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9939U - 支架编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架编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9939U
CN213739939U CN202022562276.2U CN202022562276U CN213739939U CN 213739939 U CN213739939 U CN 213739939U CN 202022562276 U CN202022562276 U CN 202022562276U CN 213739939 U CN213739939 U CN 213739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ection
hole
sliding shaft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622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伟
夏佩佩
魏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yi (Shanghai)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Puyi Shang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yi Shang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yi Shang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622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39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9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9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其包括第一挂块、第二挂块、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弹性件,第一挂块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一挂线轴,第二挂块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第二挂线轴,第一主体部上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有第一滑动轴,第二主体部可滑动地穿套在第一滑动轴上,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第一滑动轴上,第二主体部上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有第二滑动轴,第二限位件可滑动地且可解锁地设置在第二滑动轴上,弹性件穿套在第一滑动轴上且位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编织装置,当对支架进行加热处理时,弹性件能够释放弹性势能,使得第一挂线轴和第二挂线轴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丝线被拉紧,以防止丝线松脱。

Description

支架编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入式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架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上,有很多疾病或手术会引起人体某些管腔狭窄、梗塞或渗漏,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此,需要使用各种材质及特征匹配的支架进行支撑,使得狭窄、梗塞的管腔畅通,或者,需要使用各种材质及特征匹配的支架进行封堵,防止管腔渗漏。支架的应用部位较为广泛,静脉、动脉、尿道、输尿管、气道、食道、鼻部通道等人体管腔均可使用。
目前,支架的主要制备方式有激光切割、机械编织以及手工编织。激光切割主要用于制备附加值高、精密度高且管腔较小的支架;机械编织效率快、产能高,但是,多为多丝编织,编织完成后,两端要进行截断并对截断端面进行处理,但是,对截断端面的处理较为繁琐,因此,机械编织具有局限性,只适用于制备某些特定结构的支架;手工编织为单丝穿压或非穿压编织,编织完成后,两端无需处理,且定型后,支架的形状较为规整,因此,目前大部分尿路、气道、食道、鼻部通道等管腔的支架均采用手工编织的方式制备。
常见的手工编织用的支架编织装置包括一主轴以及设置在主轴相对两端的上挂线轴和下挂线轴。编织时,丝线从某一上挂线轴处起始,向下运行至与上述上挂线轴沿竖直方向的投影错开的一个下挂线轴处挂线,然后,再返回至与上述下挂线轴沿竖直方向的投影错开的一个上挂线轴处挂线,如此反复,最终在支架编织装置上形成一个带有网眼的管状支架。编织完成后,还需要对支架进行加热,然后进行冷却,以完成对支架的定型。在加热过程中,支架的丝线会发生变形,从而与上挂线轴和/或下挂线轴松脱,导致无法完成定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可以防止加热过程中,支架的丝线与上挂线轴以及下挂线轴松脱,以便于完成支架的定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可以防止加热过程中,支架的丝线与支架编织装置松脱,以便于完成支架的定型。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其包括第一挂块、第二挂块、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一挂块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的第一挂线轴,所述第二挂块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上的第二挂线轴,所述第一主体部上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所述第二主体部可滑动地穿套在所述第一滑动轴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下方,所述第二主体部上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二限位件可滑动地且可解锁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轴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下方,所述弹性件穿套在所述第一滑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轴包括导引部,所述导引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下表面的中心处,所述导引部的外周面由四个平直面围合构成,使得所述导引部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第二主体部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导引部形状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主体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可滑动地穿套在所述导引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轴还包括与所述导引部同轴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导引部相对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的水平投影落入所述导引部的水平投影内,使得所述导引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限位件穿套在所述安装部上且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导引部形状相匹配以供所述导引部穿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导引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连接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动轴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动轴沿所述第一滑动轴的中心轴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动轴包括第一段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一端的第二段,所述第二限位件穿套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二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所述第二段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段和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使得所述第二滑动轴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件呈板状,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滑动轴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使得所述第二限位件穿套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对应所述第一滑动轴开设有第四通孔以供所述安装部穿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有两个,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动轴相对应,当所述第一段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后,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段可拆卸地螺纹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在对支架进行加热处理之前,减小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距离,使得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当对支架进行加热处理时,支架的丝线软化变形,弹性件能够释放弹性势能,使得第一挂线轴和第二挂线轴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丝线被拉紧,以防止丝线在加热过程中因为软化变形而松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架编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支架编织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支架编织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挂块1,第二挂块2,第一限位件3,第二限位件4,弹性件5,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第一主体部11,第一挂线轴12,第一滑动轴13,凹槽14,第二主体部21,第二挂线轴22,第二滑动轴23,连接板24,第三通孔41,第四通孔42,导引部131,安装部132,第一台阶面133,第一段231,第二段232,第三段233,第二通孔241、螺纹孔2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包括第一挂块1、第二挂块2、第一限位件3、第二限位件4以及弹性件5。第一挂块1包括第一主体部11以及设置在第一主体部11上的第一挂线轴12,第二挂块2包括第二主体部21以及设置在第二主体部21上的第二挂线轴22。第一主体部11上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有第一滑动轴13,第二主体部21可滑动地穿套在第一滑动轴13上,第一限位件3设置在第一滑动轴13上且位于第二主体部21的下方。第二主体部21上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有第二滑动轴23,第二限位件4可滑动地且可解锁地设置在第二滑动轴23上,第二限位件4位于第一限位件3的下方。弹性件5穿套在第一滑动轴13上且位于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之间。解锁第二限位件4后,可滑动第二限位件4,使得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得弹性件5处于自然状态或压缩状态。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编织装置编织支架及对支架定型的工作流程如下所述:
步骤1,解锁第二限位件4,使得第二限位件4能够相对第二滑动轴23滑动。
步骤2,滑动第一主体部11和/或滑动第二主体部21,使得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值。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第一主体部11和/或滑动第二主体部21,使得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之间的距离为零,即,第一主体部11的下表面和第二主体部21的上表面相贴合。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滑动第一主体部11和/或滑动第二主体部21,使得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之间的距离大于零。当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之间的距离大于零时,为了使得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能够稳定地维持在该状态,可以在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之间插入间隔件(图未示出)。另外,可以理解地,由于在步骤1中,已经解锁第二限位件4,因此,在调整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之间的距离的过程中,第二限位件4可以相对第二滑动轴23滑动,使得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之间的距离增大,这可以防止第二限位件4压缩弹性件5,从而可以防止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阻碍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之间进行距离调整。
步骤3,取丝线,按照预设编织路径,在第一挂线轴12和第二挂线轴22上挂线,以及在第一挂线轴12和第二挂线轴22之间行走,完成支架的编织。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步骤3时,丝线需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以便于最终可获得期望形状及尺寸的支架。另外,由于在步骤3中,丝线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因此,在完成编织后,丝线对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起到牵制作用,可以防止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相互分离。
步骤4,滑动第二限位件4,使得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使得弹性件5处于压缩状态。
步骤5,锁定第二限位件4,防止第二限位件4滑动。这样,结合步骤3中,丝线对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的牵制作用,使得弹性件5被锁定在压缩状态,积聚有弹性势能。
步骤6,将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编织装置连同支架一起进行加热处理。在加热的过程中,构成支架的丝线软化,减弱了对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的牵制作用,使得弹性件5可恢复形变,释放弹性势能。在弹性件5恢复形变的过程中,弹性件5沿竖直方向向上抵顶第一限位件3,通过第一限位件3、第一滑动轴13,带动第一主体部11沿竖直方向向上滑动。这就使得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之间的距离增大,由于第一挂线轴12、第二挂线轴22分别设置在第一主体部11、第二主体部21上,因此,会使得第一挂线轴12和第二挂线轴22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丝线被拉紧,以防止丝线在加热过程中因为软化变形而松脱。
步骤7,对支架进行冷却,冷却结束后,支架完成定型,即可将支架从支架编织装置上取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主体部11为半椭球体的上半部分,第二主体部21为半椭球体的下半部分,当第一主体部11的下表面和第二主体部21的上表面相贴合时,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配合构成一半椭球体。第一挂线轴12的数量为4-50个,第二挂线轴22的数量也为4-50个。基于第一主体部11以及第二主体部21的形状,第一挂线轴12沿第一主体部11正投影所示半圆形轮廓线等间距分布;第二挂线轴22沿第二主体部21外表面上的一椭圆形轮廓线等间距分布。第一挂线轴12可以与第一主体部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例如,焊接,也可以与第一主体部11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例如,在第一主体部11的外表面上打孔,第一挂线轴12可拆卸地插设在孔中。同样地,第二挂线轴22可以与第二主体部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例如,焊接,也可以与第二主体部21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例如,在第二主体部21的外表面上打孔,第二挂线轴22可拆卸地插设在孔中。基于第一主体部11、第二主体部21、第一挂线轴12以及第二挂线轴22的设置,编织所得的支架大致呈较为扁平的帽子状,该支架可用于封堵管腔渗漏处。
进一步地,第一挂线轴12以及第二挂线轴22的直径为0.2-4mm,有利于获得网口较小、网格较密的支架,这样可有利于实现封堵功能。
进一步地,第一主体部11的顶点处设置有凹槽14。在编织过程中,丝线经过第一主体部11的顶点时卡入凹槽14内,可以确保经过顶点的丝线居中,从而可以确保最终所制得的支架沿第一主体部1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主体部11设计为半球体的上半部分,第二主体部21设计为半球体的下半部分,第一挂线轴12以及第二挂线轴22的分布基于第一主体部11以及第二主体部21的形状相应调整,可编织制得较为饱满的帽子状支架,可用于封堵管腔上较大的渗漏处。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均设计为圆柱体,第一挂线轴12以及第二挂线轴22的分布基于第一主体部11以及第二主体部21的形状相应调整,可编织制得管状支架,可用于支撑管腔,使得狭窄、梗塞的管腔畅通。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挂线轴12、第二挂线轴22还可以非等间距设置,此处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轴13包括导引部131。导引部131的一端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1下表面的中心处。导引部131的外周面由四个平直面围合构成,使得导引部131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第二主体部21上对应开设有与导引部131形状相匹配的第一通孔(图未示出),即,第一通孔为正方形孔或长方形孔。第二主体部21通过第一通孔可滑动地穿套在导引部131上。由于导引部131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第一通孔为与之匹配的正方形孔或长方形孔,因此,第二主体部21不会围绕导引部131的中心轴转动,从而可以确保滑动第一主体部11和/或滑动第二主体部21时,第一挂线轴11、第二挂线轴21在周向上的位置不会变动。
进一步地,导引部131的相邻两个平直面之间设置有倒角,使得在第一主体部11和/或第二主体部21滑动时,可以更为顺畅。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轴13还包括与导引部131同轴设置的安装部132,导引部131相对第一主体部11的一端与安装部132连接。安装部132的水平投影落入导引部131的水平投影内,使得导引部131和安装部132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133。第一限位件3呈圆环状,第一限位件3穿套在安装部132上且与第一台阶面133相抵持。这样,当弹性件5恢复形变,释放弹性势能时,弹性件5可以抵推第一限位件3,第一限位件3又通过第一台阶面133、导引部131抵推第一主体部11,使得第一主体部11沿竖直方向向上滑动。
进一步地,安装部132的外周面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曲面围合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主体部2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滑动轴23的连接板24,连接板24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41。第二通孔241与第一通孔对应连通,第二通孔241也为与导引部131形状相匹配的正方形孔或长方形孔,以供导引部131穿过。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21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值时,导引部131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241后,第一台阶面133和连接板24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第一台阶面133和连接板24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限位距离,该距离为弹性件5恢复形变,释放弹性势能时,第一限位件3能够沿竖直方向向上滑动的最大距离,同时也是第一主体部11沿竖直方向向上滑动的最大距离。若弹性件5继续释放弹性势能,则第一限位件3被连接板24的下表面止挡,防止第一限位件3继续沿竖直方向向上滑动,从而防止第一主体部11继续沿竖直方向向上滑动。可以理解地,基于丝线的材质、加热温度等因素,丝线的变形量是有限的,如果在竖直方向上过度牵引丝线,可能会造成丝线的断裂,因此,设置限位距离是极为必要的。
进一步地,限位距离为0.5~3.5mm。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动轴23有两个,两个第二滑动轴23沿第一滑动轴13的中心轴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滑动轴23包括第一段231以及设置在第一段231一端的第二段232。第一段23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第二限位件4穿套在第一段231上,并可以在第一段231上沿竖直方向滑动。第二段232的外表面上也设置有螺纹,连接板24上对应第二段232开设有螺纹孔242,两者螺纹配合,使得第二滑动轴23安装在连接板24上。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动轴23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在连接板24上,例如,第二段232插设在连接板24上。
进一步地,第一段231的直径大于第二段232的直径,使得第一段231和第二段232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面(图未示出)。当第二台阶面与连接板24的下表面相抵持时,第二滑动轴23安装到位。
进一步地,第二滑动轴23还包括第三段233,第三段233设置在第一段231与第二段232相对的一端。第三段233的外周面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曲面围合构成。第三段233的两个平直面可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编织装置的第二滑动轴23在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被夹持固定,从而便于后续其他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件4呈板状。第二限位件4上对应两个第二滑动轴23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41,第三通孔41的形状与第一段231的形状相匹配,第三通孔41为圆孔,使得第二限位件4可滑动地穿套在第一段231上。第二限位件4上对应第一滑动轴13开设有第四通孔42,第四通孔42的形状与安装部132相匹配,第四通孔42为腰圆形孔,使得安装部132可穿过第四通孔42。安装部132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与第四通孔42相配合,对第二限位件4的安装及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是一弹簧,套设在安装部132上。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元件,例如,可以是一具有弹性的橡胶套。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第一螺母6。第一螺母6有两个,与两个第二滑动轴23相对应。当第一段231穿过第三通孔41后,第一螺母6可与第一段231螺纹配合,此时,第二限位件4被锁定。解除第一螺母6与第一段231的螺纹配合,第二限位件4被解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第二螺母7。安装部132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曲面上设置有螺纹,当安装部132穿过第四通孔42后,第二螺母7可与安装部132螺纹配合,也用于锁定第二限位件4。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螺母7可以省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其设置有第一滑动轴13、第二滑动轴23、第一限位件3、第二限位件4以及弹性件5。第一限位件3设置在第一滑动轴13上,第二限位件4可滑动地且可解锁地设置在第二滑动轴23上,弹性件5穿套在第一滑动轴13上且位于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之间。解锁第二限位件4后,可滑动第二限位件4,使得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得弹性件5处于自然状态或压缩状态。基于此,在对支架进行加热处理之前,减小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之间的距离,使得弹性件5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当对支架进行加热处理时,支架的丝线软化变形,弹性件5释放弹性势能,使得第一挂线轴12和第二挂线轴22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丝线被拉紧,以防止丝线在加热过程中因为软化变形而松脱。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编织装置包括第一挂块、第二挂块、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一挂块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的第一挂线轴,所述第二挂块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上的第二挂线轴,所述第一主体部上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所述第二主体部可滑动地穿套在所述第一滑动轴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下方,所述第二主体部上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二限位件可滑动地且可解锁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轴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下方,所述弹性件穿套在所述第一滑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轴包括导引部,所述导引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下表面的中心处,所述导引部的外周面由四个平直面围合构成,使得所述导引部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第二主体部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导引部形状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主体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可滑动地穿套在所述导引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轴还包括与所述导引部同轴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导引部相对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的水平投影落入所述导引部的水平投影内,使得所述导引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限位件穿套在所述安装部上且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抵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导引部形状相匹配以供所述导引部穿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导引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连接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轴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动轴沿所述第一滑动轴的中心轴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轴包括第一段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一端的第二段,所述第二限位件穿套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二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所述第二段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段和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使得所述第二滑动轴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呈板状,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滑动轴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使得所述第二限位件穿套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对应所述第一滑动轴开设有第四通孔以供所述安装部穿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架编织装置还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有两个,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动轴相对应,当所述第一段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后,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段可拆卸地螺纹配合。
CN202022562276.2U 2020-11-09 2020-11-09 支架编织装置 Active CN213739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2276.2U CN213739939U (zh) 2020-11-09 2020-11-09 支架编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2276.2U CN213739939U (zh) 2020-11-09 2020-11-09 支架编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9939U true CN213739939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1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62276.2U Active CN213739939U (zh) 2020-11-09 2020-11-09 支架编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39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2776B2 (en) Balloon with dividing fabric layers and method for braiding over three-dimensional forms
JP2022183381A5 (ja) 血管系の治療のための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H02239923A (ja) 複合物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CN213739939U (zh) 支架编织装置
CN105051276A (zh) 输送带用纤维增强层
WO2021082389A1 (zh) 覆膜结构、覆膜管、覆膜管制备方法及覆膜支架
JP6362454B2 (ja) メッシュ状繊維強化複合材
DE102013003439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webten Schlauches mit variablem Durchmesser
CN105013351B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超疏水膜的制备方法
CN208362611U (zh) 一种手套编织机及其纱线基座
EP2150642A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tretchable filament
CN212688369U (zh) 支架编织装置
CN207313845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CN209178663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起毛机
CN107955981A (zh) 一种喷丝板
DE102005042891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chmelzspinnen und Abkühlen eines multifilen Fadens
CN106560536A (zh) 一种四立柱纱线张力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08893853A (zh) 一种可升降的针织装置
CN110285274B (zh) 编织管及其制备方法
CZ303606B6 (cs) Zpusob výroby stentu a stent vyrobený tímto zpusobem
JP7462430B2 (ja) 複合材料及び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CN208328206U (zh) 可调节位置的纺织机针座
CN212608346U (zh) 一种医用原料上料机构
CN208829868U (zh) 一种具有捆绑结构的蚕丝面料
CN209906990U (zh) 一种调节三维编织圆形织物编织角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206, building 1, 396 lishizhen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after: Puyi (Shanghai)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206, building 1, 396 lishizhen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before: PUYI (SHANGHAI) BIO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