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0401U - 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0401U
CN213730401U CN202022742559.5U CN202022742559U CN213730401U CN 213730401 U CN213730401 U CN 213730401U CN 202022742559 U CN202022742559 U CN 202022742559U CN 213730401 U CN213730401 U CN 213730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ylinder
cylinder body
machine tool
rot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425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文益
陆国凤
陆仁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Tuo 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Tuo 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Tuo 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Tuo 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425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30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0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0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传送机构、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机构、以及位于传送机构和加工机构之间的旋转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机床,通过设置旋转单元,在旋转单元的带动下,加工单元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分别对工件的端面和端侧面进行加工,保证了加工效率,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床,通常一次只能加工工件的一个面,要加工其他面时,就需要停机并将工件调转方向,或者送入另一个机床中进行加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加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停机即能够对工件的多个面进行加工的加工机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传送机构、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机构、以及位于所述传送机构和所述加工机构之间的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底座、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转盘、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转盘的转动轴线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盘上的中空的壳体、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轴套、用于驱动所述轴套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轴套远离所述传送机构一端的夹具,所述轴套的转动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工件能够配合的穿设于所述轴套中且其端部能够配合的夹紧于所述夹具中;
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可升降且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旋转机构的方向运动的刀具,所述刀具的刀头朝向所述旋转机构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包括第一缸体、沿着所述第一缸体的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缸体内的活塞座、一端与所述活塞座相连接且穿设于所述第一缸体中的活塞杆、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缸体的两端部的用于向所述第一缸体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进出口,所述活塞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缸体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其另一端能够配合的穿出所述第一缸体,其中,所述第一缸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绕着一圆周方向延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缸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成圆弧状且其圆心角a小于18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缸体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为一线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塞杆穿出所述第一缸体一端部的连接部、开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与穿设有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缸体端部的进出口相连通。这样,连接部能够安装机械手等夹具,并通过介质通道流入的流动介质来驱动夹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缸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成圆环状且其两端部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搭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外侧周部的第一线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线轨上的第一滑动模块,所述第一线轨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缸体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活塞杆穿出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能够配合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模块上,所述第一滑动模块连接于所述轴套侧部。如此,第一滑动模块能够连接轴套,并带动轴套沿着第一线轨做螺旋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内接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内侧部的第二线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线轨上的第二滑动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模块上的第三线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三线轨上的第三滑动模块,所述第二线轨成圆环状且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线轨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活塞杆穿出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能够配合的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动模块上。如此,通过第三滑动模块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能够卸掉螺旋运动的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上的驱动力,使得活塞杆能够带动第二滑动模块在第二线轨上做水平方向上的旋转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可活动的套设于所述活塞杆穿出所述第一缸体一端的至少一个导向块、设于所述第一缸体的上侧部的至少一个导向座,所述的导向座位于所述活塞杆的滑动路径上且所述导向块能够配合的卡嵌于所述导向座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块成呈环状且有三个,所述导向座也有三个,所述的三个导向块的直径沿着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三个导向座的高度沿着所述活塞杆的伸出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还分别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缸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活塞座靠近所述第二端盖设置,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能够配合的穿出所述第一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座和所述活塞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还分别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上、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活塞座和所述活塞杆中的导向杆,开设于所述活塞座的内壁上的滑槽,沿着所述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布且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滑槽中的多个滚珠,所述的多个滚珠能够配合的抵触于所述导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还分别包括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且环抵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内侧周部的第一密封组件、套设于所述活塞座上且环抵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内侧周部的第二密封组件。
优选地,所述加工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刀具的支架、用于驱动所述刀具沿着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动力缸、用于驱动所述刀具沿着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二动力缸、套设于所述第二动力缸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锁止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工机床还包括位于所述旋转机构一侧的顶针,所述旋转机构至所述顶针的方向与所述旋转机构至所述加工机构的方向相垂直,所述加工机床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机构沿着水平方向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顶针的方向运动的第三动力缸、设于所述第三动力缸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锁止器。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锁止器和所述第二锁止器分别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的第二缸体、能够沿着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缸体内的中空的左活塞和右活塞、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缸体两端部的用于向所述第二缸体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三通道、设于所述第二缸体上且位于所述左活塞和所述右活塞之间的用于向所述第二缸体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四通道、设于所述左活塞和所述右活塞之间的中空的弹性形变体、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活塞和所述右活塞上的弹性件,所述第二动力缸的输出轴或所述第三动力缸的输出轴能够依次穿过所述右活塞、所述弹性形变体和所述左活塞,当所述弹性形变体两侧受力后,所述弹性形变体能够沿着所述第二缸体的径向向内形变。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左活塞远离所述右活塞的一端以及所述右活塞远离所述左活塞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斜面部,设于所述左活塞和所述右活塞上的所述斜面部分别能够沿着远离其中另一个的方向径向减小。
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机架、沿着所述机架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两个牵引单元,每个所述的牵引单元分别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的第三缸体、沿着所述第三缸体的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三缸体内的中空的第一活塞、两条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三缸体两端的用于向所述第三缸体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五通道、沿着所述第一活塞的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活塞内的中空的第二活塞、两个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活塞两端的第一活塞套、两条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活塞和其中一个所述的第一活塞套上的用于向所述第一活塞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六通道、至少两个沿着所述第三缸体的轴心线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套的内壁上的压紧组件,每个所述的压紧组件分别包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塞上的第一连杆、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塞套内壁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中部,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块;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活塞套内壁之间的转动轴线、以及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所述第三缸体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工件能够配合的穿入所述第二活塞中并压紧于所述的至少两个压紧组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加工机床还包括位于所述传送机构和所述旋转机构之间的切断机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机床,通过设置旋转单元,在旋转单元的带动下,加工单元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分别对工件的端面和端侧面进行加工,保证了加工效率,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加工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D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1中加工机构和旋转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锁止器或第二锁止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牵引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传送机构;B、加工机构;C、旋转机构;
1、底座;2、转盘;3、第一驱动组件;4、壳体;5、轴套;6、第二驱动组件;7、夹具;8、刀具;9、第一缸体;10、活塞座;11、活塞杆;12、进出口;13、第一线轨;14、第一滑动模块;15、支架;16、第一动力缸;17、第二动力缸;18、第一锁止器;19、顶针;20、第三动力缸;21、第二锁止器;22、第二缸体;23、左活塞;24、右活塞;25、第三通道;26、第四通道;27、弹性形变体;27a、凹槽;28、弹性件;29、斜面部;30、机架;31、第三缸体;32、第一活塞;33、第五通道;34、第二活塞;35、第一活塞套;36、第六通道;37、压紧组件;37a、第一连杆;37b、第二连杆;37c、压块;38、切断机构;39、轴座;40、转动轴;41、轴承;42、连接板;43a、第一检测器;43b、第二检测器;44、第二线轨;45、第二滑动模块;46、第三线轨;47、第三滑动模块;48、导向块;49、导向座;50、第一端盖;51、第二端盖;52、导向杆;53、滑槽;54、滚珠;55、第一密封组件;56、第二密封组件;57、连接部;58、介质通道;59、第一导轨;60、第一导轨槽;61、第二导轨;62、第二导轨槽;63、限位环;
100、工件;101、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加工机床的改进,提出了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通过设置旋转单元,在旋转单元的带动下,加工单元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分别对工件的端面和端侧面进行加工,保证了加工效率,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
参见图1-9所示,其中示出了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包括用于传送工件100的传送机构A、用于加工工件100的加工机构B、位于传送机构A和加工机构B之间的旋转机构C、以及位于所述传送机构A和所述旋转机构C之间的用于切断长形工件的切断机构38,其中旋转机构C和加工机构B位于同一机座101上。
其中,如图2所示,旋转机构C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包括底座1、可转动的设于底座1上的转盘2、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转盘2的转动轴线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旋转机构包括设于转盘2上的中空的壳体4、可转动的设于壳体4内的轴套5、用于驱动轴套5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6、设于轴套5远离传送机构A一端的夹具7,轴套5的转动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工件100能够配合的穿设于轴套5中且其端部能够配合的夹紧于夹具7中。
加工机构B包括可升降且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向着靠近或远离旋转机构C的方向运动的刀具8,刀具8的刀头朝向旋转机构C设置。
工件100能够通过传送机构A送入轴套5中,并通过夹具7夹紧,此时刀具8的刀头能够加工工件100靠近刀具8的一面;而当需要加工其他面时,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分别能够带动工件100绕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转动,使工件100的其他面朝向刀头,实现对其他面的加工。
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第一驱动组件3和第二驱动组件6分别包括第一缸体9、沿着第一缸体9的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的设于第一缸体9内的活塞座10、一端与活塞座10相连接且穿设于第一缸体9中的活塞杆11、两个分别开设于第一缸体9的两端部的用于向第一缸体9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进出口12,活塞杆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缸体9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其另一端能够配合的穿出第一缸体9,其中,第一缸体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绕着一圆周方向延伸。
第一驱动组件3中的第一缸体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成圆弧状且其圆心角a小于180°,第一驱动组件3中的第一缸体9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为一线段。如此,使得整个第一缸体9形成一个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圆弧,分别自两个进出口12通入通出流动介质,使得流动介质能够渐次推动活塞座10在第一缸体9内做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实现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旋转驱动,其活塞杆11的伸出端与第一缸体9另一端接触时为最大行程。而180°的圆心角a能够使得活塞杆11在第一缸体9内外的行程能够围合成一完整的圆,实现行程最大化。
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中的活塞杆11连接转盘2,并通过转盘2带动工件100绕着竖直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驱动组件3还包括连接于活塞杆11穿出第一缸体9一端部的连接部57、开设于连接部57上的介质通道58,介质通道58与穿设有活塞杆11的第一缸体9端部的进出口12相连通。这样,连接部57能够安装机械手等夹具,并通过介质通道58流入的流动介质来驱动夹具。本例中的流动介质可以为气体或液压油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旋转机构还包括设于底座1上的轴座39、可转动的设于轴座39内且与转盘2同轴连接的转动轴40,在转动轴40和轴座39之间设有轴承41,第一驱动组件3中的活塞杆11通过连接板42连接于转动轴40的侧部。在转动轴40和轴座39之间还设有键、挡圈、油封、盖板等部件。
进一步地,在转动轴40端部还设有与转动轴40同轴设置的第一检测器43a,用于检测转动轴40的转动速度。
如图5-6所示,第二驱动组件6中的第一缸体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成圆环状且其两端部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搭接。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组件6还包括环设于第一缸体9的外侧周部的第一线轨13、可滑动的设于第一线轨13上的第一滑动模块14,第一线轨13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缸体9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活塞杆11穿出第一缸体9的一端能够配合的连接于第一滑动模块14上,第一滑动模块14连接于轴套5侧部。如此,使得第一缸体9形成螺旋状,第一滑动模块14能够连接工件100,并沿着第一线轨13做螺旋往复运动,能够实现行程远远大于一个圆周的往复运动,进而完美的加工工件100的整个环形端面。
在轴套5侧部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二检测器43b,用于检测轴套5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地,如图5-6所示,本例中的旋转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内接于第一缸体9的内侧部的第二线轨44、可滑动的设于第二线轨44上的第二滑动模块45、连接于第二滑动模块44上的第三线轨46、可滑动的设于第三线轨46上的第三滑动模块47,第二线轨44成圆环状且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三线轨46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活塞杆11穿出第一缸体9的一端能够配合的连接于第三滑动模块47上。如此,通过第三滑动模块47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能够卸掉螺旋运动的活塞杆11在竖直方向上的驱动力,使得活塞杆11能够带动第二滑动模块45在第二线轨44上做水平方向上的旋转往复运动,适用范围更广。
作为优选地方案,第二驱动组件6还包括可活动的套设于活塞杆11穿出第一缸体9一端的三个导向块48、设于第一缸体9的上侧部的三个导向座49,导向座49位于所述活塞杆11的滑动路径上且导向块48能够配合的卡嵌于导向座49中。其中,三个导向块48的直径沿着远离第一缸体9的方向逐渐减小,三个导向座49的高度沿着所述活塞杆11的伸出方向逐渐增大。如此,在活塞杆11的伸出过程中,高度逐渐增大的三个导向座49能够依次卡住直径逐渐减小的三个导向块48,不影响活塞杆11的运动的同时能够实现活塞杆11的滑动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组件3和所述第二旋转组件4还分别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缸体9两端的第一端盖50和第二端盖51,活塞座10靠近第二端盖51设置,活塞杆11的另一端能够配合的穿出第一端盖50。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活塞座10和活塞杆11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旋转组件3和第二旋转组件4还分别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51上、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活塞座10和活塞杆11中的导向杆52,开设于活塞座10的内壁上的滑槽53,沿着滑槽53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布且可转动的设于滑槽53中的多个滚珠54,多个滚珠54能够配合的抵触于导向杆52上。在这里,通过导向杆52的设置,能够实现活塞杆11在第一缸体9内的滑动导向;而通过滚珠54和滑槽53的设置,使得活塞杆11和导向杆52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提高了驱动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3和第二驱动组件6还分别包括套设于活塞杆11上且环抵于第一端盖50的内侧周部的第一密封组件55、套设于活塞座10上且环抵于第一缸体9的内侧周部的第二密封组件56。其中,第一密封组件55包括沿着活塞杆11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两个密封圈,第二密封组件56包括沿着活塞座1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密封圈、耐磨环、密封圈以及磁环。本例中的第一驱动组件3和第二驱动组件6还分别包括对应的设于第一密封组件55和第二密封组件56一侧的滑动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加工机构B还包括用于安装刀具8的支架15、用于驱动刀具8沿着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动力缸16、用于驱动刀具8沿着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二动力缸17、套设于第二动力缸17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锁止器18。这里的刀具8可以为铣刀、钻刀等任意刀具,可根据需要选用。
如图7所示,加工机床还包括位于旋转机构C一侧的顶针19,旋转机构C至顶针19的方向与旋转机构C至加工机构B的方向相垂直,加工机床还包括用于驱动旋转机构C沿着水平方向向着靠近或远离顶针19的方向运动的第三动力缸20、设于第三动力缸20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锁止器21。如此,旋转机构C能够将工件一端部移动至顶针19处并抵住顶针19,通过顶针19和夹具7夹住工件100两端,此时刀具8能够加工工件100的侧面。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在底座1下部设有第一导轨59,在机座101上设有第一导轨槽60,第一导轨59和第一导轨槽6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三动力缸20的伸缩方向一致,旋转机构C通过第一导轨59能够滑动的设置在机座101上;在支架15一侧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61,机座101上设置有上下方向的第二导轨槽62,刀具8通过第二导轨61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锁止器20和第二锁止器21分别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的第二缸体22、能够沿着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滑动的设于第二缸体22内的中空的左活塞23和右活塞24、两个分别开设于第二缸体22两端部的用于向第二缸体22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三通道25、设于第二缸体22上且位于左活塞23和右活塞24之间的用于向第二缸体22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四通道26、设于左活塞23和右活塞24之间的中空的弹性形变体27、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左活塞23和右活塞24上的弹性件28,第二动力缸17的输出轴或第三动力缸20的输出轴能够依次穿过右活塞24、弹性形变体27和左活塞23,当弹性形变体27两侧受力后,弹性形变体27能够沿着第二缸体22的径向向内形变。如此,当自第二缸体22两端部的第三通道25通入流动介质时,左活塞23和右活塞24能够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并挤压弹性形变体27,弹性形变体27向内变形并挤压动力缸的输出轴,与输出轴发生摩擦,输出轴承受一定阻力,按照一定速度精密运动或停止,不受往复运动的影响。其中,弹性件28为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在左活塞23和右活塞24的上,用于左活塞23和右活塞24的复位。
进一步地,在左活塞23和右活塞24之间的第二缸体22的内侧壁内接有限位环63。在弹性形变体27内环面内开设有凹槽27a,具有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地方案,左活塞23远离右活塞24的一端以及右活塞24远离左活塞23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斜面部29,设于左活塞23和右活塞24上的斜面部29分别能够沿着远离其中另一个的方向径向减小。如此,通过斜面部29的设置,使得流动介质能够推动左活塞23或右活塞24形成斜面方向的推力,更好的实现弹性形变体27对输出轴的锁止。
在第二缸体22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模块、位移检测模块、密封圈、滑动轴承等部件。
传送机构A包括机架30、沿着机架30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两个牵引单元,如图9所示,每个牵引单元分别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的第三缸体31、沿着第三缸体31的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的设于第三缸体31内的中空的第一活塞32、两条分别开设于第三缸体31两端的用于向第三缸体31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五通道33、沿着第一活塞32的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的设于第一活塞32内的中空的第二活塞34、两个分别连通于第一活塞32两端的第一活塞套35、两条分别开设于第二活塞34和其中一个第一活塞套35上的用于向第一活塞32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六通道36、至少两个沿着第三缸体31的轴心线方向对称设置于第一活塞套35的内壁上的压紧组件37,每个压紧组件37分别包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活塞34上的第一连杆37a、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活塞套35内壁的第二连杆37b,第一连杆37a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连杆37b中部,第二连杆37b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块37c;
其中,第一连杆37a与第二活塞34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连杆37b与第一活塞套35内壁之间的转动轴线、以及第一连杆37a和第二连杆37b之间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第三缸体31的长度延伸方向,工件100能够配合的穿入第二活塞34中并压紧于至少两个压紧组件37之间。
如此,在牵引工件100时,首先将工件100自第一活塞套35的一端穿入,并经过第二活塞34后穿设在四个压紧组件37之间,随后第二活塞34向前滑动,带动第一连杆37a和第二连杆37b转动,使得两两对称的两个压块37c能够相互靠近并压紧工件100,随后第一活塞32向前滑动,带动第二活塞34和工件100共同向前运动。
本例中,压块37c可根据使用型材材质柔硬更换不同的形式,流动介质可以为液压油或者空气,通过流动介质的循环往复的流动,带走活塞运动所产生的热量,具有自冷却功能,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送工件(100)的传送机构(A)、用于加工所述工件(100)的加工机构(B)、以及位于所述传送机构(A)和所述加工机构(B)之间的旋转机构(C),
所述旋转机构(C)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底座(1)、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转盘(2)、用于驱动所述转盘(2)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所述转盘(2)的转动轴线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盘(2)上的中空的壳体(4)、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壳体(4)内的轴套(5)、用于驱动所述轴套(5)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6)、设于所述轴套(5)远离所述传送机构(A)一端的夹具(7),所述轴套(5)的转动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工件(100)能够配合的穿设于所述轴套(5)中且其端部能够配合的夹紧于所述夹具(7)中;
所述加工机构(B)包括可升降且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旋转机构(C)的方向运动的刀具(8),所述刀具(8)的刀头朝向所述旋转机构(C)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分别包括第一缸体(9)、沿着所述第一缸体(9)的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缸体(9)内的活塞座(10)、一端与所述活塞座(10)相连接且穿设于所述第一缸体(9)中的活塞杆(11)、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缸体(9)的两端部的用于向所述第一缸体(9)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进出口(12),所述活塞杆(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缸体(9)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其另一端能够配合的穿出所述第一缸体(9),其中,所述第一缸体(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绕着一圆周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中的所述第一缸体(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成圆弧状且其圆心角a小于18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中的所述第一缸体(9)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为一线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中的所述第一缸体(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成圆环状且其两端部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还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一缸体(9)的外侧周部的第一线轨(13)、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线轨(13)上的第一滑动模块(14),所述第一线轨(13)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缸体(9)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活塞杆(11)穿出所述第一缸体(9)的一端能够配合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模块(14)上,所述第一滑动模块(14)连接于所述轴套(5)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B)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刀具(8)的支架(15)、用于驱动所述刀具(8)沿着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动力缸(16)、用于驱动所述刀具(8)沿着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二动力缸(17)、套设于所述第二动力缸(17)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锁止器(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床还包括位于所述旋转机构(C)一侧的顶针(19),所述旋转机构(C)至所述顶针(19)的方向与所述旋转机构(C)至所述加工机构(B)的方向相垂直,所述加工机床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机构(C)沿着水平方向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顶针(19)的方向运动的第三动力缸(20)、设于所述第三动力缸(20)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锁止器(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器(18)和所述第二锁止器(21)分别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的第二缸体(22)、能够沿着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二缸体(22)内的中空的左活塞(23)和右活塞(24)、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缸体(22)两端部的用于向所述第二缸体(22)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三通道(25)、设于所述第二缸体(22)上且位于所述左活塞(23)和所述右活塞(24)之间的用于向所述第二缸体(22)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四通道(26)、设于所述左活塞(23)和所述右活塞(24)之间的中空的弹性形变体(27)、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活塞(23)和所述右活塞(24)上的弹性件(28),所述第二动力缸(17)的输出轴或所述第三动力缸(20)的输出轴能够依次穿过所述右活塞(24)、所述弹性形变体(27)和所述左活塞(23),当所述弹性形变体(27)两侧受力后,所述弹性形变体(27)能够沿着所述第二缸体(22)的径向向内形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活塞(23)远离所述右活塞(24)的一端以及所述右活塞(24)远离所述左活塞(23)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斜面部(29),设于所述左活塞(23)和所述右活塞(24)上的所述斜面部(29)分别能够沿着远离其中另一个的方向径向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A)包括机架(30)、沿着所述机架(30)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两个牵引单元,每个所述的牵引单元分别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的第三缸体(31)、沿着所述第三缸体(31)的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三缸体(31)内的中空的第一活塞(32)、两条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三缸体(31)两端的用于向所述第三缸体(31)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五通道(33)、沿着所述第一活塞(32)的长度延伸方向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活塞(32)内的中空的第二活塞(34)、两个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活塞(32)两端的第一活塞套(35)、两条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活塞(34)和其中一个所述的第一活塞套(35)上的用于向所述第一活塞(32)内通入通出流动介质的第六通道(36)、至少两个沿着所述第三缸体(31)的轴心线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套(35)的内壁上的压紧组件(37),每个所述的压紧组件(37)分别包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塞(34)上的第一连杆(37a)、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塞套(35)内壁的第二连杆(37b),所述第一连杆(37a)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37b)中部,所述第二连杆(37b)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块(37c);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37a)与所述第二活塞(34)之间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连杆(37b)与所述第一活塞套(35)内壁之间的转动轴线、以及所述第一连杆(37a)和所述第二连杆(37b)之间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所述第三缸体(31)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工件(100)能够配合的穿入所述第二活塞(34)中并压紧于所述的至少两个压紧组件(37)之间。
CN202022742559.5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 Active CN213730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2559.5U CN21373040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2559.5U CN21373040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0401U true CN213730401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8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42559.5U Active CN21373040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30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99748A (en) Rotary coupling for two different fluids
EP2338638A1 (en) Attachment unit for machining of five surfaces
CN111774887A (zh) 一种回转台及夹具
CN103028781B (zh) 一种摇臂轴内孔除毛刺机
CN213730401U (zh) 一种能够多面加工的加工机床
US5137400A (en) Spindle clamping device in machine tool
US6533509B1 (en) Tool holder unclamp mechanism for a milling machine
US6722447B2 (en) Concentric pneumatic/hydraulic power feed apparatus
CN207668548U (zh) 一种数控机床
CN108818085A (zh) 一种精密气动装夹卡盘
CN111546132A (zh) 一种钻铣床上等分铣槽的工装夹具
CN212420416U (zh) 一种回转台及夹具
CN216065601U (zh) 卡盘用驱动气缸及防尘卡盘体
CN112503050B (zh) 一种旋转驱动机构
CN113634664B (zh) 一种具有多位置打孔功能筒状工件成型模具
CN108214046B (zh) 一种圆管旋转夹紧机构和圆管内圆加工设备及方法
CN203791653U (zh) 一种镗箱体内孔倒角的镗杆机构
CN102632417A (zh) 一种自动夹紧装置
CN112405349A (zh) 回转气缸前置式磨床自动卡具
CN110666198A (zh) 一种便移式钻中心孔装置
CN113231730A (zh) 一种液压驱动控制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电主轴
CN202571862U (zh) 一种自动夹紧装置
JPH04223813A (ja) チャック組立体
CN105583413A (zh) 内置夹持机构双向机床主轴
CN213039554U (zh) 一种回转台及环形气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