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7041U - 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7041U
CN213737041U CN202022593205.9U CN202022593205U CN213737041U CN 213737041 U CN213737041 U CN 213737041U CN 202022593205 U CN202022593205 U CN 202022593205U CN 213737041 U CN213737041 U CN 213737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roller bearing
group
integral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932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桥
胡国斌
谢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i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ui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ui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ui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932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37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7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7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包含整体式传送胶皮、设置在整体式传送胶皮底部左右两侧的两条平行相对的传送带链条以及设置在整体式传送胶皮底部且位于两条传送带链条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在每根所述传送带横梁与整体式传送胶皮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摩擦胶条,且每个所述摩擦胶条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传送带横梁相固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在每根传送带横梁与传送带胶皮之间均固定有一个摩擦胶条,有效的增大了传送带胶皮与传送带横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空车或货物较少时传送带胶皮与传送带横梁之间摩擦力过小而引起的传送带胶皮打滑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带结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自卸车中,传送带胶皮与传送带横梁之间通常采取的是直接接触;两者之间并没有设置或进行有效的防滑处理;当遇到空车或货物较少的情形时,传送带胶皮与传送带横梁之间通常会存在因摩擦力过小而引起的传送带胶皮打滑现象,导致货物卸载不下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很好克服传送带胶皮与传送带横梁之间因摩擦力过小而引起的传送带胶皮打滑现象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包含一条整体式传送胶皮、设置在整体式传送胶皮底部左右两侧的两条平行相对的传送带链条以及设置在整体式传送胶皮底部且位于两条传送带链条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在每根所述传送带横梁与整体式传送胶皮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摩擦胶条,且每个所述摩擦胶条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传送带横梁相固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条所述传送带链条的一侧且位于整体式传送胶皮下方均对应设置有一组滚子轴承件;使用时,每组所述滚子轴承件上部与设置在两条传送带链条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相固定连接,下部滚动支承在与之同侧设置的一条车架纵梁上或滚动支承在两条平行相对的车架纵梁之间设置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车架横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条所述传送带链条的一侧且位于整体式传送胶皮下方均对应设置有一组滚子轴承件,在每个滚子轴承件下部均设置有一条沿整体式传送带长度方向布设的折制C形轨道;使用时,每组所述滚子轴承件的上部与设置在两条传送带链条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相固定连接,下部滚动支承在一条折制C形轨道上,每条所述折制C形轨道上部同与之相对的一组所述滚子轴承件相接触滚动配合,下部固定支承在与之同侧设置的一条车架纵梁上或固定支承在两条平行相对的车架纵梁之间设置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车架横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组所述滚子轴承件均包含若干个滚子轴承件,每组所述滚子轴承件所包含的滚子轴承件数量与所述的若干个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的数量相等,并呈一一对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滚子轴承件均包含一个滚子轴承及滚子轴承座,每个滚子轴承座均固定与之相对应的一个传送带横梁一端,每个滚子轴承均通过一根销轴固定在与之相对应的滚子轴承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折制C形轨道均为高度可调的折制C形轨道或高度固定的折制C形轨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在每根传送带横梁与传送带胶皮之间均固定有一个摩擦胶条,有效的增大了传送带胶皮与传送带横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空车或货物较少时传送带胶皮与传送带横梁之间摩擦力过小而引起的传送带胶皮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
图5为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节点放大图;
图7为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B节点放大图;
图9为第三种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C节点放大图;
图11为第四种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D节点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整体式传送带胶皮;2、传送带链条;3、传送带横梁;4、摩擦胶条;5、滚子轴承;5.1、滚子轴承;5.2、滚子轴承座;5.3、销轴;6、折制C形轨道;100、车架纵梁;200、车架横梁;300、车厢纵梁支撑板;400、车厢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的第一种实施例,包含一条整体式传送胶皮1、设置在整体式传送胶皮1底部左右两侧的两条平行相对的传送带链条2以及设置在整体式传送胶皮1底部且位于两条传送带链条2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在每根传送带横梁3与整体式传送胶皮1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摩擦胶条4,且每个述摩擦胶条4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传送带横梁3相固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在每条传送带链条2内侧且位于整体式传送胶皮1的下方均还对应设置有一组滚子轴承件5;且每组滚子轴承件5均包含若干个滚子轴承件5,每组滚子轴承件5所包含的滚子轴承件5数量与设置在两条传送带链条2之间的若干个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的数量相等,并呈一一对应设置。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6所示,每个滚子轴承件5均包含一个滚子轴承5.1及滚子轴承座5.2,每个滚子轴承座5.2均固定与之相对应的一个传送带横梁3一端,每个滚子轴承5.1均通过一根销轴5.3固定在与之相对应的滚子轴承座5.2上。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参阅图5和图6所示,整体式传送胶皮1水平滑设在两条平行相对的车厢纵梁400之间;每条传送带链条2均固定悬设在整体式传送胶皮1下方,且每条传送带链条2顶部均与两条传送带链条2之间设置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相固定连接,底部则悬空设置在同侧车架纵梁100的上翼缘板上方;每组滚子轴承件5上部均与设置在两条传送带链条2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相固定连接,下部均滚动支承在两条平行相对的车架纵梁100之间设置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车架横梁200上;每条车厢纵梁400均对应设置在一条车架纵梁100上方,并且通过若干个车厢纵梁支撑板300固定支承在与之对应的一条车架纵梁100上方。
参阅图2、图7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的第二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1)与每条传送带链条2相对应的一组滚子轴承件5设置在了传送带链条2的外侧,并且每组滚子轴承件5上部均与设置在两条传送带链条2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相固定连接,下部均滚动支承在与之同侧设置的一条车架纵梁100上;2)每条传送带链条2的底部悬空设置在了两条平行相对的车架纵梁100之间设置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车架横梁200上方。
参阅图3、图9和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的第三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每组滚子轴承件5下部均设置有一条沿整体式传送带1长度方向布设的折制C形轨道6;使用时,每组滚子轴承件5上部与设置在两条传送带链条2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相固定连接,下部滚动支承在之同侧设置一条折制C形轨道6上,每条折制C形轨道6固定支承在两条平行相对的车架纵梁100之间设置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车架横梁200上。
参阅图4、图11和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的第四种实施例,其与第二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每组滚子轴承件5下部均设置有一条沿整体式传送带1长度方向布设的折制C形轨道6;使用时,每组滚子轴承件5上部与设置在两条传送带链条2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相固定连接,下部滚动支承在之同侧设置一条折制C形轨道6上,每条折制C形轨道6固定支承在之同侧设置的一条车架纵梁100的上翼缘板上。
另外,在第三、四种实施例中设置的折制C形轨道6可以为高度可调的折制C形轨道,也可以为高度固定的折制C形轨道;若折制C形轨道6为高度可调的折制C形轨道时,可直接通过调节折制C形轨道6的高度便可去适应不同型号的自卸车制作需要;若折制C形轨道6高度固定的折制C形轨道时,可通过选择更换不同高度尺寸的折制C形轨道来适应不同型号的自卸车制作需要。
最后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条整体式传送胶皮(1)、设置在整体式传送胶皮(1)底部左右两侧的两条平行相对的传送带链条(2)以及设置在整体式传送胶皮(1)底部且位于两条传送带链条(2)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在每根所述传送带横梁(3)与整体式传送胶皮(1)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摩擦胶条(4),且每个所述摩擦胶条(4)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传送带横梁(3)相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条所述传送带链条(2)的一侧且位于整体式传送胶皮(1)下方均对应设置有一组滚子轴承件(5);使用时,每组所述滚子轴承件(5)上部与设置在两条传送带链条(2)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相固定连接,下部滚动支承在与之同侧设置的一条车架纵梁(100)上或滚动支承在两条平行相对的车架纵梁(100)之间设置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车架横梁(2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条所述传送带链条(2)的一侧且位于整体式传送胶皮(1)下方均对应设置有一组滚子轴承件(5),在每个滚子轴承件(5)下部均设置有一条沿整体式传送胶皮(1)长度方向布设的折制C形轨道(6);使用时,每组所述滚子轴承件(5)上部与设置在两条传送带链条(2)之间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相固定连接,下部滚动支承在一条折制C形轨道(6)上,每条所述折制C形轨道(6)上部同与之相对的一组所述滚子轴承件(5)相接触滚动配合,下部固定支承在与之同侧设置的一条车架纵梁(100)上或固定支承在两条平行相对的车架纵梁(100)之间设置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车架横梁(2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滚子轴承件(5)均包含若干个滚子轴承件(5),每组所述滚子轴承件(5)所包含的滚子轴承件(5)数量与所述的若干个平行相对的传送带横梁(3)的数量相等,并呈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滚子轴承件(5)均包含一个滚子轴承(5.1)及滚子轴承座(5.2),每个滚子轴承座(5.2)均固定与之相对应的一个传送带横梁(3)一端,每个滚子轴承(5.1)均通过一根销轴(5.3)固定在与之相对应的滚子轴承座(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折制C形轨道(6)均为高度可调的折制C形轨道或高度固定的折制C形轨道。
CN202022593205.9U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Active CN213737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3205.9U CN213737041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3205.9U CN213737041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7041U true CN213737041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93205.9U Active CN213737041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37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3635B (zh) 一种带式输送系统
CN110877807A (zh) 一种车载输送带结构
CN207424275U (zh)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CN210363513U (zh) 一种带活动侧板的自卸半挂车
CN213737041U (zh) 一种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US4418817A (en) Conveyor chain having carrier rollers
CN213737042U (zh) 一种改进的整体式传送带结构
CN211076056U (zh) 一种具有密封防漏功能的车架
CN206985217U (zh) 一种高效物流卸货装置
CN209719375U (zh) 一种用于输送带式自卸车的新型链条输送结构
CN110589363B (zh)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新型链条
CN206088186U (zh) 一种可延长的充气提升式搬运装置和搬运系统
CN212047069U (zh) 一种传送带自卸车漏空底板的车架
CN211075658U (zh) 一种新型自卸车卸货传输机构及自卸车
CN204078715U (zh) 液压上料车
CN214454224U (zh) 一种车载输送带结构及新型自卸车
CN210236501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
CN209756896U (zh) 一种用于输送带式自卸车的链条输送结构
CN207510426U (zh) 一种贸易货物运输车
CN207811168U (zh) 一种同面升降的提升机
CN107777304A (zh) 一种便于拿取轮胎的轮胎加工传输结构
CN210312233U (zh) 一种新型拖链传送装置
CN206088120U (zh) 一种多功能用于重型物料的提升机装置
CN210065086U (zh) 车辆
RU2019141002A (ru) Способ разгрузки грузов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