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3566U - 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3566U
CN213743566U CN202022802627.2U CN202022802627U CN213743566U CN 213743566 U CN213743566 U CN 213743566U CN 202022802627 U CN202022802627 U CN 202022802627U CN 213743566 U CN213743566 U CN 213743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lunger
inner cavity
engine
rocke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26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增海
赵天安
邓金金
时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26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3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3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3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该液压间隙调节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通孔内腔,通孔内腔的一端形成进油口;止回阀,设置在通孔内腔中,止回阀包括相互连接的阀芯和复位弹簧,阀芯安装在进油口的出口处以打开或关闭进油口,复位弹簧安装在阀芯背离进油口的一端;柱塞,沿通孔内腔的轴向,柱塞可移动地设置在通孔内腔中,柱塞位于止回阀的下游且与复位弹簧抵接,柱塞和阀芯之间形成控制腔,柱塞和通孔内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泄油间隙;限位件,设置在通孔内腔中,限位件被配置为在柱塞移动到预设位置时与柱塞抵接,以限制柱塞继续移动而脱出通孔内腔。整体来看,该液压间隙调节器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气门会因温度的升高而膨胀伸长。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通常会在气门及气门传动件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传统的气门间隙结构会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产生噪声,并且由于使用过程的磨损还需定期调整气门间隙。
为改善气门间隙引起的噪声和减少后期的维护,需要可自动调节气门间隙的装置。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自动调节气门间隙的装置是液压间隙调节器。然而,对于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液压间隙调节器而言,其零部件数量通常较多,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基于此,亟需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通孔内腔,所述通孔内腔的一端形成进油口;
止回阀,设置在所述通孔内腔中,所述止回阀包括相互连接的阀芯和复位弹簧,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进油口的出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油口,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阀芯背离所述进油口的一端;
柱塞,沿所述通孔内腔的轴向,所述柱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腔中,所述柱塞位于所述止回阀的下游且与所述复位弹簧抵接,所述柱塞和所述阀芯之间形成控制腔,所述柱塞和所述通孔内腔的壁面之间形成泄油间隙;
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通孔内腔中,所述限位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柱塞移动到预设位置时与所述柱塞抵接,以限制所述柱塞继续移动而脱出所述通孔内腔。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卡簧。
可选地,沿所述柱塞的轴向,所述柱塞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设置在所述复位弹簧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所述第二柱体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径向尺寸以形成定位台阶,在所述柱塞移动到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定位台阶与所述卡簧抵接以限制所述柱塞继续移动。
可选地,所述阀芯为密封球。
可选地,所述柱塞朝向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插槽,所述复位弹簧插接在所述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间隙调节器。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为顶置凸轮发动机,所述顶置凸轮发动机还包括第一气门传动组和第一气门机构,所述第一气门传动组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一凸轮和第一摇臂,所述第一摇臂内设置有第一润滑油路,所述第一气门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气门桥和第一气门,所述第一摇臂与所述第一气门桥传动连接;
所述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摇臂和所述第一气门桥之间,所述壳体的所述进油口一端与所述第一摇臂连接,且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润滑油路连通,所述柱塞朝向所述第一气门桥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气门桥的上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摇臂固定连接呈一体化结构。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为侧置凸轮发动机,所述侧置凸轮发动机还包括第二气门传动组和第二气门机构,所述第二气门传动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二凸轮、挺柱、推杆和第二摇臂,所述第二摇臂内设置有第二润滑油路,所述第二气门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气门桥和第二气门,所述第二摇臂与所述第二气门桥传动连接;
所述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摇臂和所述推杆之间,所述壳体的所述进油口一端与所述第二摇臂连接,且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二润滑油路连通,所述柱塞朝向所述推杆设置且与所述推杆的上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推杆的上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柱塞插接在所述插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将该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到气门和气门传动件之间,在发动机开始工作时,油液可以由进油口进入通孔内腔,进而推开阀芯将进油口打开,之后油液进入控制腔内。当发动机工作一定时间使气门受热膨胀时,该液压间隙调节器整体受压增大,柱塞靠近进油口移动,控制腔内油压升高,止回阀关闭进油口,油液从泄油间隙泄出,使得该液压间隙调节器的整体长度减小,能够补偿气门伸长量。当温度降低气门回缩时,该液压间隙调节器整体受压减小,柱塞远离进油口移动,控制腔内油压减小,止回阀打开进油口,油液继续流入控制腔,使得液压间隙调节器整体长度变长,能够补偿气门回缩量。整体来看,该液压间隙调节器零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间隙调节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置凸轮发动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置凸轮发动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通孔内腔;111、进油口;2、止回阀;21、阀芯;22、复位弹簧;3、柱塞;31、第一柱体;32、第二柱体;33、定位台阶;34、插槽;4、控制腔;5、限位件;6、第一气门传动组;61、第一凸轮;62、第一摇臂;621、第一润滑油路;7、第一气门机构;71、第一气门桥;72、第一气门;73、第一气门弹簧;8、第二气门传动组;81、第二凸轮;82、挺柱;83、推杆;831、插孔;84、第二摇臂;841、第二润滑油路;842、导油柱;9、第二气门机构;91、第二气门桥;92、第二气门;93、第二气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如图1所示,该液压间隙调节器包括壳体1、止回阀2、柱塞3和限位件5。其中,壳体1具有通孔内腔11,在通孔内腔11的一端形成进油口111。止回阀2设置在通孔内腔11中,止回阀2包括相互连接的阀芯21和复位弹簧22。阀芯21安装在进油口111的出口处用以打开或关闭进油口111。复位弹簧22安装在阀芯21背离进油口111的一端。沿通孔内腔11的轴向,柱塞3可移动地设置在通孔内腔11中,且柱塞3位于止回阀2的下游并与复位弹簧22抵接。柱塞3和阀芯21之间形成控制腔4,柱塞3和通孔内腔11的壁面之间形成泄油间隙。限位件5设置在通孔内腔11中,当柱塞3移动到预设位置时,限位件5可与柱塞3抵接,以限制柱塞3继续移动,避免柱塞3脱出通孔内腔11。
可选地,阀芯21为密封球,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且结构简单。进一步地,复位弹簧22为弹簧,以为阀芯21提供复位所需的弹力。
按以上设置,将该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到气门和气门传动件之间,在发动机开始工作时(即气门未伸长时),发动机中的油液(润滑油)可以由进油口111进入通孔内腔11,进而推开阀芯21将进油口111打开,之后油液进入控制腔4内。
当发动机工作一定时间使气门受热伸长时,该液压间隙调节器整体受压增大,从而使柱塞3靠近进油口111移动,控制腔4内油压升高,止回阀2关闭进油口111,油液从泄油间隙泄出,使得该液压间隙调节器的整体长度减小,达到补偿气门伸长量的目的。当温度降低气门回缩时,该液压间隙调节器整体受压减小,柱塞3远离进油口111移动,控制腔4内油压减小,止回阀2打开进油口111,油液继续流入控制腔4,使得液压间隙调节器整体长度变长,达到补偿气门回缩量的目的。
整体来看,该液压间隙调节器零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
可选地,限位件5为卡簧,其止动效果较好,且安装方便、成本低廉。进一步地,在通孔内腔11的壁面上开设有环槽,卡簧安装在环槽中。由于卡簧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1所示,沿柱塞3的轴向,柱塞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柱体31和第二柱体32。其中,第一柱体31设置在复位弹簧22和第二柱体32之间,第二柱体32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柱体31的径向尺寸以形成定位台阶33。当柱塞3移动到预设位置时,定位台阶33能够与卡簧抵接,从而限制柱塞3继续移动,防止柱塞3从通孔内腔11中脱出。
进一步地,由图1还可看到,第二柱体32伸出到通孔内腔11的外部设置,以便于使柱塞3和发动机中的其它结构进行连接。
可选地,在柱塞3朝向复位弹簧22的一端还设置有插槽34,复位弹簧22插接在插槽34中,以实现复位弹簧22安装时的准确定位,且可通过插槽34限制复位弹簧22沿柱塞3的径向移动,保证复位弹簧22和柱塞3连接的牢靠。本实施例中,插槽34设置在第一柱体31的上端。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能够补偿气门的伸长或回缩量,达到调节自动调节气门间隙的目的。整体来看,该液压间隙调节器的零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为顶置凸轮发动机,其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液压间隙调节器。
如图2所示,该顶置凸轮发动机还包括第一气门传动组6和第一气门机构7。其中,第一气门传动组6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一凸轮61和第一摇臂62,在第一摇臂62内设置有第一润滑油路621,第一气门机构7包括第一气门桥71和第一气门72。第一摇臂62和第一气门桥71传动连接。当第一凸轮61转动时,其可带动第一摇臂62转动,进而通过第一摇臂62驱动第一气门机构7工作,控制第一气门72的开闭。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气门机构7还包括第一气门弹簧73,第一气门弹簧73套设在第一气门72的外部。由于第一气门传动组6和第一气门机构7中各零部件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该顶置凸轮发动机中,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在第一摇臂62和第一气门桥71之间。其中,壳体1的进油口111一端(即壳体1的上端)与第一摇臂62连接,且进油口111与第一润滑油路621连通,液压间隙调节器的柱塞3朝向第一气门桥71设置且与第一气门桥71的上端连接。
可选地,为便于使用,还可使壳体1和第一摇臂62固定连接呈一体化结构。此时,如图2所示,可以直接将第一摇臂62的部分本体作为该液压间隙调节器的壳体1,既便于使用,也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牢靠。
此时,液压间隙调节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发动机开始工作时,润滑油经第一润滑油路621进入进油口111并使止回阀2打开。当第一凸轮61有升程时,控制腔4内的油变为高压油,并将第一凸轮61的运动传递给第一气门72。
当发动机工作一定时间导致第一气门72温度升高后,第一气门72膨胀伸长。在第一凸轮61无升程时,第一气门72推动第一气门桥71和柱塞3缓慢向上移动,止回阀2关闭进油口111,控制腔4内的油从柱塞3和通孔内腔11壁面之间的泄油间隙泄出,补偿第一气门72的伸长量。当温度降低第一气门72回缩时,柱塞3又会下移,控制腔4内的油压下降,止回阀2打开进油口111,润滑油进入控制腔4,补偿第一气门72的回缩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为侧置凸轮发动机,其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液压间隙调节器。
如图3所示,该侧置凸轮发动机还包括第二气门传动组8和第二气门机构9。其中,第二气门传动组8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二凸轮81、挺柱82、推杆83和第二摇臂84,在第二摇臂84内设置有第二润滑油路841,第二气门机构9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气门桥91和第二气门92。第二摇臂84与第二气门桥91传动连接。当第二凸轮81转动时,其可依次通过挺柱82和推杆83带动第二摇臂84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摇臂84驱动第二气门机构9工作,控制第二气门92的开闭。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气门机构9还包括第二气门弹簧93,第二气门弹簧93套设在第二气门92的外部。由于第二气门传动组8和第二气门机构9中各零部件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该侧置凸轮发动机中,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在第二摇臂84和推杆83之间。其中,壳体1的进油口111一端与第二摇臂84连接,且进油口111与第二润滑油路841连通,柱塞3朝向推杆83设置且与推杆83的上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壳体1的顶部还可设置凹槽,该凹槽的形状与第二润滑油路841处的导油柱842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导油柱842可以活动抵接在该凹槽中,更加便于液压间隙调节器和第二摇臂84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推杆83的上端还设置有插孔831,柱塞3插接在插孔831中,以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柱塞3的下端设置为T形柱结构。该T形柱结构的下端为小径端,其插接在插孔831中;T形柱结构的上端为大径端,其与小径端配合形成的台阶面与推杆83上端面抵接,以实现对柱塞3的限位。
此时,液压间隙调节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发动机开始工作时,润滑油经第二润滑油路841进入进油口111并使止回阀2打开。当第二凸轮81有升程时,控制腔4内的油变为高压油,并将第二凸轮81的运动传递给第二气门92。
当发动机工作一定时间导致第二气门92温度升高后,第二气门92膨胀伸长。在第二凸轮81无升程时,第二气门92通过第二气门桥91带动第二摇臂84转动,壳体1缓慢下移并使控制腔4体积减小,控制腔4内油压增大,止回阀2关闭进油口111,控制腔4内的油从柱塞3和通孔内腔11壁面之间的泄油间隙泄出,补偿第二气门92的伸长量。当温度降低第二气门92回缩时,壳体1上移,控制腔4内油压减小,止回阀2打开进油口111,润滑油进入控制腔4,补偿第二气门92的回缩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其它形式的发动机中应用该液压间隙调节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通孔内腔(11),所述通孔内腔(11)的一端形成进油口(111);
止回阀(2),设置在所述通孔内腔(11)中,所述止回阀(2)包括相互连接的阀芯(21)和复位弹簧(22),所述阀芯(21)安装在所述进油口(111)的出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油口(111),所述复位弹簧(22)安装在所述阀芯(21)背离所述进油口(111)的一端;
柱塞(3),沿所述通孔内腔(11)的轴向,所述柱塞(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腔(11)中,所述柱塞(3)位于所述止回阀(2)的下游且与所述复位弹簧(22)抵接,所述柱塞(3)和所述阀芯(21)之间形成控制腔(4),所述柱塞(3)和所述通孔内腔(11)的壁面之间形成泄油间隙;
限位件(5),设置在所述通孔内腔(11)中,所述限位件(5)被配置为在所述柱塞(3)移动到预设位置时与所述柱塞(3)抵接,以限制所述柱塞(3)继续移动而脱出所述通孔内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间隙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为卡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间隙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柱塞(3)的轴向,所述柱塞(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柱体(31)和第二柱体(32),所述第一柱体(31)设置在所述复位弹簧(22)和所述第二柱体(32)之间,所述第二柱体(32)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柱体(31)的径向尺寸以形成定位台阶(33),在所述柱塞(3)移动到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定位台阶(33)与所述卡簧抵接以限制所述柱塞(3)继续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间隙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1)为密封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间隙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3)朝向所述复位弹簧(22)的一端设置有插槽(34),所述复位弹簧(22)插接在所述插槽(34)中。
6.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液压间隙调节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为顶置凸轮发动机,所述顶置凸轮发动机还包括第一气门传动组(6)和第一气门机构(7),所述第一气门传动组(6)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一凸轮(61)和第一摇臂(62),所述第一摇臂(62)内设置有第一润滑油路(621),所述第一气门机构(7)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气门桥(71)和第一气门(72),所述第一摇臂(62)与所述第一气门桥(71)传动连接;
所述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摇臂(62)和所述第一气门桥(71)之间,所述壳体(1)的所述进油口(111)一端与所述第一摇臂(62)连接,且所述进油口(111)与所述第一润滑油路(621)连通,所述柱塞(3)朝向所述第一气门桥(71)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气门桥(71)的上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一摇臂(62)固定连接呈一体化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为侧置凸轮发动机,所述侧置凸轮发动机还包括第二气门传动组(8)和第二气门机构(9),所述第二气门传动组(8)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二凸轮(81)、挺柱(82)、推杆(83)和第二摇臂(84),所述第二摇臂(84)内设置有第二润滑油路(841),所述第二气门机构(9)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气门桥(91)和第二气门(92),所述第二摇臂(84)与所述第二气门桥(91)传动连接;
所述液压间隙调节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摇臂(84)和所述推杆(83)之间,所述壳体(1)的所述进油口(111)一端与所述第二摇臂(84)连接,且所述进油口(111)与所述第二润滑油路(841)连通,所述柱塞(3)朝向所述推杆(83)设置且与所述推杆(83)的上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83)的上端设置有插孔(831),所述柱塞(3)插接在所述插孔(831)中。
CN202022802627.2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 Active CN213743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2627.2U CN213743566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2627.2U CN213743566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3566U true CN213743566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0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2627.2U Active CN213743566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3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1350B2 (en) Reset type rocker brak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149333A1 (zh) 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气门升程控制装置及内燃机
JP4292078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弁機構
CN113818943B (zh) 专用固定式双活塞液压发动机气门驱动装置
JP4639130B2 (ja) 可変動作を行うバルブ及びロッカーアームによってバルブを制御する油圧作動ユニットを有する内燃エンジン
CN114526138A (zh) 一种发动机气门驱动机构
JP4425787B2 (ja) ユニットトリガ作動
US20120042840A1 (en) Electro-hydraulic variable valve lift apparatus
CN115539164A (zh) 空动可变气门致动系统和方法
CN213743566U (zh) 一种液压间隙调节器及发动机
EP1568851B1 (en) Hydraulic lash adjuster
CN210660239U (zh) 发动机气门驱动机构
CN2502012Y (zh) 一种下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传动组件
US5862784A (en) Hydraulic lash adjuster and check valve opening arrangement therefor
US20090083959A1 (en) Hydraulic valve-lash compensation element
CN2502011Y (zh) 一种摇臂插入式配气机构的传动组件
JP7250144B2 (ja) ロストモーションを選択的にリセットするエンジンバルブ機構部品
CN110925045A (zh) 一种液压控制的发动机制动执行机构及其应用方法
US20230407773A1 (en) Self-contained compression brake control module for integrated rocker arm engine braking and methods
US20220170390A1 (en) Self-resetting single-valve double-piston hydraulic driv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verhead cam engine
SU1733658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ключени клапанов двигател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
KR101449070B1 (ko) 유압타입 실린더 디엑티베이션장치
EP0396279A1 (en) Hydraulic tappets
JP2563796Y2 (ja) 内燃機関用油圧動弁装置
JPH11223114A (ja) エンジンブレー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