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9566U - 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09566U
CN213709566U CN202022626419.1U CN202022626419U CN213709566U CN 213709566 U CN213709566 U CN 213709566U CN 202022626419 U CN202022626419 U CN 202022626419U CN 213709566 U CN213709566 U CN 213709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foundation pit
electric push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264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264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09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09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095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竖直朝上的第一电动推杆,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上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下端与底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端在第一支撑杆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立的固定筒。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动推杆的设置,能够调节该支撑结构的高度,使该支撑结构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基坑;该支撑结构的上端能够通过螺栓与顶梁进行固定,且该支撑结构的下端能通过固定杆插入基坑底部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该支撑结构在支撑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基坑在需要浇筑时需要通过内支撑装置进行支撑。
现有的基坑内竖向支撑体系的支撑结构大多采用钢支撑。但是钢支撑结构支撑时稳定性差,支撑效果不好,不方便建筑工人进行使用,而且现有的基坑内支撑装置不方便调节高度,使用局限较大,降低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以解决钢支撑结构支撑时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竖直朝上的第一电动推杆,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上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下端与底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端在第一支撑杆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立的固定筒,且固定筒内开设有方向朝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外表面与第二凹槽内侧相对滑动,所述第二滑块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底板上在固定杆正下方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竖向加强筋,所述竖向加强筋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板面上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上下对穿的螺纹孔,且螺纹孔内侧啮合有螺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基坑内支撑装置,进一步:所述底板上端在第一支撑杆前侧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上端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和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基坑内支撑装置,进一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和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二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基坑内支撑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伸入第一凹槽内,且第二支撑杆外表面与第一凹槽内侧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基坑内支撑装置,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基坑内支撑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内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支撑杆左右两侧在第一凹槽内均与第一滑槽对应设置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下端与第一滑槽内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基坑内支撑装置,进一步:所述固定杆和第二滑块的截面均设置为圆形,且固定杆的下端设置为尖锥状结构,所述固定杆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且第二滑块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基坑内支撑装置,进一步:所述竖向加强筋的数量设置为三到六个且呈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加强筋之间的中部焊接有横向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基坑内支撑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斜撑杆,且斜撑杆下端与底板上端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动推杆的设置,能够调节该支撑结构的高度,使该支撑结构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基坑;该支撑结构的上端能够通过螺栓与顶梁进行固定,且该支撑结构的下端能通过固定杆插入基坑底部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该支撑结构在支撑时的稳定性;该支撑结构可以通过拧下螺栓、收起固定杆和第一电动推杆来实现拆除,拆除方便,且拆除有可以重复周转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第二支撑杆会随着第一支撑板的升降而相对第一支撑杆进行上下滑动,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杆的配合能够保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升降的稳定性,且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使第二支撑杆更加轻松向上滑动,同时弹簧向上的弹力可以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支撑杆向第一支撑板中部传递,能够为第一支撑板中部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提高了该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基坑内支撑装置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A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2、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支撑板;4、第一支撑杆;5、第一凹槽;6、第二支撑杆;7、滑槽;8、第一滑块;9、弹簧;10、竖向加强筋;11、第二支撑板;12、横向加强筋;13、螺纹孔;14、螺栓;15、固定筒;16、第二凹槽;17、第二电动推杆;18、第二滑块;19、固定杆;20、通孔;21、斜撑杆;22、蓄电池;23、控制板;24、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5、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基坑内支撑装置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基坑内支撑装置,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端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竖直朝上的第一电动推杆2,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2上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3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6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且第一支撑杆4下端与底板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杆4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二支撑杆6下端伸入第一凹槽5内,且第二支撑杆6外表面与第一凹槽5内侧相对滑动,再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5内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二支撑杆6左右两侧在第一凹槽5内均与第一滑槽7对应设置有第一滑块8,且第一滑块8下端与第一滑槽7内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9,所述底板1上端在第一支撑杆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立的固定筒15,且固定筒15内开设有方向朝下的第二凹槽16,所述第二凹槽16内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7,第二电动推杆17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8,且第二滑块18外表面与第二凹槽16内侧相对滑动,所述第二滑块18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且底板1上在固定杆19正下方开设有通孔20,具体的,所述固定杆19和第二滑块18的截面均设置为圆形,且固定杆19的下端设置为尖锥状结构,所述固定杆19的直径小于通孔20的直径,且第二滑块18的直径大于通孔20的直径,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竖向加强筋10,具体的,所述竖向加强筋10的数量设置为三到六个且呈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加强筋10之间的中部焊接有横向加强筋12,所述竖向加强筋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板面上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上下对穿的螺纹孔13,且螺纹孔13内侧啮合有螺栓14。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上端在第一支撑杆4前侧安装有蓄电池22,且蓄电池22上端安装有控制板23,所述控制板23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4和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5,具体的,所述蓄电池22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4和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5,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2,且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5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斜撑杆21,且斜撑杆21下端与底板1上端面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该支撑结构移动至基坑内内侧边顶梁的下方,并顶梁下端与螺栓14对应开设定位孔,然后通过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4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启动,推动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11上升直至第二支撑板11抵住顶梁下端,再将第二支撑板11上的螺栓14旋入顶梁下端的定位孔内,这样不仅能实现该支撑结构对顶梁的支撑作用,而且还能保证该支撑结构上端与顶梁牢固连接,接着通过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5启动第二电动推杆17,第二电动推杆17推动第二滑块18下滑致使固定杆19下端穿过通孔20并深深插入基坑底部的垫层混凝土中,从而使该支撑结构下端与基坑底部牢固固定住;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第二支撑杆6会随着第一支撑板3的升降而相对第一支撑杆4进行上下滑动,通过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杆6的配合能够保证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11升降的稳定性,且通过弹簧9的设置,能够使第二支撑杆6更加轻松向上滑动,同时弹簧9向上的弹力可以通过第二滑块18和第二支撑杆6向第一支撑板3中部传递,能够为第一支撑板3中部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提高了该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动推杆2的设置,能够调节该支撑结构的高度,使该支撑结构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基坑;该支撑结构的上端能够通过螺栓14与顶梁进行固定,且该支撑结构的下端能通过固定杆19插入基坑底部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该支撑结构在支撑时的稳定性;该支撑结构可以通过拧下螺栓14、收起固定杆19和第一电动推杆2来实现拆除,拆除方便,且拆除有可以重复周转使用。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端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竖直朝上的第一电动推杆(2),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2)上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3)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第二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6)下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且第一支撑杆(4)下端与底板(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端在第一支撑杆(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立的固定筒(15),且固定筒(15)内开设有方向朝下的第二凹槽(16),所述第二凹槽(16)内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7),第二电动推杆(17)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8),且第二滑块(18)外表面与第二凹槽(16)内侧相对滑动,所述第二滑块(18)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且底板(1)上在固定杆(19)正下方开设有通孔(20),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竖向加强筋(10),所述竖向加强筋(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板面上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上下对穿的螺纹孔(13),且螺纹孔(13)内侧啮合有螺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在第一支撑杆(4)前侧安装有蓄电池(22),且蓄电池(22)上端安装有控制板(23),所述控制板(23)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4)和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22)通过导线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4)和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5),第一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2),且第二双向电流控制开关(25)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二支撑杆(6)下端伸入第一凹槽(5)内,且第二支撑杆(6)外表面与第一凹槽(5)内侧相对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内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二支撑杆(6)左右两侧在第一凹槽(5)内均与第一滑槽(7)对应设置有第一滑块(8),且第一滑块(8)下端与第一滑槽(7)内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9)和第二滑块(18)的截面均设置为圆形,且固定杆(19)的下端设置为尖锥状结构,所述固定杆(19)的直径小于通孔(20)的直径,且第二滑块(18)的直径大于通孔(20)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加强筋(10)的数量设置为三到六个且呈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加强筋(10)之间的中部焊接有横向加强筋(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斜撑杆(21),且斜撑杆(21)下端与底板(1)上端面固定连接。
CN202022626419.1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09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6419.1U CN213709566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6419.1U CN213709566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09566U true CN213709566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2641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09566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09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59226U (zh) 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
CN213233477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基坑边坡支护系统
CN106638663A (zh) 一种沉陷区高压输电铁塔基础加固及整体纠倾平移方法
CN210087333U (zh) 一种软岩隧道下台阶开挖防沉降收敛液压侧支撑装置
CN203960919U (zh) 煤矿采动区输电铁塔纠偏顶升装置
CN103938663A (zh) 一种单拼角钢主材的倾斜输电铁塔纠偏装置
CN207700821U (zh) 一种立杆架设装置
CN103669431A (zh) 一种煤矿采动区输电铁塔倾斜调整装置
CN103669432A (zh) 一种煤矿采动区输电铁塔纠偏顶升装置
CN210660145U (zh) 一种煤矿巷道支护装置
CN213709566U (zh) 一种基坑内支撑装置
CN210684727U (zh) 一种建筑安全支护结构
CN215858944U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作业用的平台结构
CN203594058U (zh) 一种单拼角钢主材的倾斜输电铁塔纠偏装置
CN203960920U (zh) 煤矿采动区输电铁塔倾斜调整装置
CN212835414U (zh) 地下结构边墙单侧轨道埋件围护结构
CN213741115U (zh) 一种地下基础与基坑支护结构的一体化构造
CN210500860U (zh) 二次结构构造柱顶部植筋辅助器
CN211395652U (zh) 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CN113897977A (zh) 一种边坡拱形骨架基槽的开槽模具及开槽方法
CN107060348B (zh) 一种用于高空网架的顶升调整装置
CN207039028U (zh) 刀闸操作机构箱安装平台
CN213742656U (zh) 一种铁路工程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3837859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CN214089963U (zh) 一种高边坡锚杆和挡土墙组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