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7031U - 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7031U
CN213737031U CN202022682940.7U CN202022682940U CN213737031U CN 213737031 U CN213737031 U CN 213737031U CN 202022682940 U CN202022682940 U CN 202022682940U CN 213737031 U CN213737031 U CN 213737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groove
cylindrical
bear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829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丰小冬
张昭
皮亚明
杨维宇
米永峰
石晓霞
刘玉荣
姜海龙
贺景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Baotou Steel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829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37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7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7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属于轧钢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由一块底板、一个支架、八根转轴、四个第一轴承支座、两个第二轴承支座、十二个第三轴承支座、八个第一垫块、八个第二垫块、一块顶板、六个轧辊、八根连杆、四个轮子、四根铰、十六个第一滚动轴承、十二个第二滚动轴承、三十二根第一螺杆、三十二根第二螺杆、三十二个第一螺母和三十二个第二螺母组成,能够实现按照预定的角度对钢管进行在线回转,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和使用安全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无缝钢管的生产领域,有时需要对高温的钢管进行90度角、180度角或270度角的回转,通常的钢管回转装置不设有升降系统,钢管多数是在同一水平面之内完成预定角度的旋转,为了实现钢管的无障碍旋转,轧辊多采用平辊,但这种回转方式存在如下的问题;由于轧辊未开设辊槽,钢管在旋转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滚动、磕碰、甚至脱落的现象,这样一来,一方面会对钢管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会对周围的其他设备和操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对钢管进行回转的装置。
CN104107835A公开一种冷轧管机的回转机构,其主要由底座板、支撑板、主轴、主轴箱、主轴箱托架、三爪卡盘、卡盘连接座和动力传动机构组成,该文献装置虽然解决了冷轧管机组不能连续工作的问题,但只能沿钢管的圆周方向进行回转,不能沿钢管的轴线方向进行回转。
CN109573454A公开一种管坯热输送扇形回转装置,其主要由辊道横梁、主动车轮、固定挡板、安全挡板、被动车轮、回转台、回转底座、回转支承、导轨装配、终端挡板和编码器组成,该文献装置能够改变管坯的输送方向,满足管坯热送的工艺要求,但其只能对管坯进行回转,不能对钢管进行回转。
CN204148246U公开一种冷轧管机的回转装置,其主要由底座、减速箱、减速机、传动链、传动小车、芯棒、油缸、回转箱和驱动电机组成,该文献装置与CN104107835A的装置相类似,虽然也解决了冷轧管机组不能连续工作的问题,但也只能沿钢管的圆周方向进行回转,不能沿钢管的轴线方向进行回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其包括:一块底板(5)、一个支架(6)、八根转轴(7)、四个第一轴承支座(8)、两个第二轴承支座(10)、十二个第三轴承支座(13)、八个第一垫块(2)、八个第二垫块(17)、一块顶板(12)、六个轧辊(15)、八根连杆(16)、四个轮子(3)、四根铰(9)、十六个第一滚动轴承(a11)、十二个第二滚动轴承(b11)、三十二根第一螺杆(a1)、三十二根第二螺杆(b1)、三十二个第一螺母(a4)和三十二个第二螺母(b4);
所述底板(5)为圆柱体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条圆环状的第一凹槽(502),所述第一凹槽(502)之内放置有所述轮子(3);所述第一凹槽(502)的外围沿圆周方向对称开设有八组、共三十二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501),所述第二通孔(501)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螺杆(a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
所述支架(6)由一个第一主体(604)和四个第一凸台(602)连接组成,四个所述第一凸台(602)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604)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凸台(602)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凸台(602)均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通槽(601),所述通槽(601)之内穿设有所述轮子(3);每条所述通槽(601)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通孔(603),所述第三通孔(603)之内穿设有所述铰(9);所述第一主体(604)为十字形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主体(604)对称开设有四组、共十六个圆柱体状的第四通孔(605),所述第四通孔(6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所述转轴(7)由位于两端的轴承段(701)和位于中间的卡位段(702)连接组成;所述轴承段(7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位于第二凹槽(801)或第三凹槽(1004)之内设置的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所述卡位段(702)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连杆(16)或所述第二垫块(17);
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由一个第二主体(803)和两个第二凸台(804)连接组成;所述第二主体(803)和所述第二凸台(804)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凸台(804)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803)的下表面;每个所述第二凸台(804)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二凹槽(801),所述第二凹槽(801)之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每个所述第二凹槽(801)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五通孔(802),所述第五通孔(802)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7)的轴承段(701);所述第二主体(803)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六通孔(805),所述第六通孔(8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由一个第三主体(1001)和四个第三凸台(1002)连接组成;所述第三主体(1001)和所述第三凸台(1002)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三凸台(1002)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主体(1001)的上表面;每个所述第三凸台(1002)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凹槽(1004),所述第三凹槽(1004)之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每个所述第三凹槽(1004)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七通孔(1003),所述第七通孔(1003)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7)的轴承段(701);所述第三主体(1001)对称开设有两组、共八个圆柱体状的第八通孔(1005),所述第八通孔(10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由一个第四主体(1301)和一个第四凸台(1302)连接组成;所述第四主体(1301)和所述第四凸台(1302)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四凸台(1302)设置于所述第四主体(1301)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凸台(1302)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四凹槽(1304),所述第四凹槽(1304)之内设置有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所述第四凹槽(1304)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十一通孔(1303),所述第十一通孔(1303)之内穿设有所述轧辊(15)的辊头(1501);所述第四主体(1301)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十二通孔(1305),所述第十二通孔(13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螺杆(a1)或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所述第一垫块(2)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垫块(2)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一通孔(201),所述第一通孔(201)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螺杆(a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
所述第二垫块(17)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垫块(17)开设有一个长方体状的第十四通孔(1701),所述第十四通孔(1701)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7)的卡位段(702);
所述顶板(12)为圆柱体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顶板(12)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十通孔(1202),所述第十通孔(1202)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和所述支架(6);所述第十通孔(1202)的外围沿圆周方向对称开设有八组、共三十二个圆柱体状的第九通孔(1201),所述第九通孔(1201)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螺杆(a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
所述轧辊(15)由两端的辊头(1501)和中间的辊身(1502)连接组成;所述辊头(15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位于所述第四凹槽(1304)之内设置的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所述辊身(1502)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沿所述辊身(1502)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条环形的辊槽(1503),所述辊槽(1503)之内用于穿设钢管;
所述连杆(16)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连杆(16)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长方体状的第十三通孔(1601),所述第十三通孔(1601)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7)的卡位段(702);
所述轮子(3)、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所述铰(9)、所述第一螺杆(a1)、所述第二螺杆(b1)、所述第一螺母(a4)和所述第二螺母(b4)均为标准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是由一块底板、一个支架、八根转轴、四个第一轴承支座、两个第二轴承支座、十二个第三轴承支座、八个第一垫块、八个第二垫块、一块顶板、六个轧辊、八根连杆、四个轮子、四根铰、十六个第一滚动轴承、十二个第二滚动轴承、三十二根第一螺杆、三十二根第二螺杆、三十二个第一螺母和三十二个第二螺母组成,材料普通、且方便加工成型,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时,将轧辊与运输辊道对中,沿着逆时针方向将位于第二轴承支座左端的两根转轴旋转90度、沿着顺时针方向将位于第二轴承支座右端的两根转轴旋转90度,可以将钢管升起一定的高度;沿着第一凹槽按预定的角度旋转支架,沿着顺时针方向将位于第二轴承支座左端的两根转轴旋转90度、沿着逆时针方向将位于第二轴承支座右端的两根转轴旋转90度,可以将钢管降落一定的高度;旋转位于第三轴承支座之上的相应轧辊,可以按预定的方向输入和输出钢管,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操作相对比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装置基于对称结构进行设计,第一轴承支座、第二轴承支座、第一滚动轴承、连杆、第二垫块、转轴、第三轴承支座、第二滚动轴承和轧辊的联合使用,能够实现钢管的平稳升降,为钢管的无障碍旋转创造条件;支架、底板和轮子的联合使用,可实现钢管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旋转;第一垫块、顶板、第三轴承支座、第二滚动轴承和轧辊的联合使用,可实现钢管的输入与输出;钢管在运输、升降和旋转过程中、始终位于轧辊的辊槽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相对比较安全;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能够实现按照预定的角度对钢管进行在线回转,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和使用安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在低位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在高位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在回转之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在回转90度之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第一轴承支座、第二轴承支座、第三轴承支座、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转轴、第二垫块、连杆和轧辊组装之后在低位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第一轴承支座、第二轴承支座、第三轴承支座、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转轴、第二垫块、连杆和轧辊组装之后在高位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垫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和轮子组装之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和轮子组装之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承支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承支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承支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承支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轴承支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轴承支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轧辊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垫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1-第一螺杆;b1-第二螺杆;2-第一垫块;201-第一通孔;3-轮子;a4-第一螺母;b4-第二螺母;5-底板;501-第二通孔;502-第一凹槽;6-支架;601-通槽;602-第一凸台;603-第三通孔;604-第一主体;605-第四通孔;7-转轴;701-轴承段;702-卡位段;8-第一轴承支座;801-第二凹槽;802-第五通孔;803-第二主体;804-第二凸台;805-第六通孔;9-铰;10-第二轴承支座;1001-第三主体;1002-第三凸台;1003-第七通孔;1004-第三凹槽;1005-第八通孔;a11-第一滚动轴承;b11-第二滚动轴承;12-顶板;1201-第九通孔;1202-第十通孔;13-第三轴承支座;1301-第四主体;1302-第四凸台;1303-第十一通孔;1304-第四凹槽;1305-第十二通孔;14-钢管;15-轧辊;1501-辊头;1502-辊身;1503-辊槽;16-连杆;1601-第十三通孔;17-第二垫块;1701-第十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实施例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是由一块底板5、一个支架6、八根转轴7、四个第一轴承支座8、两个第二轴承支座10、十二个第三轴承支座13、八个第一垫块2、八个第二垫块17、一块顶板12、六个轧辊15、八根连杆16、四个轮子3、四根铰9、十六个第一滚动轴承a11、十二个第二滚动轴承b11、三十二根第一螺杆a1、三十二根第二螺杆b1、三十二个第一螺母a4和三十二个第二螺母b4组成,其中各部件均用金属材料制作。其中轮子3、第一滚动轴承a11、第二滚动轴承b11、铰9、第一螺杆a1、第二螺杆b1、第一螺母a4和第二螺母b4均为标准件。
如图8所示,所述底板5为圆柱体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条圆环状的第一凹槽502,所述第一凹槽502之内用于放置所述轮子3;所述第一凹槽502的外围沿圆周方向对称开设有八组、共三十二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501,所述第二通孔501之内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螺杆a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支架6由一个第一主体604和四个第一凸台602连接组成,四个所述第一凸台602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604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凸台602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凸台602均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通槽601,所述通槽601之内穿设有所述轮子3;每条所述通槽601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通孔603,所述第三通孔603之内穿设有所述铰9;所述第一主体604为十字形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主体604对称开设有四组、共十六个圆柱体状的第四通孔605,所述第四通孔605之内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如图11所示,所述转轴7由位于两端的轴承段701和位于中间的卡位段702连接组成;所述轴承段7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位于第二凹槽801或第三凹槽1004(以下详述)之内设置的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所述卡位段702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连杆16或所述第二垫块17。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由一个第二主体803和两个第二凸台804连接组成;所述第二主体803和所述第二凸台804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凸台804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803的下表面;每个所述第二凸台804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二凹槽801,所述第二凹槽801之内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每个所述第二凹槽801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五通孔802,所述第五通孔802之内用于穿设所述转轴7的轴承段701;所述第二主体803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六通孔805,所述第六通孔805之内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由一个第三主体1001和四个第三凸台1002连接组成;所述第三主体1001和所述第三凸台1002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三凸台1002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主体1001的上表面;每个所述第三凸台1002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凹槽1004,所述第三凹槽1004之内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每个所述第三凹槽1004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七通孔1003,所述第七通孔1003之内用于穿设所述转轴7的轴承段701;所述第三主体1001对称开设有两组、共八个圆柱体状的第八通孔1005,所述第八通孔1005之内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如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由一个第四主体1301和一个第四凸台1302连接组成;所述第四主体1301和所述第四凸台1302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四凸台1302设置于所述第四主体1301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凸台1302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四凹槽1304,所述第四凹槽1304之内用于设置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所述第四凹槽1304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十一通孔1303,所述第十一通孔1303之内用于穿设所述轧辊15的辊头1501;所述第四主体1301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十二通孔1305,所述第十二通孔1305之内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螺杆a1或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垫块2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垫块2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一通孔201,所述第一通孔201之内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螺杆a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
如图21所示,所述第二垫块17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垫块17开设有一个长方体状的第十四通孔1701,所述第十四通孔1701之内用于穿设所述转轴7的卡位段702。
如图16所示,所述顶板12为圆柱体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顶板12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十通孔1202,所述第十通孔1202之内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和所述支架6;所述第十通孔1202的外围沿圆周方向对称开设有八组、共三十二个圆柱体状的第九通孔1201,所述第九通孔1201之内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螺杆a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
如图19所示,所述轧辊15由两端的辊头1501和中间的辊身1502连接组成;所述辊头15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位于所述第四凹槽1304之内设置的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所述辊身1502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沿所述辊身1502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条环形的辊槽1503,所述辊槽1503之内用于穿设钢管14。
如图20所示,所述连杆16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连杆16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长方体状的第十三通孔1601,所述第十三通孔1601之内用于穿设所述转轴7的卡位段70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1-图21所示,首先在所述支架6的四条通槽601之内各穿设一个所述轮子3,保证四个所述轮子3的轴心孔与所述支架6的四个第三通孔603对中,然后在四组对中的通孔之内各安装一根所述铰9,这样一来,可以将所述支架6和四个所述轮子3组装成一辆支架车;
然后在四个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的八个第二凹槽801之内各安装一个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然后将四个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两两相对设置,然后将八根所述连杆16两两相对设置,然后在四组所述连杆16之间设置八个所述第二垫块17,保证四组所述连杆16两端的十六个第十三通孔1601与八个所述第二垫块17的八个第十四通孔1701对中,然后在八组对中的通孔之内各穿设一根所述转轴7,然后将位于四组所述连杆16一端的四根所述转轴7的八个轴承段701分别穿设在八个所述第二凹槽801之内的八个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之内,这样一来,可以将四个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八个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八根所述转轴1、八个所述第二垫块17和八根所述连杆16的一端进行组装;
然后在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的八个第三凹槽1004之内各安装一个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然后将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相对设置,然后将位于四组所述连杆16另一端的四根所述转轴7的八个轴承段701分别穿设在八个所述第三凹槽1004之内的八个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之内,这样一来,可以将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另外八个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和八根所述连杆16的另一端进行组装;
然后将所述支架车的通槽601开口朝下、设置在安装台之上,然后将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设置在所述支架车之上,保证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的十六个第八通孔1005与所述支架6的十六个第四通孔605对中,然后在十六组对中的通孔之内各穿设一根所述第二螺杆b1,然后在十六根所述第二螺杆b1的另一端各拧接一个所述第二螺母b4,这样一来,可以将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和所述支架车进行组装;
然后在十二个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的十二个第四凹槽1304之内各安装一个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然后将十二个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两两相对设置,然后将六个所述轧辊15两端的十二个辊头1501分别穿设在十二个所述第四凹槽1304之内的十二个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之内,这样一来,可以将十二个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十二个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和六个所述轧辊15进行组装;
然后将所述底板5的第一凹槽502开口朝上、设置在安装台之上,然后将八个所述第一垫块2设置在所述底板5之上,然后将所述顶板12设置在八个所述第一垫块2之上,然后将四组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设置在所述顶板12之上,保证四组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的三十二个第十二通孔1305能够与所述顶板12的三十二个第九通孔1201、八个所述第一垫块2的三十二个第一通孔201、所述底板5的三十二个第二通孔501同时对中,然后在三十二组对中的通孔之内各穿设一根所述第一螺杆a1,然后在三十二根所述第一螺杆a1的另一端各拧接一个所述第一螺母a4,这样一来,可以将四组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所述顶板12、八个所述第一垫块2和所述底板5进行组装;
然后将另外两组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之上,保证两组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的十六个第十二通孔1305与两组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的十六个第六通孔805对中,然后在十六组对中的通孔之内各穿设一根所述第二螺杆b1,然后在十六根所述第二螺杆b1的另一端各拧接一个所述第二螺母b4,最后将所述支架车设置在所述底板5之上,保证安装于所述支架车的四个所述轮子3位于所述底板5的第一凹槽502之内,这样一来,整套装置组装完成,可以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的使用方法:
按顺时针方向将所述钢管14旋转90度的方法:总体来说分为如下的四个步骤:
步骤1:不妨假设所述钢管14来自x轴方向,首先将组装好的本实用新型装置设置于运输辊道之间,应保证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沿x轴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个所述轧辊15的轴线与沿x轴方向设置的所述运输辊道的轴线对中,同时保证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沿y轴方向设置的前后两个所述轧辊15的轴线与沿y轴方向设置的所述运输辊道的轴线对中,然后将所述支架6沿着所述底板5的第一凹槽502旋转一定的角度,保证位于两组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的轴线也与沿x轴方向设置的所述运输辊道的轴线对中,然后通过旋转所述运输辊道和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的左右两个所述轧辊15,将所述钢管14运送到位于两组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的辊槽1503之内,如图1、图3和图5所示;
步骤2:然后同时沿着逆时针方向将位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左端的两根所述转轴7旋转90度、同时沿着顺时针方向将位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右端的两根所述转轴7旋转90度,这样就能将八根所述连杆16由横向变为竖向,在此过程中,两组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缓缓升起、并相互分离,从而带动安装于两组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沿着所述钢管14的表面进行滚动,并将所述钢管14升起一定的高度,为所述钢管14的无障碍旋转创造条件,如图2和图6所示;
步骤3:然后将所述支架6沿着所述底板5的第一凹槽50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然后同时沿着顺时针方向将位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左端的两根所述转轴7旋转90度、同时沿着逆时针方向将位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右端的两根所述转轴7旋转90度,这样就能将八根所述连杆16由竖向变为横向,在此过程中,两组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缓缓降落、并相互靠拢,从而带动安装于两组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沿着所述钢管14的表面进行滚动,并将所述钢管14降落一定的高度,从而落入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的前后两个所述轧辊15的辊槽1503之内,如图4所示;
步骤4:如图4所示,倘若想让旋转了90度角的所述钢管14运行在沿着y轴正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通过旋转位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和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的前端所述轧辊15,这样就能将所述钢管14运送到位于y轴正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倘若想让旋转了90度角的所述钢管14运行在沿着y轴负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通过旋转位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和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的后端所述轧辊15,这样就能将所述钢管14运送到位于y轴负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
按顺时针方向将所述钢管14旋转180度的方法:总体来说分为如下的四个步骤:
其中步骤1和步骤2与按顺时针方向将所述钢管14旋转90度的步骤1和步骤2完全相同:
步骤3:然后将所述支架6沿着所述底板5的第一凹槽50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然后同时沿着顺时针方向将位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左端的两根所述转轴7旋转90度、同时沿着逆时针方向将位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右端的两根所述转轴7旋转90度,这样就能将八根所述连杆16由竖向变为横向,在此过程中,两组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缓缓降落、并相互靠拢,从而带动安装于两组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沿着所述钢管14的表面进行滚动,并将所述钢管14降落一定的高度,从而落入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的左右两个所述轧辊15的辊槽1503之内,如图3所示;
步骤4:如图3所示,倘若想让旋转了180度角的所述钢管14运行在沿着x轴正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通过旋转位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和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的右端所述轧辊15,这样就能将所述钢管14运送到位于x轴正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倘若想让旋转了180度角的所述钢管14运行在沿着x轴负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通过旋转位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和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的左端所述轧辊15,这样就能将所述钢管14运送到位于x轴负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
按顺时针方向将所述钢管14旋转270度的方法:总体来说分为如下的四个步骤:
其中步骤1和步骤2与按顺时针方向将所述钢管14旋转90度的步骤1和步骤2完全相同:
步骤3:然后将所述支架6沿着所述底板5的第一凹槽50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70度,然后同时沿着顺时针方向将位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左端的两根所述转轴7旋转90度、同时沿着逆时针方向将位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右端的两根所述转轴7旋转90度,这样就能将八根所述连杆16由竖向变为横向,在此过程中,两组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缓缓降落、并相互靠拢,从而带动安装于两组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沿着所述钢管14的表面进行滚动,并将所述钢管14降落一定的高度,从而落入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的前后两个所述轧辊15的辊槽1503之内,如图4所示;
步骤4:如图4所示,倘若想让旋转了270度角的所述钢管14运行在沿着y轴正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通过旋转位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和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的前端所述轧辊15,这样就能将所述钢管14运送到位于y轴正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倘若想让旋转了270度角的所述钢管14运行在沿着y轴负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通过旋转位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之上的两个所述轧辊15和位于所述顶板12之上的后端所述轧辊15,这样就能将所述钢管14运送到位于y轴负方向的所述运输辊道之上。
通过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能够实现按照预定的角度对所述钢管14进行在线回转,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和使用安全的特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包括:一块底板(5)、一个支架(6)、八根转轴(7)、四个第一轴承支座(8)、两个第二轴承支座(10)、十二个第三轴承支座(13)、八个第一垫块(2)、八个第二垫块(17)、一块顶板(12)、六个轧辊(15)、八根连杆(16)、四个轮子(3)、四根铰(9)、十六个第一滚动轴承(a11)、十二个第二滚动轴承(b11)、三十二根第一螺杆(a1)、三十二根第二螺杆(b1)、三十二个第一螺母(a4)和三十二个第二螺母(b4);
所述底板(5)为圆柱体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条圆环状的第一凹槽(502),所述第一凹槽(502)之内放置有所述轮子(3);所述第一凹槽(502)的外围沿圆周方向对称开设有八组、共三十二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501),所述第二通孔(501)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螺杆(a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
所述支架(6)由一个第一主体(604)和四个第一凸台(602)连接组成,四个所述第一凸台(602)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604)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凸台(602)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凸台(602)均开设有一条长方体状的通槽(601),所述通槽(601)之内穿设有所述轮子(3);每条所述通槽(601)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通孔(603),所述第三通孔(603)之内穿设有所述铰(9);所述第一主体(604)为十字形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主体(604)对称开设有四组、共十六个圆柱体状的第四通孔(605),所述第四通孔(6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所述转轴(7)由位于两端的轴承段(701)和位于中间的卡位段(702)连接组成;所述轴承段(7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位于第二凹槽(801)或第三凹槽(1004)之内设置的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所述卡位段(702)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连杆(16)或所述第二垫块(17);
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由一个第二主体(803)和两个第二凸台(804)连接组成;所述第二主体(803)和所述第二凸台(804)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凸台(804)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803)的下表面;每个所述第二凸台(804)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二凹槽(801),所述第二凹槽(801)之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每个所述第二凹槽(801)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五通孔(802),所述第五通孔(802)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7)的轴承段(701);所述第二主体(803)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六通孔(805),所述第六通孔(8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由一个第三主体(1001)和四个第三凸台(1002)连接组成;所述第三主体(1001)和所述第三凸台(1002)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三凸台(1002)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主体(1001)的上表面;每个所述第三凸台(1002)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凹槽(1004),所述第三凹槽(1004)之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每个所述第三凹槽(1004)的轴线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七通孔(1003),所述第七通孔(1003)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7)的轴承段(701);所述第三主体(1001)对称开设有两组、共八个圆柱体状的第八通孔(1005),所述第八通孔(10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所述第三轴承支座(13)由一个第四主体(1301)和一个第四凸台(1302)连接组成;所述第四主体(1301)和所述第四凸台(1302)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四凸台(1302)设置于所述第四主体(1301)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凸台(1302)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四凹槽(1304),所述第四凹槽(1304)之内设置有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所述第四凹槽(1304)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十一通孔(1303),所述第十一通孔(1303)之内穿设有所述轧辊(15)的辊头(1501);所述第四主体(1301)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十二通孔(1305),所述第十二通孔(13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螺杆(a1)或所述第二螺杆(b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在所述第二螺杆(b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4);
所述第一垫块(2)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垫块(2)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一通孔(201),所述第一通孔(201)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螺杆(a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
所述第二垫块(17)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垫块(17)开设有一个长方体状的第十四通孔(1701),所述第十四通孔(1701)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7)的卡位段(702);
所述顶板(12)为圆柱体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顶板(12)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十通孔(1202),所述第十通孔(1202)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轴承支座(8)、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0)和所述支架(6);所述第十通孔(1202)的外围沿圆周方向对称开设有八组、共三十二个圆柱体状的第九通孔(1201),所述第九通孔(1201)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螺杆(a1),在所述第一螺杆(a1)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4);
所述轧辊(15)由两端的辊头(1501)和中间的辊身(1502)连接组成;所述辊头(15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位于所述第四凹槽(1304)之内设置的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所述辊身(1502)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沿所述辊身(1502)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条环形的辊槽(1503),所述辊槽(1503)之内用于穿设钢管;
所述连杆(16)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连杆(16)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长方体状的第十三通孔(1601),所述第十三通孔(1601)之内穿设有所述转轴(7)的卡位段(702);
所述轮子(3)、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1)、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1)、所述铰(9)、所述第一螺杆(a1)、所述第二螺杆(b1)、所述第一螺母(a4)和所述第二螺母(b4)均为标准件。
CN202022682940.7U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 Active CN213737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2940.7U CN213737031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2940.7U CN213737031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7031U true CN213737031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6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82940.7U Active CN213737031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37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0234704A (ja) ロール台架
CN106112372B (zh) 新型电行焊接滚轮架
CN111299323B (zh) 一种双转轴式电动伺服柔性斜轧机
CN213737031U (zh) 一种基于连杆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
CN203890015U (zh) 一种螺杆式电极升降器
CN205914531U (zh) 一种两辊油膜轴承轧机
CN214235591U (zh) 一种基于啮合系统回转钢管的装置
CN208083474U (zh) 一种液压驱动的无床身车轮踏面车削加工装置
CN204672692U (zh) 一种轧机
CN207139180U (zh) 一种焊接翻转平台
CN212419102U (zh) 一种轧辊轴用偏心套
CN203764640U (zh) 四辊定减径机
CN108213292B (zh) 一种用于扳手加工的横轧装置
CN212238619U (zh) 双转轴式电动伺服柔性斜轧机
CN210281664U (zh) 一种光轴自助力传输机构
CN103056622A (zh) 门座起重机门架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方法
CN203678838U (zh) 四辊轧辊机架
CN205270394U (zh) 一种钢锭调头机
CN215657068U (zh) 一种热轧机轧辊间距调节装置
CN219337669U (zh) 一种异形构架举升翻转机
CN214235605U (zh) 一种基于辊道对管坯进行对中的装置
CN215696837U (zh) 一种钢坯分流装置
CN212923372U (zh) 一种滚动工件输送控制装置
CN103736731A (zh) 四辊轧辊机架
CN220782805U (zh) 可变中心距自调心焊接滚轮架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9

Address after: 014000 New Unit Office Building of Steel Pipe Company, Hexi Industrial Park, Kundulun District, Baotou,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Baotou Steel Pipe Co.,Ltd.

Address before: 014010 Hexi Industrial Zone, Kunqu District, Baotou,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BAOTOU IRON & STEEL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