两个绕线桩,使得在一个工位上可以同时完成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绕线操作,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设备简单,成本可控性好,但缺陷在于转子带动骨架进行转动绕线完成剪线后,绕线桩上的线辊在回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反转,进而使得铜线部分回缩,对线辊上线的排布造成影响,同时使得下次绕设需要手动提线,生产的连续性受限,影响操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包括:
工作台,其一端设置有分别与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相配合的两个绕线桩,另一端设置有与待绕骨架相配合的转子;
与转子相配合的电机,其通信连接有一控制器;
设置在转子与绕线桩之间的挑线器;
其中,所述挑线器被配置为在空间上高于转子以及绕线桩,且其上方设置有可供两路铜线穿入的两个卡槽;
各绕线桩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弹性压片,所述弹性片通过相配合的底座设置在工作台上,进而使弹性片安装高度与各绕桩纵向中心位置相配合。
优选的是,各绕线桩上分别设置有线辊相配合的盖帽;
其中,所述盖帽与线辊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其与线辊端面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带孔垫片。
优选的是,所述挑线器在与卡槽相配合的入线端、出线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滚轮。
优选的是,所述卡槽底部设置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工作台在与转子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卡线器;
其中,所述卡线器内设置有可供漆包圆铜线穿过的贯穿孔;
所述贯穿孔的出线侧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压片。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的绕线装置进行结构改进,使得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可以在一个工位上同时完成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的绕线操作,同时通过弹性片的设置,通有效防止其绕设完成剪线后的铜线回缩,保证操作的连续性,减小中间穿线的操作环节,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桩与线辊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挑线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线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工作台1,其一端设置有分别与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相配合的两个绕线桩2,另一端设置有与待绕骨架相配合的转子3,在这种结构中,通过绕线桩将用于绕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的漆包圆铜线4线辊5进行固定,同时使得其可以在转子的带动下,将铜线绕在转子的骨架上,同是通过两个线辊的设置,使得其可以不用更换工位,就可以实现对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的绕设,在实际操作中,各绕线桩根据空间结构布局可以错开设置,利于设备的小型化;
与转子相配合的电机(未示出),其通信连接有一控制器6,在这种结构中,电机用于驱动转子转动,而控制器的作用在于通过输入参数,从而控制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匝数,因其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叙述;
设置在转子与绕线桩之间的挑线器7,其用于实现较大跨度下铜线的支撑限定,同时对铜线有部分的拉伸、张紧作用,保证铜线绕设的效果;
其中,所述挑线器被配置为在空间上高于转子以及绕线桩,且其上方设置有可供两路铜线穿入的两个卡槽10,在这种结构下,通过将挑线器的高度设计为高于绕线桩以及转子,使得其对铜线能直到提拉作用,减小铜线与工作台的干涉,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各绕线桩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弹性压片8,所述弹性片通过相配合的底座9设置在工作台上,进而使弹性片安装高度与各绕桩纵向中心位置相配合,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弹性压片的作用,使得转子完成一次绕线工作后,铜线被剪断后,通过弹性压片对线辊的压制作用,使得线辊不会回转,进而保证铜线不会回拖,保证下次绕线的连续性,无需二次拉线,所述弹性压片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制备得到,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向绕线桩所在的位置延伸,对安装了的线辊一侧进行部分限定,而转子工作的作用力,会排除压制力,使铜线从线辊处拉出完成绕设工作,在实际使用中,各弹性压片的自由都具有外弯的弧形折弯,防止其工作中对铜线造成的阻挡,防止划伤。
如图1-2,在另一种实例中,各绕线桩上分别设置有线辊相配合的盖帽11,其作用于对线辊转动中的空间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其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弹跳对铜线输出不稳定造成的影响,而盖帽与绕线桩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过盈的插接;
其中,所述盖帽与线辊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12,其与线辊端面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带孔垫片13,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垫片的作用减小其工作时弹簧对线辊转动的限定,而弹簧的作用在于对线辊进行弹性压制,对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防止其弹跳,而绕线桩底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轴承,防止工作中造成的卡顿感。
如图3,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挑线器在与卡槽相配合的入线端、出线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滚轮14,在这种结构中,通过滚轮的作用对其入线处、出线处与挑线器两侧的干涉性进行去除,保证转子转动抽线的流畅,同时有效防止其抽线中对铜线造成的损伤,而滚轮外侧与铜线接触的位置可以设置成截面为U形,保证对铜线的限定传输,同时滚轮通过相配合的支撑件与挑线器连接。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卡槽底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其用于保证抽线的流畅性,同时防止卡槽底部在抽线过程中,铜线表面造成的损伤。
如图1、4,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工作台在与转子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卡线器15;
其中,所述卡线器内设置有可供漆包圆铜线穿过的贯穿孔16,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将贯穿孔设置在卡线器的靠近转子的上方一角,根据铜线的走向贯穿卡线器的相邻两面;
所述贯穿孔的出线侧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压片17,其用于对铜线表面进行接触,对其产生部分压制力,防止其剪线后铜线回缩与贯穿孔脱离,下次绕线时还需要进行穿线的操作。
以上各方案均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5)

1.一种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其一端设置有分别与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相配合的两个绕线桩,另一端设置有与待绕骨架相配合的转子;
与转子相配合的电机,其通信连接有一控制器;
设置在转子与绕线桩之间的挑线器;
其中,所述挑线器被配置为在空间上高于转子以及绕线桩,且其上方设置有可供两路铜线穿入的两个卡槽;
各绕线桩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弹性压片,所述第一弹性压片通过相配合的底座设置在工作台上,进而使第一弹性压片安装高度与各绕桩纵向中心位置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绕线桩上分别设置有线辊相配合的盖帽;
其中,所述盖帽与线辊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其与线辊端面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带孔垫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线器在与卡槽相配合的入线端、出线端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滚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底部设置为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在与转子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卡线器;
其中,所述卡线器内设置有可供漆包圆铜线穿过的贯穿孔;
所述贯穿孔的出线侧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压片。
CN202022985452.3U 2020-12-11 2020-12-11 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 Active CN213752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5452.3U CN213752351U (zh) 2020-12-11 2020-12-11 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5452.3U CN213752351U (zh) 2020-12-11 2020-12-11 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2351U true CN213752351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4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5452.3U Active CN213752351U (zh) 2020-12-11 2020-12-11 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23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8885A (zh) * 2022-03-25 2022-07-15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电力系统变压器绕组自动化生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8885A (zh) * 2022-03-25 2022-07-15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电力系统变压器绕组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4758885B (zh) * 2022-03-25 2023-09-26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电力系统变压器绕组自动化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52351U (zh) 电源变压器绕线装置
CN111599589A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
CN110814226A (zh) 一种通信线缆的定长切割装置
US5864940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winding of a stator coil
CN116315953A (zh) 一种铜包铝漆包线的焊接装置及其方法
CN213387166U (zh) 一种带导线夹持机构的线缆绕线机
CN103095072A (zh) 电机转子包纸机
CN202353402U (zh) 一种电机转子包纸机
CN210606963U (zh) 一种电感器自动绕线机的进线装置
CN211437903U (zh) 一种通信线缆的定长切割装置
CN210286257U (zh) 一种纺织加工过程中框纱整理用的绕制装置
CN218769096U (zh) 一种漆包线张力调节装置
CN219658540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113328592B (zh) 一种交流外转子电机的三种节距定子绕组的自动绕线机
CN112003435A (zh) 一种微型电机定子绕线装置
CN214455773U (zh) 绕线机主轴绕线装置
KR101864075B1 (ko) Bldc 모터용 고정자에 코일을 권선하는 방법
CN216412876U (zh) 一种具有防跳线功能的绕线机
CN218159978U (zh) 一种高效的电磁线生产用绕线器
CN219226068U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自动化绕线装置
CN216122145U (zh) 一种罩极电机定子绕线装置
CN213341947U (zh) 一种新型电机绕线机
CN220985499U (zh) 一种励磁转子绕线机绕线结构
CN217035404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铁芯铜线绕卷装置
CN220985496U (zh) 电机定子自动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