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7492U - 吊具及吊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吊具及吊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07492U
CN213707492U CN202022130785.8U CN202022130785U CN213707492U CN 213707492 U CN213707492 U CN 213707492U CN 202022130785 U CN202022130785 U CN 202022130785U CN 213707492 U CN213707492 U CN 213707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hook
unit
hooks
moun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07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麟芳
李聚良
谢昭昭
黄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3t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3t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3t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3t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307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07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07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07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具及吊运装置,吊具包括起吊单元、吊钩单元以及连接单元,吊钩单元包括吊钩,多个吊钩沿连接单元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吊钩包括安装部和钩部,吊钩的安装部的内端铰接于连接单元上,吊钩的安装部的外端铰接于起吊单元上,吊钩的钩部连接于安装部的下方且钩挂方向朝外布设,通过将吊钩的钩部伸入至圆筒形工件的内腔,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对起吊单元施力起吊,使多个吊钩的安装部的外端分别以各自的安装部内端为铰接支点向上转动,同时使多个吊钩的钩部同时向外展开并钩于圆筒形工件的内壁面的台阶结构上,从而实现将圆筒形工件吊装于吊具上,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将吊具及圆筒形工件吊运至井式炉内。

Description

吊具及吊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运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吊具及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通过热处理改变金属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如加工性能、硬度、强度、耐磨性等,许多圆筒形工件(如辊套)常采用井式炉进行热处理,但工件只能从上端的炉盖处垂直装入炉内加热,而且炉盖尺寸又不能开的太大,否则会影响保温等效果。许多圆筒形工件在采用井式炉进行热处理时,常规的解决办法是做金属吊篮,将圆筒形工件放入金属吊篮一起进炉进行加热,由于金属吊篮在炉内一起加热升温,会增加电能等的消耗,且金属吊篮在升温降温时表面会氧化,经多次使用后尺寸会变小影响其强度等指标,只能报废重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具及吊运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吊运装置需要采用金属吊篮将圆筒形工件吊运至井式炉中一起加热,而造成井式炉的电能损耗增加且金属吊篮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吊具,用于利用圆筒形工件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结构将圆筒形工件吊运至井式炉内,以便于对圆筒形工件进行热处理,吊具包括用于与吊运装置的活动端连接的起吊单元、与起吊单元连接的吊钩单元以及与吊钩单元连接的连接单元,吊钩单元包括吊钩,多个吊钩沿连接单元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吊钩包括安装部和钩部,吊钩的安装部的内端铰接于连接单元上,吊钩的安装部的外端铰接于起吊单元上,吊钩的钩部连接于安装部的下方且钩挂方向朝外布设,通过将吊钩的钩部伸入至圆筒形工件的内腔,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对起吊单元施力起吊,使多个吊钩的安装部的外端分别以各自的安装部内端为铰接支点向上转动,同时使多个吊钩的钩部同时向外展开并钩于圆筒形工件的内壁面的台阶结构上,从而实现将圆筒形工件吊装于吊具上,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将吊具及圆筒形工件吊运至井式炉内。
进一步地,起吊单元包括用于吊挂于吊运装置的活动端上的第一吊环以及吊挂于第一吊环上的用于与吊钩的安装部的外端铰接的钢丝绳。
进一步地,两个吊钩对称布设于连接单元的两侧,一根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吊钩的安装部的外端铰接。
进一步地,连接单元上设有与钢丝绳滑动连接的导向结构,以限制钢丝绳的拉力方向。
进一步地,连接单元包括用于与吊钩的安装部的内端铰接的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连接的吊杆,通过吊运装置对吊杆施力起吊,使连接板带动多个吊钩的安装部的内端向上运动,同时使多个吊钩的钩部在自重和连接板的双重作用下向内收拢,以便于吊钩的钩部伸入或伸出圆筒形工件。
进一步地,连接板上设有与吊钩的安装部的内端铰接的铰接槽,安装部的内端插入铰接槽内,安装部的内端端面与安装部的顶面为圆角过渡,以给安装部的内端提供向上转动的空间,安装部的内端端面与安装部的底面为直角过渡,以使安装部向下转动至安装部的内端端面与铰接槽的槽底面相贴合,并利用直角过渡形成吊钩相对于连接板转动的转动限位构造。
进一步地,起吊单元还包括用于将吊杆与吊运装置的活动端连接的第二吊环。
进一步地,吊钩的钩部与台阶结构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多个吊钩的安装部转动为水平状态时的展开直径大于吊具的最大工作直径,以防止吊具掉入圆筒形工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吊运装置,包括上述吊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吊具,多个吊钩沿连接单元的周向排布,吊钩的安装部的内端铰接于连接单元上,吊钩的安装部的外端铰接于起吊单元上,吊钩的钩部连接于安装部的下方并朝外钩,吊运前,通过将吊钩的钩部伸入圆筒形工件内,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对起吊单元施力起吊,使多个吊钩的安装部的外端向上转动,同时使多个吊钩的钩部向外展开并钩于圆筒形工件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结构上,从而通过多个吊钩的钩部将圆筒形工件吊装于吊具上,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将吊具及圆筒形工件吊运至井式炉内,最后将吊钩的钩部从圆筒形工件取出,由此可知,吊运装置吊起起吊单元的同时便将圆筒形工件吊装于吊具的吊钩单元上,而无需另外对吊钩单元进行控制,操作简单且快捷,并且吊钩的钩部是钩于圆筒形工件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结构上,不会增大圆筒形工件的尺寸,进入井式炉时,井式炉的炉盖打开的尺寸仅需大于圆筒形工件的尺寸,且吊具无需进入井式炉中与圆筒形工件一起加热,因此不会吸收井式炉中的热量而造成井式炉的电能损耗增加。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吊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吊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转换吊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吊钩;11、安装部;12、钩部;2、钢丝绳;3、第一吊环;4、第二吊环;5、连接板; 6、吊杆;7、导向结构;100、井式炉;200、圆筒形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吊具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吊具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吊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转换吊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吊具,用于利用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结构将圆筒形工件200吊运至井式炉100内,以便于对圆筒形工件200进行热处理,吊具包括用于与吊运装置的活动端连接的起吊单元、与起吊单元连接的吊钩单元以及与吊钩单元连接的连接单元,吊钩单元包括吊钩1,多个吊钩1沿连接单元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吊钩1包括安装部11 和钩部12,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内端铰接于连接单元上,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铰接于起吊单元上,吊钩1的钩部12连接于安装部11的下方且钩挂方向朝外布设,通过将吊钩1的钩部12伸入至圆筒形工件200的内腔,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对起吊单元施力起吊,使多个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分别以各自的安装部11内端为铰接支点向上转动,同时使多个吊钩1的钩部12同时向外展开并钩于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壁面的台阶结构上,从而实现将圆筒形工件200吊装于吊具上,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将吊具及圆筒形工件200吊运至井式炉100内。
本实用新型的吊具,多个吊钩1沿连接单元的周向排布,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内端铰接于连接单元上,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铰接于起吊单元上,吊钩1的钩部12连接于安装部 11的下方并朝外钩,吊运前,通过将吊钩1的钩部12伸入圆筒形工件200内,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对起吊单元施力起吊,使多个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向上转动,同时使多个吊钩1的钩部12向外展开并钩于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结构上,从而通过多个吊钩1的钩部12将圆筒形工件200吊装于吊具上,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将吊具及圆筒形工件200吊运至井式炉100内,最后将吊钩1的钩部12从圆筒形工件200取出,由此可知,吊运装置吊起起吊单元的同时便将圆筒形工件200吊装于吊具的吊钩单元上,而无需另外对吊钩单元进行控制,操作简单且快捷,并且吊钩1的钩部12是钩于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结构上,不会增大圆筒形工件200的尺寸,进入井式炉100时,井式炉100的炉盖打开的尺寸仅需大于圆筒形工件200的尺寸,且吊具无需进入井式炉100中与圆筒形工件200一起加热,因此不会吸收井式炉100中的热量而造成井式炉100的电能损耗增加。
起吊单元包括用于吊挂于吊运装置的活动端上的第一吊环3以及吊挂于第一吊环3上的用于与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铰接的钢丝绳2。两个吊钩1对称布设于连接单元的两侧,一根钢丝绳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铰接。通过一根钢丝绳2同时拉动两个对称布设的吊钩1,使两个吊钩1受到的拉力相同,进而使圆筒形工件200受到的两个吊钩1的支撑力也相同,从而使圆筒形工件200更加稳定。可选地,两个吊钩1为一组,两组吊钩1呈十字型布设于连接单元上。可选地,三个吊钩1沿周向等距布设于连接单元上。
连接单元上设有与钢丝绳2滑动连接的导向结构7,以限制钢丝绳2的拉力方向。可选地,导向为设于连接单元上的穿孔。钢丝绳2穿过连接单元上的穿孔吊于第一吊环3上。可选地,导向为设于连接单元上的滑轮。钢丝绳2绕过连接单元上的滑轮吊于第一吊环3上。通过导向结构7限制钢丝绳2的拉力方向,以使吊运装置对第一吊环3施力起吊的同时通过钢丝绳2 拉动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向上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工作状态中,钢丝绳2与吊钩1的安装部11之间的夹角角度大于60度且小于180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包括用于与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内端铰接的连接板5以及与连接板5连接的吊杆6,通过吊运装置对吊杆6施力起吊,使连接板5带动多个吊钩1的安装部 11的内端向上运动,同时使多个吊钩1的钩部12在自重和连接板(5)的双重作用下向内收拢,以便于吊钩1的钩部12伸入或伸出圆筒形工件200。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7设于吊杆6上。
连接板5上设有与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内端铰接的铰接槽,安装部11的内端插入铰接槽内,安装部11的内端端面与安装部11的顶面为圆角过渡,以给安装部11的内端提供向上转动的空间,安装部11的内端端面与安装部11的底面为直角过渡,以使安装部11向下转动至安装部11的内端端面与铰接槽的槽底面相贴合,并利用直角过渡形成吊钩1相对于连接板5 转动的转动限位构造。当安装部11转动为水平状态时,通过转动限位构造使安装部11无法继续向下转动。可选地,连接板5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支撑于安装部11的内端的下方,使安装部11向下转动成水平状态时而无法继续向下转动。
起吊单元还包括用于将吊杆6与吊运装置的活动端连接的第二吊环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吊环4与第一吊环3连接构成转换吊环。吊装前,将吊杆6吊于第二吊环4上,并将第一吊环3吊于吊运装置的活动端上,通过吊运装置将吊具吊至待吊运的圆筒形工件200处,使吊具上吊钩1的钩部12伸入圆筒形工件200内,再将第二吊环4从吊杆6上取下,通过吊运装置将第一吊环3或第二吊环4施力起吊,从而通过钢丝绳2拉动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向上转动,从而使多个吊钩1的钩部12向外展开并钩于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结构上,圆筒形工件200支撑固定于多个吊钩1上,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将吊具及圆筒形工件200吊运至井式炉100内。
吊钩1的钩部12与台阶结构的形状相匹配。吊钩1的钩部12的钩面贴合于台阶面上,吊钩1的钩部12的端面贴合于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壁面上。通过使钩部12与台阶结构面贴合,使圆筒形工件200受力更均匀,且增大吊钩1与圆筒形工件200之间的摩擦力,吊运过程中圆筒形工件200更稳定。可选地,吊钩1的钩部12铺设有防滑垫。
多个吊钩1的安装部11转动为水平状态时的展开直径大于吊具的最大工作直径,以防止吊具掉入圆筒形工件200内。多个吊钩1的安装部11转动为水平状态时吊钩1的钩部12的收拢直径小于吊具的最小工作直径。吊具的最大工作直径为可吊装的最大的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径。吊具的最小工作直径为可吊装的最小的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径。将吊杆6吊于第二吊环4上,再通过吊运装置吊起第一吊环3和/或第二吊环4,使吊具上的多个吊钩1呈收拢状态,并将吊具吊至待吊运的圆筒形工件200处,吊钩1的钩部12伸入圆筒形工件200内而吊钩1的安装部11则挡止于圆筒形工件200的上方,再将吊杆6从第二吊环4上取下,从而避免第一吊环3和第二吊环4转换时吊具掉入圆筒形工件200内,然后通过吊运装置对第一吊环3和/或第二吊环4起吊,使吊具上的多个吊钩1呈展开状态,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结构支撑固定于多个吊钩1的钩部12上,从而通过吊运装置将圆筒形工件200吊运至井式炉100中,最后又重新将吊杆6吊于第二吊环4上,使吊具上的多个吊钩1收拢,从而通过吊运装置将吊具吊离圆筒形工件200。
本实施例的吊运装置,包括上述吊具。吊运装置的活动端设有吊装钩,通过将第二吊环4 和/第一吊环3吊于吊装钩上,并将吊杆6吊于第二吊环4上,从而通过吊运装置对吊具施加起吊力,使多个吊钩1的钩部12呈收拢状态;将收拢状态的吊钩1的钩部12伸入圆筒形工件200内;将吊杆6从第二吊环4取下,通过吊运装置对钢丝绳2施加起吊力,使钢丝绳2将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向上拉,同时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内端则受自身的重力影响向下掉,从而使多个吊钩1的钩部12呈展开状态并钩于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结构上,进而使圆筒形工件200支撑固定于多个吊钩1的钩部12上;通过吊运装置将圆筒形工件200 吊入井式炉100内;将吊杆6重新吊于第二吊环4上,并通过吊运装置对吊杆6施加起吊力,使多个吊钩1的钩部12呈收拢状态,从而将吊具吊离圆筒形工件2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吊具,用于利用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结构将圆筒形工件(200)吊运至井式炉(100)内,以便于对圆筒形工件(200)进行热处理,
其特征在于,
吊具包括用于与吊运装置的活动端连接的起吊单元、与起吊单元连接的吊钩单元以及与吊钩单元连接的连接单元,
吊钩单元包括吊钩(1),多个吊钩(1)沿连接单元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
吊钩(1)包括安装部(11)和钩部(12),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内端铰接于连接单元上,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铰接于起吊单元上,吊钩(1)的钩部(12)连接于安装部(11)的下方且钩挂方向朝外布设,
通过将吊钩(1)的钩部(12)伸入至圆筒形工件(200)的内腔,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对起吊单元施力起吊,使多个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分别以各自的安装部(11)内端为铰接支点向上转动,同时使多个吊钩(1)的钩部(12)同时向外展开并钩于圆筒形工件(200)的内壁面的台阶结构上,从而实现将圆筒形工件(200)吊装于吊具上,进而通过吊运装置将吊具及圆筒形工件(200)吊运至井式炉(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
起吊单元包括用于吊挂于吊运装置的活动端上的第一吊环(3)以及吊挂于第一吊环(3)上的用于与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铰接的钢丝绳(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
两个吊钩(1)对称布设于连接单元的两侧,一根钢丝绳(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外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
连接单元上设有与钢丝绳(2)滑动连接的导向结构(7),以限制钢丝绳(2)的拉力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
连接单元包括用于与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内端铰接的连接板(5)以及与连接板(5)连接的吊杆(6),通过吊运装置对吊杆(6)施力起吊,使连接板(5)带动多个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内端向上运动,同时使多个吊钩(1)的钩部(12)在自重和连接板(5)的双重作用下向内收拢,以便于吊钩(1)的钩部(12)伸入或伸出圆筒形工件(2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
连接板(5)上设有与吊钩(1)的安装部(11)的内端铰接的铰接槽,
安装部(11)的内端插入铰接槽内,安装部(11)的内端端面与安装部(11)的顶面为圆角过渡,以给安装部(11)的内端提供向上转动的空间,
安装部(11)的内端端面与安装部(11)的底面为直角过渡,以使安装部(11)向下转动至安装部(11)的内端端面与铰接槽的槽底面相贴合,并利用直角过渡形成吊钩(1)相对于连接板(5)转动的转动限位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
起吊单元还包括用于将吊杆(6)与吊运装置的活动端连接的第二吊环(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
吊钩(1)的钩部(12)与台阶结构的形状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
多个吊钩(1)的安装部(11)转动为水平状态时的展开直径大于吊具的最大工作直径,以防止吊具掉入圆筒形工件(200)内。
10.一种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吊具。
CN202022130785.8U 2020-09-24 2020-09-24 吊具及吊运装置 Active CN213707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0785.8U CN213707492U (zh) 2020-09-24 2020-09-24 吊具及吊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0785.8U CN213707492U (zh) 2020-09-24 2020-09-24 吊具及吊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07492U true CN213707492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5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0785.8U Active CN213707492U (zh) 2020-09-24 2020-09-24 吊具及吊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07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7782U (zh) 钢管起吊工装
CN103183282B (zh) 一种用于大型环件的吊装工具
CN213707492U (zh) 吊具及吊运装置
CN102431885A (zh) 一种可调内孔吊具
CN108639932A (zh) 内孔自动摘钩吊具
CN206266082U (zh) 一种可供多型号沉箱吊装的吊装装置
CN206243892U (zh) 一种电缆盘吊装装置
CN202156870U (zh) 内胀式钢管吊具
CN211056518U (zh) 一种轮毂吊具
CN210236849U (zh) 一种环件吊具可调节限位的装置
CN204588433U (zh) 吊具
CN202912565U (zh) 大型圆盘状构件专用吊具
CN218560842U (zh) 一种轴承套圈吊装装置
CN104016247B (zh) 砝码架的起升装置和起重机试验设备
CN203372988U (zh) 一种吊具
CN209113378U (zh) 一种新型车载吊装装置
CN207792499U (zh) 一种电机定子装卸吊具
CN213011563U (zh) 环件起吊工装
CN221051366U (zh) 用于吊装环件的三爪吊具
CN208932790U (zh) 物料输送双钩吊具
CN210944532U (zh) 双吊钩吊具
CN217376992U (zh) 一种用于变速箱维修的起吊装置
CN205932951U (zh) 一种自动内撑托端通用起吊装置
CN216583815U (zh) 钢丝工字轮用安全吊具
CN218290153U (zh) 一种用于电机生产定子铁芯吊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