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0113U - 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 - Google Patents

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0113U
CN213750113U CN202022003533.9U CN202022003533U CN213750113U CN 213750113 U CN213750113 U CN 213750113U CN 202022003533 U CN202022003533 U CN 202022003533U CN 213750113 U CN213750113 U CN 213750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test bench
axis guide
axis
shap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035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颖盈
姚顺
郭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max Power Co Ltd
Shenzhen VMAX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max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max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max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035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0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0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0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包括框架、上平台、下平台和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X轴导轨、Y轴导轨和Z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包括剪叉升降机构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结构和第二转动结构;第一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一转轴、第一调节块、支撑板和第一滚轴;第二转动结构包括第二转动件、第二转轴、第二调节块和第二滚轴。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能够精准调节上、下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模拟各中条件下车端与地端的位置达到最优状态,进而解决了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在开发过程中无法准确模拟工作环境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导致对汽车充电效率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电动汽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大力推广。然而,由于电池容量及充电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充电问题成为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而临的最主要的瓶颈问题,然而目前的有线充电技术存在着充电频繁、续航里程短、电池用量大且成本高昂等问题,特别是对于电动巴士一类的公交车辆,其连续续航能力格外重要,由于无线充电技术可以解决传统传导式充电面临的接口限制、安全问题等而逐渐发展成为电动汽车充电的主要方式。
一般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通过埋于地面下的供电导轨以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运行在地而上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接收端电能拾取机构,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可使电动汽车搭载少量电池组,延长其续航里程,同时电能补给变更加安全、便捷,动态无线供电技术的主要参数指标有电能传输距离、功率、效率、藕合机构侧移适应能力、电磁兼容性等,在为车辆进行充电时,由于不同车辆高度、停车的位置、角度、充电站现场的地面平整状态、现场的异物等存在差异,容易影响车辆充电的连接、效率、安全等问题。因此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有测试台架可模拟各种实际工作状态的产品工况,以开发大功率、高效率、强侧移适应能力、低电磁辐射、成本适中的动态无线供电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在开发过程中无法准确模拟工作环境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导致对汽车充电效率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包括框架,相对设置的上平台和下平台,与所述下平台连接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X轴导轨、滑动设于所述X轴导轨上的Y轴导轨和滑动地设于所述Y轴导轨上Z轴移动机构;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剪叉升降机构和设于所述剪叉升降机构上端的转动机构,所述下平台设于所述转动机构的上端以调节所述下平台转动至倾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台架包括设于所述框架底部上的数条间隔且平行设置的X轴导轨和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下面滑动安装在所述X轴导轨上,所述第一滑板上面设有数条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所述Y轴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台架还包括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下面滑动地安装在各所述Y轴导轨上,所述第二滑板的中部还设有转孔,所述Z轴移动机构的下端设有与所述转孔相对应的凸轴,所述Z轴移动机构通过所述凸轴与所述第二滑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台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剪叉升降机构上端的固定板,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朝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转动结构和第二转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下端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相平行的第一转轴;活动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上端开设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U形槽中,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方向移动所述调节块以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结构还包括设于固定板上的一对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槽中的第一滚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下端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相平行的第二转轴;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的上端开设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U形槽中,沿所述第二转轴的径向方向移动所述调节块以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端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槽中的第二滚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X轴导轨和Y轴导轨中的其中一个平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X轴导轨和Y轴导轨中的另一个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分别检测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和第二转动结构转动角度的倾角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中通过X轴导轨、Y轴导轨和Z轴移动机构调节下平台的X、Y和Z方向上的位置,且通过调节转动机构调节下平台的倾斜角度,从而精准调节上、下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模拟各中条件下车端与地端的位置达到最优状态,进而解决了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在开发过程中无法准确模拟工作环境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导致对汽车充电效率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测试台架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测试台架(省略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X轴导轨、Y轴导轨的安装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Z轴移动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其主要由包括有四部分构成,分别为外部的框架1、设置在框架1内部的上端的上平台2、和设置在框架1内并与上平台2相对的下平台3以及设置在下平台3下端的调节装置4。
其中,上平台2和下平台3相对设置,其中一个平台上面固定地端,另一个平台上面为车端(地端和车端位置可以互换),为地端通电,使得车端地端相对进行无线充电。
调节装置4设于下平台3的下端,通过调节调节装置4来改变上、下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包括两者之间的角度、距离、位置关系等重要条件,从而不断调整以记录下关键的参数,使车端和地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达到最佳,从而使对车端的充电效率达到最优。
框架1的低端设有支撑柱11、滚轮12和移动把手13,其中支撑柱11与框架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螺栓来调整支撑柱11伸出框架1的长度,当支撑柱11的长度调节至小于滚轮12时,可以通过移动把手13拖动测试台架,当支撑柱11的长度调节至大于滚轮12时,则测试台架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调节装置4自下而上依次包括X轴导轨41、Y轴导轨42以及Z轴移动机构43,其中X、Y、Z是领域内所用的空间坐标系的表达方式,其分别表示空间内的三个方向;如图2、4所示,其中X轴导轨41固定在框架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共包括数条间隔且平行设置的X轴导轨41从而保持移动的稳定性;在X轴导轨41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滑板44,第一滑板44的下表面可以设置多个与X轴导轨相匹配的滑块,使得第一滑板44能够沿X轴导轨41来回移动,从而调节下平台3与上平台2之间X方向的位置。
Y轴导轨42安装在第一滑板44的上表面上,本实施例中共包括数条间隔且平行设置的Y轴导轨42,在Y轴导轨42的上端还安装有第二滑板45,第二滑板45亦可以通过滑块安装在Y轴导轨42上,使得第二滑板45能够沿Y轴导轨42来回移动,从而调节下平台3与上平台2之间Y方向的相对位置。
Z轴移动机构43安装在第二滑板45上,其中在第二滑板45的中部设有一转孔451,Z轴移动机构43的下端设有一个与该转孔451相适配的凸轴431,Z轴移动机构43通过凸轴431与第二滑板45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使下平台3转动,进一步调节上、下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Z轴移动机构4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剪叉升降机构432、转动机构和下平台3,转动机构调节下平台3转动至任意相对于上平台的倾斜位置。剪叉升降机构432用于调节上、下平台之间的距离,其结构稳定且调节方便,且其不会对上、下平台发生干涉,即剪叉升降机构432由于其结构特点,不会有零部件延伸到上、下平台之间,即不会对车端和地端之间的电磁感应产生影响,进而避免外部条件对汽车充电效率产生影响,保证调试精确度。
进一步地,在剪叉升降机构432的上端还设有一矩形的固定板433,转动机构则安装在固定板433上,转动机构分为第一转动结构434和第二转动结构435,第一转动结构434和第二转动结构435依次从固定板433向上设置。
具体地,第一转动结构434包括第一转动件341和第一调节块4342,在固定板433的相对的两侧各设有活动的第一调节块4342,第一转动件34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调节块4342相对应的第一转轴345,而第一调节块4342的上端开设有第一U形槽346,第一转轴345则安装在第一U形槽346中。
在固定板433上还设有一对支撑板6,支撑板6分别设于第一转轴345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且在支撑板6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弧形槽61,第一转动件341还包括设于第一弧形槽61中的第一滚轴347,第一转动件341在第一弧形槽61中转动,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弧形槽61中包括两个第一滚轴347,第一滚轴347能够支撑第一转动件341在支撑板6上进行转动,从而保持第一转动件341和固定板433之间位置的稳定。
第一调节块4342的两端各设有第一圆杆343,同时在第一调节块4342的两侧还各设有第一固定块344,第一固定块344与固定板43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第一固定块344相对固定板433的一侧设有供第一圆杆343穿过的开槽,当松开第一固定块344与固定板433之间的螺栓,使得两个第一固定块344与第一圆杆343之间松懈,第一圆杆343能够自由穿梭在两个第一固定块344上,即使得第一调节块4342能够在两个固定块344之间来回运动,拧紧第一固定块344与固定板433之间的螺栓即可固定第一调节块4342的位置;并且第一转轴345设置在第一转动件341的下端并与固定板433相平行,当通过调节第一调节块4342沿第一转轴345的径向方向来回移动,进而使第一转动件341能够相对于固定板433转动,进而使第一转动件341在第一转轴345的两侧发生倾斜。
同理,如图2、5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二转动结构435包括第二转动件351和第二调节块352,下平台3则固定在第二转动件351的上端,第一转动结构434为一方形的框体,其包括设置在四周的侧板348,在侧板348上方开设有一对第二弧形槽3481,第二转动件351包括设于第二弧形槽3481中的第二滚轴357;在侧板348的下端设有第二调节块352、第二圆杆353以及第二固定块354,第二转动结构435还设有与第二调节块352相对应的第二转轴355,第二转动结构435的转动调节方式与第一转动结构434的方式一样,此处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每块支撑板6上均设有四个第一腰槽62,第一转动件341还包括与各第一腰槽62相对应的螺孔,在支撑板6的外侧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腰槽62并旋入其对应的螺孔内,螺钉与螺孔旋紧进一步地将第一转动件341保持在一定位置上而不容易发生偏移;同理,在侧板348上也设有四个第二腰槽349,其侧板348内侧的第二转动件351也设有与第二腰槽349一一对应的螺孔,在侧板348的外侧通过螺钉穿过第二腰槽349并旋入其对应的螺孔内,螺钉与螺孔旋紧进一步地将第二转动件351保持在一定位置上而不容易发生偏移。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转轴345与X轴导轨41平行,第二转轴355与Y轴导轨42平行,即第一转动结构434能够调节下平台3前后方向倾斜,第二转动结构435能够调节下平台3左右方向倾斜,通过这样的调节方式,能够满足上、下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准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转轴345和第二转轴355的相互关系不唯一,两者也可以任意角度交叉设置。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第一转动件341和第二转动件351上还设有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各转动件的切斜角度并进行记录,从而找到上、下平台之间最佳的倾斜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滑板44、第二滑板45以及剪叉升降机构432均能够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其沿各自轨道进行运动,这些均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做赘述。
优选地,本申请中下平台3沿X轴导轨和Y轴导轨的移动范围为±450mm,沿Z轴移动机构的升降范围为0至300mm;以X、Y轴的转动角度均为±10°,绕Z轴的旋转角度为±18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包括框架,相对设置的上平台和下平台,与所述下平台连接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X轴导轨、滑动设于所述X轴导轨上的Y轴导轨和滑动地设于所述Y轴导轨上Z轴移动机构;
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剪叉升降机构和设于所述剪叉升降机构上端的转动机构,所述下平台设于所述转动机构的上端以调节所述下平台转动至倾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架包括设于所述框架底部上的数条间隔且平行设置的X轴导轨和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下面滑动安装在所述X轴导轨上,所述第一滑板上面设有数条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所述Y轴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架还包括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下面滑动地安装在各所述Y轴导轨上,所述第二滑板的中部还设有转孔,所述Z轴移动机构的下端设有与所述转孔相对应的凸轴,所述Z轴移动机构通过所述凸轴与所述第二滑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剪叉升降机构上端的固定板,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朝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转动结构和第二转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
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下端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相平行的第一转轴;
活动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上端开设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U形槽中,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方向移动所述调节块以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还包括设于固定板上的一对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槽中的第一滚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包括:
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下端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相平行的第二转轴;
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的上端开设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U形槽中,沿所述第二转轴的径向方向移动所述调节块以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端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槽中的第二滚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X轴导轨和Y轴导轨中的其中一个平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X轴导轨和Y轴导轨中的另一个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分别检测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和第二转动结构转动角度的倾角传感器。
CN202022003533.9U 2020-09-14 2020-09-14 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 Active CN213750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3533.9U CN213750113U (zh) 2020-09-14 2020-09-14 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3533.9U CN213750113U (zh) 2020-09-14 2020-09-14 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0113U true CN213750113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3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03533.9U Active CN213750113U (zh) 2020-09-14 2020-09-14 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0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9191A (zh) * 2021-07-27 2021-12-0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调节装置及包含该装置测试台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9191A (zh) * 2021-07-27 2021-12-0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调节装置及包含该装置测试台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9056A (zh)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
CN109594813A (zh) 一种agv车辆运载车
CN109501770A (zh) 车轮定位装置以及换电站
CN110371087A (zh) 换电平台无侧向力换电方法
CN213750113U (zh) 汽车无线充电的测试台架
CN112829629A (zh) 一种电动卡车换电装置及其换电方法
CN112895970B (zh) 汽车全自动换电设备
CN113815476A (zh) 一种移动换电系统及其换电方法
CN218876953U (zh) 一种车载侧吊移动式换电站用换电机器人
CN109515399A (zh) 车身位置调整设备、车身调整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011756U (zh) 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轨检车
CN218876955U (zh) 一种重卡侧换吊装换电站用换电机器人
CN209008554U (zh) 车身位置调整设备
CN216611220U (zh) 一种移动式钢轨波磨测量仪
CN210707338U (zh) 一种双车道式换电站
CN205097918U (zh) 动力电池快换设备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5892292A (zh) 一种场内机动车动态坡度检测机器人
CN212861165U (zh) 一种换电举升平台的定位装置、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CN215284454U (zh) 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CN208530590U (zh) 一种带远程监控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轨检仪
CN218876957U (zh) 换电设备及换电站
CN206132404U (zh) 一种3d汽车四轮定位检测装置
CN111536412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lng自动专用加液机
CN113427995B (zh) 全向移动智能车底盘结构
CN215093558U (zh) 一种电力巡检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