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3165U - 一种冷流道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流道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3165U
CN213733165U CN202022753408.XU CN202022753408U CN213733165U CN 213733165 U CN213733165 U CN 213733165U CN 202022753408 U CN202022753408 U CN 202022753408U CN 213733165 U CN213733165 U CN 213733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plate
channel
cold runn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34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平
鄢恩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t Link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ot Link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ot Link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ot Link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34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33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3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3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冷流道模具,其包括顶板、活动设置在顶板内的活塞、活动设置在顶板内的阀针、盖板、依次安装在顶板下方的冷流道板、隔热板和模仁板,设置在隔热板与模仁板内的唧嘴装置,所述唧嘴装置包括嘴芯、嘴套、胶料通道、冷却装置与嘴头套;所述嘴芯设置有抵触端,所述嘴头套设置有环状凸缘一和出胶通道,所述环状凸缘一与抵触端的端面抵触;通过所述活塞带动阀针来回运动以控制出胶通道的出胶口的关闭或打开。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通道与冷却液通道对模具内的胶料进行冷却,防止胶料在模具内发生阻塞;增设环状凸缘一、抵触端与多个密封圈,提升了冷流道模具在进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Description

一种冷流道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冷流道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硅胶产品因为其触感柔软,能耐高温及低温的等特性被广泛应用,热固型硅胶注射成型是将流体形态的胶料注射入模腔中,再对模腔中的胶料通过加热后实现固化成型。采用冷流道模具对热固型硅胶注塑成型,使胶料注入模腔前保持较低的温度和良好的流动性,采用冷流道模具对热固型硅胶注塑具有生产速度快、加工程度低且废品率少等优点,发展冷流道模具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使用冷流道模具进胶时,胶料应保持较低的温度,来保证胶料的流动性减少胶料堵塞。目前冷流道模具在高压高速的注塑环境下,需要保证冷流道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冷流道模具内的胶料通道的温度升高较快,但目前冷流道模具内的冷却装置存在密封性不好,冷却液容易泄漏至外部严重影响注塑质量;且冷却效果不佳造成胶料通道容易堵塞等缺陷。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流道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流道模具,其包括顶板、活动设置在顶板内的活塞、活动设置在顶板内并与活塞同轴设置的阀针、设置在顶板上方并用于将活塞密封在顶板内的盖板、依次安装在顶板下方的冷流道板、隔热板和模仁板,设置在隔热板与模仁板内的唧嘴装置,所述唧嘴装置包括嘴芯、套设在嘴芯外的嘴套、由嘴芯的内壁与阀针的外壁围设成的胶料通道、设置在嘴芯与嘴套之间的冷却装置及与嘴芯可拆卸地连接的嘴头套;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分别与冷流道板内的冷却液通道连通,所述冷却装置对胶料通道内的胶料进行冷却;所述顶板与冷流道板均设置有与胶料通道的进胶口连通的进胶通道,所述嘴芯设置有抵触端,所述抵触端突伸至嘴套外,所述嘴头套设置有环状凸缘一和出胶通道,所述环状凸缘一与抵触端的端面抵触,且所述环状凸缘一突伸到抵触端外并位于嘴套的下方;所述出胶通道的进胶口与胶料通道的出胶口连通,通过所述活塞带动阀针来回运动以控制出胶通道的出胶口的关闭或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自嘴芯外侧壁向内凹设而成的凹槽,所述凹槽呈螺旋状环绕在嘴芯外侧壁上,所述凹槽的侧壁与嘴套内侧壁围设成冷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冷流道板包括与阀针同轴设置的导向件,所述阀针贯穿导向件,所述活塞底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件设置在冷流道板与顶板接触的一侧并突伸至导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嘴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嘴头套设置有与螺纹孔螺接的外螺纹面,所述出胶通道设置圆锥状,所述出胶通道与胶料通道连通处的口径最大。
进一步地,所述嘴头套设置有环状凸缘二和卡槽一,所述卡槽一内装设有密封圈一,所述环状凸缘二设置在外螺纹面的下方,所述卡槽一位于环状凸缘一与环状凸缘二中间,所述密封圈一用于密封嘴头套的外侧壁与嘴芯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凸缘一设置有卡槽二,所述卡槽二内装设有密封圈二,所述卡槽二位于抵触端的下方,所述密封圈二用于密封环状凸缘一与抵触端之间的间隙,所述嘴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三,所述密封圈三用于密封嘴套与模仁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嘴芯设置有密封圈四,所述密封圈四位于嘴芯底端的外侧壁上,所述密封圈四用于密封嘴芯的外侧壁与嘴套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嘴芯设置有密封圈五和密封圈六,所述密封圈五和密封圈六均位于嘴芯的顶端面,所述密封圈五用于密封进胶通道与胶料通道连通处的间隙,所述密封圈六用于密封冷却装置的进液通道或/和出液通道与冷流道板的冷却液通道连通处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将活塞密封在顶板内的密封板和进胶板,所述进胶板设置有与进胶通道连通的进胶槽。
进一步地,所述阀针的数量、活塞的数量与唧嘴结构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活塞一一对应带动多个阀针来回运动,通过多个阀针一一对应控制多个唧嘴结构出胶通道的出胶口的关闭或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装置与冷流道板内的冷却液通道对嘴芯和冷流道板内的胶料进行冷却,防止胶料在模具内发生阻塞;通过设置多个密封圈,保证了模具在运行过程中的密封性和稳定性;通过增设环状凸缘一与抵触端,避免了嘴芯和嘴套与模仁板接触,增加了冷却装置的密封性,提升了冷流道模具在进胶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唧嘴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嘴芯;2、嘴套;3、冷却装置;4、嘴头套;5、胶料通道;6、顶板;7、冷流道板;8、隔热板;9、模仁板;11、抵触端;12、凹槽;13、冷却通道;14、密封圈四;15、密封圈五;16、密封圈六;21、密封圈三;41、环状凸缘一;42、出胶通道;44、外螺纹面;45、环状凸缘二;46、卡槽一;461、密封圈一;47、卡槽二;471、密封圈二;61、活塞;62、阀针;63、盖板;64、进胶通道;71、导向件;611、导向槽;612、密封圈七;613、密封圈八;631、密封板;632、进胶板;633、进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流道模具,其包括顶板6、活动设置在顶板6内的活塞61、活动设置在顶板6内并与活塞61同轴设置的阀针 62、设置在顶板6上方并用于将活塞61密封在顶板6内的盖板63、依次安装在顶板6下方的冷流道板7、隔热板8和模仁板9,设置在隔热板8与模仁板9内的唧嘴装置,所述唧嘴装置包括嘴芯1、套设在嘴芯1外的嘴套2、由嘴芯1的内壁与阀针62的外壁围设成的胶料通道5、设置在嘴芯1与嘴套2之间的冷却装置3及与嘴芯1可拆卸地连接的嘴头套4;所述冷却装置3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分别与冷流道板7内的冷却液通道连通,所述冷却装置3对胶料通道5内的胶料进行冷却;所述顶板6和冷流道板7均设置有与胶料通道5的进胶口连通的进胶通道64,所述嘴芯1设置有抵触端11,所述抵触端11突伸至嘴套2外,所述嘴头套4设置有环状凸缘一41和出胶通道42,所述环状凸缘一41与抵触端 11的端面抵触,且所述环状凸缘一41突伸到抵触端11外并位于嘴套2的下方;所述出胶通道42的进胶口与胶料通道5的出胶口连通,通过所述活塞61带动阀针62来回运动以控制出胶通道42的出胶口的关闭或打开。
使用时,通过活塞61控制阀针62向上运动将出胶通道42的出胶口打开,外部注塑装置向进胶通道64内注入胶料,胶料通过进胶通道64流入胶料通道5 内,再经由出胶通道42流出,注塑完毕后,通过活塞61控制阀针62向下运动将出胶通道42的出胶口关闭;由于胶料在流动的过程中容易受热凝固,通过冷却装置3对胶料通道5和出胶通道42内的胶料进行冷却降温,冷流道板7内的冷却液通道对进胶通道64内的胶料进行降温,并通过隔热板8将冷流道模具外部装置产生的热量与进胶通道64、胶料通道5和出胶通道42内的胶料隔离开来,使得胶料在进胶通道64、胶料通道5和出胶通道42内流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避免胶料因温度升高出现固化,防止因胶料流动性降低而容易造成堵塞,减少了将冷流道模具拆开并进行检查维修的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将嘴头套4安装于嘴芯1上,当环状凸缘一41与抵触端11抵触时,停止安装,避免嘴头套4过度的安装在嘴芯1上对嘴头套4造成损坏;安装后环状凸缘一41突伸到抵触端11外并位于嘴套2下方,由于抵触端11突出于嘴套2设置,环状凸缘一41不与嘴套2的下端面接触,嘴芯1与嘴头套4安装好后,再将唧嘴装置安装在隔热板8与模仁板9中,安装时环状凸缘一41与模仁板9的内侧壁产生抵触时停止安装,通过增设环状凸缘一41,避免嘴芯1和嘴套2直接与模仁板9接触,对嘴芯1和嘴套2进行保护;且环状凸缘一41的一端与嘴芯1 抵触,当环状凸缘一41受到模仁板9的挤压时,抵触端11受到来自环状凸缘一 41向上挤压力,同时位于嘴芯1上方的冷流道板7会给嘴芯1施加一个向下的挤压力,所以嘴芯1受到环状凸缘一41的挤压时位置不会发生移动,由于嘴套 2套设在嘴芯1的外部,嘴芯1与嘴套2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假设将嘴套2的下端面与环状凸缘一41接触,会导致嘴芯1与嘴套2分别受到环状凸缘一41向上的挤压力,由于嘴套2与嘴芯1的上方分别与冷流道板7接触,分别受到向上的挤压力时容易导致嘴套2与嘴芯1之间产生晃动,使得嘴芯1与嘴套2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对嘴芯1与嘴套2之间的冷却装置3的密封性和稳定性造成损害,使得冷却液从冷却装置3中泄漏至模仁板9,泄漏出的冷却液流经模仁板9流入预备注塑的产品中,严重影响注塑品质且对模仁板9造成损坏,影响冷流道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装置3包括自嘴芯1外侧壁向内凹设而成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呈螺旋状环绕在嘴芯1外侧壁上,所述凹槽12的侧壁与嘴套2内侧壁围设成冷却通道13。
具体地,冷流道板7内的冷却液通道的进液口与冷却通道13的进液口连通,冷流道板7内的冷却液通道的出液口与冷却通道13的出液口连通。将冷却液注入冷流道板7的冷却液通道的进液口内,通过冷却液流道将冷却液导入到冷却装置3的进液通道,冷却液流经进液通道流入到冷却通道13内,冷却液再由冷却通道13的出液口流经冷却装置3的出液通道流入冷却液通道的出液口;通过不断向冷却液通道内通入冷却液,冷却液持续对嘴芯1和进胶通道64内的胶料进行降温,能有效防止冷流道模具内的胶料因温度升高而发生凝固,造成进胶通道 64、胶料通道5或出胶通道42阻塞,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流道板7包括与阀针62同轴设置的导向件71,所述阀针62贯穿导向件71,所述活塞61底面设置有导向槽611,所述导向件 71设置在冷流道板7与顶板6接触的一侧并突伸至导向槽611内。
通过导向件71限制阀针62沿着阀针62的中心线方向运动,提高了阀针62 运动过程中的精度,使得阀针62运动时方向不易发生偏移,避免因阀针62运动时方向发生偏移对阀针62和冷流道模具造成的损坏。通过设置导向槽611,当活塞61带动阀针62向下移动并封闭出胶通道42的出胶口时,导向件71能突伸至导向槽611内,在增加导向件71长度的同时避免导向件71与活塞61的下端面产生抵触,阻碍活塞61运动;同时增加了导向件71与阀针62的接触面积,使阀针62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不易产生晃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嘴芯1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嘴头套4设置有与螺纹孔螺接的外螺纹面44;所述出胶通道42设置为圆锥状,所述出胶通道42与胶料通道5连通处的口径最大。
通过螺接的方式将嘴头套4与嘴芯1锁紧,方便对嘴头套4的安装和拆卸,可在胶料在胶料通道5或/和出胶通道42内堵塞时取下嘴头套4进行清理,对唧嘴装置的清理和维护更加方便。
进胶的过程中,当胶料流入出胶通道42内经由圆锥状的出胶通道42导流,沿着胶料流出方向出胶通道42的口径逐渐变小,胶料在出胶通道42的斜面上流过,加快了胶料的流动速度,减小了胶料在出胶通道42内的流动的阻力,减少了胶料通过出胶通道42时与出胶通道42摩擦产生的热量,避免胶料在出胶通道 42内发生阻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嘴头套4设置有环状凸缘二45和卡槽一46,所述卡槽一46内装设有密封圈一461,所述环状凸缘二45设置在外螺纹面44的下方,所述卡槽一46位于环状凸缘一41与环状凸缘二45中间,所述密封圈一461 用于密封嘴头套4的外侧壁与嘴芯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将嘴头套4与嘴芯1螺接时,由于环状凸缘二45突出于嘴芯1的螺纹孔设置,当胶料流经胶料通道5并流入到出胶通道42时,为防止胶料从嘴芯1与嘴头套4的螺接处泄漏至模仁板9,利用环状凸缘二45对泄漏的胶料进行阻挡,通过密封圈一461将胶料牢牢的封锁在嘴芯1的内部,阻止胶料从嘴芯1与嘴头套4的连接处泄漏至模仁板9对模仁板9造成损坏,影响注塑质量,造成胶料浪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状凸缘一41设置有卡槽二47,所述卡槽二47 内装设有密封圈二471,所述卡槽二47位于抵触端11的下方,所述密封圈二471 用于密封环状凸缘一41与抵触端11之间的间隙;所述嘴套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三21,所述密封圈三21用于密封嘴套2与模仁板9之间的间隙。
当胶料泄漏至环状凸缘二45处时,通过增加密封圈二471,进一步防止胶料从嘴头套4与嘴芯1的螺接处泄漏至外部装置。密封圈三21是当密封圈一461与密封圈二471出现故障失效时的防泄漏保护装置,防止泄漏的胶料回流到嘴芯 1上方,对冷流道板7和顶板6造成破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嘴芯1设置有密封圈四14,所述密封圈四14位于嘴芯1底端的外侧壁上,所述密封圈四14用于密封嘴芯1的外侧壁与嘴套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通过密封圈四14对嘴芯1与嘴套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液从冷却通道13内流出到外部装置,通过增设密封圈四14实现将冷却液密封在嘴芯1 与嘴套2之间的冷却通道13内,防止冷却液泄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嘴芯1设置有密封圈五15和密封圈六16,所述密封圈五15和密封圈六16均位于嘴芯1的顶端面,所述密封圈五15用于密封进胶通道64与胶料通道5连通处的间隙,所述密封圈六16用于密封冷却装置3 的进液通道或/和出液通道与冷流道板7的冷却液通道连通处之间的间隙。
当胶料从进胶通道64流入胶料通道5时,密封圈五15能防止胶料在进胶通道64与胶料通道5连通处发生泄漏,对冷流道板7造成损害,减少胶料浪费;密封圈六16能防止冷却液从冷却装置3的进液通道或/和出液通道与冷流道板7 的冷却液通道连通处泄漏,对冷流道模具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63包括将活塞61密封在顶板6内的密封板 631和进胶板632,所述进胶板632设置有与进胶通道64连通的进胶槽633。
具体地,所述密封板631与进胶板632分别与顶板6连接。通过设置进胶板 632与密封板631,避免因进胶板632由于进胶槽633高速进胶时产生晃动,影响密封板631对活塞61的密封效果;避免因密封板631由于活塞61在顶板6 内运动时产生晃动,影响进胶板632进胶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在顶板6上分别设置进胶板632与密封板631,减少进胶过程与活塞运动过程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了密封板631在进胶过程中对活塞61的密封效果,进胶板632在活塞61 运动过程中进胶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活塞61最大直径处的上端面与密封板631之间形成腔体一,所述活塞61最大直径处的下端面与顶板6之间形成腔体二;所述活塞61设置有密封圈七612和密封圈八613,所述密封圈七612用于对腔体二进行密封,所述密封圈八613用于密封腔体一与腔体二之间的间隙。
通过设置密封圈七612和密封圈八613,增加腔体一与腔体二的密封性,使得活塞61在带动阀针62来回运动的过程更加有力,使得阀针62封胶更有迅速,提高注塑成型的产品质量,且密封圈七612能防止冷流道板7内的冷却液或进胶通道64内的胶料回流进入到活塞61与顶板6内,对活塞61或顶板6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针62的数量、活塞61的数量与唧嘴结构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活塞61一一对应带动多个阀针62来回运动,通过多个阀针62一一对应控制多个唧嘴结构出胶通道42的出胶口的关闭或打开。
优选地,所述阀针62的数量、活塞61的数量与唧嘴结构的数量均为4个,通过在冷流道模具中设置多个唧嘴结构,增设多个与唧嘴结构一一对应的阀针 62和活塞61,使得冷流道模具可以对需要多腔注塑的产品进行注塑或对多个产品进行同时注塑,提高了冷流道模具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了冷流道模具的空间,增加了冷流道模具的产能。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6)、活动设置在顶板(6)内的活塞(61)、活动设置在顶板(6)内并与活塞(61)同轴设置的阀针(62)、设置在顶板(6)上方并用于将活塞(61)密封在顶板(6)内的盖板(63)、依次安装在顶板(6)下方的冷流道板(7)、隔热板(8)和模仁板(9),设置在隔热板(8)与模仁板(9)内的唧嘴装置,所述唧嘴装置包括嘴芯(1)、套设在嘴芯(1)外的嘴套(2)、由嘴芯(1)的内壁与阀针(62)的外壁围设成的胶料通道(5)、设置在嘴芯(1)与嘴套(2)之间的冷却装置(3)及与嘴芯(1)可拆卸地连接的嘴头套(4);所述冷却装置(3)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分别与冷流道板(7)内的冷却液通道连通,所述冷却装置(3)对胶料通道(5)内的胶料进行冷却;所述顶板(6)与冷流道板(7)均设置有与胶料通道(5)的进胶口连通的进胶通道(64),所述嘴芯(1)设置有抵触端(11),所述抵触端(11)突伸至嘴套(2)外,所述嘴头套(4)设置有环状凸缘一(41)和出胶通道(42),所述环状凸缘一(41)与抵触端(11)的端面抵触,且所述环状凸缘一(41)突伸到抵触端(11)外并位于嘴套(2)的下方;所述出胶通道(42)的进胶口与胶料通道(5)的出胶口连通,通过所述活塞(61)带动阀针(62)来回运动以控制出胶通道(42)的出胶口的关闭或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3)包括自嘴芯(1)外侧壁向内凹设而成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呈螺旋状环绕在嘴芯(1)外侧壁上,所述凹槽(12)的侧壁与嘴套(2)内侧壁围设成冷却通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道板(7)包括与阀针(62)同轴设置的导向件(71),所述阀针(62)贯穿导向件(71),所述活塞(61)底面设置有导向槽(611),所述导向件(71)设置在冷流道板(7)与顶板(6)接触的一侧并突伸至导向槽(6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嘴芯(1)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嘴头套(4)设置有与螺纹孔螺接的外螺纹面(44),所述出胶通道(42)设置圆锥状,所述出胶通道(42)与胶料通道(5)连通处的口径最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嘴头套(4)设置有环状凸缘二(45)和卡槽一(46),所述卡槽一(46)内装设有密封圈一(461),所述环状凸缘二(45)设置在外螺纹面(44)的下方,所述卡槽一(46)位于环状凸缘一(41)与环状凸缘二(45)中间,所述密封圈一(461)用于密封嘴头套(4)的外侧壁与嘴芯(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缘一(41)设置有卡槽二(47),所述卡槽二(47)内装设有密封圈二(471),所述卡槽二(47)位于抵触端(11)的下方,所述密封圈二(471)用于密封环状凸缘一(41)与抵触端(11)之间的间隙,所述嘴套(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三(21),所述密封圈三(21)用于密封嘴套(2)与模仁板(9)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嘴芯(1)设置有密封圈四(14),所述密封圈四(14)位于嘴芯(1)底端的外侧壁上,所述密封圈四(14)用于密封嘴芯(1)的外侧壁与嘴套(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嘴芯(1)设置有密封圈五(15)和密封圈六(16),所述密封圈五(15)和密封圈六(16)均位于嘴芯(1)的顶端面,所述密封圈五(15)用于密封进胶通道(64)与胶料通道(5)连通处的间隙,所述密封圈六(16)用于密封冷却装置(3)的进液通道或/和出液通道与冷流道板(7)的冷却液通道连通处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3)包括将活塞(61)密封在顶板(6)内的密封板(631)和进胶板(632),所述进胶板(632)设置有与进胶通道(64)连通的进胶槽(63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62)的数量、活塞(61)的数量与唧嘴结构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活塞(61)一一对应带动多个阀针(62)来回运动,通过多个阀针(62)一一对应控制多个唧嘴结构出胶通道(42)的出胶口的关闭或打开。
CN202022753408.X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冷流道模具 Active CN213733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3408.XU CN21373316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冷流道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3408.XU CN21373316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冷流道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3165U true CN213733165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9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3408.XU Active CN21373316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冷流道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33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35461A (en) Reciprocating screw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US10315347B2 (en)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with spherical rotor
CN104107782A (zh) 一种气压驱动式保温注蜡枪
CN213733165U (zh) 一种冷流道模具
CN207549279U (zh) 一种密封垫的注塑设备
CN204354393U (zh) 注塑机喷嘴
CN218139517U (zh) 一种可同时进行保压、塑化的注塑机
CN202727265U (zh) 一种水冷单点针阀热流道系统
CN217834637U (zh) 注塑机用转换阀芯自润滑装置
CN211416152U (zh) 一种挤注一体式全自动注胚机
CN204604820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双工位同步高温封胶装置
CN110774550A (zh) 一种挤注一体式全自动注胚机
CN109228146A (zh)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CN205326178U (zh) 一种外螺纹注塑模具
CN211941881U (zh) 一种新型侧出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CN213733167U (zh) 一种冷流道唧嘴结构
CN210415476U (zh) 一种电缆护套快速降温装置
CN219191183U (zh) 注塑机稳定加热注塑头
KR102011004B1 (ko) 핫런너 밸브장치
CN111890634A (zh) 截流同步封胶射咀
CN218615222U (zh) 一种模板需弹开针阀式硅胶冷咀
CN205326208U (zh) 带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3799344B (zh) 一种眼影盒注塑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21048943U (zh) 一种热流道热嘴组件
CN218196847U (zh) 一种挤出机用冷却机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